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中之圣”是郭沫若同志对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评价,实非过誉。三百多年来,中外学者对李时珍编纂的《本草纲目》曾作过多方面的学术探讨。笔者不揣浅陋,从《本草纲目》中选摘三则医案,并综合众人之论述作一小议。  相似文献   

2.
清康熙年间新安名医郑重光为火神派前期旳扶阳名家,其鲜明的扶阳思想从《素圃医案》可见端倪。其哲学观主要包括否定之否定、透过现象看本质、意识能动作用、继承与发展、抓主要矛盾等。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学中的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侧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发于天气变化、情绪激动或劳累之后,其临床表现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唐教授临床经验丰富,认证精准,疗效显著,现举典型病例两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章成之先生( 1 90 3~1 95 9年) ,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早年攻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炙于丁甘仁、曹颖甫诸先生。在沪从事诊务,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苏州国医学校等处任教,对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贡献。建国后,曾在上海市卫生局直属中医门诊所应诊,其后应聘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委员。先生曾编著《药物学》四卷、《诊余抄》一集及医学论著数十篇,发表于多种医学杂志。《章次公医案》一书,由其学生…  相似文献   

5.
许慧红 《新中医》2001,33(5):31-31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张锡纯的用药经验治疗女科杂病.疗效甚佳,兹举验案2则如下。l 产后感邪发热用石膏 黎某.女,26岁,1991年11月26日初诊。产后8天.恶露未净,入夜偶感风邪,晨起畏寒、发热.诊时已不恶寒,但高热(T40.5℃),头痛,口干舌燥,烦渴喜饮,眩晕欲呕,微汗出,纳差,二便尚可,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洪大而芤.诊为产后发热。证属气阴已伤,气分郁热。治宜益气生津.清热养阴。方用人参白虎汤加减。处方:边条参(先煎)6g.石膏(先煎)35g,知母、淡竹叶、青蒿各10g,甘草5g。1…  相似文献   

6.
1怪病治痰 凌某,女,47岁,1981年12月3日就诊。 自诉,患“眩晕”病,已4载。每遇劳累过度或性急、火冒、生气则发作。发时症状时重时轻,时间短则1d,长则3d。昨日傍晚,因事恼怒,突然眩晕发作,直觉得天昏地暗、房屋旋转,卧床不得起立,稍动弹或睁眼,便胸闷心烦,呕吐频作,时吐涎沫。至凌晨2时许,自觉身子变僵硬,不由自主地整个身子在床上弹跳,每隔几秒钟或数分钟,重复弹跳1次,手足发作性抽搐,曾叫丈夫按住上半身子,女儿压住双腿,无济于事,不能制止。连续折腾了2个多小时。患者痛苦不已,但神志清晰,家…  相似文献   

7.
张士卿教授临证多年,经验老到,处方灵活,擅治儿科及各种疑难杂症,每获奇效。例举张老师分别从肝胃不和、寒热错杂,气血亏虚、阴火上冲,心脾有火、胃热肠燥等不同方面,辨证论治口腔溃疡的医案,探讨其同病异治的治疗心得。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整理成册的《董建华医案选》,集中反映了董老的临床经验,其中尤以温热病及内科杂病的案例格外丰富,其善用清法的临床治验亦跃然纸上,现就此作一浅析,有挂一漏万者,祈请同道补正。一、清宣透表感受风温者常现表证,当清宣表邪,疏达肌腠。董老常宗叶桂“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旨立法。如风温发疹王孩,虽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全身红疹,但并未浪投凉血清营之品,唯恐邪陷,据喷  相似文献   

9.
李某,女,32岁,2009年2月初因避孕失败,行药流并清官术,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已1月余,于3月2日来余处诊治,自诉:少腹疼痛伴腰酸,精神不振,不思饮食,近几天出血量多伴紫黑块,观其消瘦,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切脉沉细而涩,舌淡苔白,此实乃流产后气血不足,统摄无权所致,即立方以胶艾四物汤加减:当归15g,川芎5g,炒白芍12g,生地炭10g,阿胶12g,艾叶炭6g,芥穗炭6g,地榆10g,海螵蛸12g,炒芡实15g,甘草3g。3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药后症状无减,且出血量增多,少腹疼痛,腰酸无力,余定思之,此妇流产血下日久,久则必虚,况气血不足之象明显,何以止血固涩无功?  相似文献   

10.
刘萍教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心血管疾病,如失眠、汗证、心悸、眩晕、中风、诸虚劳损等及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其辨证精准,用药独到,疗效显著,现以医案形式阐述其辨证论治不寐病证之经验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附子辛甘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逐寒燥湿,温肾助阳等作用。临床若运用得当,往往立起沉疴。其毒副作用亦较为严重,其中毒症状常见唇舌发麻、或四肢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痛、汗出、心悸不宁、面色(白光)白等。临床大剂量应用附子时,应遵照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2.
陈意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首届国医名师.陈师幼年师从杭城老中医李志铭,学习诸多中医经典,临证教学随手引证,辨证用药有理有据.先生业医六十载,诊治近百万,虽诊治风格自成体系,但用药多遵从经典,常言:有药无方,杂乱无章.故其临证验案中不乏教科书式经典用法.黄芪,为临床使用频率颇高的补...  相似文献   

13.
参校其他医学文献对《杂病治例》原文中10处由于误、脱、不明的文字问题进行校勘、补正,并分别做了理由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中医所论述的辨证施治体系,实际上仍是强调理、法、方、药的严谨与统一.笔者在临床和带教过程中,深感新入门者,只限于背诵汤头歌诀,而不善于以法立方及化裁加减,以致选方拆不开,用不活,处方显得呆板零乱,不甚贴切.既使是在临床工作多年的一些医生,亦多偏重于个人的用药习惯,不太注重古法与古方的灵活运用,从而出现中药西用、堆药成方、杂乱无章等弊病.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前贤“有板方无板病”与“师其法,不拘其方”的教诲.  相似文献   

15.
郑重光认为三阳证的诊治显明易见,而对于亢害危殆的三阴证,在他看来,其似是而非的临床表现决定了诊断是关键的一环。在各类疾病中,阴证似阳证的阴阳病机最不易判断,常常表现出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繁复的特点,向来最易造成误诊误治。郑重光认为的阴证似阳证的脉象普遍特点是脉必沉细而疾,或沉迟无力,脉沉紧或散大。在表象都是热症的情况下,郑重光注重病人的脉诊结果,在脉证不吻合时,郑重光进一步指出要"凭脉不凭证",以脉象来揭开繁杂的表象,探求疾病的本质,达拨乱反正之功,可见这种脉辨病机的思想是郑重光辨识阴证的重要特点。郑重光独尊脉诊,强调凭脉不凭证,但并不是说他忽视了其他诊断方式,脉证合参是其临证的基础。郑重光辨识错综复杂的阴证似阳证疾病有丰富的经验,他以脉证合参为辨证基础,同时又以脉诊为直接判识病机的依据,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可靠详尽的参考,堪为后世所珍。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洪武年间,传承至今已逾600余年,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沈氏女科行医崇德重效,经过不断吸收历代医家思想和总结发挥,在产后病方面积累了独到的诊疗经验,如产后节楚以温通立法、产后低热从甘温论治、产后乳痈宜补托活络、产后下乳宜温补脾肾。同时辨证注重患者舌脉及禀赋尤其是舌诊,论治法随机变,用药灵活,以和为妥,重视意疗和食疗。  相似文献   

17.
从"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在疗法上体现"治未病"思想,在治疗上体现"治未病"思想,在养生上体现"治未病"思想等论述《金匮要略》治未病。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中医妇科临床30多年,临床辨证应用《傅青主女科》之方,常可取得独特疗效,今举验案3则如下。1产后发狂崔某,女,34岁,1982年4月6日初诊。新产4日,昨日下午突然发狂,语言错乱,奔走无常,赤臂乱舞,不避亲疏,拒绝饮食。问及病史,其夫云:妻产后自诉少腹疼痛,次日下午周身发热,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药物常会引起诸如皮疹、腹泻等明显毒副作用,放、化疗有时无法遏制肿瘤生长及转移,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扰,甚至威胁生命。以附子为主的温阳方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逐渐被重视,敢于打破十八反束缚,根据辨证,合理组方配药、联合西药,对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具有显著遏制效果,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值得深入研究。附三例验案,应用附子等治疗肾癌靶向治疗后皮疹、胃癌化疗后肿瘤标志物升高、直肠类癌肝转移应用依立替康后顽固性腹泻。  相似文献   

20.
麻黄附子细辛汤源自《伤寒论》,由麻黄、炮附子、细辛三味药物组成,功可温阳解表,为治疗太阳、少阴两感之方。在临床应用中笔者取其温通内外之功,用于治疗鼻窦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乳腺增生等病,亦获效验,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