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使用甲硝唑预防感染效果。方法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产妇8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常规剖宫产手术,后进行0.5%甲硝唑100ml,冲洗官腔及腹腔。对照组42例,手术后进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配合抗生素及替硝唑。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病率、宫腔感染、切口感染及二次缝合情况。结果使用甲硝唑进行宫腔(并腹腔)冲洗后,产妇感染情况明显好转,术中和术后感染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甲硝唑进行冲洗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对产妇围生期保健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8):1568-1570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术中术后给药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12月间收治的实施剖宫产产妇9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头孢唑林钠术中给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CRP、IL-6、PCT)测得值和抗菌药物用量和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用药后WBC、CRP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CRP、IL-6、PCT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术后给药对剖宫产产妇预防切口感染疗效优于术中给药,有效改善了产妇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存在许多可能发生感染的因素,特别是急症剖宫产术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剖宫产术后病率为 20%~60%,预防用药后能明显减低剖宫产术后病率和感染率。长期以来,为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常使用二联或二联以上抗生素,连用 3~7天, 近年来为降低院内感染率, 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8,(2):271-272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对策,为降低或避免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50例资料,采用问卷调查与产妇病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发生的因素及其对策。结果:150例剖宫产产妇中,17例出现术后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11.33%;其主要感染类型分别为呼吸道感染(2.67%)、切口感染(2.00%)、泌尿道感染(2.00%)、生殖道感染(2.00%)和其他感染(2.67%);产妇年龄越大、体质量指数越大、术中出血量越大、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手术时间越长、产程越长发生感染的比例越高(P<0.05);产妇是否为初产与感染发生无直接关系(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侵入操作次数、手术时间和产程等,应采取围手术期全程干预措施,降低或避免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术后感染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对某院308例产妇分组观察,一组手术过程中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进行腹腔冲洗,另一组不进行术中冲洗,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4d。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的切口感染及术后WBC等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将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数、体温升高病例数、WBC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为两组之间切口感染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体温、WBC升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感染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彭美霞 《抗感染药学》2019,16(4):726-728
目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与头孢呋辛钠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组和头孢呋辛钠组,每组60例;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头孢呋辛钠组产妇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优于头孢呋辛钠,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洪斌 《今日药学》2008,18(5):38-39
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术后感染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对某院308例产妇分组观察,一组手术过程中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进行腹腔冲洗,另一组不进行术中冲洗,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4d。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的切口感染及术后WBC等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将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数、体温升高病例数、WBC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为两组之间切口感染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体温、WBC升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感染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3):706-708
目的:评价甲硝唑对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3月间收治的需剖宫产的产妇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后给予甲硝唑液无菌纱布擦拭宫腔以及冲洗宫腔预防,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擦拭宫腔以及冲洗宫腔。结果:治疗组产妇用药后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率为2.08%和术后患病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0.42%和1 8.75%(P<0.05);治疗组产妇用药后WBC、ESR、CRP测得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预防用甲硝唑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9.
宋北剑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92-2194
目的:比较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头孢呋辛钠对剖宫产产妇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医院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64例资料,按照术后预防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克林霉素组和头孢呋辛钠组(每组32例);头孢呋辛钠组予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术后预防感染,克林霉素组则予以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术后预防感染,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临床各项指标复常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相比头孢呋辛钠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术后预防感染的克林霉素组的疗效更优,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术后最高体温低于头孢呋辛钠组,术后体温复常时间早于头孢呋辛钠组,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克林霉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呋辛钠组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剖宫产术后抗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良反应轻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减少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措施。 方法 对 5 8例剖宫产的产妇于术前半小时用 0 5 %的碘伏纱布擦试阴道。 结果 碘伏组术后病率、术后最高体温、伤口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发热持续天数、白细胞总数最高值比较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碘伏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 ,效果明显 ,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的用药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加术后口服抗生素,术后序贯应用抗生素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种方法在术后体温,产褥病率,腹壁感染等方面均无差异,而术后退热时间,减少乳胀,促进母乳喂养,加速产妇体力恢复,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术后用药。结论:术前预防性用药效果明显优于术后序贯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发生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32例产妇(观察组)的病历资料,选择同期无切口感染的45例剖宫产产妇(对照组)的病历资料并进行两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水平、阴道及肛查次数、手术时间、胎膜早破及病房空气质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引起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产妇孕期保健和教育,缩短产时手术时间,术前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等措施可预防和控制产妇术后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不同时段使用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预防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行剖宫产孕妇15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孕妇于术前2 h给予快速静脉滴注头孢唑啉1.0 g,B组孕妇于术前30 min给予快速静脉滴注头孢唑啉1.0 g,C组孕妇于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1.0 g,均为每日2次给药,用药2 d;所有孕妇其他时期均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比较3组患者平均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值、白细胞计数值、术后3 d最高体温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孕妇术后血浆中CRP水平值和白细胞计数值均高于术前,B组孕妇资料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术后血浆CRP水平值和白细胞计数值均下降,术后3 d体温下降;A组产妇术后血浆中CRP水平值、白细胞计数值和术后3 d体温均低于C组(P<0.05);B组产妇术后产褥感染、切口感染、宫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盆腹腔感染和术后感染的总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和C组,A组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亦低于C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术前给药更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其中以术前30 min给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安尔碘皮肤黏膜消毒剂冲洗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1年5月至201 2年5月行剖宫产分娩产妇3 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5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术后以消毒纱布擦净宫腔,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尔碘皮肤黏膜消毒剂冲洗手术切口及宫腔。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白细胞计数峰值水平等。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发热率、腹部切口感染率、宫腔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白细胞计数峰值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尔碘皮肤黏膜消毒剂冲洗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降低发热风险,减少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为预防切口感染寻找最佳治疗措施和方法。明确剖宫产切口感染细菌来源,对比观察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应用选择和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行剖宫产切口感染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滞产、羊水污染、胎膜早破、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手术时间过长、术前营养状况、早期进食、术后剧烈咳嗽、综合技术、术中出血过多、贫血、关腹前切口清创等因素易致切口感染。结论有感染因素存在的产妇术前、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择期剖宫产产妇按顺序分奇数组:A组100例(围手术期用药组);偶数组:B组100例(传统术后用药组)。两组均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结果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经济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6):1224-1225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6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婴产妇12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产妇则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前、术后2 d和术后4 d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红蛋白(Hb)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用药后体温升高的发热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采用头孢唑林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将我院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产妇4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行剖宫产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4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肥胖、妊娠期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感染、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阴道检查次数和瘢痕子宫的再次剖宫产情况。结果观察组肥胖、妊娠期合并基础性疾病、阴道感染、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及瘢痕子宫再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阴道检查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控制产妇体质量,积极控制妊娠期合并症,提高产妇自身免疫力,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或肛门检查,控制已有的生殖道感染,对于胎膜早破者应严密监测,必要时给予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尽量由手术水平较高的医师进行手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防止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作用,并分析其必要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34例术前应用抗生素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一时期在本院行剖宫产仅术后应用抗生素的3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后两组产妇的体温、并发症和感染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后均未发生感染,但是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体温波动幅度、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十分必要,且手术前用药效果优于手术后。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7,(2):415-416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不同时间给药对产妇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剖宫产产妇174例,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87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A组产妇用药时间为术前0.5 h或结扎脐带后或术后24 h内给药,B组产妇用药时间为术后大于24 h给药,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平均体温和术后1周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值。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感染率以及脂肪液化与伤口裂开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体温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产妇术后1周内的WBC值正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产妇的WBC值>10×109/L比例、平均WBC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术前0.5 h和术后24 h内给药预防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优于术后大于24 h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