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鼻咽部症状的鼻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淋巴结 ,纤维鼻咽镜活检病理证实鼻咽癌。结果 :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 4 9例 ,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炎 33例 (细胞学诊断鳞状细胞癌 10例 ,腺癌 4例 ,未分化癌 16例 ,类型未定转移癌 3例 ) ;误诊为淋巴结核 13例 (细胞学诊断鳞状细胞癌 3例 ,腺癌 2例 ,未分化癌 7例 ,类型未定转移癌 1例 ;误诊为霍奇金病 3例 ,细胞学诊断未分化癌 2例 ,类型未定转移癌 1例 )。纤维鼻咽镜活检病理均为鼻咽癌。结论 :无鼻咽部症状的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 ,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明确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对其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总结。 方法 对经临床与病理学证实,细胞学检查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无一例假阳性。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定性检查方法,对早期发现、确诊鼻咽癌特别是无鼻咽症状的病例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无鼻咽部症状的鼻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4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无鼻咽癌状的鼻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误诊原因。方法: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淋巴结,纤维鼻咽镜活检病理证实鼻咽癌,结果: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49例,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炎33例(细胞学诊断鳞状细胞癌10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16例,类型未定转移癌3例);误诊为淋巴结核13例(细胞学诊断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7例,类型未定转移癌1例;误诊为霍奇金病3例,细胞学诊断未分化癌2例,类型未定转移癌1例)。纤维鼻咽阄活检病理均为鼻咽癌。结论:无鼻咽部症状的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明确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细胞学方法检验淋巴结转移癌,并总结了淋巴结转移癌的特点和淋巴结转移癌与淋巴结本身恶性瘤的鉴别。方法 细针抽吸涂片、瑞一姬氏染色,先用低倍镜(纟丛)览全片,可疑细胞换油镜确定,结果 103例淋巴结转移瘤,诊断为腺癌59例(57.2%)、鳞癌13例(12.6%)未分化癌16例(15.5%)、恶性黑色素瘤5例(4.8%)其他类型恶性肿瘤10例(9.7%)。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简便易行,同时亦可以指示临床查找原发病灶。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针吸涂片十例分析任玉波李旭东马青松*1986年以来在针吸细胞学检查过程中,共查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50例,其中细胞学涂片中癌细胞量少者10例,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0例病人中男6例,女4例,年龄27-64岁。肿大淋巴结均位于...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抗补体免疫酶法检查44例鼻咽癌47份标本,其中11份鼻咽部癌细胞的EBNA均阳性(100%),另36份是合用细针穿刺方法检查颈转移癌细胞EBNA,阳性率为91.7%(33/36),EBNA阳性率均较颈穿刺细胞学(69.4%)和鼻咽活检组织学(86.4%)的高;其中43例鼻咽癌EBNA和VCA-IgA两项指标同时阳性率为88.4%,而25例对照组中两项指标均阴性,阴性率为88%,25例对照的VCA-IgA阳性率(8%)较EBNA阳性率(3.6%)高;本结果表明EBNA检查的敏感性和VCA-IgA相当,对鼻咽癌的特异性较VCA-IgA为高,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是细针穿刺颈淋巴结检查EBNA,对T_0期鼻咽癌的诊断和颈块性质的鉴别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271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1例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7例乳腺癌细胞学诊断癌及可疑癌者共144例,敏感性为69.6%。64例乳腺良性病变细胞学假阳性率为0%,特异性为100%。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确诊乳腺肿块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浅表淋巴结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浅表可疑淋巴结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并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结果:835例细胞学报告中以淋巴结增生或炎性病变及转移癌为主,转移癌的确诊率为98.74%;确诊为淋巴结增生及炎性病变的442例中,共有37例为恶性,假阴性率为8.77%.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具有简单、安全、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可考虑作为相关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头颈恶性肿瘤病人的颈淋巴结分期,仍然是所有头颈外科医生主要关心的问题,已报道的淋巴结转移假阴性率在0%~77%(平均20%~40%)。本研究对临床触诊颈淋巴结阴性并行颈淋巴结清除术的病人,术前进行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以评价该技术在发现颈淋巴结隐性转移中的效用。对107例未经治疗的触诊颈淋巴结阴性的头颈鳞癌行超声检查,该107例病人共接受132  相似文献   

10.
隐匿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6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隐匿型甲状腺癌14例,占同期甲状腺癌病人的7.5%,13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1例以甲状腺腺瘤就诊,以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检确诊。癌限一侧腺体者行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受累或有多发癌灶行全甲状腺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除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11.
对130例有病理对照的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0%,良性病变符合率为84%,平均87%,并对淋巴结转移癌,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学诊断要点,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96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79至1983年间对乳腺肿物采用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共821例,其中156例施行手术,96例术后组织学诊断为乳腺癌,60例为良性疾患。96例乳腺癌中细胞检查阳性69例(72%),疑癌13例(13%),假阴性14例(15%)。本法操作简便、外伤较轻微,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行口腔颌面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197例,其中男121例,女76例,年龄7月~77岁。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恶性肿瘤73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21例。针吸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68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29例。二者结果完全相符134例(69.0%),基本符合(良、恶性)56例(28.4%),总符合率为96.1%。细胞学假阴性6例(3.1%),假阳性1例(0.5%)。涎腺是肿瘤好发部位,在本组占74例(37.6%)。其细胞学诊断准确性良性高于恶性,困难是混合瘤与腺样囊腺癌的区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乳腺癌的漏、误诊,提高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6例漏、误诊乳腺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对照分析。结果:假阴性率5.6%,穿刺技术因素占28%,细胞学诊断因素占60%。结论:提高细胞病理学诊断医师的诊断水平和针吸技术是降低漏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75例甲状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细胞学与病理学检查总的符合率为95%,不相符假阴性率为5%,无1例假阳性病例发生;2例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的病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6例细胞学诊断可疑恶性已手术的病例经病理学检查有3例确诊为甲状腺高分化癌。对甲状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可行性及细胞学诊断甲状腺高分化癌的依据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以便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细胞学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1日~2005年4月1日931例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对比的临床资料。结果:931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细针穿刺诊断敏感度(总符合率)为82.5%。细针抽吸诊断良性病变350例(37.6%),恶性病变491例(52.8%),可疑恶性20例(2.1%),诊断不明70例(7.5%)。本组细针穿刺良性病变诊断敏感度85.3%,总准确率为91.4%;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94.4%,总准确率为96.0%;恶性淋巴瘤诊断敏感度为64%,总准确率为94.7%;转移癌诊断敏感度为92.6%,总准确率95.7%。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可靠的、准确率较高的颈部淋巴结病理诊断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吸穿刺细胞学在妇科肿瘤及其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59例妇科恶性肿瘤转移灶(盲穿)及51例盆腔肿物(B超引导下)进行针吸穿刺。[结果]针吸穿刺细胞学诊断对转移灶组诊断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100%。对盆腔肿物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310例针吸患者未发现针道种植及感染。[结论]针吸穿刺细胞学在妇科恶性肿瘤及转移灶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对妇科肿瘤及其转移灶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针吸细胞学(FNAC)诊断准确性。方法 分析1326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并与323例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本组FNAC诊断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7.3%,假阳性率为2.7%,假阴性率为2.9%,诊断符合为97.2%。结论 乳腺肿块FNAC检查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诊断方法。文中对影响FNAC诊断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减少对乳腺癌的漏诊 ,降低假阴性诊断 ,提高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72 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 744例 ,计算其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 93 6 7% ,特异性为 96 43 % ,假阳性率为 3 5 7% ,假阴性率为 6 33 % ,符合率为 94 0 9%。结论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强 ,符合率高 ,是一种乳腺肿块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肿瘤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是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注意触诊 ,重复针吸是减少假阴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吸细胞学诊断恶性骨肿瘤9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针吸细胞学在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3例X线片显示溶骨性破坏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针吸细胞学与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3.87%,假阴性率16.13%,无假阳性。在诊断符合的78例中,分型诊断符合率75.64%。:结论;针吸细胞学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诊断恶性骨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