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骨伤科门诊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医院骨伤科门诊近三月所有口服中成药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Excel 2021软件,记录处方号、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中成药名称、中成药规格、用法用量等,参照《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4 196张处方纳入研究,77种口服中成药被使用,尪痹胶囊、独一味丸、扎冲十三味丸(水丸)、虎力散片、通滞苏润江胶囊、舒筋活血胶囊、活血止痛胶囊、接骨七厘丸等是骨伤科使用较多的中成药;胶囊、片剂、颗粒剂、丸剂是骨伤科中成药使用较多的剂型,占比83.12%;联合用药以单联为主,占77.19%,双联次之,占22.21%,三联较为少见,仅占0.6%,联合用药情况较为合理;不合理用药情况有给药方式、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按说明书规范使用。结论:骨伤科对于口服中成药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剂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做出改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5,(7)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讨论对于此类药物应如何合理使用,保障用药安全。方法统计并分析本院现有中成药品种及处方发现的问题,包括毒性成分、使用科室、功效分类、联合用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结果中成药品种数共417种,其中含毒性药材者为20种,占4.8%。从使用情况上来看,应用含毒性中成药的科室以内科和骨伤科为主。通过查阅本院10年内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出中成药不良反应共386份,其中有32份涉及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结论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虽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及不合理联用,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用药监护,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药不合理联合使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郑州市中医院两个月门诊患者处方中中药联合使用的情况。结果发现:①中成药与中成药联合使用占中成药处方的39.5%,中草药与中成药联合使用占中草药处方的9.58%;②中草药与中成药联用时重复用药占总样本的69.8%,中成药之间占40%以上;③联合用药中,十八反药物一起使用的情况,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占0.58%,中成药之间联用占0.47%;④联合用药中,十九畏药物一起使用的情况,中草药与中成药联用占0.14%,中成药之间联用占0.057%。本文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提高中成药合理应用水平,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30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对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科室分布进行点评汇总。结果:不合理处方共306张,不合格率为8.50%。其中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无特殊情况门诊处方超7d量所占比例最大;骨伤科、呼吸科、老年科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大于其他科室。结论:应从医师、药师、点评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成药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予以中药处方点评,分析这组患者的中成药使用不合理情况,记录这组患者中开具中西药的患者总数并记录出现联合用药问题的数量和占比;点评这组患者用药满意度并进行中成药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9.43%;中西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有20例,占比例为38.46%;各项用药合理性指标评分都较低,且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度较低,仅为69.47%。结论:在中成药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处方点评能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尤其是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情况,通过加强相关问题培训,避免不合理用药,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完善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医院2018—2020年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8—2020年收治的1 088例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处方资料,对其处方进行分析,分别统计患儿的基础资料、用药剂型及频率,对中成药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对1 088例患儿的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处方中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的有795例,占73.07%;对795张含有中成药的处方的中成药剂型进行统计,主要剂型为颗粒、口服液、胶囊、丸剂、片剂、注射剂,其中颗粒类中成药种类最多,为15种,且处方占比最高,为63.27%;分析795张含有中成药的处方,对使用频率前7位的药品进行统计,发现分别为安儿宁颗粒26.29%,莲花清温颗粒22.14%,小儿柴桂退热颗粒21.01%,小儿豉翘退热颗粒17.74%,小儿热速清颗粒12.8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1.82%,小儿咳喘灵颗粒11.07%;对开具的795张含有中成药的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发现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有49张,占6.16%,不合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用药剂量不合理和联合用药不合理,分别占不合理处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二甲医院临床中成药处方质量评价,总结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查某二甲综合医院2015年度1~12月奇数日开具中成药门诊处方10427张,将用药理论依据不充分等不合理处方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中成药门诊处方10427张,其中有239张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2.29%。中成药处方问题主要集中在: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我们应该加强中成药处方的管理,避免或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汇总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处方,深入了解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情况,促进门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6—12月肝病相关门诊肝病中成药处方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的2 722张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总结和解析代表性的不合理处方。结果:不合理处方318张,占总处方11.68%,不合理处方中,重复给药占41.5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33.96%,显著高于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其他不合理处方比例。随着肝病中成药联合品种增加,不合理处方比例也随之升高。结论:通过分析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情况,从合理用药系统、医师、药师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促进肝病中成药临床使用更加规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6,(12)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儿科急诊中成药应用情况,促进中成药合理用药。方法:提取该院2016年第一季度儿科急诊处方共2632张,统计口服中成药使用率,参照相关文献进行点评分析。结果:该院儿科急诊口服中成药使用率为93.35%,涉及34个品种,其中96.58%的中成药处方联合使用西药,9.40%的中成药处方联合使用注射剂,55.76%的中成药处方联合使用抗菌药物,16.81%的中成药处方为2种或2种以上口服中成药联合应用;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率为0.90%。结论:该院儿科急诊中成药使用尚属合理,但临床医师仍需加强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医师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每月门诊中成药处方500张,共计6000张。依据相关标准和原则,对中成药处方的科室分布和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626张,不合格率为10.43%。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未写临床诊断或诊断不全占比较大;肿瘤科、乳腺外科、心血管内科、骨伤科、疼痛科、肠外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中成药处方数较多。结论:针对医院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应该完善点评制度、升级信息系统、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药人员综合素养、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策略改进对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常规药师人工审核管理的710张中成药处方为对照组;2020年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措施710张中成药处方为观察组:成立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管理小组、建立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制度、提高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药师审方能力、严格按照流程和制度对中成药处方进行前置审核、定期公示典型案例、实施动态监管。主要对两组下列3项指标用药服务满意率、医疗投诉率和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策略改进能显著促进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在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患者医疗投诉,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对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1—6月医院未施行医师、药师联合管理时心内科中成药用药状况,作为管理前;将2021年7—12月施行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状况,作为管理后。抽取管理前后医院中成药处方各1 500张、患者各150例开展研究。分析开展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前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结果:管理后的心内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诊断不合理、中成药剂量不合理、辨证用药不合理、用药途径不合理、中成药配伍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给药疗程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书写不规范)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MMAS-8量表评分、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开展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对中成药用药管理质量更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运用信息化技术调查门诊口服中成药联合使用的情况。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采集医院2017—2021年心血管内科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随机选择1 000张中成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1 000张中成药处方中成药给药途径分布情况、口服中成药处方中成药使用排名频次情况、口服中成药处方中联合用药情况及口服中成药联合使用中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1 000张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给药途径主要以口服为主,占总处方数的57.50%,其次分别为外用和注射,占比分别为28.80%和13.70%。575张口服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使用频次排名第一的为通心络胶囊,为316次,其次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分别为血塞通片、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脑心通胶囊,分别为255次、231次、217次、208次。口服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数量为1种的处方张数占比为37.22%,中成药数量为2种、3种、≥4种的处方张数分别占比为27.48%、20.87%、14.43%。联合用药方面,575张口服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数量为1种的处方张数共计214张,占比为37.22%,中成药数量为2种、3种、≥4种的处方张数分别为158张、120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中成药处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中成药处方10352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663张,占总处方的6.4%,主要表现在处方缺项、诊断不规范、用药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方面。结论:加强门诊处方审核和定期分析,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经济。  相似文献   

15.
拾倩  于丹 《江苏中医药》2016,48(3):75-77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门诊中成药处方共计15060张,以随机抽样法抽取6000张进行处方分析。结果:共查出不合理处方920张,占总处方的15.33%。其中适应证不适宜处方占45.6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25.11%、联合用药不适宜占11.52%,此外还有重复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和超疗程用药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处方中超过六成为西医师开具。结论:门诊中成药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对于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西医师开具中成药处方时适应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等情况较中医师更为突出,应更注重对西医师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兴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用药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对2008年10月-2009年10月骨伤科门诊药品销售金额与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结构,计算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及药物利用指数.结果 医院骨伤科门诊用药西药销售金额占34.56%,中药(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占65.44%;销售金额前10位的药品中,西药占3/10,中成药占7/10.结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兴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用药以中药为主,同时中西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科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为中成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的中成药处方628张,核对各种中成药的组成和适应症,分析儿科中成药临床应用不合理的情况。结果我院儿科常用的中成药有沙棘干乳剂、甘桔清咽颗粒、小儿定喘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生血宝合剂和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6种。628张处方核查发现不合理处方76张,不合理应用的情况为选择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重复用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中成药与中药饮片联合应用存在配伍禁忌和药物给药途径不适宜,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最多,其次为选择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和重复用药。结论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时须严格遵守用药原则以辨证用药、减少重复用药、规范给药剂量,促进中成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知识库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起,医院中医骨伤知识库构建成功,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访问和查询服务。随机选取2017年收治的300例骨伤疾病患者为实施前,2018年收治的300例骨伤疾病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人均用药品种数、人均药费、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率、中成药联用不合理比率、辨证用药不合理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人均用药品种数明显少于实施前,人均药费明显低于实施前,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率、中成药联用不合理比率、辨证用药不合理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中医骨伤知识库用于中医骨伤科管理,能够提高医师的用药安全意识,降低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比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4,(10)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1 8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63张,占总数的9.06%。不合理用药表现在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及疗程不当等方面。结论临床要严格执行中成药使用规范,药师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合理用药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信息化手段控制门诊口服中成药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帕累托图和矩阵散点图等方式分析,随机抽取1个月536条被禁止开具的处方。结果:预计全年累积减少药费70.8万元,禁止开具的处方以清热药、疮疡科用药、补益药、祛痰药、理血药、祛湿药和骨伤科类等药物为主;A规则下禁止开具以疮疡科用药、补益药、理血药、清热药、祛痰药和肝病用药为主,且补益药平均药费最高,清热药患者人数最多,疮疡科用药三联概率最高;B规则下禁止开具以清热药、骨伤科类、祛湿药和祛痰药为主,且补益药的平均药费仍最高,患者人数最多和类别内联用概率最高的是清热药。结论:信息化手段控制门诊口服中成药联合使用可操作性强,可减少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