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与AML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ML 25例初发未治、17例完全缓解、16例未缓解、12例复发患者血清中HGF和VEGF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清HGF的浓度:AML初发未治组[(1357.29±358.64) ng/L]、未缓解组[(1175.93±306.71)ng/L]、复发组[(1261.21±340.83) ng/L]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2.62±99.13) ng/L]和缓解组[ (256.65 ±94.32) ng/L](F=78.35,P<0.01);血清VEGF的浓度:AML初发未治组[(253.84±49.14) ng/L]、未缓解组[(245.87±54.68) ng/L]、复发组[(264.75 ±62.52) ng/L]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97.61±16.19) ng/L]和缓解组[(99.76±15.93) ng/L](F=68.65,P<0.01);缓解组患者血清HGF和VEGF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GF和VEGF在AML中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 HGF和VEGF与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阻抗HGF治疗白血病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子(SCF)水平,初步探讨SCF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EMs患者35例(异位症组),同期因不孕或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SCF水平.结果: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症组血清SCF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对照组腹腔液SCF水平略高于血清值,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Ⅰ期和Ⅱ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P<0.01),而Ⅲ期和Ⅳ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SCF水平分泌期及增殖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SCF水平升高,提示SCF可能在EMs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对肺癌的影响,及其各自在判断肺癌种类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40例肺癌患者,1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15例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HGF、VEGF的含量。结果肺良性病变、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GF分别为(245±135)、(228±164)ng/L,无明显升高,VEGF分别为(65±32)、(59±28)ng/L,肺癌组HGF[(431±202)ng/L]、VEGF[(165±52)ng/L]均分别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血管生长因子在不同类型肺癌中的阳性表达比较分析显示,HGF以肺腺癌中表达更明显,VEGF在肺鳞癌患者血清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HGF、VEGF升高,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望为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患者血清硒、VEGF和sFas水平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白血病患者体内具有防癌作用的微量元素硒与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和凋亡抑制因子sFas的相关性,应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清硒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同步测定血清VEGF和sFas水平,并以直线相关比较硒、VEGF和sFas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硒浓度低于正常人,其中初发和难治/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硒浓度降低尤以难治/复发组明显,与初发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难治/复发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治/复发组VEGF水平亦显著高于初发组(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发和难治/复发组的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值均〈0.01),而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患者血清硒浓度与血清VEGF和sFas水平之间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529,P〈0.01;r=-0.432,P〈0.01)。血清VEGF与sFas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3,P〈0.01)。结论:硒、VEGF和sFas与白血病细胞耐药有关。硒与VEGF和sFas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硒作为化疗辅助用药应用于临床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但仍有待于在更多病例中作系统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梅玲 《临床医学》2009,29(12):104-105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及血红蛋白(Hb)浓度与VEGF水平问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未经任何治疗的肿瘤患者血清VEGF浓度,同时常规检测患者Hb浓度。结果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等肿瘤患者血清VEGF较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患者Hb含量与血清VEGF浓度呈正相关。(r=-0.289,P〈0.01)。低Hb(〈123.5g/L)水平组肿瘤患者血清VEGF含量(695±572)ng/L,与高Hb(〉123.5ng/L)组[(424±358)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手术前Hb浓度正常(〉110g/L)的患者,17例手术后Hb低于正常者,其中13例术后血清VEGF升高,11例手术后1周Hb正常者只有3例,血清VEGF浓度较术前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有可能成为肿瘤辅助诊断的指标,低Hb浓度很可能是患者血清VEGF升高的诱因,及时纠正肿瘤患者低Hb含量,有可能是预防血清VEGF水平升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标记物CA125的水平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恶性卵巢肿瘤88例(Ⅰ组)、良性卵巢肿瘤34例(Ⅱ组),正常人24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分别测定各组术前血清中的VEGF与CA125的水平。结果 Ⅰ组VEGF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Ⅱ组及对照组(P〈0.01);Ⅰ组(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组(Ⅰ~Ⅱ期)(P〈0.01);血清VEGF组织类型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清CA125组织类型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血清VEGF、CA125的水平与卵巢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作为诊断卵巢肿瘤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在γ-干扰素治疗前后的定量表达。方法:将58例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γ-干扰素+化疗药物,对照组只应用化疗药物。用ELISA法检测两组化疗前后VEGF的含量。结果:对照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在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γ-干扰素治疗后,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叉头转录因子(FoxM1)与血管生内皮长因子(VEGF)蛋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0例宫颈组织标本中FoxM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3.64%、46.34%、60.87%,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8.18%、42.68%、63.04%,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FoxM1和VEGF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723-14.634,P〈0.01),宫颈癌与CIN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IN各组间(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Ⅰ-Ⅱ期与Ⅲ-Ⅳ期FoxM1和VEGF表达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131-2.997,P〉0.05)。宫颈组织中FoxM1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 FoxM1和VEGF可能参与了CIN和宫颈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唐莹  郝志新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153-1154
[目的]探讨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相关因子与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02-2004年在北京铁路总医院筛选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Hcy浓度、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质量浓度、血糖、血脂测定,观察各组与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血浆Hcy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糖升高患者中血浆Hcy浓度与血脂、血糖正常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3例,Ⅲ、Ⅳ期12例),15例非内异症患者(对照)腹腔注中VEGF及IL-8的含量,分析VEGF、IL-8的浓度及其与内异症分期[美国生殖协会修正标准分期(R-AFS)]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VEGF及IL-8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VEGF及IL-8与R-AFS分期无相关,VEGF与IL-8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内异症患者腹水中VEGF、IL-8的水平高是 空微环境改变导致内异症的可能及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1.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肺组织EGFR表达及视黄酸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赵玉霞  刘丹  陈延治  姚雷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729-1732
[目的]研究通过视黄酸(RA)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阐明其对放射性肺损伤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每组20只.C、D两组大鼠行6MV-X线15Gy全胸野照射,B、D两组大鼠给予20mg/(kg·d)RA制剂灌服.于照射后第1、2、4、8周取右肺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FR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提示照射后的1周始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之间质水肿.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甚至结构破坏,局部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B组与A组比各时间段的病理变化无明显差别,但D组与C组比较大鼠肺炎和肺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纤维量减少.EGFR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组与A组相比在各时间段EGFR表达均明显增强(P<0.001),D组与C组比第4、8周EGFR表达明显减弱(P<0.001).[结论]EGFR参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而RA从蛋白质水平有效抑制EGFR表达,为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 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KGF的表达,并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的KGF表达高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P<0 .0 5 ) ;KGF表达升高的程度与Pca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KGF的表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提示KGF与P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VEGF在鼻咽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咽癌 (NP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 Sandwic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检测 80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18例合并远处转移鼻咽癌及 30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中 VEGF的含量。结果 合并远处转移 NPC患者组 (384 .6 2 pg/ ml± 131.2 4 pg/ ml)、无远处转移 NPC患者组血清 VEGF表达水平 (2 32 .81pg/ ml± 78.73pg/ ml)与健康人组 (116 .79pg/ ml± 5 6 .39pg/ ml)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NPC转移组患者血清 VEGF表达水平与未转移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血清 VEGF表达水平与鼻咽癌 T、N分期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VEGF含量随T、N分期升高而逐步升高。 VEGF水平与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及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结论 鼻咽癌血清VEGF水平与鼻咽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治疗前 NPC患者的血清 VEGF表达水平是反映 NPC侵袭生长及转移潜能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重型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 12例重型胰腺炎 (SAP) ,15例轻型胰腺炎 (MAP)病人和 13例正常人 (N )的外周血用ELISA法测定IL -6及TNF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4 、CD8 细胞。结果SAP组IL-6水平明显高于MAP组及N组 (P <0 .0 1) ,但MAP组与N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IL -6大于 10 0 pg/ml时预测SAP的敏感性为83 .33 % ,特异性 93 .33 % ;三组间TNF检出率无差异 ;CD4 百分率在SAP组明显下降 (P <0 .0 1)。SAP组IL -6与CD4 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 (r =-0 .6 196 ,P <0 .0 5 )。结论SAP早期IL -6升高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可能属其早期反应 ,测定IL -6有助于轻、重型胰腺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肌腱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肌腱细胞增殖和量效关系的影响,并初步估计促增长的最佳浓度。【方法】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细胞定性,MTT法染色,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出不同浓度BFGF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均值。【结果】与对照组OD均值相比:1.0、2.0、5.0、10、30、40、50 ng/mL BFG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5、20 ng/mL BFGF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OD均值随BFGF浓度的增加,先逐渐增大(0~5.0 ng/mL),达到峰值后,又逐渐减少(5.0~50 ng/mL)。【结论】1.0、2.0、5.01、0 ng/mL BFGF有促进肌腱细胞增殖作用;0.5和20 ng/mL BFGF对肌腱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30、405、0 ng/mL有抑制肌腱细胞增殖作用。5.0 ng/mL是促肌腱细胞增殖最佳BFGF浓度。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个多效的间充质因子,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运动和形态,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保护血管内皮、心肌细胞和抑制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等多重作用。本文就其与各种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内粘附分子 1 (ICAM 1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 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 4 0例对照组腹腔液中ICAM 1和VEGF的含量。结果内异症组腹腔液中ICAM 1和VEGF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均P <0 .0 1 ) ;在月经周期中 ,ICAM 1的水平增殖期与分泌期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VEGF的水平增殖期显著高于分泌期 (P <0 .0 5 ) ;ICAM 1和VEGF两者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ICAM 1和VEGF增高 ,可能参与其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脑脊液(CSF)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I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取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本院PM患儿50例(PM组),非颅脑损伤择期手术患儿30例(对照组),取其CSF检测比较PM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CRF及IGF—II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PM患儿CSF中蛋白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M患儿CSF急性期中CRF及IGF—U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PM恢复期患儿CSF中CRF及IGF-Ⅱ水平与对照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脊液中CRF及IGF-Ⅱ的浓度与脑脊液中葡萄糖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相关性(r=-0.067和-0.45,P〉0.05),与脑脊液中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938,P〈0.05)。【结论】PM患儿CSF中CRF及IGF-Ⅱ水平检测可作为其重要的诊断依据,对其病情的监测和转归的评估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种疾病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脊髓损伤中表达的各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徐维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6):736-738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滴眼液对角膜损伤修复的疗效。[方法]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bFGF组各54例,分别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及bFGF滴眼液加抗生素治疗。43例单纯角膜穿通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秦利必妥滴眼液,治疗组23例,加用bFGF治疗。[结果]角膜炎患者.bFGF组的治愈率为83.3%.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率为77.8%,有效率为85.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bFGF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bFGF组治愈时间12.5d.对照组为22d,治愈时间显著缩短。角膜穿通透伤痛例,手术后,bFGF治疗组.1周内治愈的例数为82.6%,2周内为100%;对照组1周内治愈的例数占25%,2周内达到80%。bFGF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bFGF可以促进角膜炎及角膜穿透伤的治愈率,显著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