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戈谢病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刘×,男,12岁,因头痛就诊。无长期发热、鼻衄史。查体:肝、脾肿大,肝肋下6cm,腹部左季肋部膨隆,双眼球结膜于鼻侧出现黄色斑块。体征:发育营养一般,贫血貌,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X线示,心肺(-)。实验室检查:Hb87g/L,RBC 2.8×1012/L,PLT 72×109/L,W BC 3.8×109/L。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红=0.95∶1,粒系增生活跃,杆状核、分叶核细胞比值减低,形态大致正常;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形态大致正常。髓片各部位可发现多个G aucher细胞,该细胞胞体大小不等,圆或不规则形;胞浆量丰富,染灰兰色或灰紫…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1岁。3岁时家人发现肝脾肿大,10岁后反复出现鼻出血及牙龈出血,在当地县医院给予口服“三七粉”及“云南白药”后症状减轻,但仍间断性牙龈出血,于2002-03-29来院就诊。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肋下触及7cm,脾肋下触及9cm,质中,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3.6×109/L,RBC2.9×1012/L,Hb86g/L,PLT55×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增高,粒系增生轻度活跃,核左移,红系、巨核系增生活跃,涂片中发现大量海蓝细胞,体积约为20~70μm,以晚期细胞为主,核染色质…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摘要 例1,男,58岁,发热1个月,肝剑下3 cm,肋下未扪及,脾(一)。Hb 110 g/L,WBC 22.4×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小板215×109/L。骨髓增生异常活跃,粒:红=6:1,粒系增生显著,早幼粒占NEC的0.36,其胞体轻度大小不均,胞浆较丰富,胞浆内颗粒增多增粗,大小形态较一致,部分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可见空泡,胞核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有核凹陷,核染色质较粗浓,隐显不一,中性细胞内可见空泡及中毒颗粒,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血象髓象恢复正常。 例2,女,34岁,咽痛,发热7天。肝脾未扪及。Hb107 g/L,WBC 2.6×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小板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4岁,体质量62kg,因"发现周身皮肤出血点3年,再发伴咯痰带血3h"于2011年2月23日入院。3年前无诱因发现周身出血点伴搔痒,于本院查血小板6×109/L,行骨髓穿刺结果: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红系、淋巴正常,巨核成熟障碍。确诊"特发性血  相似文献   

5.
陆静芝  吕瑞升 《贵州医药》1989,13(5):291-29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的造血系统疾病,国内报导不多。兹报导二例,并对本病作简要讨论。病例介绍例一,张××、女、7岁。因肉眼血尿及皮肤紫癜拟诊“紫癜性肾炎”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肿大,心肺(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皮肤见瘀斑。实验室检查:①血象:血色素100g/L、红血球3.5×10~(12)/L、白血球14.2×10~9/L、中性粒细胞60%、嗜酸粒细胞1%、淋巴细胞37%、单核细胞2%、血小板计数88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②骨髓象:骨髓粒、红、巨三系均增生活跃,以巨核细胞系增生活跃更明显,全片共见99个巨核细胞,其中原巨  相似文献   

6.
1例78岁男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用泼尼松、硫唑嘌呤及雷公藤总苷联合治疗.给予硫唑嘌呤150 mg/d,共用19个月,总量93 g.2年后,患者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入院查血常规:WBC 0.83×109/L,N 0.06,L 0.86,M 0.18~0.39,PLT 74×109/L,Hb 121 g/L;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分类不明细胞占50%,该类细胞呈深灰色,中等偏大,有伪足,胞浆中充满紫红色细小颗粒,未见Auer小体;骨髓活检:增生低下,三系细胞减少;血细胞染色:过氧化物酶呈阴性或弱阳性,碱性磷酸酶90%阳性.入院76 d复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幼稚单核细胞占56%,三系细胞增生受抑.皮下注射阿糖胞苷200 mg/d,连用2 d.效果不佳,于入院后128 d死亡.  相似文献   

7.
葛露  袁骞 《淮海医药》1998,16(1):71-71
患者,女,20岁.1995年5月查体时,发现有血小板减少症.BPC:32×10~9/L,RBC、Hb、WBC计数分类均未见异常.1995年8月查体,无贫血貌,肝脾、淋巴结、NY肺均正常.RBC:3.48×10~(12)/L,Hb105g/LWBC:4.3×10~9/L,BPC:58×10~9/L.N0.52,L0.40,M0.06,E0.02.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糖0.02,早幼粒0.02,中幼粒0.04,晚幼粒0.085,杆状核0.075,分叶核0.295.中幼红0.08,晚幼红0.14,淋巴细胞0.23,单核细胞0.015.粒系: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比例增高,杆状核细胞比例减少.红、淋二系比例大致正常.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散在少见.诊断印象:请结合临床观察.1996年1月、查体:胸骨压痛(?)、心肺(一)、肝可及、脾肋下4cm,淋巴结(一),双下肢散在出血点.血检:RBC:1.75×10~(12)/L,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4岁,贵州籍,汉族。因乏力骨痛偶发热4个月于1992年7月27日入院。院外作PPD检查,54强阳性,经抗痨治疗未见好转,以贫血原因待诊住院,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检查:皮肤无出血点,淋巴结不大,心肺阴性;腹软,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检查无病理反射征。 实验室检查:Hb100g/L,WBC4.1×11~9/L,No.63,E0.05,M0.03,L0.29,未见幼稚细胞,血小板8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为2.17:1,粒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占56.5×,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值增高。红系增生活跃,占26%,以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无异常,淋巴系无异常改变。巨核系全片见24个(其中产板型11个,裸核3个,颗粒型8个,幼稚2个)血小板成簇可见。片上见到较多的海兰组织细胞,该细胞大多圆或椭圆状,约5~7个成热红细胞大小,核圆,染色质凝块状,胞浆中充满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67岁。间断发热20d,加重7d,伴头晕、咽痛及腹部不适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2℃,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肋下未触及。查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1,淋巴细胞0.03,单核细胞0.16,红细胞2.87×1012/L,血小板61×109/L;肝、肾功能正常;肥达氏、外斐氏试验呈阴性。首次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增生活跃,粒系占0.53,红系占0.39,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1岁。病历号22825。因重度贫血,于1999-12-19收住我院儿科病房。查体:肝肋下0.5cm,脾、淋巴结未触及。全身无出血点,无黄染。入院诊断为贫血原因待查。周围血象:Hb 46g/L ,RBC1.11×1012/L,网织红细胞0.5%,PLT 80×109/L,WBC 4.4×109/L,中性粒细胞40%。骨髓象(左髂后上棘):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形态、比例基本正常。红系细胞增生明显,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形态变化不大。全片见巨核细胞4个,血小板可见浆、网细胞比例略高。骨髓象诊断为:增生性贫血。临床进行抗贫血治疗7d,疗效不明显,进行了第二…  相似文献   

11.
麻静  范志宏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0):746-746
患者 ,女 ,1 0岁 ,主因面色苍黄于 2 0 0 3年 8月 1 0日入外院 ,入院后体格检查 :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底可闻及散在的湿性 口罗音 ,心率 6 4次 /min ,律齐 ,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脏、脾脏肋缘下未触及 ,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 :WBC :8 5× 1 0 9/L ,RBC :3 6× 1 0 1 2 /L、Hb :1 1 2g/L、PLt:2 6 9×1 0 9/L ;肝功、肾功均正常。骨髓穿刺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G/E =2 76 / 1 ;粒系占 6 5 2 %,中幼以下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 ,可见类巨变、分裂相 ,偶见P H细胞 ;红系占 2 3 6 %,以中晚红为主 ,部分呈老核幼浆表现 ,成熟…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2岁,2013年8月因"面部潮红1个月"于外院就诊.血常规:WBC 7.22×109/L、RBC 7.58×1012/L、Hb 228 g/L、血细胞比容(Hct)0.679、Plt 366×109/L.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脾长径150 mm,厚约54 mm.骨髓涂片:粒系、红系及巨核系增生极度活跃,红...  相似文献   

13.
例1女,70岁。因乏力、心慌20d,意识不清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5.7℃,血压75/133mmHg(1mmHg=0.133kPa),意识不清,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颈软,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98次/分,心律规整。肝肋缘下触及4cm、剑突下触及6cm,脾肋缘下触及4cm。双下肢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Hb20g/L,WBC801×109/L,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0.80,Bpc30×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0.83,胞体大小不等,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部分核仁清晰。粒系、红系、巨核系均重度…  相似文献   

14.
【病例】女,34岁。因煤气中毒后躯干、左上肢烧伤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查体:躯干、左上肢有大约17%的烧伤创面,创面均为Ⅲ度,大部分创面为肉芽组织,少部分创面为皮革样痂皮。多次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均显著低于正常,最低为17×109/L。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有核红细胞为4·61∶1。粒细胞系、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比例、形态无明显异常。巨核细胞系在2cm×3cm的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301个,其中幼稚巨核细胞18/50,颗粒巨核细胞28/50,裸核细胞2/50,退化型巨核细胞1/50,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1/50,血小板少见。经血液科会诊…  相似文献   

15.
病例1 男,28岁。因头晕、乏力伴鼻衄及牙龈出血1月余入院。查体:T37.8℃,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大于右肋缘下3cm,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胸片及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示肝大。血象:WBC 30.6×10~9/L,幼稚细胞0.91,其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0.38。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系异常增生占0.90,其中LGL 0.48,此类细胞大小不等,胞浆丰富,内含1~19个大小不等的紫蓝色颗粒,核呈圆形,部分折叠、凹陷,染色质细致,核仁大部分清晰。粒红巨3系明  相似文献   

16.
胸腺瘤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46岁,因头晕、乏力一周于1998年3月26日入院.既往体健,重度贫血貌,双睑、口唇及甲苍白.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3g/L,红细胞1.55×1012/L,白细胞4.6×109/L,中性0.631,淋巴0.369.网织红细胞0.1%.血小极168×109/L.胸片示:右心缘片状致密阴影,胸部CT示:胸腺瘤可能性大.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各阶段比值大致正常,形态未见异常,粒:红比值=23.4∶1,红系各阶段增生明显低下,成熟红细胞未见异常,无网织红细胞,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正常.诊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于1998年4月中旬在北京肿瘤医院手术,证实为胸腺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胸腺瘤.  相似文献   

17.
景本年  黄懿 《贵州医药》2005,29(2):106-106
患者,男,65岁,因头昏乏力1月,加重伴皮肤瘀斑10余天,于2002年9月5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Hb55g/L,WBC1.9×109/L,原始粒细胞0.21,早幼粒细胞0.03,BPC4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0.35,早幼粒细胞0.12,原始粒细胞大小  相似文献   

18.
[病例] 男,75岁.于2006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皮肤紫红,偶有头晕,不影响生活,故未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2007年2月出现间断性右侧肢体末端麻木与刺痛、视力障碍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血压170/95 mmHg.血白细胞5.8×109/L,红细胞5.6×1012/L,血红蛋白168 g/L,血小板135×109/L.肝功能正常.骨髓常规示:红系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巨核增生正常.行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漏诊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75岁.于2006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皮肤紫红,偶有头晕,不影响生活,故未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2007年2月出现间断性右侧肢体末端麻木与刺痛、视力障碍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血压170/95 mmHg.血白细胞5.8×109/L,红细胞5.6×1012/L,血红蛋白168 g/L,血小板135×109/L.肝功能正常.骨髓常规示:红系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巨核增生正常.行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2岁.因面色苍白半个月入院.体检: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右肋下 2cm、质Ⅰ°,脾左肋下3cm、质Ⅱ°.血常规示Hb62g/L,网织红细胞0.04,骨髓细胞学示粒红比例约1.6∶1.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见片絮状阴影.头颅片未见异常.入院后20余天出现低热,躯干部出现暗红色斑丘疹,面色苍白加剧.查血Hb32g/L;皮疹印片见大量网状细胞;淋巴结活检见淋巴结构消失,组织细胞明显增生.再次骨穿细胞学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统占79%,红系统占2%,粒红比例39.5∶1;粒系增生极度活跃,各阶段比例均增高,幼粒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少数有中毒样改变;红系增生减低,各阶段比例均减少,成熟红细胞无明显改变;巨核系未见异常,片尾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偶见吞噬网状细胞.诊断: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长春新碱、强的松、VP-16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血Hb升到92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