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前壁心梗的患者,按照急性前壁心梗发病后至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3小时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3-12小时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在住院期间临床治愈率、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心室重构情况的影响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42例(95.45%),对照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31例(81.5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以及左室舒末内径减小,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及时的对急性前壁心梗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前壁心梗的患者,按照急性前壁心梗发病后至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3小时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3-12小时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在住院期间临床治愈率、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心室重构情况的影响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42例(95.45%),对照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31例(81.5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以及左室舒末内径减小,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及时的对急性前壁心梗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常规急诊及尿激酶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因急性STEMI而行急诊PCI术的13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溶栓失败行急诊补救性PCI患者),及其术后30d内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梗死)以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急诊PCI术患者共计134例,其中17例(12.68%)因外院尿激酶溶栓失败转入我院行补救性PCI。134例中30d内共7例(5.22%)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死亡6例(4.48%)。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冠状动脉TIMI血流≤1级和主要终点事件明显相关(OR=60.98,P<0.05)。3例(2.24%)发生严重出血性并发症。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补救性PCI术与严重出血并发病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优化急诊流程在救治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中的临床获益.方法 衢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至12月(胸痛中心筹建后)收治的103例急性广泛前壁STEMI患者在优化急诊流程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观察组;2017年1至12月(胸痛中心筹建前)收治的98例急性广泛前壁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绕行急诊科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心内科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按照是否绕行急诊科分成绕行组(47例)和无绕行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PPCI术中及术后相关数据,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和371例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事件、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年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3.7%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00%有前降支病变,85%为多支病变,溶栓和介入治疗后生存率达68.6%。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管病变多为伴前降支病变的多支病变,早期溶栓和介入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QRS时限与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良乡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13例,收集患者出院时心电图特征,包括是否存在房性期前收缩、是否存在室性期前收缩、心率、QRS间期、QT离散度、ST-T改变以及是否存在碎裂QRS。通过相关性分析QRS时限与患者随访期间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将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作为控制变量,出院时以及随访期间LVEF分别与心电图各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院时QRS波时限与随访期间LVEF呈显著性负相关(r=-0.488,P0.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QRS波时限与随访期间的LVEF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心衰患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心衰患者,按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是否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和左心功能.结果 治疗组术后72小时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未观察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加用rhBNP,可快速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多项研究证实,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面积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低,且住院心源性休克、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1-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来前壁AMI的临床资料,探讨幕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直接PCI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心内科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能确认梗死相关动脉,并且梗死相关动脉适合行PC I术;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3岁,因"反复胸骨后压榨样痛5年,加剧2 h"于2008年8月1日入院.5年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行右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置入支架2枚.2 h前患者突然胸骨后剧痛,急诊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前壁MI.此期间突然室颤,经予电除颤、人工心肺复苏后神志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个月后的心功能变化。方法对于AMI静脉溶栓“后罪犯血管”血流TIMI0~Ⅰ级患者进行补救性PCI手术,术后1个月做超声心动图,了解心功能状态;并与进行直接PCI术的AMI患者1个月后心功能状态相比。结果补救性和直接PCI术后两组相比,1个月后心功能改善两组相似(P>0.05)。结论由于静脉溶栓后实施补救性PCI手术成功率高且近期有良好的心功能状态,因此,任何溶栓失败的AMI患者都应该及时进行补救性PCI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国产血小板糖蛋白 IIb/IIIa受体拮抗体替罗非班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前壁)直接 PCI前静脉应用负荷量之后维持,30 min后行介入治疗。与不应用替罗非班的相同患者比较手术中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无复流、出血发生率。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289例前壁 STEMI 患者分成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结果替罗非班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前应用替罗非班能减少术中并发症,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入院心电图中aVR导联T波方向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排除不符合病例后,共91名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入选.基于入院时的心电图,患者被分为T波正向组(n=20,组1)和T波负向组(n=71,组2),所用的患者的临床特点、急诊PCI结果及院内临床事件被记录.结果 T波正向的患者比T波负向患者的年龄更大,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更高(15% vs.1.4% p=0.03).结论 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aVR导联T波正向与院内升高的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远期结果.方法 共8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治疗,除住院期间死亡的11例患者,共随访862例.根据行PCI时间的不同,分为急诊PCI组、补救性PC1组及择期PCI组.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及心绞痛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 随访4.26 ~ 5.25年(平均随访4.93年),Cox回归分析显示择期PCI组死亡及心衰发生率明显高于急诊PCI组及补救性PCI组(P<0.05);年龄、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PCI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年龄、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多因素参与PCI预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及补救性PCI治疗较择期PCI治疗的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及预后随访.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14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9例,其中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107例(TRI组),经皮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72例(TFI组).观察两组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手术总时间、穿刺点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TRI组107例患者中,前壁心梗47例,下壁心梗39例,其他21例;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34例,三支病变49例.TFI组72例患者中,前壁心梗27例,下壁心梗29例,其他16例;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20例,三支病变40例.TRI组和TFI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2%和100%,P=0.401;PCI成功率分别为89.7%和95.8%,P=0.135;手术总时间分别为(79.4±32.0)min和(78.8±33.3)min,P=0.911.术后3个月的随访临床结果显示,MACE事件发生率TRI组较TFI组低.结论 经皮桡动脉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同经皮股动脉一样有着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且并发症较少,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最佳入路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娜  顾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12):1119-1123
目的:探讨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07-2017-12在我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139例高龄(≥75岁)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用药以及术后预后情况,并对介入治疗预后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急性STEMI患者大多数具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合并症,分别占总数的66.9%(93例)和93.5%(130例)。临床用药数据表明,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较少,只占总数的30.2%(42例)。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占总数的92.1%(128例)。1年随访表明,介入治疗预后良好的患者占61.2%(65例)。年龄85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心率75次/min的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OR=2.503,95%CI:1.014~6.179,P=0.047)及高心率(OR=2.928,95%CI:1.379~6.216,P=0.005)是影响介入后高龄急性STE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是保护因素(OR=0.365,95%CI:0.174~0.769,P=0.008)。结论:高龄、低LVEF、高心率是高龄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左心室附壁血栓(LV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EMI患者1245例。收集1245例患者急诊就诊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当日、PCI术后连续3 d以及术后1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根据结果诊断LVT者39例,并以简单随机法抽取40例无LVT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主要临床终点为体循环栓塞事件。结果LVT组共39例(3.1%,39/1245),39例患者中广泛前壁STEMI 26例(66.7%)、前壁STEMI 13例(33.3%);非LVT组40例。两组随访12个月,LVT组体循环栓塞1例(2.6%),非LVT组体循环栓塞0例;LVEF<40%是发生L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1.696,95%CI 2.620~52.215,P=0.001)。结论LVT在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EMI患者中发病率为3.1%,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6%。LVEF<40%为L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对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未能有效开通的病例,进行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 ≥70岁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 segmentelevatio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STE AMI)患者5 2例(≥70岁组) ,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若判定梗死相关动脉未能有效开通,则即行冠状动脉造影,若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血流为非TIMI 3级灌注、同时患者仍有较明显胸痛和(或)梗死对应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并除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即进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补救性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同时与<70岁的6 7例(<70岁组)STE 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70岁组患者比较,≥70岁组的STE AMI患者在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有效开通比例低,同时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绝对数较大;但梗死相关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比例两组无差异,同时,在≥70岁组,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后,再行PCI的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并未见增加。结论 ≥70岁组患者静脉溶栓有效开通比例较低,进行补救性PCI成功比例与<70岁组的STE AMI患者相同,在严密监测出、凝血参数情况下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45例和非心力衰竭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1)。两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血糖、收缩压、梗死前心绞痛、白细胞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B型钠尿肽(BNP)、β受体阻滞剂之间差异显著(P<0.05,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病时间<3 h和3~5 h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心力衰竭组,发病时间6~12 h和>12 h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患者年龄、高血压、血糖为心肌梗死急性介入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为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结论发病至手术时间长、年龄大、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风险较高,存在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较好的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0.
毕茹 《山东医药》2011,51(7):66-66
2010年1~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7~78(64.2±13.4)岁。均符合叶任高主编的内科学(第5版)中AMI及左心衰竭诊断标准。梗死部位为广泛前壁27例,前间壁11例,下壁+侧壁7例。均无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6 L/min),而脉搏血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