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以及胃镜检查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7.50%,均高于对照组77.50%、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雷尼替丁、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黄芪建中汤口服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内服方药组成:黄芪、白芍各15 g,生姜、桂枝、大枣各10 g,炙甘草6 g,饴糖50 g,穴位选取: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中脘等。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凤鸣 《陕西中医》2013,34(4):449-450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84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06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证胃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由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组60例采取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而言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06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证胃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寒型胃痛8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临床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穴位贴敷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穴位贴敷治疗脾虚型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郑州市第二中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腹泻患儿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中健脾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86.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次数、饮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中健脾穴位贴敷治疗脾虚型儿童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按照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院单双顺序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用艾灸疗法治疗,对比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胃痛缓解时间、疼痛评分。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34/36)与75.00%(27/3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2/36)与27.78%(10/36);胃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21±1.14)h与(9.32±2.34)h;疼痛评分分别为(2.38±0.91)分与(6.84±1.17)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和艾灸疗法,有利于缩短患者胃痛缓解时间,并缓解患者胃痛症状,减少其疼痛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以西医四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炙甘草、白芍、生姜、大枣、饴糖)联合穴位贴敷(穴取神阙、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中脘)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胃蛋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PG-Ⅰ、GS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通络方内服联合穴位贴敷对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颈痛颗粒联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温阳通络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参照《颈椎病的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量化评估,采用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颈前屈、颈后伸、颈侧屈、颈旋转四个维度的运动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试验组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颈前屈、颈后伸、颈侧屈、颈旋转等颈椎关节活动度中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温阳通络方内服与穴位贴敷的联合运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活动,优于传统的理疗配合药物内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虹年  刘利 《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947-1947
目的 观察自拟四味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脾肾阳虚、脾虚湿困证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脾肾阳虚、脾虚湿困证小儿泄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四味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7d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5.00(P< 0.05).结论 自拟四味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脾肾阳虚、脾虚湿困型小儿泄泻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痹证方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疗法。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和SF-36健康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对照组总有效率63.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田中靖久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P0.05);观察组患者SF-36健康量表中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穴位贴敷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120例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1组予子午流注择时普通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指数(Lequesne MG)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2.5%(37/40),观察1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3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对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结合低频脉冲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2例卒中后SHS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频脉冲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明健康状况简表(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为61.2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HSS评分、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MA评分、ADL评分、SF-36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HSS评分、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ADL评分、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低频脉冲疗法治疗卒中后SHS效果确切,有利于减轻关节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膏方外敷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法加安慰药膏与加用自拟膏方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疼痛VAS评分及心电图(ECG)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ECG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膏方穴位贴敷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VAS评分明显降低,明显改善ECG疗效,效果确切,值得强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温经姜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抑酸护胃等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穴位贴敷联合温经姜疗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胃脘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与胃脘痛缓解情况,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温经姜疗能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有效缓解胃脘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