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危险行为分布特征,为吸毒人群有效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国家哨点监测吸毒者监测调查表,对每名吸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再用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等多种方法进行复核。复核阳性血样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被调查的403例吸毒者中查出HIV感染者92例,感染率为22.8%。403例吸毒人员中,有静脉吸毒史者382例,占94.8%(382/403),在静脉吸毒者中有91例HIV阳性,感染率为23.8%(91/382);非注射吸毒者(口吸)21例,HIV阳性1例,感染率为4.8%(1/21);注射吸毒与非注射吸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史者感染率为39%(62/159);未共用注射器史者感染率为13%(29/223)。共用注射器史者与未共用注射吸毒史者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结论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是阿克苏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的主要途径,今后应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危险行为发生比例,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州2004-2006年静脉吸毒人群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艾滋病流行高发区,由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比例约占75%。为了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吸毒人群艾滋病的流行及行为特征,2004-2006年连续3年对巴州戒毒、吸毒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对象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1月巴州某戒毒所(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相关行为变化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09~2011年巴州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2009~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高危行为总体水平变化不大;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针率为44.4%,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6.49%,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4.73%,接收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率27.54%~40.10%,HIV抗体阳性率8.6%,梅毒抗体阳性率5.0%,HCV抗体阳性率19.8%。结论巴州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共针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这一人群存在共用注射器和性乱行为感染HIV的双重危险,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还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AIDS)行为干预尤其重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现有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经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占44.3%.通过对吸毒人群采取综合干扰措施,提高了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降低了危险行为,效果明显.现将干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玉溪市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自1994年在吸毒人员中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2005年底,因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占全市HIV感染者监测总数的76%,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玉溪市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为了解近年来该人群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水平和变化趋势,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对玉溪市静脉吸毒人员(IDU)相关行为学特征进行横断面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苏州市强制戒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4月和7月,分两次对苏州市强制戒毒所内所有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 460名强制戒毒人员的HIV感染率为0.43%(2/460),梅毒感染率为13.26%(61/460),HCV感染率为47.17%(217/460)。吸毒者中注射吸毒比例为44.13%(203/460),其中有过与别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为36.45%(74/203)。共用注射器吸毒人群HIV、HCV感染率与其他吸毒人群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42.17%(194/460)的吸毒者有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只有39.69%(77/460)。结论苏州市强制戒毒所内的吸毒者HIV感染率较低,但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和HCV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安全的性行为增加了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机会,应对吸毒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顺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2004—2006年调查戒毒所内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吸毒和行为方式,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在调查的1471名吸毒者中,有静脉吸毒史者596人,在静脉吸毒者中HIV检出率为6.71%。单因素z。检验分析显示,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与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其OR、(95%CI)、x2、P值分别为6.12、(5.29、6.95)、33.48、P〈O.005,2.68、(1.92、3.44)、9.52、P〈0.005。结论安顺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且共用注射器具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8.
新疆喀什地区2004年艾滋病综合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摸清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和行为学指标,弥补监测数据不足,掌握喀什地区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为制定可行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和调查时医院就诊者等5类人群,进行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梅毒和吸毒人群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调查的400名吸毒者中,注射吸毒者占36.75%,近1个月内的共用针具率为15%.吸毒者最近一次与其配偶或性伴有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仅为10.78%,其HIV、HC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4.25%、42.00%和42.25%,共用注射器吸毒者的HIV、HCV感染率均高于非共用者.暗娼、性病患者、孕产妇和调查时医院就诊者的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67%和8.00%、0和5.75%、0.12%和4.61%、0.19%和1.45%.被调查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较低,普遍存在高风险行为.结论当地吸毒人群艾滋病的流行处于较高水平,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扩大流行的可行性极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北京市房山区吸毒人群中HIV、梅毒、HCV感染状况以及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开展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北京市房山区艾滋病哨点监测中吸毒人群(拘留所)进行趋势及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间,共监测吸毒人员1 096人,以男性为主(81.84%);2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64.32%)。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0.20%。吸食毒品种类以合成毒品为主。入所前1个月内有31.11%的人发生过性行为,其中51.61%的人坚持使用安全套,1年内有5.57%的监测对象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56%。5年间HIV检出率为2.19%、梅毒检出率为5.20%、HCV检出率为9.85%。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吸毒人群保持着较高的HIV、梅毒和HCV阳性检出率,合成毒品使用比例的不断增高且危险行为的普遍存在,提示应继续加强吸毒人群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控制HIV、梅毒和HCV等疾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深圳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为决策部门评估深圳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及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4年在深圳市分别对245名暗娼、1 100名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者和852名吸毒哨点进行HIV哨点监测的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样本进行HIV筛查.结果2004年,STD门诊就诊者主要为男性和已婚的省外流动人员,其STD的病种构成以非淋、梅毒、尖锐湿疣等溃疡性性病为主,检出HIV抗体阳性者3例,检出率为0.27%(3/1100);暗娼主要为未婚的省外流动人员,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3.9%,0.8%的暗娼为吸毒者,无静脉吸毒和共用注射器史,在两轮监测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感染率为0;吸毒人群主要为未婚的省外流动人员,安全套使用率为27.7%,66.3%的吸毒者承认曾接受/提供有偿性服务,55.5%采用静脉吸毒和共用注射器,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0例,感染率为1.2%.结论 监测结果表明,HIV在深圳市性病患者、吸毒者等高危人群中流行,存在HIV传播的多种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于2004年9~10月,调查戒毒所等机构内静脉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和性行为方式,并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在调查的静脉吸毒者509人中,HIV感染率为37.3%(19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维族(OR 7.91,95%CI 4.92~12.72)、近3个月内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5次及以上(OR 2.61,95%CI 1.48~4.60)和静脉吸毒5年以上(OR 1.64,95%CI 1.09~2.48)与HI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2.
了解西藏自治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和行为特征。方法对全区所有监狱和看守所的201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出HIV阳性者8例,检出率3.98%,其中男性176名,HIV阳性7例,检出率3.48%;女性25名,HIV阳性者1例,检出率0.50%。201名吸毒人员年龄最小17岁,最大40岁。与暗娼有性行为者100人(49.75%),从不使用安全套50人(50%)。56名(27.86%)静脉吸毒者中有19名共用注射器(33.93%),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结论此次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区两劳吸毒人员中HIV的感染水平,为对此类人群提供有关检测咨询教育,制定管理办法进行综合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感染者的性行为和人口学特征以及共用注射器情况.方法 2002年7月到12月,底来门诊自愿检测艾滋病病毒的静脉吸毒者进行人口学特征和性行为调查.结果 门诊自愿检测的静脉吸毒者798人,调查其中的267名感染者,男性感染率(93.6%)高于女性(6.4%),平均年龄29.1±5.1岁,青壮年居多,维吾尔族占72.3%,感染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无保护性性行为,多性伴. 结论 需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来提高静脉吸毒人群安全吸毒行为和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中山市1990~2000年HIV流行趋势与防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山市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流行现状及趋势,探讨该市HIV/AIDS防制对策.方法对哨点和常规监测以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该市HIV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该市HIV感染模式为从境外到境内,从省外到该市;(3)有从高危人群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趋势.结论该市HIV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及时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杜绝共用针具并做好HIV感染者追踪管理,是控制HIV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及艾滋病(HIV)、丙型肝炎(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1998年广东省部分吸毒人群的吸毒方式与HIV、HCV及梅毒感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吸毒行为由专业人员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吸毒者的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在1174名吸毒者中,单纯口吸者占27.6%,静脉注射者占66.3%,既口吸又静脉注射者占6.1%。850名静脉吸毒者(包括既口吸又静脉注射者)中80.8%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注毒品人群中,HCV抗体阳性率高于口吸人群(P<0.01),共查出HIV抗体阳性者8例,占0.7%,比1996年有所增加。梅毒抗体阳性者48例,占4.2%。结论 广东省吸毒人群HIV的传播已进入快速增K期,流行的速度和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16.
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员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的变化,为评估干预效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便抽样方法招募监测对象,进行行为学(问卷调查)及血清学(HIV、梅毒、丙肝)监测。结果 5年共调查吸毒人员2003名,采血1844份。男女之比为2.69:1,年龄30 49岁占73.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由92.75%上升至100%),共用针具比例逐年下降,安全套使用率上升。HIV感染率3.04%,梅毒感染率8.41%,丙肝感染率53.07%。结论南充市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是有效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高危行为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9-12月新入自愿戒毒所的戒毒者进行普查。结果共调查自愿戒毒所的研究对象833人,828人采集了血液标本,采血率99.4%。自愿戒毒所的戒毒者中,外地户籍占97.2%,其中99.0%的人在京逗留时间〈1周。首次吸毒的中位年龄为28.42岁,首次注射吸毒的中位年龄为29.21岁,以海洛因为主。最近半年22.9%的人曾经注射毒品,4.9%曾经与别人共用针头/注射器。自愿戒毒所吸毒者HIV感染率为1.0%(8/828),自愿戒毒所戒毒者HIV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共用针头/注射器(OR=7.572,95%CI=1.222~46.925)和维族(OR=87.582,95%CI=13.076~586.632)。结论自愿戒毒人群HIV检测无法反映北京市吸毒人群的状况,可考虑每年一次的自愿戒毒人群检测调整为间隔几年进行一次的专题调查,自愿戒毒所的干预重点是健康教育和HIV检测咨询。  相似文献   

18.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所辖八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和半山区占80.3%;少数民族占56.6%。自1996年在静脉吸毒人群中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以来,经过传入期、扩散期和增长期,艾滋病传播模式从疫情传入初期的以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的传播模式,发展为现阶段的以性传播模式为主,但吸毒途径仍占据重要地位并与其他传播模式共存的混合传播模式。艾滋病流行正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为了解文山州肺结核病人HIV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吐鲁番地区重点人群的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暗娼、吸毒人群及孕妇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检测HIV、梅毒、HCV抗体。结果暗娼、吸毒人群、孕妇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29%、76.17%、75.19%;静脉吸毒人群中与他人共用针具的百分比为31.01%,最近一个月、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百分比为35.25%;暗娼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百分比为82.23%,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百分比为77.38%;暗娼、吸毒人群、孕妇中HIV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35%、5.60%、0.74%,梅毒阳性率依次为6.33%、4.69%、2.23%,HCV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21%、20.76%、0.25%。结论吐鲁番地区重点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疫情形势严峻,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中山市1990—2000年HIV流行趋势与防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山市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 行现状与趋势,探讨该市HIV/AIDS防制对策,方法:对哨点和常规监测以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该市HIV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该市HIV感染模式为:从境外到境内,从省外到该市;(3)有从高危人群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趋势。结论:该市HIV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及时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杜绝共用针具并做好HIV感染者追踪管理,是控制HIV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