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血糖调节受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对1030例肥胖者和30例非肥胖对照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耐量(GT)、餐后2h血糖(OGTT2hBG)和ALT、AST、TG检测和肝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30-50岁男性是肥胖的易感人群,12-16岁儿童也不容忽视,占3.11%。根据FBG、GT测定值肥胖可分为:①单纯肥胖206例FBG〈6.1mmol/L,OGTT2hBG〈7.8mmol/L。②肥胖并糖调节受损(IGR)640例,占62.14%。FBG6.1-6.9mmol/L,其中糖耐量受损(IGT)400例,OGTT2hBG〉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240例,OGTT2hBG〈7.8mmol/L。③肥胖并2型糖尿病(DM)144例,占13.80%,FBG〉7.0mmol/L,OGTT2hBG〉7.8mmol/L。单纯肥胖和对照IGR和单纯肥胖,DM和IGR相比,胰岛素抵抗指数与BMI值呈正相关,肥胖并IGR者是DM的后备军,肥胖IGR是NAFLD的危险因子。结论:肥胖并IGR与NAFLD关系极为密切,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是它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FG)是空腹血浆血糖6.1~6.9mmol/L(110~125mg/dl),75g葡萄糖口服耐量试验(OGTT)2小时<7.8mmol/L(125mg/dl)。糖耐量低减(IGT)和IFG均是糖代谢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代谢过程。糖调节受损(IGR)有3种表现:①仅有空腹血糖升高(IFG)。②空腹血糖正常,而75G葡萄糖口服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升高(IGT)。③IGT和IFG同时存在。其中IGT是葡萄糖调节受损(IGR)的主要类型,发展到2型糖尿病(2DM)的速度快,占IGR人群的2/3。早期健康指导和药物干预可有效防止2DM的发生早期使用胰岛素仍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对IG…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清铁蛋白(SF)探讨血清铁蛋白与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空腹血糖FPG 6.1~7.0 mmol/L,OGTT 2 hPG 7.8~11.1 mmol/L)进行空腹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同时检测50例健康正常者(空腹血糖在6.1 mmol/L以下,OGTT 7.8 mmol/L以下)血清铁蛋白的含量,两组进行统计学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糖调节受损患者组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患者SF升高,SF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发展。检测SF为临床预防和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提供防治方案和帮助,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方法:对赣州市公安局、中级法院、赣州市地方税务局等15家单位共2 908例成人进行空腹血糖(FBG)检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调查生活习惯及体力活动情况,其中FBG≥6.1mmol/L的人群或怀疑诊断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检查.结果:调查中的2 908例,其中糖尿病(DM)138人,糖耐量低减(IGT)194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134人,所查的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4.75%、6.67%、4.61%.其中糖尿病(DM)的患病率3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同时随BMI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而升高.结论: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75%,肥胖、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运动量少是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林红  来艳君  任碧云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12-1413
2005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了将空腹血糖受损诊断切割点下调为5.6mmol/L。要求所有空腹血糖(FPG)≥5.6mmol/L的个体均应接受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这大大提高了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的检出率。为探讨2h血糖(2hPG)在DM及IGR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DM及IGR患者279例进行了空腹血糖(FPG)及2hPG升高的水平变化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5g葡萄糖口服1h后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红  王红漫  杜玲 《重庆医学》2004,33(2):269-270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口服后1h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OGTT结果将受试者分为3组:耐量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糖尿病组(DM组).结果 54例IGT组中有17%的人2hPBG≥7.8mmol/L<11.1 mmol/L, 而口服后1h血糖(1hPBG)已经>11.1mmol/L.IGT组的FBG、1hPBG、2hPBG均较DM组明显低(P>0.05).1hPBG却较NGT组明显升高(P<0.05),2hPBG虽较NGT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IGT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NGT组稍有降低,1h胰岛素已明显低于NGT(P<0.05),但2h水平却较之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 IGT组患者,由于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使 OGTT中的1hPBG明显升高达到11.1mmol/L.因而应该重视餐后1h血糖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两者兼有,判断标准IFG为空腹血糖6.1—6.9mmol/L,IG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7.8—11.0mmoL/L。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提出的IFG切点为〉5.6mmol/L,  相似文献   

8.
Yang ZJ  Yang WY  Xiao JZ  Li GW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73-1776
目的 明确美国糖尿病学会 2 0 0 3年修订的空腹血糖受损 (IFG)的下限新切点 (5 6mmol/L)对中国成人糖调节异常各组分患病率的影响 ,并探讨新切点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资料库中具有完整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资料的 15 5 6 4例中国成人 (≥ 2 5岁 )。以空腹血糖 (FPG) 5 6mmol/L(简称新标准 )和 6 1mmol/L(简称旧标准 )作为IFG的诊断下限切点 ,分别计算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单纯糖耐量异常 (i IGT)、同时IFG和IGT(IFG/IGT)的患病率。以OGTT 2h血糖 (7 8mmol/L≤PG2h <11 1mmol/L)为诊断糖调节异常(IGR)的金标准 ,分析不同FPG水平对IGR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描绘FPG诊断IGR的ROC曲线 (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 结果  (1)i IFG、i IGT和IFG/IGT患病率以旧标准诊断分别为 8 71%、12 0 8%和 5 95 % ,以新标准诊断分别为 2 1 2 5 %、6 89%和 11 13%。 (2 )ROC分析提示诊断IGR的FPG最佳切点为 5 6mmol/L ,此切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1 9%和 6 3 9%。结论 FPG标准从 6 1mmol/L下调至 5 6mmol/L使本组人群IFG患病率增加 1 2倍。从尽量缩小IFG和IGT诊断分歧的角度 ,IFG的下限切点为 5 6mmol/L可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35~74岁自然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DM)筛查,分析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仅进行空腹血糖筛查可能造成的漏诊及误诊情况。方法在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自然人群进行体检。35~74岁居民均纳入研究对象,对空腹血糖≥5.6mmol/L者作OGTT筛查。结果体检结果显示,2DM患病率为15.1%,其中新诊断2DM者为45.8%,明显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糖调节受损(IGR)163例,患病率为4.9%。若不进行OGTT试验将有12.6%新诊断的2DM、42%空腹血糖受损(IFG)、25.8%糖耐量异常(IGT)、41.3%IFG合并IGT漏诊,36.4%新诊断2DM误诊为IFG。结论2DM患病率在我国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大城市郊区农民患病率明显上升,对其进行糖代谢检查十分必要,进行OGTT试验可明显减少漏诊及误诊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筛查糖调节受损(IG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成年人869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33名,女236名,平均42.95±12.3岁,受检者空腹10 h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FPG≥6.1且〈7.0 mmol/l或GA〉18.5%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确诊。结果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该研究人群DM、IGR和正常糖调节者(NGR)分别为35例、19例、815例。通过绘制ROC曲线,FPG与诊断为IGR相关的临界点为6.31 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2%和99.3%,曲线下面积0.294(95%CI0.087~0.501),阳性似然比96.3,阴性似然比0.32;GA与诊断为IGR相关的临界点为11.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1%和38.9%,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469~1.0),阳性似然比1.196,阴性似然比0.692。当筛查IGR时,AUC的结果为GA=11.9(0.737)〉FPG=6.31(0.294),提示GA的筛查准确度较高。联合试验可以提高筛查效率,系列试验即FPG≥6.31且GA大于11.9%同时符合为阳性,得出灵敏度为94.1%,比单纯采用FPG≥6.31 mmol/L筛查糖调节受损提高筛查效率38%,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筛查糖调节受损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6.31 mmol/L〈FPG〈7.0 mmol/L且GA〉11.9%时应进一步行OGTT了解2h PG,以明确有无IGR。  相似文献   

11.
OGTT在FBG正常时诊断IGT和DM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正常时糖尿病(DM)和糖耐量减低(IGT)的发生规律.方法:研究对象为排除了已确诊的糖尿病、急性疾病、外伤手术、急、慢性肝病、妊娠妇女及其它患有影响糖代谢疾病患者的健康体检者.根据其OGTT试验服糖后2h血糖(2hP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DM组、IGT组、正常组.结果:在FBG正常(4.0~6.0mmol/L)时,有91例DM,占DM组(292例)的31.2%,占FBG正常例数(3071例)的2.96%;有466例IGT,占IGT组(514例)的90.7%,,占FBG正常例数的15.2%.结论:高血压、超重、年龄大于40的患者即使FBG≤6.0mmol/L,也应以餐后2h血糖(2bPG)或OGTT试验来筛选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  相似文献   

12.
高春华  刘淑芬  毛焕东  郭全付  刘欣  高书华 《医学争鸣》2008,29(20):F0002-F0002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7/06/2008-05疑为2型糖尿病(T2DM)而在我院就诊并行瑞格列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RG-OGTT)患者中,随机抽取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FPG)<6.1mmol/L,2 h血糖(PG)<7.8 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糖调节受损(IGR)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关系.方法 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组42例、IGR组33例及T2DM组39例,测定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BG)、胰岛素(INS)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与NGT组比较,HOMA-IR有差异(P<0.01);T2DM组与NGT及IGR组比较,HOMA-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GR组服75g糖2h INS(INS120)显著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NGT组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诊断老年T2DM有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老年IGR作为T2DM的前期,表现出INS120的异常升高,在IGR时已出现IR.T2DM老年患者SBP增高是与IR并存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恒河猴模型,使之成为研究人类T2DM的有效替身。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为基础,在出现高脂血症和肥胖状态后注射35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测定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分析其部分临床特征。结果 T2DM模型组体重指数(BMI)大于35达到重度肥胖,有高脂血症的特点,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增高(P<0.01),尿糖检测呈阳性,葡萄糖耐量受损并且空腹血糖高于7 mmol/L、2 h的血糖水平高于11.1 mmol/L,胰岛有轻度损伤和病变。结论通过部分临床特征分析,T2DM模型组具有典型的T2DM临床特征,可成为T2DM研究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家系中初诊T2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状况;探讨新诊断T2D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来自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158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配偶(NC)62例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据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将T2D分为DM1(FPG<6.1 mmol/L)、DM2(6.1 mmol/L≤FPG<7.8 mmol/L)和DM3(FPG≥7.8 mmol/L)3组.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作用指数(IA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用3种胰岛素分泌指数及3种相应的葡萄糖处置指数(DI)分别评估基础、早期和糖负荷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①家系的初诊T2D,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 Homa-IR逐渐增加,IAI、胰岛素分泌指数和DI进行性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0.05);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比,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更为明显.②在NC组FPG的变化主要由Homa-IR解释(近60%);而初诊T2D各亚组则主要由Homa-β解释,在DM3组Homa-β可解释的比例高达89.6%.结论 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但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更加突出,对空腹血糖的影响更大,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可能在T2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状况,提高心血管科医师对糖尿病前期的防治意识和水平。方法对328例未曾诊断过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糖状况分析,所有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PG),对其中FPG<7.0mmol/L未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328例高血压病患者单纯FPG检测发现糖尿病率为4.88%(16/328),糖调节受损率为22.56%(74/328);结合OGTT方法诊断的糖尿病检出率为10.37%(34/328),糖调节受损率为37.5%(123/328)例。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IGR),多表现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在5.6-6.9mmol/L的患者应常规作OGTT检查,以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干预IGR。  相似文献   

17.
戴武 《安徽医学》2006,27(4):297-299
目的研究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人群的胰岛素分泌状况,以了解空腹血糖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118例受试者根据FPG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6个组:FPG1:3.7~6.09mmol/L;FPG2:6.1~6.99mmol/L;FPG3:7.0~7.99mmol/L;FPG4:8.0~9.99mmol/L;FPG5:10.0~14.99mmol/L;FPG6:15.0mmol/L以上。测定患者F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后0.5h、1h、2h血糖和胰岛素。结果当FPG<8mmol/L时,随着FPG升高,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逐渐上升,当FPG>8mmol/L时开始降低(P<0.05),随着空腹血糖的增高,lnHOMA-β及In△ln3o/△G3o呈逐渐上降趋势。结论高血糖对B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直接影响糖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及β细胞基础胰岛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白细胞(WBC)计数水平的差别.方法:对489例30岁以上自然人群作了OGTT,根据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将调查人群分为正常糖代谢(NFG/NGT)、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DM)三组,IGR组再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联合糖调节受损(IFG/IGT)三组,比较各组WBC计数、血压、血脂和胰岛素等指标的差别.结果:IGR和DM组WBC计数明显高于NFG/NGT组(P<0.01),IGT、IFG和IFG/IGT三组WBC计数水平无差别(P>0.05).相关分析提示WBC计数与BMI、腰围、SBP、TG、LD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DM及IGR患者WBC计数水平轻度增高,提示慢性亚临床炎症与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Ⅱ型糖尿病(T2DM)恒河猴模型,使之成为研究人类T2DM的有效替身。方法 以高糖高脂饮食为基础,在出现高脂血症和肥胖状态后注射35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测定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分析其部分临床特征。结果 T2DM模型组BMI大于35达到重度肥胖,有高脂血症的特点,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增高(P<0.01),尿糖检测呈阳性,葡萄糖耐量受损并且空腹血糖高于7mmol/L、2h的血糖水平高于11.1mmol/L。结论 通过部分临床特征分析,T2DM模型组具有典型的T2DM临床特征,可成为T2DM研究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4年间的45例小儿肥胖症病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45例健康的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以及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异常(IGT)以及糖尿病(DM)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儿童FBG、2h PG分别为(5.6±1.3)mmol/L和(8.7±1.7)mmol/L,对照组儿童FBG、2h PG分别为(4.7±1.1)mmol/L和(7.4±1.8)mmol/L,观察组FBG、2h P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GT、DM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症儿童罹患糖尿病几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