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和Excel软件,归纳分析《中国药典》(2015版)中以中医药治疗跌打损伤的组方规律。方法:统计《中国药典》(2015版)中具有治疗跌打损伤的单味中药和中成药,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和Excel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跌打损伤中成药方剂29首,涉及中药149种。方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出现频次最高,其中乳香-没药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占总方剂的51.7%。进而得到核心组合3个,新处方3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和Excel软件对《中国药典》(2015版)数据库筛选出的治疗跌打损伤的单味中药以及中成药组方进行分析,得出组方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进而揭示其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补肾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补肾中成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是肾虚常见症状;补肾中成药主要涉及52种证候,其中肝肾不足证、脾肾两虚证及肝肾阴虚证是常见证候;142首补肾中成药中,包含290味中药,使用频率前3味的是熟地黄、茯苓、当归,而熟地黄、茯苓、山药、当归是主要核心组合;针对肝肾同病,药物组合可视为六味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并配以专入肝肾二经的何首乌、枸杞子;针对脾肾同病,药物组合以四君汤为基础方的补气药物为主,并配以具有脾肾双补的菟丝子、山药,可视为源自于《景岳全书》主治脾肾虚损的苓术菟丝丸。结论:肾虚为本,重视"肾为五脏之本",立足肾与他脏及气血之间的关系,兼顾虚实;补为核心,把握肾虚的病理变化,重视肾的阴阳特点,补泻结合。  相似文献   

3.
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收集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79首中成药包括105个症状,其中痛经、胃痛、心悸、胸闷是气滞血瘀证常见症状;221味中药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川芎、丹参、当归,药物组合是当归-川芎、丹参-红花、川芎-红花,其中红花-川芎-赤芍-丹参-当归-香附-延胡索是核心药物组合;形成治疗气滞血瘀证的新方1个(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当归-川芎-益母草)。综上,气滞血瘀证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可因为不同的致病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群;因此,在临床上治疗气滞血瘀证,以行气活血为基本治法,也注重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辨证施治;同时,在组方选择中,以行气活血的中药为主,并配以温中散寒的中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治疗心悸的病症特征及组方规律,并由此探讨新的处方,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心悸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功能与主治"出现"心悸"相关病症的所有中成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该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心悸的病症特征、成方组成的用药规律及探索新方。结果:对治疗心悸的107个中成药和195味药物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所治心悸的病症特征和这些药物的性味归经特征、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心悸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高血压,主要证型为心血瘀阻证,其次是气阴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治疗方面以益气、活血药频数最高且为关键药物,而主要的关联规则为远志-当归和远志-炒酸枣仁(置信度均为0.8);通过分析进一步挖掘出18个核心药物组合,并探索出9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治疗心悸的中成药进行数据分析,可明确心悸的病症特征及用药规律。该病最多见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治疗以活血益气,补益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总结并分析当前祛痤疮保健食品及具有类似作用中成药的现状,为祛痤疮保健食品组方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与参考。通过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公布的具有祛痤疮功能的保健食品信息资料及药智数据网中成药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分析其配方特点,在SAMR共搜集到42种具有祛痤疮功能的保健食品,其中40种保健食品配方含有中药原料。使用频次≥8的中药原料有6味,累计使用61次,依次为丹参(13)、金银花(12)、蒲公英(11)、芦荟(9)、红花(8)、制大黄(8)。在药智数据网中成药数据库共搜集到29种具有治疗痤疮、粉刺功效的口服中成药,使用频次≥6的中药原料有9味,累计使用63次,依次为大黄(10)、甘草(8)、黄芩(8)、金银花(7)、当归(6)、赤芍(6)、黄芪(6)、白芍(6)、栀子(6)。对上述保健食品和中成药各自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别得到5、3个新组方。新组方在中药原料的选择上与中医治疗祛痤疮方法原则基本契合,即疏风宣肺,清热散结,清热利湿,通腑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理气活血。根据“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提出治痤疮可通便指导思想,为研发中药保健食品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敛肺止咳的中药如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等主要用于肺虚,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1])。本类药酸涩收敛,有敛邪之弊,故敛肺止咳之品,对痰浊壅肺所致的咳喘及咳嗽初起不宜使用~([2])。然当敛肺止咳之品与药物配伍组成中成药治疗咳喘证时,并非完全适用于肺虚,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为此本文对《中国药典》~([3])收录的22种含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糖尿病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2015版《中国药典》和《中药部颁标准》中查找"降糖""糖尿病""消渴"等关键词,找出糖尿病防治的相关中成药,通过EXCEL、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等统计软件对所涉及中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在筛选出的40种中成药中涉及中药113种,其中引用次数≥5的药物共计20种,累计出现227次,分别为黄芪、五味子、天花粉、麦冬、茯苓、地黄、山药、人参、葛根、黄连、知母、熟地黄、枸杞子、泽泻、山茱萸、黄精、甘草、牡丹皮、红参、丹参。入药部位7处,其中以根、根茎类药物居多;药性4种,以寒性、温性、平性居多;药味6种,以甘味、苦味药物居多;归经9处,以心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胃经为多;剂型8种,以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为多,以及核心药物组合13组,聚类分析药物4类。结论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糖尿病防治相关中成药的组方分析,找出糖尿病治疗用药规律及其潜在的药物配伍关系,为临床糖尿病的治疗和新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收载治疗失眠中成药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国药典》2010版现行本和增补本中治疗失眠的中成药,提取纳入中成药的证候类型、功能主治、中药类别、单味药物、药对、角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数统计,建立树状图并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共计纳入中成药51种,涉及中药141味,使用总频数496。按其辨证可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3类,虚证以气血不足为主要证型,实证以肝阳上亢为主要证型,虚实夹杂证为气虚血瘀证。共计使用15类中药,最常用为补虚药(频数203,占40.93%),其次为安神药(频数59,占11.90%)。使用频数前5位的单味药物分别为酸枣仁(17)、甘草(17)、黄芪(15)、五味子(14)、茯苓(13);使用频数前5位的药对分别为酸枣仁+远志(11)、酸枣仁+当归(11)、酸枣仁+茯苓(10)、甘草+当归(10)、当归+远志(10);使用频数前5位的角药分别为酸枣仁+远志+当归(10)、酸枣仁+远志+茯苓(9)、酸枣仁+远志+甘草(9)、酸枣仁+当归+甘草(9)、远志+当归+甘草(9)。聚类分析显示,治疗失眠的前20味高频中药可以聚为5类,第一类包含酸枣仁、远志、当归、茯苓、甘草;第二类包含黄芪、党参、川芎、半夏;第三类包含麦冬、赤芍、地黄;第四类包含丹参、枸杞子、何首乌、淫羊藿等;大枣单独为一类。结论《中国药典》收载治疗失眠中成药以补虚安神为主要治则,兼以活血、清热、平肝、解表、利水、理气、化痰、温里、收涩、开窍而进行组方配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2020版《中国药典》的中成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用药及中成药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遴选并整理2020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成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录入Excel表数据库中,进行频数分析,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0个中成药,包含337味药物,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是大黄,功效分类主要集中在补虚药,四气五味以温、苦为主,归经以脾胃为主;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6组;系统聚类分析中共得到3大类。结论: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多选择性味温苦、归脾胃经的中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和理气药较为常用;泻下药虽使用不多,但大黄因其特殊功效使用频数最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总结并分析当前辅助改善记忆保健食品及具有类似保健作用中成药的现状,为改善记忆保健食品组方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与参考。通过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公布的具有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信息资料及药智数据网中成药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分析其配方特点,在SAMR共搜集到212种具有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其中83种保健食品配方中含有中药类原料。使用频次≥8的中药原料有12味,累计使用151次。在药智数据网中成药数据库共搜集到258种类似中成药,使用频次≥58的中药原料有12味,累计使用907次。对上述保健食品和中成药各自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别得到5个、12个新组方。新组方在中药原料的选择上与中医药改善记忆方法原则基本契合,即补肾益髓、益气养阴、化痰逐瘀。依据中医药理论对保健人群辨证分型,依据方证相应、药证相关有针对性地设计组方,可以为研发中药保健食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达到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保健的优势,提高中药保健食品使用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药典》)中成药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更好地治疗便秘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梳理《药典》"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功能与主治"出现"便秘"及相关病症(如便难、大便干结、排出不畅等)的所有中成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整理挖掘。结果:筛选出方剂共56首,涉及中药160味,使用频次前10位分别是大黄,黄芩,甘草,栀子,枳实,黄连,槟榔,陈皮,木香,山楂;出现频次最多的药对及组合为:黄芩-大黄,黄连-大黄;演化得到3味药的核心组合10个,聚类得到新处方5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药典》中治疗便秘的中成药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其作用以清热润肠、顺气导滞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治疗中风的中成药组方的用药特色及配伍规律。方法: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现行本和增补本中载录的治疗中风的中成药,通过Excel软件建立规范化数据库,提取纳入中成药的证候类型、功效主治、性味归经、单味药物等信息,并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库中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研究。结果:数据库纳入中成药62种,辨证类型分类:实证以瘀血阻络、气滞血瘀为主;虚实夹杂证为气虚血瘀证;虚证的主要类型是肾元亏虚。使用频数居前五位的单味药物分别为川芎、红花、丹参、赤芍、冰片;按药物功效对频次在5次以上的高频中药进行归类统计,共计涉及14种中药类别,以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及补虚药为主;关联分析得到强关联配对方式48种(置信度>0.80、支持度> 0.15),聚类分析得到聚类组5类。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治疗中风的中成药用药较为集中,以活血通络、平肝息风为主要治则,兼以醒脑开窍、补气血、强肝肾、理气、安神而进行组方配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新编国家中成药(第3版)》中治疗不寐的中成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成药上传至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依据计算平台的计算方法,分析药物的频次、药性、药味等。将符合的中成药处方纳入分析后,结果显示筛选出治疗不寐的中成药184个处方,采用中药325味,325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为1696次,其中,中药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五味子、茯苓、酸枣仁等。统计分析:其中核心药物组合共有27组,药物关联有11组,核心药组中两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为“茯苓配伍远志”,三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茯苓-酸枣仁-远志”。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多用甘苦,药物归经多以心肝肾经,补虚药在药物功效中使用最多。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治疗不寐的结构多为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两个中药方剂加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方法筛选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风温的方剂,将处方资料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该软件中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新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成药治疗风温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和处方用药规律。结果《中药成方制剂》共纳入中成药92首,涉及中药127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炼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8个,取得新方4个。结论《中药成方制剂》治疗风温常以清热、辛凉透表为原则,随证治以化痰止咳平喘、平肝熄风开窍等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有助于阐明《中药成方制剂》治疗风温的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15.
毒性中药按毒性、四气、五味、功效主治、毒性成分分类法,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毒性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加深对毒性中药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现代临床中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30年CBM、CNKI、VIP、Wanfang data国内中文数据库中中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药物频次及关联规则分析,提取高频药物及高关联度的药物组合。结果纳入的361首方剂中共涉及191种药物,提取常用药物有56种,常用核心药物组合20个(支持度15%,置信度0.75)及4个核心药物。结论揭示核心药物为黄芩、柴胡、甘草、栀子,主要治法为清热解毒,疏风明目。  相似文献   

17.
从高频用药、高频药对、高频药组分析为切入点,综述中药治疗耳鸣组方规律研究进展。高频用药分析包括耳鸣高频药物、高频证型用药及高频药物属性3方面;高频药对有"兄弟式"配伍模式(即药性相同)和"夫妻式"配伍模式(即药性不同)两种;高频药组分析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3个角度,阐述耳鸣的常见证型及聚类药组。  相似文献   

18.
党娇娇  于艺  雷洪涛  袁霭凤  宋军 《河北中医》2021,43(6):1017-1024
目的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以下简称"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录的治疗失眠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组方用药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 收集《中国药典》中治疗失眠的中成药,根据其功能、主治分为两类,借助于辅助平台对两类处方的证候、用药频次、四...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18-1021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生脉散(即人参、麦冬、五味子)类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药成方制剂》中包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的有关方剂,录入中医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对其中用药规律、主治疾病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中共记录有关方剂49首,核心药物组合25个,主要涉及中医证候7种,主要涉及中医疾病6种;选取高频疾病"心悸""不寐""眩晕"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生脉散配伍方药治疗特点明确,多具有补益之功;组方规律反应出生脉散类方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结论:明确生脉散类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及用药方向,为生脉散类中成药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跌打损伤外用膏剂的用药规律.方法:人工查阅、整理《医宗金鉴》中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膏剂,规范数据,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通过该软件进行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以及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跌打损伤外用膏剂的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