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对远期后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治疗的依从性对治疗后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8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10)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4组治疗。药物选取利尿剂、ACEI、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等;治疗1年、3年和5年,按依从与不依从进行疗效统计;并分析不依从病例原因。结果平均治疗近5年,有74%病人依从性好;与治疗前比较,第1年低中危组病例数从43·5%上升到62·3%,高很高危组下降到37·7%(P<0·05);第3年和第5年低中危组病例数分别占56·4%和53·6%(P<0·05),高危组分别占27·7%和28·9%(P>0·05),很高危组分别占15·8%和17·5%(P<0·05);不依从病例第5年高危和很高危比例分别上升到41·2%和17·6%,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例数占事件总数50%。结论治疗不依从的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高,不依从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实施综合防治的效果,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防治的模式.方法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为基本手段,以"社区高血压病监控管理系统"软件运用为运作模式,对治疗组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强化干预和管理治疗,并与1809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随意治疗进行对照研究,连续随访观察6年.结果治疗组累计发生终点事件54例,事件发生率为2.93%,事件发生率为脑出血(CH)0.81%、脑梗死(CI)0.6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0.33%、心肌梗塞(AMI)0.33%、心脑血管死亡0.33%、其他病死亡0.65%.对照组累计发生终点事件111例,事件发生率为6.14%,事件发生率为CH 1.33%、CI 1.82%、SAH0.66%、AMI 0.99%、心脑血管死亡1.33%,其他疾病死亡0.50%,意外死亡0.80%,两组病例构成比标化后,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52.30%(P<0.01),其中CH低38.72%(P<0.01),CI低64.35%(P<0.01),SAH低50.97%(P<0.01),AMI低50.97%(P<0.01),心脑血管死亡低38.72%(P<0.01),而其他事件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社区对高血压人群实施综合防治提高了高血压病人群防治效果、降低了高血压病发病率、死亡率,减少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内皮-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链的病理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高血压病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互关系,以及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高血压患者按危险性分组,其中低中危组32例,高极高危组22例,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测量3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测定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然后采用氨氯地平或氨氯地平 卡维地洛治疗,12周以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静息状态下,3组间肱动脉内径、流量无明显差异;压迫后高极高危组内径扩张程度低于对照组(6.6%vs 12.1%;P<0.01),低中危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0.2%vs 12.1%;P>0.05);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高极高危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低中危组与对照组相似(P>0.05);经氨氯地平和卡维地洛治疗12周,血压下降,肱动脉超声内皮功能和血液内皮标志物均有改善.结论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与血压增高和伴随的靶器官损伤有关.降压治疗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依从件对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853例,入选患者经安慰剂洗脱2周和氢氯噻嗪(HCTZ)导人6周后随机给予HCTZ12.5 mg/d或HCTZ 12.5 mg/d+螺内酯20 mg/d或HCTZ 12.5 ms/d+卡托普利25 mg 2次/d.根据患者的依从件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监测血压,记录终点事件,每年进行1次血牛化指标枪测.随访4年.结果 (1)第4年时依从组和非依从组的收缩压与基线值比较分别降低(19.4.±20.6)am Hg(1 mm Hg:0.133 kPa)和(7.3±18.2)mm Hg,舒张压与基线值比较分别降低(10.7±13.5)nun Hg和(3.5±10.2)mm Hg.依从组血压与基线值和非依从组血压比较均降低(P<0.001).(2)第4年时依从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较基线值升高;血清K、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基线值低;两组问血牛化值比较,依从组m清尿素氮、尿酸水平较非依从组高,而血清K、总胆固醇水平较非依从组降低.(3)第4年时依从组发生临床终点事件10例(致死性2例,非致死性8例).非依从组发生临床终点事件28例(致死性7例,非致死性21例).第4年时依从组无事件率高于非依从组(P<0.05).结论 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以噻嗪类利尿剂作为基础降压药物长期治疗高血压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还能减少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某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调查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社会关系、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家庭收入)、疾病资料(发病次数、发病时间、病程和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严重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较好者35例设为依从组,依从性较差者75例为不依从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组患者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收入情况优于不依从组(P0.05)。依从组患者病程、发病次数优于不依从组,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占比低于不依从组(P0.05)。依从组患者抑郁程度轻于不依从组(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与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收入、病程、发病次数及抑郁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2856例糖尿病病人问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个人和环境因素对糖尿病病人代谢控制程度的影响.方法在进行糖尿病(DM)知识讲座时,对DM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先后根据他们的DM病程、文化程度、依从性、每日工作时间及职业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DM控制程度,分析病人个人及环境因素与糖、脂代谢的相关关系.结果2856例DM病人中,男性1405例(49.81%),女性1451例(50.19%);1型DM140例(4.9%),2型DM2716例(95.1%);平均年龄58.34+21.82岁(24~81岁);有DM家族史者283例(9.91%);超重者1265例(44.29%),正常体重者1047例(36.66%),消瘦者544例(19.05%).病人对医生的依从性中,绝对依从组代谢控制最佳(P<0.01);相对依从组次之,不依从组最差,二组比较(P<0.02);且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GHb)及甘油三酯(TG)分别与DM病人的依从性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059,-0.055,-0.075,-0.063;P分别为<0.05,<0.05,<0.01,<0.025).DM病程中,1~5年组的糖脂代谢控制最佳(P<0.02);5~10年组及10年以上组控制其次,1年以下组控制最差,与前二组相比P仍<0.05.不同文化层次中高中以上者代谢控制明显优于初中或初中以下者(P<0.05).不同的工作时间中,每日工作7小时或以上组代谢控制程度明显劣于7小时以下组(P<0.05).根据职业特点,工人组代谢控制最差(P<0.02);技术干部组的GHb明显低于行政干部组(P<0.05).结论DM病人仍以超重者多见,DM病程、病人的日工作时间、文化层次、职业特点及病人对医生的依从性均对DM代谢控制程度有明显影响,其中以病人依从性最为明显,且与DM病人的糖脂代谢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保守治疗与早期介入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96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为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 ,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 ,随访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近期随访 1个月 ,介入组与药物治疗组低、中危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3 8%和 8 3% ,差异无显著性 ;而两组高危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和 5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0个月随访 ,两组低、中危患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2 5 %和 14 3% (P >0 0 5 ) ;高危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5 8 3% (P <0 0 5 )。结论 对于低、中危患者 ,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心脏事件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而对高危患者 ,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 ,提示对高危患者应及早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后,剩余非IRA严重狭窄再次PCI或药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190例,一组(129例)仅对罪犯血管实行了再血管化;另一组(61例)实行分期介入手术达到完全再血管化,随访2组患者预后.结果 仅处理罪犯血管组平均年龄高(P<0.05).随访期间死亡事件发生率高(P<0.05).在高危患者亚组,完全再血管化组预后好.在低危亚组,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高危患者,应尽可能对大于70%的狭窄实行完全再血管化.对于非高危且不伴有明显缺血症状的患者对其非IRA病变采用保守治疗可达到与完全再血管化治疗类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氯吡格雷改善高血压病高危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高血压病高危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525例高血压病高危患者依照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敏感者和阿司匹林抵抗者,将114例阿司匹林抵抗者随机分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411例阿司匹林敏感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对照组.三组患者给予严格的药物治疗后随访一年,观察阿司匹林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较少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病(P<0.01),而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安全,且能提高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青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MI患者190例,根据年龄分组为:年龄≤45岁青年组(A组)60例及年龄≥60岁老年组(B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①A组患者多有吸烟(80%比30.7%,P<0.05)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40%比10.7%,P<0.05),两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中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6%比38.4%,P<0.05).基础心功能A组均正常,B组中正常占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中AMI后心功能Killip Ⅱ~Ⅳ级占5%,B组为40%(P<0.05).②A组单支病变发生率高为75%,多侵犯LAD;而B组双支及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为87%.A组冠脉病变以低中危为主,低危占30%;B组则以中高危为主,高危占18.5%.结论 吸烟、家族遗传因素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青年STEMI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急性STEMI冠脉病变以低中危为主,多侵犯左前降支.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及时经皮冠脉介入再灌注治疗对降低本病发病及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病人使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进行危险度分层,探讨脑卒中不同复发危险度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ESRS分为IS复发高危组(ESRS≥3分,高危组)75例和IS复发低危组(ESRS3分,低危组)49例。比较两组人群的卒中危险因素、入院即刻和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依赖程度(MRS),分析脑卒中复发高危与低危病人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病人ESRS相关危险因素,高危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病史的伴发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脑卒中复发高危组较复发低危组NIHSS评分低(6.59±4.52 vs 7.80±4.36;t′=-2.198,P=0.030)。治疗14 d后,低危组NIHSS差值较高危组改善明显(-1.81分±2.19分vs-2.65分±2.32分,P0.05),日常生活不依赖(MRS≤2分)增加人数明显多于高危组(20.4%vs 6.7%,P0.05)。结论两组病人相比较,高危病人卒中危险因素显著多于低危病人,高危病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于低危病人,高危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较低危病人差。提示ESRS高危低危各组病人各具临床特点,近期预后不同,对卒中病人进行ESRS高危低危分组有助于卒中疗效及近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文化程度的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423例,按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共5组,PCI术后1年随访患者DAPT依从性情况。结果小学及以下文化患者完全依从占70.9%,初中文化患者占80.4%,高中学历患者占88.9%,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占95.8%(P0.05);支架内血栓14例,均发生在不依从患者中,发生率为1%,其中小学学历的患者中血栓发生率最高,大学学历的患者最低。结论不同文化水平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DAPT依从性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依从性较差,出现不良事件几率高,对其进行适宜的相关宣教,可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的选择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01至2013-12行PCI术的患者,按入选、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房颤的患者5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HADS2及HAS-BLED评分。按照CHADS2评分2分或≥2分及是否使用华法林,将患者分为:CHADS2评分2卒中低危患者(n=339),其中包括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n=309)、卒中低危用华法林组(n=30例);CHADS2评分≥2分为卒中高危患者(n=231),其中卒中高危未用华法林组(n=200)、卒中高危用华法林组(n=31)。随访15个月比较不同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在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缺血事件、出血事件方面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卒中低危患者相比,卒中高危的患者MACCE发生率更高[P0.001,风险比(HR)=2.667,95%可信区间(CI):1.535~4.635],缺血事件更多(P=0.013,HR=2.080,95%CI:1.167~3.709)。570例患者随访结果多因素Cox生存分析,卒中高危未用华法林组与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相比,MACCE和缺血事件发生率均增加(P=0.001,HR=2.985,95%CI:1.532~5.816;P=0.026,HR=2.068,95%CI:1.090~3.925)。卒中高危用华法林组及卒中低危用华法林组的MACCE事件、缺血事件分别与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华法林患者大出血事件多于未用华法林,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低危和卒中高危患者,用华法林均增加小出血风险[P0.001,比值比(OR)=4.458,95%CI:1.934~10.277;P=0.002,OR=4.155,95%CI:1.717~10.055]。结论:华法林能够显著的降低卒中高危房颤患者的MACCE及缺血事件发生率,但对于卒中低危的房颤患者,华法林并不能进一步降低MACCE及缺血事件发生率。无论是卒中低危还是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华法林均增加了小出血风险,但并没有显著性增加大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预防高血压病病人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病病人206例随机分为利尿剂加非洛地平组(治疗组,102例)和利尿剂加安慰剂组(对照组,104例),治疗随访期为5年,或至发生终点事件。随访时询问有关病情、测量血压、收集心脑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压始终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总的心脑血管事件和总死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病病人应用非洛地平对预防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有益。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反应心室跨壁复极离散(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的相关指标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和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率(Tp-Te/QT)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10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记录所有入选者的体表心电图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以及心率、年龄、BNP等相关临床指标。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将病例组分为低危组(NYHA I-II)及高危组(NYHA III-IV),将高危组中治疗后BNP下降≥30%的患者纳入治疗有效组。分别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与正常人相较,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相较,以及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相较,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的差异。结果 (1)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对照组相较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均明显增加(P<0.05);(2)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较低危患者的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明显增大(P<0.05);(3)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较Tp-Te间期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p-Te/QT比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 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可作为反应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临床心电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5年随访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及氢氯噻嗪双盲对照对高血压疗效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方法 按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Fever研究规划,严格选择50~70岁的高血压者,经3个月用安慰剂观察期后血压在160~180/90~100mmHg之间.排除半年内心肌梗死、脑卒中、肿瘤等严重疾病.入选者按多中心双盲用非洛地平缓释片2.5~5mg/d或氢氯噻嗪12.5~25mg/d经5年随访.每例平均随访40次左右,治疗前后测坐立位血压、心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尿酸、血清钾、心电图等.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发生.结果 200例中死亡6例,失访14例,随访率达93%.其余180例开盲后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组(T组)94例,氢氯噻嗪对照组(C组)86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基础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P>0.05有可比性.治疗前T组收缩压160.30±7.99mmHg、舒张压94.49±2.70 mm-Hg,治疗后降到133.54±8.32 mmHg及82.35±5.06mmHg.自身前后对照P<0.01,两组间P>0.05.TC、TG,T组治疗前5.46±0.81 mmol/L、2.10±0.89 mmol/L,治疗后降到5.07±1.07 mmol/L、1.75±0.59 mmol/L,前后和组间P均<0.01.HDL-C治疗前1.16±0.19 mmol/L,治疗后升高到1.20±0.21mmol/L,前后比P均<0.01,组间比P<0.01,差异显著.200例中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1例,T组4例,占4.26%;C组7例,占8.14%,肿瘤1例.T组比C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47.78%.C组脑卒中3例(1例脑梗塞,2例脑出血)及心肌梗死1例、不稳定心绞痛3例、肿瘤1例.T组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各1例.共死亡6例(含C组肿瘤1例):其中心脑血管事件5例,T组2例,占2.13%;C组3例,占3.49%,T组比C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死亡38.97%.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小剂量氢氯噻嗪经5年前瞻性研究,两者均有良好降压作用,T组尚有降低TC、TG及升高HDL-C;T组比C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47.78%,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死亡38.97%,故认为T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优于C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中高危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是否需要予华法林抗凝及适宜强度.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的老年中高危PA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六组,分别予阿司匹林抗栓及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抗凝进行抗栓治疗,随访记录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主要出血事件、次要出血事件、计算总主要事件(主要终点事件+主要出血事件)、总次要事件(次要终点事件+次要出血事件)及总事件(总主要事件+总次要事件),比较上述事件的差异.结果 对老年高危P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较应用阿司匹林抗栓能减少主要终点事件(P=0.006)、次要终点事件(P=0.006)、总主要事件(P=0.023)及总事件(P=0.004),对老年中危P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较应用阿司匹林抗栓各种事件均无差异(P>0.05);对老年高危PAF患者,华法林抗凝强度INR在(1.8~2.5)较予阿司匹林抗栓及华法林抗凝强度INR在(1.2~1.7)能减少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总主要事件及总事件(P<0.05),不增加主要出血事件及次要出血事件(P>0.05),而当华法林抗凝强度INR在(2.6~3.0)较予阿司匹林抗栓及华法林抗凝强度INR在(1.2~1.7)虽能减少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P<0.05),但作为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总主要事件及总事件无下降(P>0.05).结论 对老年高危PAF患者,需予华法林抗凝,华法林的适宜抗凝强度为INR在1.8~2.5,对老年中危PAF患者,华法林抗凝并未显示出优势,建议予阿司匹林抗栓.  相似文献   

18.
辛伐他汀对血脂异常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血脂异常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853例血脂异常人群分为预防组(693例)和对照组(2160例),预防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睡前口服。分析2组血脂变化、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等差异。结果预防组受试者糖尿病患病率比对照组高,预防组随访率98.7%,对照组随访率96.2%。预防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低[(2.54±1.01)mmol/L vs(4.12±1.29)mmol/L,P<0.05],5年生存率高(94.13% vs 83.47%,P<0.01),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2组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感染。吸烟、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是脑卒中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异常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9.
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 6例 ,使用统一的表格询问和记录相关病史和检测、检查结果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据危险分层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治疗 ,2个月后复诊。结果  (1) 76 9%的男性患者有 2个和 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而女性只有 5 7 4% (P <0 0 5 ) ;(2 )约 6 0 %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和很高危 ,34 0 %为中危 ,7 5 %为低危。 (3)经过规则治疗后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至正常 ,收缩压从 16 3 77± 16 82mmHg下降到 134 5 6± 14 45mmHg ,舒张压从 94 5 5± 11 79mmHg下降为 81 2 0± 8 37mmHg(P <0 0 5 )。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下降 ,从 31 1%下降为 14 2 % (P <0 0 1)。低危百分比上升 ,从 7 5 %上升为 14 2 % (P <0 0 5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选择56例高血压患者联合治疗(氟伐他汀 苯那普利)与50例高血压患者单纯降压(苯那普利),治疗前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声像学,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24h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指标及HRV时域分析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声像学分型:Ⅰ、Ⅱ、Ⅲ型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扁平斑、软斑、硬斑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率为78%.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单纯降压组治疗前后,超声声像学分型Ⅰ型有显著差异(P<0.05),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扁平斑、软斑有显著差异(P<0.05).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率为64%.心率变异性分析无显著差异.联合治疗组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7.1%,单纯降压组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4%.结论:氟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CAS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恢复自主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对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防止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