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观察Twinblock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5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应用Twinblock进行矫治,每位患者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NB角、前下面高、后面高、下颌体长等在治疗后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B角、OJ等在治疗后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winblock治疗后覆盖、覆(牙合)减少,下颌后缩的面型、(牙合)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对2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进行矫治.男11例,女13例.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 矫治后SNA、ANB、OJ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SNB角增大、下颌升支、下颌体长度均有增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安氏Ⅱ类患者在应用Twinblock后,覆(牙合)覆盖减小,(牙合)关系改善,改变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类型,对此类患者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双期矫治,但是,在恒牙列早期,颌骨的生长仍在继续,对正畸治疗的修复和改建反应迅速,此时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功能矫治器进行综合性治疗仍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近年来,我们采用方丝  相似文献   

4.
研究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7例安氏Ⅱ类错合病人进行治疗,男9例,女8例,年龄9-14.5yr,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以下颌后缩为主。首先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骨骼的矢状关系,待恒牙期用固定矫治器精细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所选病例的磨牙关系。前牙覆合,覆盖得到矫正,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结果 所选病例的磨牙关系。前牙覆合,覆盖得到矫正,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合的矫治,可取得满意的骨骼及侧貌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 下颌后缩错 的方法和原理。方法 :选择 2 5例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 1分类错 患者 ,年龄 10~ 12岁 ,后牙均为远中关系 ,全天戴用Twin -block矫治器 9~ 12个月。结果 :用Twin -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 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 进行第一期矫治后 ,颌骨和磨牙关系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 ,前牙覆盖减小 ,改善了安氏Ⅱ1 牙弓间的不协调。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用于早期以下颌功能性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 1分类错 的功能性矫治 ,可取得明显的牙 骨骼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斜面导板在固定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直丝弓矫治并结合使用斜面导板解除患者的深覆牙合、深覆盖,对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下颌前移基本到位,磨牙都达到中性关系,咬牙合关系良好,下颌后缩面形改善显著,覆牙合覆盖正常,前牙覆牙合减少3.4 mm,覆盖减少4.9 mm,SNA变化不大,SNB增加2.6°,ANB减少2.8°,MP-FH增加2.9°,NP-FH增加2.2°,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直丝弓矫治器和斜面导板二者联合治疗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快速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 ,寻找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方法 对 9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使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矫治 ,再用固定矫治整平牙列 ,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9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中性关系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患者侧貌得到很大改善。结论 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 ,能调整骨骼矢状关系不调 ,矢状关系调整后再进行固定矫治 ,减少了矫治难度 ,且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制作简单 ,易被患者接受 ,显效快 ,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安氏Ⅱ1类错畸形的典型特征为上颌相对前突,下颌相对后缩,因此,正畸治疗的期望目标为尽可能地抑制上颌和上牙弓的向前发育,促进下颌和下牙弓的向前生长发育。为达到此目的,临床中通常采用固定矫治技术减数矫治的方法,限制上颌向前发育,同时对上下颌的协调也有一定帮助。但是,临床中常常会遇到不愿拔牙的患者;另外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还发现,有一部分此类错畸形的患者,利用非减数矫治的方法同样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技术在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10~12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双期矫治。结果:25例患者经双期矫治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双期矫治技术能有效治疗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促进下颌骨正常发育,改正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改善患者的面型美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对24例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进行矫治。男11例,女13例。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矫治后SNA、ANB、OJ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SNB角增大、下颌升支、下颌体长度均有增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安氏Ⅱ类患者在应用Twinblock后,覆覆盖减小,关系改善,改变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的差异。方法选取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和正常各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各种下颌运动时其髁突的运动轨迹。结果实验组双侧髁突开闭口轨迹运动幅度减小、位移量小于正常者(P<0.05);前伸后退轨迹前伸幅度增加,位移量大于正常者(P<0.05);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在矢状面上的轨迹较前伸轨迹向前下方倾斜度增加。髁突位移5mm时矢状面倾斜度在各种下颌运动时均大于正常者(P<0.05)。结论实验组髁突运动轨迹与正常相比有显著差异,可能与其髁突位置、前牙覆覆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 用肌激动器 (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 1 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 ,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 ,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 ,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 ,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技术在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10~12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双期矫治。结果:25例患者经双期矫治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双期矫治技术能有效治疗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促进下颌骨正常发育,改正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改善患者的面型美观。  相似文献   

14.
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在姿势位,紧咬位及前后向运动及咀嚼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规律,以探讨该类错He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美国Myotronic公司研制的K6-I型肌电仪及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19名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上述各肌的肌电活动,并以同年龄段的1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①姿势位时,后缩组DA的肌电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前伸运动时,后缩组3组肌群的肌电活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后退运动时,后缩组MM、TA的肌电幅值均高于对照组;③ICP最大紧咬位及咀嚼运动中,后缩组MM低于对照组,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氏Ⅱ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与发育正常儿童相比,下颌后缩对升降颌肌活动能力不产生明显影响,但对其功能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安氏Ⅱ类错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发病率高 ,对颌面影响较大的一种错畸形。临床上使用功能性矫治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等错变得越来越普遍。功能性矫治器通过建立新的“肌肉运动型”而产生的新的“功能型”及“形态型” ,将颌面异常生长方式导向正常。本文探讨的是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患者 6例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10~ 14岁 ,平均年龄 11.6岁。选择标准 :处于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 ,无矫治史 ,磨牙关系为远中尖对尖或完全远中关系 ,前牙深覆Ⅲ° ,咬伤牙龈 ,深覆盖Ⅲ° ,平均 11…  相似文献   

16.
Twinblock矫治器在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He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He的治疗,寻找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方法 对9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He患者使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再用固定矫治整平牙列,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9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中性关系。前牙覆He覆盖正常,患者侧貌得到很大改善。结论 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能调整骨骼矢状关系不调,矢状关系调整后再进行固定矫治,减少了矫治难度。且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制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显效快,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末期的患儿22例,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摄取矫治前后的头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斜面导板矫治后较好地减小前牙覆覆盖,使磨牙关系转变为中性。而且促进了下颌骨发育,对下切牙轴倾度控制较好,达到改善面型的目的。结论:恒牙列后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错采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大大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activator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错颌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特点.方法 23名9-13岁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患者应用activator进行矫治.男11名,女12名.每名患者矫治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曲面断层、及手腕骨X线片.对activator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10个项目的 测量,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SNA、ANB、OJ、UI﹑SN、UL-ELine等在治疗后减小,差异有显著性;SNB、LI﹑MP、CO-GN、MP﹑SN、LL-ELine等在治疗后增大,差异有显著性.下颌综合长度增加,下颌平面角增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ctivator在生长发育期的Ⅱ类1分类病例的治疗中能有效减小覆合、覆盖、改善颌关系从而改善患者的Ⅱ类骨面型.对对于存在拥挤或下前牙较唇倾的Ⅱ类病例,activator及二期治疗时的拔牙矫治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21例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1类错病例,分别在治疗前(T_1)、戴用矫治器后1周(T_2)、治疗结束时(T_3)拍摄双侧闭口薛氏位X线片,行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戴矫治器后1周关节前后间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矫治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可引导后缩的下颌及髁突前移改建,并稳定于正常关节位,矫治结束后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不受矫治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期的科学研究中,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采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已得到满意的疗效。本文就功能矫治器的分类、适应证、作用机制、特点等做一综述,并介绍一种临床应用证明非常有效的新型功能矫治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