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对全麻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上腹部手术的轻中度COPD老年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5~81岁,ASAⅠ~Ⅲ级,BMI 19~28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和常规通气组(CV组),每组20例。PV组行肺保护通气:IPPV,V_T 6ml/kg,PEEP 5~10cm H_2O,每隔30分钟进行手法肺复张;CV组行常规通气:IPPV,V_T 10 ml/kg,不使用PEEP及肺复张。于麻醉诱导前(T_1)、机械通气后2h(T_2)、术毕时(T_3)、术后6hT_4)和24h(T_5)采集静脉血检测IL-6和IL-8的浓度;记录麻醉前、术后第1、3、5、7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术后肺部炎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方式、T_1~T_5时IL-6和IL-8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_1时比较,T_2~T_5时两组IL-6和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第1、3、5天CV组CPIS评分和术后肺部炎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1、3、5天PV组CPIS评分明显低于CV组(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不能降低开腹手术轻中度COPD老年患者围术期IL-6和IL-8浓度,但是可减少术后肺部炎症的发生,减轻术后5d内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每年的手术量超过2.3亿例次,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患者预后~([1])。而术后肺部并发症,如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炎和肺不张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机械通气是手术患者呼吸支持的必要手段,但不恰当的通气策略会导致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 ung injury,VILI),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伴有肺功能异常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有一项以上指标异常,随机均分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和常规通气组(CV组)。双肺及单肺通气参数设定:PV组患者潮气量5~6ml/kg,吸呼比为1∶1,并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3~5cmH2O。CV组患者潮气量10ml/kg,吸呼比为1∶1.5。在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120min(T2)、术后24h(T3)抽取静脉血3ml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旁气流法监测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血气分析并计算出氧合指数(OI)。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IL-6、IL-8的浓度显著增加(P<0.05),但PV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CV组(P<0.05)。PV组T2时Ppeak、Pplat、Raw显著低于CV组(P<0.05),而CV组Cdyn显著升高(P<0.05),PV组T2、T3时OI显著高于CV组(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有效降低肺功能异常患者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及阻力,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5.
瓣膜置换术病人围术期呼吸力学变化及机械通气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瓣膜置换术病人围术期呼吸力学的变化及评价机械通气的疗效,并分析呼吸力学变化原因。方法:20例ASAⅡ-Ⅳ级瓣膜置换术病人行静吸复合全麻及常规心肺转流术。术后入ICU进行呼吸支持。整个围术期监测呼吸功、胸肺顺应性,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等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呼吸功,气道阻力从诱导后开始逐渐增大,转流后大于转流前,术后6h达最大;胸肺顺应性转流前即有明显下降,术后6h达最低;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术后明显上升。通过呼吸支持,撤机前上述力学指标都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开胸及心肺转流术对呼吸力学影响显著,高峰在术后6h左右。术后呼吸支持是保证肺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常规心肺转流术后机械通气应持续至术后6h以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患儿手术量的增加,全麻机械通气中呼吸管理成为了重点。患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传统机械通气设置易发生容积伤、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和术后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患儿预后。应用小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在降低肺损伤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同时会引起肺不张的发生。肺开放通气策略的实施在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的同时,亦能降低术后肺不张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患儿中应用此策略尚无统一共识,本文对近年来涉及肺开放通气策略在患儿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为患儿围术期实施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氨溴索对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剖胸手术OLV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于OLV前25 min静脉输注氨溴索1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5 ml/min),B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于麻醉诱导前(T0)、OLV前即刻(T1)、OLV 30min(T2)、1 h(T3)、2 h(T4)、恢复双肺通气(TLV)1 h(T5)、2 h(T6)和术后24 h(T7)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的浓度,并行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的IL-6在T5~T7时、IL-8在T3~T7时、TNF-α在T4~T7时、WBC计数在T4~T7时、PMN计数在T5~T7时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 氨溴索1 mg/kg可减轻OLV患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可引起患者术后其他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和死亡率增高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肺保护具体措施涉及围术期多个环节,临床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围术期管理,包括术前医护团队应及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等对手术患者进行PPCs危险分层并制定麻醉方案;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戒烟、运动疗法、口腔护理等措施进行术前准备;术中可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呼气终末正压(PEEP)滴定、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适当的肌松药和充分拮抗、中度限制性补液等肺保护策略;术后应保证完善的镇痛同时进行宣教、早期活动和肺部干预等路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电阻抗断层成像(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技术是一种基于人体组织不同导电能力的无创、无辐射成像技术[1].目前EIT在胃排空、神经功能监测、乳腺显像及肺功能评估中,均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2].其中,肺功能成像是 EIT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不同...  相似文献   

10.
肺移植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肺囊性纤维化、ɑ-1抗胰蛋白酶缺乏、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肺部疾病最为有效的医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 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保护通气研究还缺少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研究机械通气期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常规潮气量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3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55例COPD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2±1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经内科一般治疗无效后行机械通气。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小潮气量组(A组)27例,常规潮气量通气组(B组)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40年中, 超重和肥胖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根据中国标准, 在2015至2019年,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 肥胖率为16.4%[1]。肥胖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给患者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于肥胖引起的呼吸系统生理以及解剖结构的改变, 常规的通气策略已经不能满足麻醉要求, 使麻醉医生面临更大的挑战。研究表明, 围术期机械通气可能会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2]。为减少PPCs的发生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小潮气量通气、呼气末正压(PEEP)、肺复张等保护性通气策略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 以预防肺不张, 改善患者的氧合[3,4]。本文拟从术前准备、麻醉诱导期通气策略、术中通气策略、麻醉苏醒期通气策略、术后肺保护策略等方面对目前肥胖患者围术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顺应性与机械通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肺顺应性的基本概念。介绍急性呼衰时的肺顺应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强调机械通气治疗时应注意肺顺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肥胖患者在手术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肥胖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也给麻醉和手术带来不少难题.现就此讨论肥胖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包括术前的呼吸治疗、术中的机械通气策略及术后的呼吸支持等问题.对肥胖患者围术期呼吸生理改变的了解,详尽的、个体化的通气设置和术中术后完善的通气管理有助于减少肥胖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全肺切除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8例肺癌患者做好呼吸功能锻炼与有效咳嗽训练,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术后监测呼吸与循环功能,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肺不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果患者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对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给予认真细致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肺减容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肺气肿外科治疗新的手术方式,应用于临床已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该手术的治疗原理、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的处理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肺顺应性的基本概念。介绍急性呼衰时的肺顺应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强调机械通气治疗时应注意肺顺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影响患者围术期预后的主要原因,需要麻醉科医师重点关注并有效防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围术期实行肺保护策略可减少PPCs。近5年来,围术期肺保护策略研究已成为围术期医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围术期肺保护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策略包括术前风险预测、术中肺保护性通气、术后镇痛及物理治疗等。本综述结合围术期肺保护策略最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提高麻醉科医师对PPCs潜在风险的认识,为制定围术期个体化肺保护方案提供策略。未来还应进一步研究以阐明围术期肺保护策略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肺减容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肺气肿外科治疗新的手术方式,应用于临床已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该手术的治疗原理、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的处理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单肺通气(OLV)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OLV45min(T2)、90min(T3)及术后2h(T4)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TNF-α、IL-6和IL-8于T2时明显上升(P<0.05),IL-10于T3时明显上升(P<0.05)。K组T3、T4时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高于C组(P<0.05)。两组MDA在T3、T4时显著升高(P<0.05),K组在T3、T4时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SOD在T3、T4时较T1时降低(P<0.05),K组在T3、T4时高于C组(P<0.05)。结论氯胺酮可减轻OLV患者肺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