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乙醇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68例急性重症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重症乙醇中毒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治愈62例,死亡6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56%,病死率9%。平均住院时间:合并胰腺炎者28 d,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20 d,其他8 d,无严重并发症者2 d。意识恢复时间:纳洛酮组为4~15 h,血液透析联合纳洛酮组为1~4 h。结论急性重症乙醇中毒患者以男性为主,并发症多,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采取综合救治的同时重视个体化治疗,及时应用纳洛酮及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P0.05)。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清醒所用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且治疗后昏迷评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的改良方法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应用纳洛酮的改良方法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与对照组(普通方法治疗乙醇中毒)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及有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治疗组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KillipⅡ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PCI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0.0%,高于观察组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KillipⅡ级患者采用PCI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改善心脏功能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亚低温治疗仪(电子冰帽)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个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并计算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病死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有较好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症状减轻时间以及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出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为(7.68±10.17)分,对照组的证候积分为(11.84±10.95)分,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出血量为(3.31±5.62)m L,对照组治疗后的脑出血量为(3.54±5.37)m L,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出血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出血量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3.58%,对照组有效率为58.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急救患者38例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配合急救患者38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7.4±6.8)d,明显短于对照组(23.9±7.1)d,观察组治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84%),观察组病死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1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42%)。结论准确的病情诊断、及时的抢救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本院95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分为观察组46 例(出血量为1~25ml)与对照组49 例(出血量为26~180ml),对患者入院72h 内心电图或心电监护有心律失常现象及时记录,发生心律失常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5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心律失常53 例(55.79%),心律失常在丘脑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颞顶叶、小脑及脑干、基底节.对照组心律失常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窦性心律失常32 例,早搏17 例.结论:急性脑出血易合并心律失常脑心综合症,对心电图或心电监护需加强监测,积极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以探讨护理对策。从而为这类患者提出更好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整体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AMI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及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高度警惕。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当实施综合整体的护理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纳洛酮组2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消失和重症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重症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纳洛酮组(P均<0.05)。结论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作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催醒时间、痊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催醒时间与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能在缩短催醒时间与痊愈时间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钟敏  魏林林  叶兵 《光明中医》2005,20(3):46-48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AICH)可能存在的治疗时间窗及中风1号汤(ZF1H)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187例加用中风1号汤口服,对照组180例.主要观察治疗后30天的病死率、使用ZF1H 30天后统计凝血功能(PT,APTT)的影响、残疾程度(G0S)及哥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ZF1H可以降低对照组AICH患者30d的病死率.结论中风1号汤可以降低AICH患者30d病死率,提高GC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纳洛酮和醒脑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分析比较两者患者临床疗效、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昏迷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0.0%、病死率1.7%比对照组6.7%、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1±0.5)d、昏迷时间(5.4±1.1)h比对照组的(4.8±1.4)d、(11.8±3.3)h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高压氧能够有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能够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中风合并心脏病(Cerebral Paralysis Companion with Cardiac Disease,CPCCD)的病理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治疗1235例急性脑中风患者,其中100例患者并发心脏病(Cardiac Disease,CD)。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急性脑中风所致心脏病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并统计7天内CPCCD患者的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35例急性脑中风患者,其中并发CD100例,发生率为8.1%。脑出血是引起CD并发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脑出血伴发CD的发生率高达5.0%,显著高于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发CD的发生率(P均0.05);检测发现,脑出血伴发CD组患者的心肌酶谱如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酸激酶(CPK)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治疗后CPCCD患者病死率高达35.0%,远高于未并发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是急性脑中风后并发CD的最主要因素,其发病可能与脑出血后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保守方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昏迷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予以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抗原(Hp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序贯疗法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颅内血肿吸收的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效果。方法:急性乙醇中毒患者64例根据急诊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急诊配合纳洛酮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治疗。结果:治疗组的预后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为87.5%,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提高预后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程序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选择有机磷中度患者8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集束化护理程序,同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护理方法。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样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用药次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蛄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疗效,是一种科学的、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