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39例肺心病并发症处理李素琴,陈秋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弥漫性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直致右心衰的心脏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VPD)引起的。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及40...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心肌肥厚、扩大,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类型,患病率0.49%,约85%的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引起。延津县人民医院自1999年~2004年共收治老年人慢性肺心病患者1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此病不仅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慢性阻塞性肺病已经成为老年人死亡的第四位病因。据统计,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特别是在农村,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位病因。由此可见,加强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尤其是要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以免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是多从中年发病,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具有吸烟史,平日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瘸,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后肺梗死发生的相关因素及CT血管成像(CTA)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经临床确诊且均行64排CTA检查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梗死组(9例)及非梗死组(31例)。对2组肺动脉受累范围、部位、临床检验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梗死组中央动脉受累比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疾患、持续性房颤发生率、栓塞指数均高于非梗死组(P<0.05)。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率、肺心病等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央动脉受累比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疾患、持续性房颤、高栓塞指数是急性肺栓塞后肺梗死发生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发生与否等与肺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CTA在肺梗死诊断及与出血性肺不张、肺萎陷等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2年06月~2013年10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合并肺栓塞患者43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41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①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除下肢非对称性肿胀外(实验组为44.2%,对照组为7.5%),其余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比较两组辅助检查结果,实验组的PaO2为(60.78±19.23)mm Hg、肺动脉高压为(30.77±10.23)mm Hg、D-二聚体为(2496.78±337.68)μg/L,对照组对应为(56.29±17.38)mm Hg、(10.23±4.18)mm Hg、(287.72±68.29)μg/L,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合并肺栓塞患者具有下肢非对称性肿胀,PaO2、肺动脉高压及D-二聚体偏高的临床特点,诊断时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高压(PAH)是指在休息或活动时,肺动脉压异常增高,PAH是由肺血管阻力增高或(和)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引起,也可由肺静脉压力增高所致。在静息状态下,心导管测定MPAP>25mmHg或运动状态下MPAP>30mmHg,即可诊断为PAH。按病因分为继发性PAH和原发性PAH。继发性PAH:支气管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浸润/肉芽肿肺疾病,结节病,慢性肺间质疾病,肺囊性纤维增生,上呼吸道阻塞,限制性肺病;直接累及肺血管结构的疾病;慢性低氧血症;血管炎;胶原性疾病;药物及毒性化合物;肺动脉静脉痰;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肺静脉压增高的疾病;慢性血栓或(和)栓塞性疾病所致的PAH;门脉高压;HIV感染。原发性PAH分为散发性、家族性,病因不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发病率1例~2例/百万人,治疗上以首先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降肺动脉压,抗凝、改善心肺功能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他肺胸或肺血管等慢性疾病使肺功能、肺结构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床的破坏、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致肺血管的痉挛、肺血管内皮的增生及肺血管局部血栓的形成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常见原因,血粘度高和循环阻力增高可加重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右心室肥大、右心功能衰竭.肺心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尤其是冬春季节和气候骤然变化时易出现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9.
一、肺心病的发病机理与定义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由于气体交换障碍,出现低氧与酸中毒,导致肺血管收缩的效应,从而产生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最后使右心受累,是一个继发形式的心脏病变,可用下列图解说明:  相似文献   

10.
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贞  陈朝 《中原医刊》2005,32(5):31-32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患者因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长期慢性缺氧促使肺动脉高压形成,导致肺心病加重或恶化。为了探讨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疾病中的疗效,我们研究分析了146例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关注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随着COPD的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肺血管的异常、长期慢性缺氧发生了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和肺血管重建等最终引起肺动脉高压症(PAH)。由于现有的血管扩张剂对肺动脉的选择性不大,临床应用有引起全身低血压的潜在危险,有必要开发选择性吸人性肺血管扩张剂,或开发能抑制缺氧收缩机制或抑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血管结构重建的药物,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 慢性肺心病的病理基础是肺气肿,由肺气肿形成肺动脉高压,使心脏负荷加大,进而引起肺心病。肺气肿的诊断主要靠肺功能检查。因此如何用肺功能检查来早期诊断肺心病,这是今后临床研究的课题之一。病例选择: 本组慢性肺心病74例,均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标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除外肺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氧引发肺动脉高压,最终造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临床实践中常将慢性肺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甚至外周水肿均等同于肺心病,此定义过于宽泛.中医在认识本病的基础上,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衰竭归属于喘证、肺胀等范畴.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检索近5年文献,进行整理并综述中医...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合在心室扩张和(或)肥厚,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CPHD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患病率约为4.42‰,大约有80-90%的CPHD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 [1].我院自2000年9月~2007年5月共收治38例CPHD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卡托普利和硝苯吡啶联合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株洲铁路医院(412000)严文辉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见的心脏并发症,目前已公认COPD可导致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肺心病,因而阻断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降低肺动脉高压,是防止和减轻肺心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原发性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在病程的一定阶段发生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改变不属于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肺心病常见于各种栓子引起的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1)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常继发于胸、肺、血管和心脏疾病,也可为原发性.如果能在肺动脉高压早期及时发现并去除病因或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有可能使病变逆转或阻断病变的进一步进展;一旦进入肺动脉高压晚期,病变处于不可逆阶段,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临床常见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8例发生意识障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以增加临床对该类患者的认识.结果38例发生意识障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肺性脑病13例,代谢相关性脑病11例,药物相关性脑病9例,其它原因5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意识障碍原因复杂多样,充分认识并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1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分别应用乌拉地尔和开搏通治疗。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乌拉地尔降低肺动脉平均压0.72kPa,肺血管阻力28.8%,体循环和21.6%。平均提高心脏指数15.0ml.s^-1/m^2,血氧运输量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