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洁  梁秀华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11):686-687,683
目的了解全旗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与死亡病例管理及报告质量正式调查方案》[1],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旗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及报告质量进行调查,用χ2检验方法[2]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抽取旗、乡、村三级医疗机构339所次,查出传染病2 230例,漏报58例,总的平均漏报率为2.60%;传染病疫情报告平均及时率为98.62%,医生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平均填写完整率为88%,平均准确率98.85%;网络录入报告卡上关键指标与医生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上相应指标的平均一致率为82.25%。结论全旗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仍存在许多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能有效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正确评价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工作实施有效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报告卡的填写质量、报告病例的审核及重卡筛查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临猗县报告的1009例法定传染病中,县级医疗机构通过网络报告808例,乡级医疗机构通过传染病报告卡报至县疾控中心201例。1009例法定传染病中,及时报告848例,报告卡填写合格759张,传染病漏报率16.13%,报告病例各月按时审核率达100%,2张传染病报告卡为重卡。结论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力度,提高责任疫情报告人报告意识,并将传染病报告管理纳入医疗机构目标考核内容,严格报告卡的填写、审核、报告程序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10—2012年共计7 137张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3年平均传染病报告漏报率为0.70%,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传染病报告平均及时率、完整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9.62%、98.39%和98.74%,报告质量分别逐年上升。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79%和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P<0.01)。漏报率最高的前4位传染病为流行性腮腺炎(13.46%)、伤寒(5.00%)、淋病(2.48%)和乙肝(2.23%)。门诊部和住院部漏报率分别为1.08%和0.87%,检验部门遗漏反馈率为1.22%。报告卡填写错误的最高项目为"初次报告把疾病名称填写在订正病名处"(56.36%),填写遗漏的最高项目为"病人住址所属地区未填写"(31.15%)。结论该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逐年提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通过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报告卡、定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强化传染病知识培训以及在不同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减少漏报现象。  相似文献   

4.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与管理,减少漏报、迟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方法:将电子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生工作台中,当医生诊断法定传染病时系统主动弹出传染病报告界面,如不填写或者填写不符合要求无法通过,并赋予该系统统计功能。结果: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报告与管理传染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漏报的发生,提高了报告质量,方便疫情统计分析,减轻了临床医生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随着国内医院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利用其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将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忻州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质量和漏报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5所医疗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结果]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卡填写完整率84.55%,准确率91.53%,报告及时率61.79%,漏报率24.26%.[结论]各医疗单位对法定传染病管理不均衡,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严重漏报,应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做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2010年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覆盖率为100%,医院传染病零缺报单位主要是乡镇卫生院,零缺报率为8.57%,法定传染病迟报率为1.84%,迟审率为2.23%,重卡率为0.17%,漏报率17.91%,报告卡的录入过程中错误发生率为5.90%.结论:传染病网络直报存在疫情管理不规范、人员配备不足和业务水平低等问题,建议加强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管理,加大培训和督导力度,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工作情况,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质量,不断完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系统.方法 对威海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随机抽查.结果 法定传染病总体漏报率控制在7%以下;传染病的诊断符合、传染病报告及卡片填写等情况市级医疗机构最好,民营医疗机构最差.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情况,市级医疗机构使用率最高,而登记完整率较低.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将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广西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广西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加以解决。方法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下载2005年7月1~31日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将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对直报卡片的填写质量、报告时限进行分析。结果广西报告法定传染病20123张,均为乙类传染病。共查出重卡45张,占报告总数0.22%。直报卡项目填写齐全、完整且无逻辑错误的卡片15800张,占报告总数78.52%;从医生诊断至审核卡片,平均需要12.52天。结论实施网络直报,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但需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管理体系,提高疫情报告人员业务水平,制订疫情报告工作的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9.
做好疫情报告工作是疫情管理的基础 ,疫情报告是国家法定的制度。疫情报告卡是传染病管理工作基础资料 ,其填写质量与整个传染病管理工作息息相关。近年来 ,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湖北省蕲春县各级医疗单位的疫情漏报率逐年下降 ,疫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但是 ,全县各医疗单位在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规范要求 ,结合全县实际情况 ,对1999年疫情报告卡进行质量评价 ,试图找出目前在报告卡填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旨在提示广大医务工作者规范填报 ,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质量。1 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并探讨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应对策略。[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卡200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并于2016年1月—12月在传染病疫情报告过程中落实;再随机选取该阶段内共200张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比较两个时间段疫情报告的完整率、填写准确率、报告及时率,并对报告人员在改进对策前后的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2015年,2016年实施改进对策后,其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完整率、填写准确率、报告及时率均得到提高(P<0.05);相比于2015年,2016年报告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知识的知晓程度得到提高(P<0.05)。[结论]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有利于提高其疫情报告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张翔  张小亮  李琳 《现代预防医学》2019,(19):3544-3547
目的 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减少漏报、迟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传染病诊断自动识别与拦截、报告卡自动生成、填报项目逻辑校验、报告卡内审管理、内外网互联互通一键上报、与传染病有关阳性检查结果自动反馈、具有统计与查询等功能等。结果 传染病漏报率由12.7%下降至2.1%,迟报率由35.4%下降至5.4%,报卡合格率由54.3%上升至98.3%,以上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完成传染病卡填写和报告的时间缩短、流程简化,传染病报告核对、查询与统计效率提高。结论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报告与管理传染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迟报、漏报与错报的发生,提高报告质量,方便报告查询与统计分析,减轻了临床负担,做到了无纸化闭环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解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提高医院疫情报告质量.方法 对6287例传染病患者的疫情报告管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报告各类传染病共29种,报告病例数5710例,报告率为90.82%,漏报病例数577例,漏报率为9.18%,居前3位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及梅毒,以病毒性肝炎居传染病报告首位;由于加强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报告率从86.84%提高到95.45%.结论 通过对传染病漏报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不断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现状、找出影响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抽中的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调查、对医务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评估传染病报告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医疗机构82家,调查医务人员118人,网络直报员34人。查出传染病699例,漏报77例,迟报16例,漏报率最低为0,最高为26.67%,平均为11.02%,迟报率最低为0,最高为9.09%,平均为2.57%。卡片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分别为86.70%、90.89%和85.97%。不同学历(χ2=7.5,P=0.041)、专业(χ2=8.095,P=0.031)、所在医院级别(χ2=13.822,P=0.003)、医院分级(χ2=8.203,P=0.015)和地区(χ2=26.07,P<0.001)是影响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掌握情况的因素。是否接受过督导(OR=0.043)、参加培训次数(OR=0.535)、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OR=0.938)是影响传染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平顶山市传染病报卡质量不高,地区差异较大,通过改善人员结构、转变培训方式、强化督导、落实责任等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同时应以建设医院信息化为契机,创新传染病疫情报告模式,以达到减少传染病病例漏报、提高报告及时性和报告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试点开发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推送平台,实现医院内传染病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大疫情网)的直接连通,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的效率和质量。方法依据国家统一的接口规范,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数据库Oracle10.2作为后台数据库存储系统,使用Power Builder 11.2作为开发工具,完成医院HIS系统的接口及流程改造。结果建立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与大疫情网接口连通的网络通道,完善传染病管理相关系统界面设计,规范系统功能流程,实现从医生工作站到大疫情网的接口上报,提高报告质量、及时性、工作效率和监管力度。结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推送平台的顺利实施,是未来全国传染病监测体系构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5·12”汶川地震后重灾区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工作现状,为下一步做好灾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8个重灾县(市)的传染病报告数据来源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用调查表调查各县(市)传染病网络系统灾损情况及现状。采用地震前后自身比较分析。结果18个地震重灾县(市)受灾前传染病报告覆盖率为100%,网络直报覆盖率为84.79%,网络报告率为65.95%;受灾初期(2008—05—12/21),传染病报告覆盖率约为20%,网络报告率为17.69%,报卡数较去年同期下降60.53%;灾后恢复初期(2008—05—22/31),传染病报告覆盖率约为80%,网络报告率为31.57%,报卡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7.74%,其中手机报告占报告单位总数的36.13%,手机报卡数占卡片总数的29.60%;灾后恢复末期(2008—06—01/07—31),所有报告单位全部恢复了传染病报告工作,其中网络直报占55.37%、手机报告占26.12%、代报占18.51%,传染病网络报告率为59.67%,报卡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3.69%,其中手机报告占报告单位总数的28.70%,手机报卡数占卡片总数的10.95%。结论地震后,18个重灾县(市)各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截止7月3t日数据显示,其功能已基本恢复,且部分县报告率较灾前有所提高。能力的恢复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评估安徽省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及管理现状,为提升其传染病监测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纳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业务范围包含“传染病报告”的安徽省民营医院按医疗机构级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共调查45家民营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原始登记情况、人员与设备配备、信息系统功能与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纳入调查的45家民营医疗机构多为非营利性私有制医院,安徽省民营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78.43%,报告及时率为85.50%;91.11%民营医院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及相关制度,55.56%的医疗机构门诊日志项目设置不齐全,80.00%的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填写不规范;93.33%的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及定期自查工作,仅53.33%的医疗机构针对自查结果进行了有效的奖惩措施;45家医疗机构中只有1家医院的信息系统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的领导和责任落实,强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工作主体责任,并强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民营医院的技术指导,加强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技术培训,多方面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减少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现状,探索落实传染病防治的长效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20所医疗机构检查传染病防治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乡镇卫生院有98.5%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95.5%重点科室消毒隔离管理基本规范;供应室消毒管理符合率为79.1%;各级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但只有68.7%医疗废物包装物使用、运输和处理管理上符合规定要求;有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占68,7%,检测合格率为44.8%;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法律法规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率分别为71.7%、70.6%。结论在传染病疫情管理、消毒隔离、医疗废物、污水处理及培训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连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和及时率,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参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每年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查出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种1175例,漏报210例,平均漏报率为17.87%。2008年、2009年的漏报率分别为16.09%、19.15%。县级、乡镇级和其他(民营和卫生站)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分别为13.30%、19.74%、25.00%,医疗机构级别越高漏报率越低。乙、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22.37%、12.16%,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丙类。2008~2009年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5.81%、3.08%,总未及时报告率为4.20%,其中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其他(民营医院)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3.61%、10.31%、0%,乡镇卫生院未及时报告率明显高于县级医院。[结论]连州市传染病漏报率和未及时报告率仍然较高,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大监督力度,是提高连州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9年青海省医疗机构平均及时报告率为90.46%,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及时审核率为96.74%,重卡率为0.26%,县(区)零缺报率为13.77%。[结论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不是很理想,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查重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合肥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漏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网络直报漏报原因,为及时发现并纠正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与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漏报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中共查出法定传染病20种1 148例,漏报率为14.11%,报告不及时率为10.24%。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漏报率有明显差别。结论应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技能培训,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强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督导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