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动处方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运动处方对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进行干预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行标准根治术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身体状况自行运动,实验组按护士为其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规律锻炼.分别在入院时.术后1、5、9周对患者进行疲乏量表,定量负荷运动试验(台阶试验)的测定.结果 实验组的疲乏分数在运动后的4周、8周较之对照组呈显著性下降趋势,其术后心功能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系统的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惠者的疲乏,提高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居家有氧运动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研究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试验组(36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24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于干预前、第4、8、12、16、20和第24周对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量表测定.结果:试验组的疲乏分数在有氧运动干预第4、8、12、16、20、24周较之对照组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结论:实施早期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3.
陈影 《全科护理》2021,19(18):2522-2525
目的: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4例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门诊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居家有氧运动护理干预,2个月为1个周期.采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Pipers's Fatigue Scale,PFS)、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癌因性疲乏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有效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5.
乳腺癌已成为危害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呈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成为女性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早发现和更多积极的治疗措施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由过去15%提高到89%。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持续时间最长的伴随症状,约有1/4的乳腺癌患者存在CRF ,且持续时间可长达10年以上。由于CRF给乳腺癌患者带来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严重影响, CRF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现对乳腺癌CRF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喉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出院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自行运动;干预组按护士为其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规律运动,分别在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及术后2个月采用中文版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的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缓解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放射治疗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Piper疲乏量表的得分配对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6周的有氧运动干预。6周后使用Piper疲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周后Piper疲乏量表得分观察组(3.56±0.98)分,对照组(5.42±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9.
癌因性疲乏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综述了抗阻训练在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机制、干预方案及效果,旨在为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中医经络学说、神经反射学说、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的手部按摩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部按摩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功能维度得分、心理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部按摩疗法能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对改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选取胃肠道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70例,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有氧运动干预;观察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有氧运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有氧运动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疲乏的程度,增进舒适,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癌因性疲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中文版)及SF-36健康状况量表调查了98例乳腺癌病人门诊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本组乳腺癌化疗病人存在疲乏的有63例,占64.29%,其中,中至重度疲乏的有39例,占39.80%。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SF-36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共7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正常人群(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疲乏状况总分及癌因性疲乏行为及严重性、情绪和认知、情感3个维度对于除精神健康外的生活质量的7维度有影响(P0.01)。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癌因性疲乏为其化疗期间的常见症状。年龄、癌因性疲乏是导致本组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早期有氧锻炼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疲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有氧锻炼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按床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化疗前1周开始有氧锻炼,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后进行有氧锻炼。应用简易疲乏量表对两组在化疗前1周和化疗后2周的癌因性疲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化疗前1周疲乏程度无明显差异,化疗后2周观察组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资料经秩和检验-H检验法,Hc=4.30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有氧锻炼可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诱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6月—2011年8月就诊的55例乳腺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Piper疲乏量表评估病人有无癌因性疲乏及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应用自制的疲乏相关因素调查表调查分析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诱因。[结果]乳腺癌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疲乏,且以中度疲乏居多,占41.8%。疲乏诱因以乳腺癌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及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对病人影响最大,医院环境、医疗服务工作对病人的癌因性疲乏影响最小,病人的心理状况、有无慢性合并症、肿瘤特性等对病人的疲乏影响居中。[结论]对乳腺癌病人的护理应重视预防和减轻各种治疗副反应,同时加强对病人的支持,进而减轻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5.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72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55例肺癌化疗患者发生疲乏,发生率为76.4%;整体疲乏和行为/严重性、情感、感觉等3个维度的中重度疲乏例数分别为49、46、55、47例,发生率分别为68.1%、63.9%、76.4%、65.3%,认知/情绪维度的轻中度疲乏55例,发生率为76.4%.影响疲乏发生率的主要因素为消化道症状、胸闷气促和血红蛋白浓度;影响整体疲乏得分的主要因素为血红蛋白浓度和胸闷气促. 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中重度疲乏患者居多,临床护理中应重点干预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国内有关有氧运动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性研究的现状及文献质量。方法以"肿瘤OR癌症""有氧运动""癌因性疲乏OR疲乏"为检索词,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进行检索;纳入文献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NSORT声明2010版本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出18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只有1篇文献Jadad评分为3分,5篇为2分,其余均低于2分;纳入研究报告书写欠规范。结论有氧运动能缓解癌因性疲乏的严重程度,但运动方式缺乏规范性;相关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研究报告书写欠规范。因此,应进一步寻找最佳运动方式,同时,重视方法学研究,改善文献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癌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体位护理、饮食干预、一般护理、心理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Piper疲乏量表结合应对量表得分情况、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行为及严重程度、情感、感觉、认知及情绪应对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能力、健康感受、日常生活、生活感受及家庭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护理技术、心理关怀、住院环境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乳腺癌的发生,同时改善发病后的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