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年3月-2003年3月,笔者用纳洛酮治疗5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乙醇中毒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是由于短时间内饮入过量乙醇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疾病 ,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严重者可昏迷 )、呼吸抑制及休克表现。我院分别使用纳洛酮和促进乙醇氧化药物治疗观察了 6 0例急性乙醇中毒、昏迷状态患者 ,疗效差异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6 0例均为 1998~ 1999年 9月由急诊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 ,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18~ 5 4岁 ,平均 30 .8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 2 0~ 5 3岁 ,平均 2 9.6岁。…  相似文献   

3.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常采用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维生素A、维生素C等支持治疗。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有阻断内啡肽的作用,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广泛用于昏迷、休克、脑卒中等治疗,对于急性乙醇中毒,使用纳洛酮也取得了明显疗效。2004-2006年我院急症科共收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48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数逐年增高,急性乙醇中毒的人数也在增多。特别是在春节及节假日期间。急性乙醇中毒更是多见。由于此类患者精神症状突出,对检查和治疗不配合,给医院的急诊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是急诊内科的常见重症,尤其是重度乙醇中毒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成功救治了117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对改善急性乙醇中毒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现将我院收治的17例乙醇中毒的诊治结果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自1995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急性乙醇中毒17例,其中用纳洛酮治疗共8例,为治疗组,另9例为对照组,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2岁,饮酒量(38度以上白酒)最少为 250ml,最多为760mL,就诊时间为饮酒后1~4.5小时。1.2临床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研究150例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将15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注射液(0.8mg/mL)加入原液或30~50mL葡萄糖溶液(5%~10%)调和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量为患者意识清醒即可。结果:对照组血糖下降时间、氧自由基及SOD恢复平稳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治疗组中毒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中毒症状,加快患者清醒速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神经系统麻痹死亡率,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迷5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1999年8月-2004年4月对52例急性乙醇中毒昏迷者采用以纳洛酮为主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乙醇中毒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自 1998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 ,我院采用醒脑静、纳洛酮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昏迷期 12 6例 ,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共急诊收治 2 5 2例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昏迷期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 (下称“对照组”) 12 6例 ,男 94例 ,女 32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0 12± 11 16岁。醒脑静、纳洛酮联用治疗组 (下称“治疗组 ) 12 6例 ,其中男 87例 ,女 39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31 2 4± 11 2 0岁。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 4小时内入院 ;均符合文献中的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昏迷期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在急性乙醇中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用纳洛酮静滴。结果 治疗组促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用治急性乙醇中毒具有复苏时问短、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P0.05)。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清醒所用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且治疗后昏迷评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记忆力、自制力差,往往因酒后开车滋事、打架斗殴致伤。创伤后失血性休克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处理不当,将导致不良后果。急性乙醇中毒合并创伤后失血性休克给抢救麻醉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现将本院近2a来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合并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56例麻醉处理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乙醇中毒是指一次大量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的状态.2006年1月-2008年9月,我院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乙醇中毒30例,并与常规处理的2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田涛  李红杰  余鹏飞  陈支红 《新中医》2015,47(1):100-10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8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2组轻中度、重度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乙醇中毒是急诊的常见病,但其所引发的低血糖症状常会与醉酒或脑血管病相混淆,因此在诊断治疗前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饮酒史及有无肝病病史,不要忽视血糖的改变.本院近年收治32例乙醇中毒性低血糖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月~1998年6月笔者用纳络酮配合快速大量输液及静注利尿剂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性昏迷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32例患者均系我院急诊科接诊病人,年龄20~46岁,就诊时间为饮酒后60~240分钟。轻度昏迷20例,重度昏迷12例。常规给予大量输液每24小时约3000~4000ml。,配合吸氧、抗生素防治呼吸道感染,同时静注利尿剂,留置导尿管,静注盐酸纳洛酮0.8mg,用药30分钟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者,重复以上剂量。2结果本组病例经以上治疗,轻度昏迷者于6小时内苏醒,重度昏迷者治疗后T,P,R,BP等生命体征趋于稳定,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患者97例,随机分为A组37例、B组30例、C组30例,均常规治疗,A组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B组加用纳洛酮,C组常规补液。结果 A组总有效率89.19%,B组总有效率83.33%,C组总有效率33.33%;A组与B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较之C组差异显著,明显优于C组。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患者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乙醇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急性乙醇中毒抢救和护理情况。结果71例急性乙醇中毒者应用纳洛酮催醒结合传统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全部治愈。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者给予快速催吐、洗胃,尽快使用纳洛酮,严格实施病情监控和身心护理,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急性乙醇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纳络酮治疗和常规治疗各60例.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纳络酮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急性乙醇中毒系由一次饮人过量乙醇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抑制的状态,是急诊内科常见疾病。笔者对本院急诊就诊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清开灵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醒脑静脉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醒脑静注射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对急性乙醇中毒昏迷状态的患者各38例,分别进行醒脑静注射液和常规促进乙醇氧化治疗,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效果为优,苏醒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的促进乙醇氧化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