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梁永辉 《北方药学》2011,8(9):47-48
目的:了解分析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来确诊的58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单一畸形及青紫型最为多见。初诊原因有喂养困难、气促、紫绀、咳嗽及早产。常见表现不典型心脏杂音、气促、紫绀、甚至窒息、心衰。其中,单一畸形46例,复合畸形20例。以室间隔缺损多见,共32例,房间隔缺损共18例。结论:新生儿先心病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典型,对不明原因的气促、紫绀或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应高度怀疑该病,可结合心脏杂音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25例,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病灶,矫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5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成形1例,三尖瓣成形1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17例,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合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随访24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108个月,无1例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施行外科治疗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方法对有心脏杂音、胸片提示心影增大以及不明原因发绀等可疑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察心脏各切面结构和彩色血流特征。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45例(占50.56%),动脉导管未闭26例,室间隔缺损1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先天性肺动脉扩张1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超声二维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新生儿的先心病中以房间隔缺损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伶圻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60-76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情况和预后。方法:对2003年4月-2008年4月出生的26111名足月活产儿进行先心病的监测和随访,即对疑似病例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以出生后42d、3个月、6个月、1岁返院复查为随访方式。结果:共检出33例先心病患儿,占足月活产儿的1.26%,室间隔缺损列第一位。结论:早期发现新生儿先心病并跟踪随访意义重要,可观察到相当一部分先心病患儿能自行愈合,对无自行愈合倾向的先心病患儿及时转外科,选择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南连玲  李杰  张红  白玉芳 《天津医药》2019,47(10):1092-1095
摘要: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最常见的非直接产科死因,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高危因素,由于妊娠期孕妇身体的正 常生理改变,妊娠合并心衰最常发生于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后3 d,对于有潜在心衰危险的孕妇,密切关注患者 生命体征、选择适宜的时机及方式终止妊娠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告1例27岁,身高1.45 m的身材矮小患 者,2岁时因外伤导致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后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形成鸡胸畸形,在妊娠晚期出现早期心衰表现并 发展为NYHA心衰等级Ⅲ级,最终剖宫产终止妊娠,随访6个月,母女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趋势及有关诊治方面的问题,方法:对1996-2000年五年中的先天性心脏病共19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3例先心病中,<1岁占81.34%,左向右分流先心占72.4%,住院病死率5.69%,其中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84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9.52%,结论: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先心住院病例近二年有增加趋势,对可疑病例应及早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先心病晚并发呼吸道感染者应及时控制感染,防治心衰,争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及探讨其产科处理原则。方法:对4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年1月~2003年1月本院共治疗4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3例为心脏手术后妊娠和分娩。本组共发生心衰9例及孕产妇死亡1例。心脏手术后妊娠和分娩者无一例发生心衰。阴道分娩组产妇在分娩期及产褥期心衰发生率高于剖宫产者。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要严格掌握心脏病患者的妊娠指征,加强孕期监测,并建议对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刘华  陈小华 《中国医药》2014,(5):725-727
目的 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诊断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1 823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以上新生儿均在孕期22~ 24周行胎儿超声心动检查.结果 在1 823例新生儿中,产前超声检出的复杂畸形先天性心脏病4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肺动脉狭窄1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及单心室1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28例,室间隔缺损14例(50.0%),其中膜部缺损10例(35.7%),肌部缺损4例(14.2%);房间隔缺损10例(35.7%);不完全心内膜垫缺损1例(3.6%);法洛四联症1例(3.6%);动脉导管未闭2例(7.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对胎儿及母体均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胎儿及新生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现尤其是严重畸形的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昌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新生儿,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对患儿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73例新生儿中检出先天性心脏病80例(9.2%),其中,室间隔缺损占首位30例(37.5%),其次为动脉导管未闭21例(26.3%),位居第三位的是房间隔缺损14例(17.5%);从畸形部位来看,1处畸形患儿最多,占总数的86.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等诸多优点,能够较好地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易发因素和诊治措施。方法选择1999年7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死亡2例,新生儿死亡4例,余18例产妇及新生儿均痊愈出院。结论①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是妊娠期诱发心衰的危险因素。②治疗应在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强心、利尿药物,待心衰控制后及时终止妊娠。③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早期诊断及预防心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方法 6215例足月新生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检测心脏四腔观、心脏各腔血流,将产后B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与其产前B型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31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房缺)236例、室间隔缺损(室缺)57例、房缺并发室缺16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合并房缺6例、法乐四联征合并主动脉瓣少量返流3例。漏诊290例,漏诊率91.19%。无误诊。结论彩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2000-01~2004-01我院共收治先心病新生儿29例,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11h至28d,其中11~72h者6例,3~10d者9例,10~28d者14例;体重2.2~4.3kg,其中2.2~3kg者7例,3.1~4kg者21例,>4kg者1例。术前诊断包括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14例,其中室间隔完整性9例,合并室间隔缺损者5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6例,其中心上型3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2例;法乐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5例,其中Ⅰ型4例,Ⅱ型1例;永存动脉干4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全组均一期根治,其中急诊手术26例,11例深低温停循环。结果本组早期(术后30d)死亡3例(10.3%),其中第一例D-TGA因重建主动脉吻合口出血于术后12h死亡,1例D-TGA和1例TAPVC术后重度低心输出量(低心排)合并肾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5、9d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5例(17.2%),肾功能衰竭5例(17.2%),低氧血症3例(10.3%)。26例存活者随访2~48个月,发绀均消失,体重明显增加,无远期死亡及并发症。结论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心衰严重和(或)重度低氧血症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效果满意。精心的手术设计、术后预防及积极治疗低心排和(或)肾功能衰竭是降低术后病死率的关键,包括改良超滤、严迟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新生儿早期心脏彩超筛查结果、本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分布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医生在门诊或住院部进行体格检查和心脏听诊,发现有心脏杂音或青紫者的新生儿由超声科医生进行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研究期内共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72例,其中男405例,女467例。本组新生儿心脏疾病以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以及房间隔缺损为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61.75%、18.88%、16.75%、13.54%和10.69%。结论新生儿科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在临床是切实可行的,有必要将心脏彩超列为产前及生后早期心脏常规筛查项目,并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妊娠合并心衰的救治率,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 收集1999年1月~2003年3月就诊的37例妊娠心衰病人,回顾性分析发生心衰的病因,发生时间及对母儿的影响和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心衰病例中风心病、先心病和妊高征性心脏病分别占38%、24%和19%;平均心衰发生时间是28周;平均终止孕周为35周;平均新生儿体重2150g,其中11例体重<2000g(1210~1530g).围产期孕产妇死亡2例(5.4%),围产儿死亡7例(19%).结论 妊娠心衰的主要病因为风心病、先心病和严重妊高征,妊娠心脏病者在妊娠各期应反复进行心功能评估,<30周发生心衰者应及时终止妊娠,而>30周可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围剖腹产期的正确处理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V、CO及EF值均较治疗前水平,显著增大;LVEDD及LVESD值均较治疗前水平,显著减小;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3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手术治疗,其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纠正术一期31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7例。结果:术后死亡2例,占5.2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36例婴幼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38个月,有并发症3例,占7.89%。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疗效有赖于熟练的专业队伍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严密监护,准确、及时地防治并发症,则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孕期处理、分娩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心衰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分娩方式与时机等资料。结果356例妊娠期心脏病中有136例(38.20%)发生心衰,其中中重度心衰76例(55.88%);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较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易发生心衰;孕前未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患者较先心病易发生心哀,孕前已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孕妇中重度心衰发生率明显较孕前未行手术治疗者下降(P〈0.05);孕期心衰控制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前者对妊娠、分娩的耐受性好,能顺利度过妊娠、分娩、产褥期。结论风心病和先心病是妊娠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孕前特别是风心病患者行心脏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妊娠期心功能,妊娠期密切监视心功能,妊娠晚期控制心衰后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孕妇和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不同心脏病种类及不同心功能级别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病种类前3位的分别为心律失常(39.06%)、瓣膜性心脏病(26.56%)及先天性心脏病(18.75%);以心功能心Ⅰ级和Ⅱ级者为主,占76.56%;心功能Ⅰ级和Ⅱ级者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早产率均显著低于Ⅲ级和Ⅳ级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易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有效预防和早期内科干预,及早发现心力衰竭,以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避免不良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心动超声对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心室颤动)多见,其总发生率达52.14%,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RD)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心脏结构改变有显著相关性,改善心脏重构,有利于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照组采用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无死亡,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余均痊愈出院。治疗组术后患者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