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又称冒烟性(或潜袭性)急性白血病(Smoldering Acute Leu-kemia 以下简称 SAL)近年来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多数作者认为本病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变种,并根据临床和化验特点称之为骨髓造血障碍性白血病。病例摘要例1,男性,39岁,住院号。A793。因高热一月,面色逐渐苍白,无力,于1979年2月19日住院检查。体温37.8℃,血压130/90,脉搏120/分,皮肤粘膜轻度苍白,咽稍充血,肝右肋下可及边缘,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发病及临床特点,寻求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初治的老年急性白血病39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60~69岁30例,70岁以上9例,男性30例,女性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31例,采用HA、DA、MA、MEA方案对其中24例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采用VDCLP方案对其中5例化疗.结果 CR6例,其中AML4例,ALL2例;PR9例,其中AML8例,ALL1例,29例中总有效率为51.72%.结论 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上有其特殊性,治疗上更强调个体化,并加强支持治疗,才可望提高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一、一般资料 1973年7月至1977年7月底,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共39例,(据1973年全国白血病座谈会规定,治疗未满二周者不予统计)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9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6例,急性红白细胞性白血病4例。39例中男20例,女19例。年令最大66岁,最小15岁。均系初发病例。5例为复治(用COAP方案1例,其他药物组成4例,治疗三个疗程未缓解者)。二、治疗方案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房无特殊隔离设施。 (一) 中医治疗:依据辨证分为二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划分,在国内自80年末已经统一。这对急性自血病的实验室所见、临床治疗、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有一定价值。我们根据全国白血病的细胞类别分型经验交流讨论会“关于急性白血病分型的建议”规定,对哈尔滨市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5例(以下简称急淋)依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组织化学的特点分为第一  相似文献   

5.
自从Ford等人发现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的核型有改变以来,有关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重视,但对急性白血病的各种类型染色体的改变,还不象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能找到PH~1染色体那样的特殊标记。本文报导1978年我组对3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培养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的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例1,徐×,女,12岁。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Naegeli氏)型外周血培养染色体检查:核型众数为46XX,因  相似文献   

6.
黄艳  李慧慧  汤爱平  费妍 《江西医药》2013,48(6):536-537
急性白血病患者常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和凝血功能异常,有许多研究证实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异常[1]。璩斌等[2]对9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指标进行检测,认为急性白血病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及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指标逐渐改善。但是,有较高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骨髓细胞形态学迄今仍是白血病诊断最基本的依据,近几年关于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变化报道较少,笔者观察到大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表现为巨核细胞减少,但仍有一小部分表现为巨核细胞不减少。现对269例AL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观察,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行为精神及心理因素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中的作用已有研究报道,因此除了给予药物治疗外,辅以心理行为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及门诊急性白血病患儿33例,均符合WHO关于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早期病死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12年收治的1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早期死亡和非早期死亡分析研究,对可能引起早期死亡的12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寻找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肝脏肿大、血红蛋白、皮肤及粘膜出血、骨髓增生极度活跃4项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器官功能衰竭、体温≥39℃、白细胞计数≥100×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骨髓白血病细胞≥80%、颅内出血等7个指标,因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器官功能衰竭、白细胞(≥100×109/L)、骨髓白血病细胞(≥80%)、体温(≥39℃)、血小板计数(≤20×109/L)、颅内出血及年龄(≥60岁)等7个指标为急性白血病早期病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以急性肾损伤为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两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有急性肾损伤的病例并复习文献。结果经化疗及CRRT等支持治疗后肾功能逐渐恢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得以缓解。结论对于急性肾损伤合并有进行性贫血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明显的患者应尽早行骨髓穿刺及时明确诊治。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在发病初期及治疗过程中可有动态变化。现对 87例A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本组 87例为我院住院的AL患者 ,均为首次发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按1986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制订的标准诊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按 1980年苏州白血病分类分型经验交流会制订的标准诊断。在 87例中ANLL4 8例 ,ALL39例 ;男性 4 9例 ,女性 38例 ;年龄6个月— 68岁。经 1— 2疗程治疗后 ,完全缓解 (CR)34例 ,部分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服用乙双吗啉/乙亚胺与继发白血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1990年1月至2006年3月间住院的银屑病患者189例,其中合并白血病患者39例,为病例组(服用过乙双吗啉/乙亚胺的患者22例);未合并白血病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服用过乙双吗啉/乙亚胺的患者19例)。对服药者与未服药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白血病类型和染色体畸变率进行分析。结果:41例服药者中22例(53.66%)发生了白血病,148例未服药者中17例(11.49%)发生了白血病。服药者与未服药者的白血病发生风险的比值比(OR)为8.92(95%可信区间为3.76 ̄21.44,P<0.01)。染色体检查显示,服药者12例中,10例有染色体异常(83.33%),未服药者8例中有5例染色体异常(62.50%),二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继发白血病类型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为主要类型(53.85%),其次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占25.64%。结论:治疗银屑病时继发白血病可能与服用乙双吗啉/乙亚胺有关,白血病类型主要为粒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化疗的迅速发展,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期已显著延长。而脑膜白血病的预防工作未跟上以前,发病率亦逐渐增高,在国外有高达74%的,国内亦有高达36%的报告。因此治疗和预防脑膜白血病的发生成了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脑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铁蛋白(SF)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反应速率法、放射免疫法检测118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8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93例经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7例经诱导化疗完全缓解后1年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的LDH、SF表达水平,并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急性髓系白血病组LDH、SF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LDH、SF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LDH、SF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组/初治前组、缓解后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后复发组与急性白血病组/初治前组、正常对照组与完全缓解组LDH、S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及SF可作为急性白血病患者观察病情发展、预后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搜集的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均采用流式细胞术加以诊断,采用单激光三色流式细胞仪进行相应检测。采用统计学分析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结果 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50例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占57.47%),2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占33.33%),8例(占9.20%),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例骨髓性白血病中有33例纯骨髓性患者(占66.00%)、17例My阳性混合型(占34.00%),29例淋巴性白血病中有12例纯淋巴性患者(占41.38%)、17例My阳性混合型(占58.62%),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能够显著提高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HAL)是临床上一组少见类型的白血病 ,其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治疗反应及转归与典型的急性白血病有所不同 ,临床报道较少。现将 16例该病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①一个以上部位骨髓穿刺增生减低 ,原始+早 (幼 )≥ 0 .30 ,有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改变 ;②不同部位骨髓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增生低下 ,无骨髓纤维化。1.2 一般资料 病史 2 0天~ 1.5年 ,2例 (12 .5 % )起病急 ,14(87.5 % )例起病缓。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39~ 72岁 ,平均年龄 5 8.3岁。1.3 临床特征 从贫血为主要症状者 11例 (6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化疗强度的增大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化疗期间合并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趋势 ,抗霉菌治疗的重要性亦被人们重视。本文观察了 64例AL患者化疗期间抗霉菌治疗及副作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 1995年至 2 0 0 0年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64例 ,男 3 6例 ,女 2 8例 ;年龄 12~ 75岁 ,平均 3 6.5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目前国内诊断标准[1 ]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3 8例次 (M1 7例 ,M2 13例 ,M34例 ,M4 5例 ,M59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6例次 (L1 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PICC置管急性白血病患儿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程度存在差异,且研究组总满意率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明显减少急性白血病患儿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白血病(CL)为新生几十分罕见的疾病。国内外报道不多,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为多,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少见。关于CL诊断的年龄界限,目前尚统一标准,本文4例均在生后1月内发病,均为男性。本文讨论了先天性白血病与Down’s综合症的关系。本组4例CL中,3例具有典型的Down’s综合征面容,2例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是白细胞造血组织的肿瘤性无限制增生的后果。急性白血病如果有急骤发病、高烧、严重贫血、自发出血倾向以及在末梢血或骨髓中发现大量原始细胞等典型表现时,诊断自无困难。但近年来不典型的病例似有逐渐增多之趋势,如首都医院迄1959年6月为止的283例白血病中有不典型者20例、占7%;而1973年国外报道之一组1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