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与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EBV)是一种全球性分布、人群感染率颇高的DNA病毒。绝大多数受感染者系隐性感染。少数人,主要是青少年,受感染后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自1964年Ep-stein等在非洲Burkit淋巴瘤(BL)培养细胞中首次发现EBV后,人们又在其...  相似文献   

2.
PCR检测恶性淋巴瘤基因重排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是当今肿瘤病理学上最感棘手的问题。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外,分子水平的诊断已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ML中出现克隆性的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已为大家所熟悉,并被用于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基因重排经典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肿瘤浸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恶性淋巴瘤(ML)患者外周血肿瘤浸润(IPB)检测方法及与临床分期和疗效的关系。方法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21例外周血形态学,检查ML患者IPB。结果1.21例ML患者外周血标本,IgH阳性率52.4%(11/21),TCRγ阳性率42.9%(9/21),双阳性率(IgH和TCRγ均阳性)33.3%(7/21)。IPB检出率为61.9%(13/21);2例霍奇金氏病(HD)和10例非淋巴系肿瘤外周血IPB均阴性;2.Ⅲ、Ⅳ期ML患者IPB检出率显著高于Ⅱ期(P<0.05),初诊未治及复发患者也显著高于部分或完全缓解患者(P<0.05)。结论PCR方法检测IPB有助于估价ML患者克隆起源、病情、疗效,其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形态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EB病毒(EBV)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EBV阳性淋巴瘤的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基础,应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近年新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如CDTO单克隆抗体、丁酸盐等,而预防EBV感染的惟一途径是接种抗病毒疫苗.EBV阳性淋巴瘤的标准治疗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71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者血液中CMV DNA和EBV DNA的含量.结果 28名健康对照者CMV DNA和EBVDNA均阴性.271例患者中147例检测EBV,阳性率为24.5%(36/147);124例检测CMV,阳性率为4.8%(6/124),DNA介于102~ 106基因拷贝/ml,治疗有效者EBV DNA和CMVDNA均迅速下降,1~3周后转阴.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动态监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CMV DNA和EBV DNA水平对CMV和E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EB病毒相关淋巴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4年,Epstein与Bar报告在Burkit淋巴瘤(BL)中找到EB病毒(EBV),从而创始了EBV与人类肿瘤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发现EBV与多种人类肿瘤有关,其中与淋巴瘤的关系特别密切。Aozasa等将这些淋巴瘤称之为EBV相关淋巴瘤(Eps...  相似文献   

7.
淋巴瘤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病(NHD)中EB病毒DNA。结果EB病毒DNA的检出率分别为:HD486%(18/37),各亚型中淋巴细胞为主型(LP)286%(2/7),结节硬化型(NS)20%(2/10),混合型(MC)75%(9/12),淋巴细胞消减型(LD)625%(5/8);NHD32%(8/25),其中T细胞淋巴瘤(TML)636%(7/11),B细胞淋巴瘤(BML)71%(1/14)。结论国内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的感染有一定关系,其中以HD中的MC和LD及NHD中的TML与EB病毒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8.
血浆 EB病毒游离 DNA检测对监测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Cao SM  Min HQ  Gao JS  Hong MH  Xiao XB  Zhang CQ  Liu XD  Zhang AL  Guo X 《癌症》2003,22(3):302-306
背景与目的:有报道 , 测定血浆中的 EB病毒游离 DNA( EBV-DNA)的拷贝数可作为诊断及监测鼻咽癌患者病情变化的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浆 EBV-DNA检测在鼻咽癌患者预后监测上的价值, 并进一步与 VCA/IgA、 EA/IgA进行比较.方法:比较鼻咽癌放疗后 30例远处转移患者、 22例局部复发患者、 24例无 瘤生存者血浆中 EBV-DNA、 VCA/IgA、 EA/IgA水平.分别应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血浆 EBV-DNA水平,免疫酶法检测 VCA/IgA、 EA/IgA;前瞻性观察 2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剂量达 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放疗后各组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浆 EBV-DNA含量的中位数有显著性差异, 远处转移组为 135 100 copies/ml(四分线区域 5 525~ 1 003 750 copies/ml) >局部复发组的 20 500(四分线区域 0~ 58 500 copies/ml) > 无瘤生存组的 0 copy/ml(四分线区域 0~ 0 copy/ml), P均 < 0.05. 远处转移组的血浆 EBV-DNA水平高者较多, 当阳性标准为 1 000 000 copies/ml时,诊断远处转移组的敏感性为 27.3%,而诊断局部复发组的敏感性为 0.0%,特异性均为 100.0%.在初诊患者放疗前、放疗剂量达 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 EBV-DNA水平逐渐降低,平均含量分别为 32 050 copies/ml(四分线区域 3 880~ 317 750 copies/ml)、 0 copy/ml(四分线区域 0~ 14 375 copies/ml)、 0 copy/ml(四分线区域 0~ 2 940 copies/ml), P均 < 0.05, 而 VCA/IgA、 EA/IgA的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血浆 EBV-DNA检测可用于监测鼻咽癌患者预后,其价值明显优于 VCA/IgA、 EA/IgA.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DNA含量对鼻咽癌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52例鼻咽癌患者和 127例非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DNA含量。结果 鼻咽癌患者中EB病毒DNA的阳性率为 55 76% (29 /52),对照组阳性率为 8 66% (11 /127),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 01。早期(Ⅰ、Ⅱ期)鼻咽癌患者EB病毒DNA含量与晚期 (Ⅲ、Ⅳ期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DNA含量在鼻咽癌的诊断上有极高价值,可作为判断疗效及监测病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CER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E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化学全自动分析仪全自动散色比浊法测定白血病90例恶性淋巴瘤32例,良性血液病51例及正常人44例的血清铜蓝蛋白ECR值。结果 急性白血病组及恶性淋巴瘤组患者血清CER测定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血液病组明显增高(P〈0.001和P〉0.01),血清CER在急淋组和急非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白血  相似文献   

11.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EB病毒DNA在鼻咽癌诊断上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鼻咽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B病毒的DNA[1];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在鼻咽癌患者的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EB病毒的DNA,并且和健康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3].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咽癌高发区广东地区的鼻咽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及其他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血浆游离EB病毒DNA,以进一步说明此方法在诊断鼻咽癌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个已知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在多种上皮、间叶和淋巴造血肿瘤中可检测到EBV的存在,与淋巴瘤关系尤为密切,特别是与Burkitt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及NK/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相关。大量的研究报道以及临床数据表明,EBV及其编码的蛋白、微小RNA在诱导淋巴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又复杂的作用,包括促进其增殖、抑制凋亡在内的多种信号通路中的蛋白。本文就近些年来EBV及EBV感染密切相关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了解EBV感染与其导致淋巴瘤的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EB病毒(EBV)抗衣壳抗原VCA-IgA抗体、抗早期抗原EA-IgA抗体、抗立即早期抗原Rta-IgG抗体和EBV-DNA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60例初治鼻咽癌,133例症状相似的非鼻咽癌患者和163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和血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CA-IgA、EA-IgA和Rta-IgG抗体的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DNA的相对含量。按鼻咽癌2008临床TNM分期法进行分期,计算不同分组、各临床分期以及鼻咽癌治疗前后的各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以及EB-DNA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鼻咽癌组VCA-IgA、EA-IgA、Rta-IgG和EBV-DNA阳性率均高于鼻咽相关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清VCA-IgA和EA-IgA结果相对A值(即rA或S/CO值)在Ⅰ、Ⅱ期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率在各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Rta-IgG的rA值和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血浆中EBV-DNA阳性率及EBV-DNA中位数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高,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CR+ PR)患者的EBV-DN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VCA-IgA、EA-IgA、Rta-IgG、EBV-DNA检测有助于鼻咽癌的辅助诊断、临床分期预测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5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56例肝癌患者、56例健康人血清TSGF含量。结果:淋巴瘤组和肝癌组TSGF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TSGF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SGF对恶性淋巴瘤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新兰 《世界肿瘤杂志》2006,5(3):212-215,223
EB病毒(EBV)与霍奇金淋巴瘤(HL)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相关性受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在经典型HL的肿瘤细胞中,EBV的检出率为20%-80%,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病毒有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潜伏期,只表达有限的基因;裂解周期,多数病毒基因被表达并产生病毒颗粒。EBV潜伏基因的表达产物在HL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EB病毒的状态与HL的临床预后和治疗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曹文枫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1):793-796,801
目的:探讨鼻咽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中EB病毒的感染情况以及在EB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下编码的病毒癌基因产物潜伏膜蛋白-1(LMP-1)与鼻咽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另外还对该组鼻咽淋巴瘤的组织细胞起源进行了分析。方法:我们选用EBER-1/2 mRNA探针,经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70例鼻咽恶性淋巴瘤和10例鼻咽慢性炎症病例中的EB病毒感染,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标记了LMP-1、CD45R0、CD20及CD56阳性细胞。结果:EB病毒mRNA在鼻咽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62、9%)明显高于慢性炎症患者(0%)。LMP-1蛋白在上述两者间也有差异表达,肿瘤组(68.6%)高于炎症组(20.0%)(P=0.003)。本组有12例NK/T细胞淋巴瘤,特征性表达CD56,与LMP-1相关,但不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LMP-1阳性高表达率除与鼻咽淋巴瘤患者出现临床B症状相关(P=0.043)外,与临床分期、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均不相关,但LMP-1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死亡患者组中有LMP-1的高表达。结论:在鼻咽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B病毒的感染及其编码的癌蛋白LMP-1的产生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此外,LMP-1与不良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同时还与CD56( )的NK/T细胞淋巴瘤相关。  相似文献   

17.
PCR检测NHL患者骨髓重排基因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兵  周淑芸 《癌症》1998,17(2):105-107
目的:为研究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NHL)的骨髓微小病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联合检测42例NHL患者骨髓标本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TCR)VγI-Jr及TCRVδ2-Dδ3重排基因。结果:30.9%(13/42)存在IgH重排,23.8%(10/42)存在TCRVγI-Jγ重排,19.0%(8/42)存在TCRVδ2-Dδ3重排;联合检测三个重排基因,总阳性率为42.9%(18/42)。而骨髓形态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19.0%(8/42)。PCR检测NHL骨髓浸润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形态学检查(P<0.01)。对其中6例PCR检测阳性而形态学检查阴性病例追踪观察发现,3~8月后病人形态学检查均发现骨髓浸润,PCR检测阳性较形态学检查平均提前4.83月。结论:PCR检测NHL患者骨髓重排基因能早期发现微小病灶且阳性率高,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EB病毒与霍奇金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pstein Barr病毒 (EBV )最初是由Epstein和Barr从非洲Burkitt淋巴瘤培养细胞中发现的 1种独特的疱疹病毒。它广泛存在于人群中 ,血清学、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EBV与人类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部分类型的淋巴瘤、鼻咽癌等疾病。近年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EBV与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lymphoma ,HL )关系非常密切[1] ,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我们就EBV与HL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1 EBV的结构与功能EBV属疱疹病毒γ亚科嗜淋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EB病毒(EBV)的分布特点.方法 选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ALK1、CD3、CD5、CD7、CD10、CD15、CD20、CD23、CD30、CD38、CD43、CD56、CD68、CD79、CD99、CyclinD1、EMA、TdT与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标记EBV编码的RNA(EBER).按照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存档的438例淋巴瘤组织标本重新分类.结果 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NK/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中EBER阳性率分别是5.4%(14/261)、16.5%(19/115)和59.7%(37/62),LMP-1阳性率分别为5.4%(14/261)、5.2%(6/115)和59.7%(37/6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EBER在60岁以上组中的阳性率(13.2%,7/53)明显高于60岁及以下组(1.2%,1/81)(P<0.05);在NK/T细胞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不一致性,EBER阳性率明显高于LMP-1(P<0.05);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全部表达EBER;在HL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 EBV感染与淋巴瘤类型相关,EBV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率高,HL次之.鉴于EBER与LMP-1在HL中的一致性表达,出于经济学考虑,LMP-1可代替EBER用作EBV的检测.EBV可能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HL等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