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戴禧祚 《四川医学》1990,11(5):257-258
在十年动乱期间,疾病的预防工作遭受到严重干扰,致使目前全国各地都存在着一大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这批患者大多是20多岁的青年,由于肌肉瘫痪和肢体畸形给他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987年,四川省残疾人抽样调查,肢体致残因素中有工伤事故、儿麻后遗症、交通事故、感染、肿瘤和先天畸形等;儿麻后遗症居肢残第二位。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和“四川省三项康复办公室”要求:1988~1992年的5年内,我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6年以来,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近200例矫治手术。1990年5月起又开展髂骨截骨术9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将9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56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1991年10月-2002年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1565例,实施手术2265次。从患者手术部位、患肢瘫痪情况、术前步态及手术类别等进行归类。结果: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16.30%,膝部占29.31%,踝部占54.09%,上肢占0.3%。结论:对遗留的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是骨科界的一项艰巨工作。  相似文献   

6.
7.
8.
小儿麻痹症,又称"小儿脊髓灰质炎",临床特征,先为发热(双峰热)、肢痛,伴有胃肠道或上呼吸道症状.继而发生肢体麻痹和弛缓性麻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流行于夏秋之间,1~5岁儿童多见.目的 讨论推拿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小儿麻痹后遗症推拿治法-通经活络濡养筋骨法.一般在急性期过后,即可用手法进行治疗,恢复的较好,可不留后遗症或少留后遗症.数年后已形成后遗症者,其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75年1月-1986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矫正小儿麻痹后遗症足部畸形105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中医学教研室(046000)赵玉文,张庆贤晋城市巴公中心医院张志宏小儿麻痹后遗症,通常指运动功能不能恢复,发生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的情况,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侵袭神经系统,破坏脊髓前角细胞,因而产...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108例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效果。方法:分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依分期辩证施治。结果;本组痊愈97例,显效8例,好转3例。显效,好转均家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提示:患病年龄小,治愈率高;治疗时间越早疗铲越刀性期和恢复台愈率高;恢复后期易遗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过临床及病源学检查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将78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结果:78例患者,治疗组40例,均治愈出院;对照组38例,1例无效,其它的均治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既可以退热,又可使患儿皮疹及口腔疱疹及早消退,能够迅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综合疗法对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以最小化随机方法分为治疗1组(恩再适穴位注射+综合疗法)、治疗Ⅱ组(甲钴胺穴位注射+综合疗法)、对照组(综合疗法)各5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并比较3组Hotl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积分及面部肌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I组和治疗Ⅱ组HB面神经功能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I组额肌、上唇方肌和下唇方肌的异常干扰相或混合干扰相募集电位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67)。结论恩再适穴位注射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后遗症期面瘫疗效优于甲钴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作者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配用针灸疗法,经临床观察,较单纯用西医治疗的效果好,提示小儿肠炎的治疗可采用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儿科工作者对病毒性脑炎的认识。方法:总结了106例病脑的发病年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药物治疗运用甘露醇、速尿、白蛋白、地塞米松等,并予抗病毒、镇静、对症等处理。结果:痊愈89例,病死2例,有后遗症10例,转院5例。结论:病毒性脑炎预后虽与病毒类型有关,但及时诊断处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T扫描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CT检查,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组58例±癫痫患者中CT表现异常者34例,阳性率为58.62%。其中脑萎缩13例,颅内炎症11例,脑肿瘤5例,脑积水3例,颅内钙化1例,脑内缺血性病变1例。小儿癫痫患儿均使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初步控制病情的发展。结论CT检查在小儿癫痫病因查找及病变定位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癫痫的诊断准确率及定位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且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的X 线影像特点。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确诊的10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R摄取胸部正侧位,必要时加照双斜位。结果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85例。斑点、片状阴影的55例。下肺野内、中带出现片状淡薄阴影27例。局限性肺野透亮度增强10例。大片密度较淡阴影8例。空气支气管征7例。双侧病变40例(占38%),单侧病变65例(占62%)。发病部位:以两肺中、下肺野内带多见,上肺野偶见。结论 X 线检查对小儿肺炎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动脉加压灌注疗法配合动脉给氧技术对脑梗死后遗症治疗后的观察瘫痪肢体肌力、言语、智力的改善情况,及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方法:利用颈动脉加压灌注疗法配合动脉给氧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与静脉给药进行对照,随机分组,采用单盲方法,结合脑CT观察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54%;对照组45.03%,两组比较P<0.05。结论:颈动脉加压灌注疗法配合动脉给氧技术对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 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推移复位法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合并截瘫 38例。结果 Cobb’s角由术前平均 2 3.8°(11°~ 43°)矫正到术后平均 2 .6°(0°~ 8°) ;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 46 %〈2 3%~ 6 8%〉和 70 %〈32 %~ 80 %〉恢复到术后的 92 %〈89%~10 0 %〉与 97%〈94%~ 10 0 %〉。 3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术后随访 6~ 2 8mo,平均随访 10 .5mo ,32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均有 1~ 3级恢复 ,6例全瘫患者中 ,4例有 1~ 2级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使突入椎管腔内的伤椎椎体后壁精确复位 ,牢靠固定 ,并使椎管有效减压。但在某些前、后纵韧带完整性已遭破坏的爆裂型骨折、脱位病例 ,推移复位法可作为AF内固定系统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张秀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15-2216
综合特色治疗脑源性瘫痪是指一般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头针加意念诱导再加医用高氧液静脉输注三法一起应用。2005年以来,在我院内科随机对83例脑源性瘫痪用此综合疗法进行临床观察,经循证对照在治愈率和好转速度上有明显地提高。这是我院开展的一项高科技项目,特别是高氧液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通了人体第二条供氧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