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基于症状关联规则对小儿肺炎进行中医证候病机学研究。方法以大样本、多中心的480例小儿肺炎病例为数据源,进行症状关联规则运算,将总样本、分证样本的运算结果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分析小儿肺炎中医证候与病机的关系。结果对总样本症状体征的关联运算共获得超过30 000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小儿肺炎的基本病机为化热、气郁与生痰。对分样本症状体征的关联运算共获得超过100 000条关联规则。化热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风热犯肺证与痰热闭肺证中与热相关的病机之间有较高的关联度;与郁相关的病机之间痰热闭肺证比风热犯肺证关联度高;与痰相关的病机之间痰热闭肺证比风热犯肺证关联度高。结论基于症状关联规则的证候病机学研究有利于中医客观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29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临床证候的观察研究,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热郁瘀相关病机.方法 采用大样本、中心区组随机化、多中心试验方法,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临床证候,通过对症状分布的统计处理,分析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热郁瘀相关病机.结果 主症出现率发热64.98%、咳嗽100%、气促81.钙%、痰壅99.66%、紫绀34.34%等.结论 热郁瘀相关是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中医四诊指标的关系。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以下称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及痰瘀互结兼夹其他证患者2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危险因素、四诊信息、证候诊断等。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挖掘高血压与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中医四诊指标的关系。结果:挖掘出支持度大于10%,规则最小置信度为40%的规则,望诊8项规则,高血压与半身不遂、皮肤干燥、口舌歪斜等常同时出现;闻诊2项规则,高血压与言謇、语声重浊等常同时出现;症状体征26项规则,高血压与肢体不遂、胸闷、身体困重、乏力等常同时出现;舌脉7项规则,高血压与滑脉、弦脉、舌下络脉迂曲等常同时出现。结论:高血压与对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辨证有重要作用的中医四诊指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共病现象,痰、郁、瘀、热互结的复合病机理论内涵。分别介绍了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结节的中医病机演变过程,并论述了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复合病机演变特征:病理因素以痰、瘀为核心,与郁、湿、燥、热等复合为患;病位主要在肝、肾,与心、脾、肺密切相关;病性以阴虚为本。并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复合病机演变规律:胰岛素抵抗与痰、湿、瘀的生成相关;糖脂代谢与痰、湿、瘀的形成与转化相关;慢性炎症的形成与虚实相因的复合病理状态相关。将还原论的生物医学及中医学的整体观相结合,以期为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春发为台湾前台北市联合医院中医院区院长,在台努力推广中医不遗余力,在学术上研究伤寒论,脾胃学说与逐瘀活血理论等。经由1年的病例材料收集与利用关联分析,共收集肝胆病包括肝炎、肝硬化、黄疸3种病证共142例,得出在肝胆病用药配伍关联规则上,当归与丹参置信度为78.60%,柴胡与茵陈置信度为77.10%,在肝胆病用药配伍特色上首重逐瘀活血与除热退黄。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临床研究探讨瘀热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124例SLE临床病例瘀热毒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瘀、热、毒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相互间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多重相关性。药物治疗中,病例90.20%都静脉用活血化瘀药,病例6.70%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结论:瘀热毒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理因素,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血络瘀阻,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活的基本病机,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瘀贯穿病程始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病案数据分析探讨周仲瑛辨治原发性肝癌"症-机-证-方-药"经验。方法收集和整理1994—2014年整理周仲瑛教授门诊经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记录,形成病案数据库,经数据清洗,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证候、病机、处方用药等多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病案279例,共998诊次,其中分析初诊病案得到:病机频次最高的为湿热瘀毒互结、肝脾两伤。病理因素主要为瘀、湿、热、癌毒、气郁、痰。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为白花蛇舌草,其后依次为半枝莲、鸡内金、八月札、莪术。结论原发性肝癌的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胃、肾,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肝脾两伤、气阴两虚、肝肾阴亏为主,标实以瘀、湿、热、癌毒、气郁、痰为主。辨治规律:复法组方,扶正祛邪,理当兼顾;小方复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顾护脾胃,化瘀切勿动血耗血;因机立法,循法而治,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震荡(concussion)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法,分析54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分析中医治疗脑震荡的用药规律。结果 54例脑震荡患者男女比例1.5:1,平均年龄(39.69±16.34)岁,20~5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70%;车祸伤居外伤原因首位;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纳差、恶心等;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气虚痰瘀(38%),心肾不交、瘀血内阻(13%),肝郁痰瘀(11%)和肾虚痰瘀(9%),气虚痰瘀为主要证候类型;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是治疗脑震荡的基本用药。结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脑震荡的关键,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中医辨证以气虚痰瘀为主,基础用药是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不同证候类型随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9.
益肾消痰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辨证分为阳虚寒凝、痰瘀互结和阴虚热郁、痰瘀互结两大证型,并采用消痰化瘀,益肾蠲痹法,以自拟益肾消痰化瘀方加减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古今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发现二者在临床症状、病因病机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且同属血脉病变。痰热瘀结,闭阻血脉是二者发病的共同病机,可从血脉理论探讨高血压CAS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1.
段小娟 《吉林医学》2011,32(27):5639-5640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68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莫西林组)34例和观察组(痰热清联合阿莫西林组)3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好,较受家长欢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片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妥洛特罗贴片贴于患儿胸部、背部或上臂等1处或2处,均每日更换1次.两组均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两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联规则在小儿肺炎病案信息挖掘中的应用。方法:以小儿肺炎的病案信息为切入点,合并诊疗数据,摘录用药信息并组建数据库,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建立Apriori模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小儿肺炎诊断记录584条,使用频次超过100次的药物有20种,共获得联合用药关联规则60则。抗炎、祛痰、平喘、止咳、抗感染是肺炎患儿的主要治疗措施。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时最常使用的药物符合小儿肺炎治疗的用药特点,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指南相符,从而验证了关联规则分析在病案信息挖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青 《中国病案》2011,12(8):67-68
目的探索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病例临床特征。方法收集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8例中,仍以发热(69.2%)、咳嗽(91%)为主要症状,出现肺部体征者(74.4%),影像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到1/3患儿出现肺外合并症(25.6%),所有患者经阿奇霉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治愈率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疾病,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换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最佳方案。方法将102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5%葡萄糖+红霉素静滴3d,改用阿奇霉素口服3d,停4d,再服3d;对照组5%葡萄糖+红霉素静滴10~14d。观察疗效及成本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与成本差异显著。结论治疗组疗效及成本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效、安全、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健脾止泻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小儿健脾止泻颗粒和蒙脱石散口服,对照组单用蒙脱石散口服,并进行疗效分析判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小儿健脾止泻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1986~1990年665例小儿肺炎的收容情况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本市小儿肺炎的年龄特点是婴幼儿,占77.14%;小儿肺炎收容数在秋、夏季节明显增多,其中9、10月份为高峰点;小儿肺炎在月平均气温在22~30℃、月平均气压在984~995mb、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0%~81%时,收容人数最高。这为预防小儿肺炎提供了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内服复方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4个数据库中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内服复方文献,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将文献整理得到符合要求的中药内服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应用开源软件包R i386 3.3.0对数据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311首方,208味中药进行分析,发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白术、甘草、防风、黄芪、太子参、茯苓、陈皮等;强关联规则提示以黄芪、白术、防风等核心药物组成的玉屏风散加减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本方;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黄芪-龙骨-牡蛎、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党参等中药配伍.结论 通过对药物频数、强关联规则、药物聚类的分析,可以揭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组方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