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3 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77年 3月 1日~ 2 0 0 2年 11月 1日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 2 3 8例。其中胸腺肿瘤 10 4例 ( 4 3 7% ) ,并发重症肌无力 19例 ,发生危象 9例 ;畸胎类肿瘤 3 9例( 16 4% ) ;神经源性肿瘤 3 5例( 14 7% ) ;胸内甲状腺肿 2 6例( 10 9% ) ;纵隔囊肿 17例 ( 7 1% ) ;其他肿瘤 17例 ( 7 1% )。结果 :2 3 8例中彻底切除 2 3 1例 ( 97 0 0 % ) ,7例未能彻底切除者 ,术后给予放疗。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 1例 ( 0 4% ) ,2 3 7例痊愈。结论 :胸部X线及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起主要作用 ,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取不同入路 ,注意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在纵隔肿瘤临床诊治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15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4例,女性41例,年龄17~75岁。肿瘤平均最大直径4.5 cm。前纵隔肿瘤78例,中纵隔肿瘤3例,后纵隔肿瘤34例。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结果 115例患者中,有111例患者行肿物完整切除,4例仅行活检手术。102例患者行VATS切除,91例采用3个套管口,11例采用2个套管口,9例术中延长切口8~10 cm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24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50~1200 ml,平均100 ml。术后留置胸管引流2~6 d,平均3.5 d,术后住院7~16 d,平均8 d。所有患者手术及恢复顺利,无围术期死亡。结论 VATS治疗纵隔肿瘤安全、微创、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62年至1988年5月共收治纵隔肿瘤206例,仅遇4例脂肪瘤(占2%),均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男性,年龄均≤4岁。左侧3例,右侧1例。主要病史、各项检查及手术所见参阅附表。讨论小儿纵隔脂肪瘤较少见,常误诊结核、胸膜炎等症。据国内文献报告脂肪瘤好发于前纵隔,占纵隔肿物1.5‰,本组4  相似文献   

4.
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03年5月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4例,其中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1例.全部病人均选择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肿瘤.结果4例肿瘤均全部切除,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病人均能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一期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62年至1988年5月共收治纵隔肿瘤206例,仅遇4例脂肪瘤(占2%),均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男性,年龄均≤4岁。左侧3例,右侧1例。主要病史、各项检查及手术所见参阅附表。讨论小儿纵隔脂肪瘤较少见,常误诊结核、胸膜炎等症。据国内文献报告脂肪瘤好发于前纵隔,占纵隔肿物1.5‰,本组4例中2例位于后纵隔、l例位干中纵隔、1例位于前纵隔。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有如下体会 (1)本病易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继发肺炎时可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胸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的患者100 例。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胸腔镜下操作纵隔肿瘤切除术。记录纵隔肿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评分。术后随访0.5~3.0年,统计其复发率及远期疗效。结果: 100例纵隔肿瘤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成功率 100%。手术时间 (75.6±5.2)min;术中出血量 (60.10±7.8)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1~4天;术后住院时问3~7天。9例合并重症肌无力者症状无改善,2例合并单纯障碍性贫血患者贫血症状无改善。结论: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减少患者痛苦及缩短术后康复时间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125 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神经源性肿瘤占同期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22 .0 % (125/568) 。其中神经鞘瘤48 .9 % (61/125) ,神经纤维瘤27 .2 % (34/125) ,节细胞神经瘤13 .6 % (17/125) ,其他少见肿瘤10 .4 % (13/125) 。无临床症状而于查体时发现78例,占62 .4 % 。肿瘤位于后纵隔117 例。手术切除率98 .4 % (123/12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0 % (5/125) ,手术死亡率0 .8 % 。恶性肿瘤的3 年生存率18 .2 % 。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相关,无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治疗,不同的病理类型有不同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我院胸外科自1985年7月至1996年7月,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31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男20例,女11例。年龄18-59岁,中位年龄36岁。临床表现:胸闷18例,胸痛6例,心慌3例,伴贫血和消瘦3例,发热2例,无症状仅查体发现者4例;其中1例纵隔巨大囊肿病人,院外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本组无重症肌无力伴发。二J线检查:病变位于上纵隔15例,前下纵隔4例,中纵隔1例,后纵隔9例。7例因肿瘤巨大难以确切定位。经CY检查者23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18例。三、手术方法:全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根据病变…  相似文献   

9.
41例纵隔畸胎类肿瘤的外科治疗马炎炎廉建红张敏胡成广纵隔畸胎类肿瘤是纵隔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我院自1964年11月至1994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畸胎类肿瘤共41例,占同期手术切除纵隔肿瘤的24%(41/169),为纵隔肿瘤的首位...  相似文献   

10.
40例纵隔肿瘤再次手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肿瘤占肿瘤发病率的5%,以胸腺瘤为最多,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次之犤1犦。纵隔肿瘤一经发现,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能否将肿瘤彻底切除的关键因素是手术切口的选择。总结我院1980年1月~2001年12月间,纵隔肿瘤再次外科手术的病例40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40例纵隔肿瘤患者,占同期纵隔肿瘤的5%,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恶性胸腺瘤24例,恶性畸胎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1.1再次外科手术的切口胸后外切口13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9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横断5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上部劈开3例。术中失血最多达10000ml,最少为600ml,平均为380…  相似文献   

11.
198 7年 - 2 0 0 1年间 ,我院共手术治疗胸腺肿瘤 35例 ,良性肿瘤 2 2例 ,恶性肿瘤 13例 ,占同期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的 2 9.4% (35 /119)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19岁~ 72岁。病程 1周~12年。无症状者 13例 ,均为良性肿瘤患者。胸闷、胸痛就诊者 19例 ;合并重症肌无力 (MG)者 9例 ,均为胸腺瘤患者 ,其中恶性者 4例 ,根据改良的 Osserman分型 [1 ] , 型 5例、 A 型 3例、 型 1例。胸部 X线检查 ,33例示肿瘤在前上纵隔 ,3例在前下纵隔。 30例行 CT检查 ,显示前纵隔圆形或椭圆形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方式和应用价值,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对48例前上纵隔肿瘤行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术,其中坠入性甲状腺肿瘤21例(恶性2例,良性19例),胸腺瘤18例,脂肪瘤4例,淋巴囊肿3例,皮样囊肿1例,心包囊肿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69±1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85±15)mL,平均术后住院(8±1·5)d。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可达到传统经胸手术效果,手术显露充分,操作确切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胸腺囊肿(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天津市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6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胸腺囊肿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2~78岁,平均44.6岁;病期2天-2年,平均99.8天。术前胸片、CT、MRI检查诊断:胸腺囊肿1例,皮样囊肿1例,14例诊断前纵隔肿瘤(前上纵隔肿瘤12例,前中纵隔肿瘤2例)。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5倒完整切除:胸骨柄上颈横切口3例,胸骨正中切口3例,左腋径第二肋间切口1例,右后外切口5例,左后切口3例。1例右纵隔胸腺囊肿与心包及上腔静脉粘连,未能全切除,病理检查:肿瘤有完整包膜,囊肿,内含暗红色液体,多为单层。病理诊断为胸腺囊肿,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个月~10年,患者完全生存。结论:胸腺囊肿为纵隔良性肿瘤,易误诊,但囊肿必须有朐腺组织才能确诊,手术切除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儿童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手术切除率及术后成活率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38例儿童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规律。结果本组38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完整切除33例,占86.8%;部分切除4例;仅探查取活检1例。术后1例短期内死亡,4例术后半年复发,拒绝继续治疗后失访,其余患儿随访1~5年,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儿童原发性纵隔肿瘤恶性比例高,生长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一旦发现应积极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已有外侵的巨大肺癌肿块(T3-4)及纵隔淋巴结阳性(N2)的手术切除经验,观察远期疗效,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131例T3-4N2M0期肺癌肺叶切除时,分别扩大切除外侵组织,切除一侧整个纵隔胸膜及脂肪,广泛清扫纵隔内淋巴结。结果 肿瘤切除后打破了机体的免疫封闭状态,3年生存率鳞癌达34.0%,腺癌为18.0%。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3,5年生存率均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纵隔淋巴结阳性的T3-4期肿瘤扩大切除广泛淋巴结清扫后再行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扩大切除加广泛淋巴结清扫治疗T3-4N2M0期肺癌降低了手术探查率,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但扩大手术指征仍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SP-VATS)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施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95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6.3±20.2岁。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胸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95例胸部肿瘤手术中后纵隔肿瘤4例,前纵隔肿瘤7例,壁胸膜肿瘤4例,肺大疱9例,肺部良性肿瘤23例,肺癌48例,肺癌楔形切除40例,肺癌肺叶切除8例,肺癌楔形切除原因是高龄患者或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本组患者术后疼痛小,尤其是咳嗽时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时间(38.6±23.5)min,术中出血量(43.5±32.2)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8±2.1)d,术后住院时间为(6.5±3.3)d。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初期适用于较小的纵隔肿瘤及肺楔形切除术,熟练掌握后可应用于肺癌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纵隔脂肪肉瘤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军  陈东福  张涛  唐源  王绿化  李鉴  赵俊 《癌症进展》2008,6(5):510-513
目的 结合9例纵隔脂肪肉瘤病历探讨纵隔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我院1970年~2007年共收治9例纵隔脂肪肉瘤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663岁.临床均以胸闷、气短为主要表现,均接受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分型:5例为以粘液为主的脂肪肉瘤,2例为以梭型为主的脂肪肉瘤,2例为低度恶性脂肪肉瘤.其中4例患者接受放疗.结果 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局部复发.复发后再治疗3例,其中2例长期生存.结论 脂肪肉瘤为恶性间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来源于退化的胸腺组织或纵隔胸膜脂肪组织,发生在纵隔极为罕见,占所有脂肪肉瘤的2.7%,不到所有纵隔肿瘤的1%.其病理学特点:主要成分为未成熟的脂肪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以及纤维组织和性液组织.纵隔脂肪肉瘤的治疗应首选手术治疗,关键是尽早发现并及时彻底切除肿瘤.脂肪肉瘤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很低,复发和转移是较常见的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生殖器外纵隔生殖细胞瘤诊断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65例纵隔生殖细胞瘤均行开胸手术治疗。单纯完全摘除肿瘤59例;姑息性切除1例;肿瘤摘除联合肺叶切除或胸膜纤维板剥脱术3例;开胸探查2例。恶性生殖细胞瘤术后均行辅助放、化疗。结果:良性畸胎类肿瘤手术摘除或合并肺、胸膜切除后效果良好。恶性生殖细胞瘤,尤其是精原细胞瘤切除后,辅助放、化疗仍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3年生存率66.7%。结论:纵隔生殖细胞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诊断后积极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纵隔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5年至2005年共用手术和电子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64例,对术后病检证实为纵隔淋巴瘤的13例,进行系统化疗。结果 全组病例均手术成功,术后对13例患者进行随访,3年生存12例,生存率为92 %;5年生存11例,生存率为71.4 %。结论 早期切除纵隔淋巴瘤联合术后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我院1979年5月至1996年12月纵隔肿瘤84例的手术体会。讨论了纵隔肿瘤的发生规律和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