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_(4—5)峡裂性脊椎滑脱症─—L_(4—5)与L_(5-S1)峡裂性脊椎滑脱症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于晓华译我们曾发表过52例L4-5峡裂性脊椎滑脱症的临床和放射学回顾性研究,提示成人L4-5峡裂性滑脱比L5-S1滑脱更呈进行性和症状性。有腰痛...  相似文献   

2.
骨肉瘤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的血清药物浓度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骨肉瘤大剂量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化疗42例次,化疗方案分两组,第一组MTX剂量为200mg/kg,静脉滴注时间为2、4、6小时;第二组静脉滴注时间为6小时,MTX剂量为200mg/kg、300mg/kg、400mg/kg、500mg/kg。结果表明,零时血清药物浓度随滴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为6.2×10-4mol/L,5.1×10-4mol/L、5.0×10-4mol/L,各时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零时血清药物浓度随MTX剂量增加而显著增高,为5.0×10-4mol/L、7.7×10-4mol/L、1.1×10-3mol/L、2.7×10-3mol/L。零时血清药物浓度越高,血清药物浓度下降速度越快,24小时为1×10-6mol/L左右,24小时以后,下降速度缓慢,至72小时为1×10-7mol/L左右。24小时以后的血清药物浓度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论文对5例腰骶神经节变异和1例神经鞘膜瘤的诊治,目的;对其神经节变异的认识,以及与神经鞘膜瘤的鉴别加以讨论。方法:从1994-1996年,摊到5例神经节异位,另有1例为神经鞘膜瘤,全部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3-58岁,平均42岁,职业均为体力劳动者,异位的部位,L3,4间隙左侧1例,L4,5间隙右侧1例,L5S1间隙在侧2例,L5S1间隙左侧1例,全部病例均手术治疗L3,4间隙左侧1例,L4,5间隙  相似文献   

4.
胸腰段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对下腰椎的影响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Chen Z  Dang G  Guo Z  Ji L  Qi Q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1):824-826
目的 探讨胸腰段僵硬性后凸畸形对腰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14例后凸畸形截骨手术治疗前后的胸腰段后凸角和L2-5、L2~S1、L2-3、L3-4、L4-5、L5~S1的前凸角以及椎体滑移的情况,对所得结果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畸形组腰椎前凸及L2-3、L3-4、L4-5前凸角明显大于正常组,而且L2-3、L3-4前凸增加幅度更大,术后腰椎过度前凸有明显矫正,但仍然大于正常组;畸形组有  相似文献   

5.
我院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85例中男164例,女121例;年龄18~71岁;有明显腰扭伤史者87例;病程1天~23年;部位:L2-34例,L3-49例,L4-5148例,L5S196例,L4-5~L5S123例,L3-4~L5S15例;在入院前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经X线或CT扫描排除其它脊柱疾患。治疗方法(1)全部病例均卧床休息,如需下床活动系好腰围后方可。(2)应用胸带骨盆对抗牵引,患者取俯卧或仰卧位。(3)手法推拿:一般在牵引结束后,也可根据病…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2岁。因腰间盘突出症术后1月半,咳嗽咳痰2周,腰骶部抽痛1周于1998-09-21再次入院。主要病史:患者因腰痛伴双下肢反射痛半年于1998-07-27第一次入院,临床体征及CT检查明确L5S1椎间盘突出症,于1998-07-31行L5/S1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腰腿痛症状消失,切口愈合佳。再次入院前2周出现咳嗽咳痰,1周前出现腰部下坠感,腰骶部抽痛呈间歇性发作。查体:体温正常,腰椎活动僵硬,腰部两侧骶脊肌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血像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正常。血沉102mm/h,…  相似文献   

7.
腰椎椎板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赵宇宙1张振全1张乃仁1患者男性,50岁。近2年来常有腰痛,近月来右下肢稍有麻木感,于1996年12月11日住院治疗。全身情况好,脊柱活动正常,L4~5、L5~S1棘突间稍有压痛,无明显下肢放射痛。双下肢检查除右小腿外侧皮肤...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摘除术游离脂肪植入致马尾神经损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摘除术游离脂肪植入致马尾神经损伤一例报告回民建王宏苏立忠薄巨双徐学权患者男,59岁。因腰痛伴右小腿疼痛1年于1994年10月31日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腰椎向右侧突,L4-5棘突右侧旁1cm处压痛伴向右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复习了205例已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病人的术前X线表现,结果提示深 L5发生L4-5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增高,而高骑L5则与L5-S1椎间盘出有关,腰骶移行椎的发生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腰骶角的病理意义尚难确定。  相似文献   

10.
在一氧化氮与氧自由基共同存在的环境中,二者反应生成过氧化亚硝酸(ONOO-),可以氧化多种底物,具有强烈毒性。我们采用DNA解螺旋的荧光测定法(FADU),观察了ONOO-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的破坏作用。材料与方法 酸化的过氧化氢与亚硝酸钠4℃下反应制备ONOO-[1]。成年雄性SD大鼠5只,无菌条件下取出睾丸制备纯支持细胞单细胞悬液[2]。015mol/LPBS调节细胞浓度至50×106/ml。系列浓度ONOO-(共分6组:对照组、分解对照组、25×10-5mol/L组、5×10-5m…  相似文献   

11.
聂邦寿 《颈腰痛杂志》1995,16(4):248-249
术后椎间隙炎聂邦寿我院五年来共做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482例,术后发生椎间隙炎9例,约占同期病人1.8%。经中西结合治疗,预后良好。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18岁。发生在L4-5椎间隙6例,L5-S1椎间隙3例。都...  相似文献   

12.
药罐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张英杰,刘元梅,张越新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31~63岁,平均42.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1年;CT扫描证实L4、5突出者22例,L5S128例,L4、5、L5S1同时突出6例。治疗方...  相似文献   

13.
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学变异发生率较低,有学者认为这些变异可能与坐骨神经痛有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例左侧S1神经根袖内双神经根畸形并L4~5中央偏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报道如下:患者女性,46岁,工人,以腰痛合并左下肢疼痛麻木半年于1987-11-0...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索治疗膀胱癌的新途径,用人体脾脏组织制备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A-LAK细胞),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与A-LAK细胞偶联构建出BDI-1-A-LAK细胞偶联物。采用4小时51Cr释放法测定BDI-1-A-LAK细胞偶联物体外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杀伤率,结果显示,扩增5天从每克人脾脏组织可制备得5.5×108个A-LAK细胞,BDI-1-A-LAK细胞偶联物对BIU-87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提示BDI-1-A-LAK细胞偶联物可望用于膀胱癌导向治疗  相似文献   

15.
血管舒张药物解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6种常用血管舒张药的作用机理并比较药物的作用强度。方法将大鼠颈总动脉环悬挂在含20mlKrebs液的浴槽中,测定血管环对各种药物反应后等长收缩张力的变化。结果利多卡因、硝苯啶、山莨菪碱、罂粟碱、硝普钠和酚妥拉明对10-7mol/L去甲肾上腺素收缩的血管均产生恒定的舒张反应。半数抑制剂量(IC50)硝普钠为3.16×10-8mol/L,罂粟碱为4.20×10-7mol/L,硝苯啶为1.32×10-7mol/L,酚妥拉明为10-7mol/L,山莨菪碱为5.62×10-5mol/L,利多卡因为10-4mol/L。去除血管内皮不影响硝普钠,硝苯啶,酚妥拉明和山莨菪碱对血管的舒张作用;但抑制了浓度为10-7~10-5mol/L罂粟碱的血管舒张作用,增强了浓度为10-5~10-4mol/L利多卡因的血管舒张作用。结论硝普钠、罂粟碱、硝苯啶、酚妥拉明、利多卡因和山莨菪碱均是有效的血管松弛剂,以硝普钠的作用最强。内皮细胞的功能可影响罂粟碱和利多卡因的血管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下肢疼痛区域对于腰骶神经根压迫症的定位诊断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戴力扬 《颈腰痛杂志》1998,19(4):263-265
目的:探讨下肢疼痛区域分布对于腰骶神经根压迫症的定位诊断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181名腰骶神经根压迫症患者,均为单一神经根损害,计L4神经根损害24例,L5神经根损害87例,S1神经根损害70例。记录其下肢疼痛分布情况及物理检查结果。结果:L4神经根损害患者下肢疼痛部位以大腿前侧、膝部及小腿内侧为主,L5及S1神经根损害以大腿后外侧及小腿后外侧疼痛为主。L5与S1神经根损害疼痛部位发生频率有统计学差别,但部位基本相同。物理检查结果与神经根损害相关性较好。结论:根据下肢疼痛区域诊断L4神经根损害准确性较高,鉴别L5与S1神经根损害却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误及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87~1995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6例,其中发生手术失误及并发症共13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74岁;L4、5突出6例,L5S1突出5例,L4、5+L5S1突出2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症5例;随访时间6月~6.5年。2.手术方法;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4例,半椎板切除5例,全椎板切除4例。3.手术失误及并发症:术中定位失误1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椎间隙感染2例,脑脊液漏2例,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术后复发2例,术后…  相似文献   

18.
同侧腰4,5骶1双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疗效: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玉琛  陈智 《颈腰痛杂志》1995,16(4):213-214
同侧腰_(4,5)骶_1双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疗效(附45例分析)罗玉琛,沈翰,陈智,麦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突出部位多为L4,5和L5S1。从本院1980~1993年768手术病例中,单一部位突出者占94.1%,而同侧L4,5,L5...  相似文献   

19.
腰骶椎破裂型椎间盘突出临床与CT表现李勇,杨祖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在26~55岁之间,平均41岁;病史最长15年,最短4个月,50例均经手术证实。1.2CT表现分析50例均发生在L4,5、L5S1椎间盘,根据Spang...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XQ5122,得到突变株V3-36<Leu ̄1、α-AB ̄r、AHV ̄r),在10%葡萄糖培养基中可积累2.3%L-缬氨酸。以亚硝基胍(NTG)诱变V4-153,得到一株突变株(Leu ̄1、α-AB ̄r、AHV ̄r、2-TA ̄r),再进行单菌落分离,得到突变株ZQ-2,能在培养基中积累L-缬氨酸4.2%~4.5%,最高达5.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