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目前报道的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途径主要有经局部病变部位途径、经血液循环途径及经脑脊液循环途径3种。目的:综述经脑脊液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方式及其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HKD全文数据库2000至2009年相关文献,叙述脑脊液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方面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治疗机制。结果与结论:脑脊液适宜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经脑脊液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但因神经干细胞的来源问题及治疗的机制、最佳时间窗和数量、安全性等诸多问题,仍需更深更广的研究,从而为蛛网膜下腔注射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背景:有学者认为麻醉状态可提高脐血采集分离质量,目前尚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方法:选择顺产新生儿及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新生儿脐血标本各20份,分别列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在胎儿娩出后抽取脐血分离接种脐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每份标本常规培养3 d后分别进行非诱导分化培养和向神经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培养。对培养前后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标志性Nestin、GFAP抗原免疫组化鉴定。 结果与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后表达Nestin、GFAP抗原阳性细胞,与顺产新生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没有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医学的进步,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大部分患者常遗留严重的并发症。如今,许多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成果已经提示细胞治疗具有巨大潜能,特别是脐血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目的:观察脐血源神经干细胞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新生儿脐血,在体外条件下分化成神经干细胞,制成细胞浓度为109 L-1的细胞悬液,经腰椎穿刺(L3-L4或L4-L5)注入蛛网膜下腔3 mL。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对脊髓损伤患者行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评分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结果与结论: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移植后3个月ASIA各项评分较前提高、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量动物实验已证实,微囊化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具有镇痛作用,但由于异体移植存在伦理学的广泛争议,而人肾上腺嗜铬细胞来源匮乏,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可合成和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且来源丰富的细胞用于移植镇痛研究。 目的:观察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入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大鼠蛛网膜下腔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将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模型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造模后1周进行移植。微囊化PC12细胞组、裸PC12细胞组、空微囊组分别取微囊包裹后第3-5天的微囊化PC12细胞悬液、PC12细胞悬液、APA空微囊悬液植入大鼠蛛网膜下腔。 结果与结论:微囊化PC12细胞组大鼠在移植后各时间点,两侧后肢收缩次数和时间的差值与移植前相比显著下降(P < 0.01),组间比较其差值均低于裸PC12细胞组和空微囊组(P < 0.01);在移植后第7周,微囊化PC12细胞组大鼠脑脊液中脑啡肽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显著高于裸PC12细胞组和空微囊组(P < 0.01)。提示微囊化PC12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可有效缓解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模型鼠在冷致痛实验中的痛觉过敏现象,同时,大鼠脑脊液中脑啡肽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5.
背景:干细胞移植可以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作兔脊髓损伤模型,并在蛛 网膜下腔置管以备移植。将实验白兔随机分为3组:标记组移植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细胞;未标记组移植未标记细胞;对照组不移植细胞只注射PBS液。 结果与结论:两移植组在细胞移植14 d后运动功能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细胞移植后1,7,14,21,28,35 d,脊髓损伤区域局部组织上出现大量含蓝色铁颗粒的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迁移到脊髓损伤区域,并能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裂解释放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并可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对其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采用Allen's法撞击T9~10节段致脊髓损伤,造模成功后蛛网膜下腔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7,并设置仅蛛网膜下腔移植His蛋白的正常SD大鼠做对照。用BBB评分法评估两组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BBB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自行恢复率达68%。模型组脊髓损伤3和7 d,损伤区域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  < 0.05),随后逐渐下降,于脊髓损伤28 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 > 0.05)。脊髓损伤后1~14 d两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逐渐升高(P > 0.05)。结果证实,脊髓损伤后蛛网膜下腔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增强,进而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许旺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脊髓损伤功能的恢复。但异体许旺细胞移植可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且在移植方式上,局部移植无法避免二次损伤,静脉移植虽可以透过血脊髓屏障到达损伤局部,但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目的:探讨经蛛网膜下腔移植自体激活许旺细胞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6只大鼠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自体激活许旺细胞组通过结扎单侧隐神经从而激活许旺细胞,自体未激活许旺细胞组、模型对照组仅在相同部位手术但不结扎神经。切除各组手术远端1cm神经,采用组织块法进行许旺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1周后,自体激活许旺细胞组、自体未激活许旺细胞组分别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入经Hoechst33342标记的对应许旺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仅注入等量DMEM。对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及脚印分析,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GFAP染色从组织学角度评价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从术后第4周开始,自体激活许旺细胞组BBB后肢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另两组(P0.05)。移植后2周,可见迁移至大鼠脊髓损伤局部的许旺细胞。与自体未激活许旺细胞组比较,移植后5周自体激活许旺细胞组的前后足中心距离、后肢第3足趾外旋角度均显著减小(P0.05),移植后13周损伤区胶质瘢痕面积明显减小(P0.05),损伤区空洞面积明显减小(P0.05)。证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自体激活许旺细胞可以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目的:探索帕金森病大鼠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中脑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诱导第3代神经干细胞。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法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组,各7只。模型组大鼠在损毁侧纹状体内注入4 mL生理盐水,神经干细胞组大鼠在损毁侧纹状体内注射5 μL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神经干细胞(1×109 L-1)。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组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后酪氨酸羟化酶阳性区域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移植神经干细胞后7,14,28 d时Ptx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14,28 d SHH mRNA显著高于模型组,而Nurrl 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接近。结果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模型大鼠损毁侧纹状体内可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为治疗帕金森病带来突破性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帕金森的有潜力的方法之一。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纹状体移植对帕金森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及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定点注射毁损黑质纹状体的方法构建帕金森大鼠模型;向造模成功的大鼠纹状体内分别移植1×106(共计20 μL)的第3代胚鼠神经干细胞或等量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帕金森大鼠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干细胞移植后3周,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移植干细胞的帕金森大鼠脑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增多,纹状体内可见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Hoechst 33324d标记神经干细胞在移植针道附近最为密集,并向远隔部位迁徙。干细胞移植后8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移植干细胞的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明显增高(P < 0.01)。说明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能够减轻6-羟基多巴胺引起的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改善大鼠的旋转行为。  相似文献   

10.
背景:将转染Xbp-1基因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脑损伤病变部位,不但确保了Xbp-1基因的稳定及持续表达发挥抗凋亡的作用,也可促进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与分化能力。目的:验证Xbp-1基因对移植大鼠脑缺血损伤处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分化、抗凋亡作用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干预:对照组(不作处理)、PBS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Xbp-1-神经干细胞移植组。于干预后7,14,28d进行NSS评分,并取脑制备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在脑内的存活与分布情况。移植后第28天使用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移植后7,14,28d Xbp-1-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神经干细胞可以成功迁徙到脑缺血区域并成活、分化为成熟神经细胞,Xbp-1基因修饰后的神经干细胞成活、增殖以及分化能力均强于普通神经干细胞(P0.05);与其他3组比较,Xbp-1-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脑缺血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Bcl-2水平升高(P0.05)。证实了Xbp-1基因修饰可以增加神经干细胞存活、迁徙能力,并通过抗内质网应激显著降低移植后大鼠缺血模型的NSS评分,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判断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向脑损伤部位的迁移需要处死受体动物行脑切片检查,且不能进行多点、动态的观察。目的:探讨用MRI活体示踪移植磁化标记成人神经干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迁移和分布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大鼠脑部左侧半球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超顺磁性氧化铁体外标记成人神经干细胞。模型建立后2周将标记成人神经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入大鼠脑部右侧半球。在移植后1d、3d、1周和2周分别行大鼠头部MRI。2周后处死大鼠取脑,用普鲁士蓝染色法进行染色,观察标记神经干细胞的迁移。结果与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体外标记成人神经干细胞的成功率约为85%。移植后行头颅MRI可见位于右侧半球的移植部位FSET2WI和GRET2序列呈环形低信号。随时间推移,创伤性脑损伤后移植标记干细胞组大鼠头颅MRI可见脑内有一低信号线,指向对侧脑挫伤部位,而创伤性脑损伤后移植未标记干细胞组,正常大鼠移植标记干细胞组无信号线。MRI显像结果与脑切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到的结果是相符合的。结果提示用MRI活体示踪移植磁化标记成人神经干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迁移和分布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神经元减少,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能力有限。 目的:观察联合移植嗅鞘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嗅鞘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移植前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神经干细胞。将生理盐水,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嗅鞘细胞分别移植入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移植7,14,21,28 d后,进行大鼠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rdU和ChAT阳性表达。 结果与结论:联合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联合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数和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生理盐水组(P < 0.01)。提示嗅鞘细胞能促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增殖和向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d后用脑立体定位仪经脑室移植神经干细胞,移植时间点及再灌注1~7周对移植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NSS).再灌注1、 2、 3、 5、 7周末麻醉处死大鼠,脑组织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布.结果:神经干细胞表达巢蛋白,在血清条件下分化为表达微管相关蛋白(MAP2)的神经元和表达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S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分布于缺血侧皮质、纹状体,再灌注后3、 5、 7周,皮质、纹状体阳性细胞数分别较1、 2周显著增多,第3、 5、 7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3周组织结构疏松,缺损严重,而第5、 7周组织结构较前3周完整致密.结论: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在脑缺血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并能改善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4.
背景:将骨髓基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分别单独移植于帕金森病模型鼠脑内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尚未见联合移植的报道。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与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与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用Neurobasal+B27培养3~6代的骨髓基质细胞24h后,收集并离心上清液,即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体外分离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后,行BrdU标记。55只大鼠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组,剩余47只采用立体定向仪单侧黑质致密部和腹侧被盖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32只造模成功,随机分为3组,选取右侧纹状体两个坐标点为移植点,单纯神经干细胞组每点注入神经干细胞悬液5μL,联合组每点注入神经干细胞悬液+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5μL,模型组不注入任何液体。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变,通过水迷宫试验对大鼠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蛋白的表达及移植区BrdU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移植后1~8周单纯神经干细胞组、联合组大鼠旋转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移植后第4,8周单纯神经干细胞组、联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游泳距离百分比、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后2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后第8周,各组大鼠6-羟基多巴胺注射侧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表达基本缺失;单纯神经干细胞组、联合组移植区可见一定数量的BrdU阳性细胞表达,多数位于针道附近,部分细胞沿胼胝体迁移。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与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和认知能力,与单纯神经干细胞纹状体移植的效果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5.
背景:针灸治疗脑性瘫痪效果显著,神经干细胞治疗也可以改善脑性瘫痪症状,对于针灸和神经干细胞联合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针刺和神经干细胞联合治疗对脑性瘫痪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幼鼠脑性瘫痪模型,分别给与单纯针刺、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针刺和神经干细胞联合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作对比。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单纯针刺组、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相比,针刺和神经干细胞联合治疗组的脑性瘫痪幼鼠行为学评分明显改善(P < 0.05),神经细胞数量和Bcl-2蛋白表达增高(P < 0.05),凋亡神经细胞数量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 < 0.05)。模型组、单纯针刺组、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上述各指标变化差异不显著。结果说明,针刺+神经干细胞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性瘫痪幼鼠的运动学习和记忆能力,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成年大鼠胸10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其中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组在损伤处移植神经干细胞。电针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在术后开始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所有动物存活67d。结果1.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的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和生长相关蛋白-43阳性染色的4种神经纤维均明显多于其他几组。2.电镜下可观察到脊髓横断处有再生的神经纤维穿越,在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尤为明显。3.大脑体感运动区皮质和中脑红核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数量也多于其他几组,一些神经元的再生神经纤维可能穿越横断处,进入尾端脊髓组织。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17.
背景:神经干细胞异体移植的细胞替代疗法是治疗帕金森病的热点,但先前的研究重点关注移植细胞的形态学信息和动物的行为改变,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变与其脑内多巴胺含量变化的关系,分析神经上皮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后分为2组,实验组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胚胎神经上皮干细胞克隆后移植到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纹状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取材后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与分化,对比分析大鼠行为改变与其脑内多巴胺含量变化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实验组大鼠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移植细胞在宿主脑内存活良好,并分化出TH阳性细胞。实验组大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神经上皮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善与其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变化成正比,分化出有功能的TH阳性细胞可能是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基本机制。 关键词:神经上皮干细胞;帕金森病;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多巴胺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6.029  相似文献   

18.
背景: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已应用于对受损脊髓组织的修复。 目的:以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应用高压氧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观察联合作用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以半切法制成胸段脊髓半横断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单纯损伤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及高压氧治疗组,每组20只。伤后第4周取材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8周取材行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透射电镜观察轴突的再生情况,通过体感诱发电位观察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造模后1,2,4,6,8周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等运动功能检测。  结果与结论:观察伤后4周病理切片,单纯损伤组未见神经轴索通过,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结构,高压氧治疗组可见较多神经轴索样结构。BrdU的阳性细胞数及辣根过氧化物酶阳性神经纤维数,高压氧治疗组最多,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次之,单纯损伤组最少,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透射电镜下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压氧治疗组正中横断面可见新生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高压氧治疗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短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波幅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 < 0.05),明显优于单纯损伤组(P < 0.01)。伤后4周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均有较明显恢复,高压氧治疗组较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恢复快(P < 0.05);单纯损伤组亦有所恢复,但程度较轻。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于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联合应用高压氧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背景: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细胞存活、识别和迁移需动态监控。 目的:通过体外磁共振技术对胎鼠神经干细胞体外标记,为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胎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标记、染色剂鉴定及神经干细胞的活性检测,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体外标记胎鼠的神经干细胞并移植至模型大鼠左侧脑内,未标记的胎鼠神经干细胞移植至右侧脑中,对标记的细胞进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其定植和迁移情况,并通过磁共振示踪动态的监测神经干细胞在活体移植之后的信号改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体外标记胎鼠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效率达95%以上,电镜结果显示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体外标记胎鼠的神经干细胞内含铁颗粒,且集中在溶酶体和内涵体当中,磁共振结果显示胎鼠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呈现低信号改变,细胞活性的影响与未标记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标记的胎鼠神经干细胞T2WI 与 T2*WI信号降低。证实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体外标记胎鼠的神经干细胞可高效表达,磁共振的监控可以用于神经干细胞的活体示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报道在特定的体内外环境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包括神经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组织细胞。 目的: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腰穿途径移植后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鞘内注射法将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到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分别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前、移植后3,9,12个月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改良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MRI变化;同时对随诊患者行胸片、心电图及血生化检查,客观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的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3,9,12个月,治疗组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移植后9,12个月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相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12个月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MRI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示鞘内注射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疗效优于高压氧治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