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大鼠连续14天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造模。造模后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9mL/kg氟西汀、5g/kg和10g/kg柴胡疏肝散灌胃。给药开始后第0、4、7、10、14天测量体重,第0、7、14天计算Open—Field行为得分,第15天处死动物,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体重,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得分,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和DA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水平活动得分,5-HT和DA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抗抑郁效果显著,可能与增加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60只4~5月龄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共4组,每组15只。采用孤养和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利用敞箱实验、糖水偏爱度和体重检测等指标评定大鼠行为学改变,并用电镜观察大鼠脑海马CA3区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A3区的细胞凋亡数目。结果造模21 d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体重和糖水偏爱度明显降低(P<0.01或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糖水偏爱度与体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0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3区凋亡细胞平均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海马CA3区凋亡细胞平均数明显减少(P<0.05)。同时,电镜观察结果也显示,海马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结论柴胡疏肝散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拮抗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乙酰胆碱代谢的变化规律及柴胡疏肝散对其影响。方法:60只4-5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共4组,每组15只。利用孤养结合21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UMs)制造抑郁症模型。21d后,采用敞箱实验、糖水消耗量检测和体质量检测等指标评定大鼠行为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大脑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与胆碱乙酰化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e,ChAT)的蛋白表达变化,应用RT-PCR检测ChAT mRNA的表达,利用比色法检测AChE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体质量和糖水偏爱度均明显降低(P<0.01-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糖水偏爱度与体质量均明显升高(P<0.05-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区ChAT、ACh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ChAT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海马区ChAT mRNA明显下调(P<0.05);比色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区AChE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海马区AChE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胆碱能神经系统与抑郁症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症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大脑组织海马区ChAT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大脑海马区AChE活性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特异性表达的microRNAs,同时观察中药柴胡疏肝散对海马内micro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敞箱试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大鼠行为改变;采用microRNA芯片检测海马内microRNAs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模型组海马内差异达2倍以上的特异性miRNA共计有13个,其中下调的miRNA包括miR-298,miR-130b,miR-135a,miR-323,miR-503,miR-15b,miR-532,miR-125a,上调的miRNA包括miR-7a,miR-212,miR-124,miR-139,miR-182;在这13个特异性miRNA中有2个(即miR-125a和miR-182)在柴胡疏肝散组中予柴胡疏肝散干预后又恢复正常.结论:该研究初步发现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海马内13个特异性microRNAs,其中miR-125a和miR-182在中药柴胡疏肝散干预后恢复正常,这2个microRNAs可能是中药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作用靶点,应进一步分析其靶基因以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以柴胡疏肝散为载体研究疏肝理气法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刺激经6-羟多巴胺处理的大鼠攻击受试大鼠作为心理应激源,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场地试验检测受试大鼠行为学的改变。结果:强烈的心理应激可导致大鼠行为发生显著改变;柴胡疏肝散能减轻心理应激对大鼠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结论:以柴胡疏肝散为代表的疏肝理气法能词适大鼠抗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AD)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模型组(C),柴胡疏肝散低剂量和高剂量组(D、E),补肾组(F)均采用D-半乳糖和Aβ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Aβ造模成功后的第9天,D、E组分别ig给予柴胡疏肝散10,20 g.kg-1,F组给予脑力宝20 g.kg-1。各组均在每天上午9∶00按10 mL.kg-1的容积ig给药,连续ig28 d。ig前后分别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每组取3只,在ig干预结束后的第4天处死动物取海马,Leica EMUC-7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结果: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ig前后迷宫寻找平台时间分别为17.34±3.35s,12.78±2.54s,补肾组分别为17.79±2.25s、14.11±2.66s,2组ig前后比较及ig后与同期的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显示,疏肝低剂量组神经元结构基本正常,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较清晰,突触间隙清晰,线粒体膜基本完整,线粒体嵴较清晰。疏肝高剂量组神经元结构正常,突触小泡及突触间隙清晰,线粒体膜完整,线粒体嵴清晰可见;而模型组电镜下神经细胞形态破坏,结构紊乱,突触密度降低且均匀不一,突触间隙变小不清,突触小泡数量减少,游离核蛋白体减少,线粒体膜不完整,线粒体嵴模糊。结论:大剂量柴胡疏肝散对AD大鼠模型脑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AD治疗中应重视疏肝理气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高ERK1/2、P-ERK在海马CA3、DG区的阳性细胞数。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肝郁大鼠海马CA3、DG区ERK1/2、P-ERK信号通路的活动而起到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大脑功能,缓解肝郁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柴胡疏肝散干预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及肝气郁结证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柴胡疏肝散组和PSD模型组各40只,正常对照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先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手术1周后开始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同时柴胡疏肝散组给予柴胡疏肝散7.875 g.kg-1 ig,PSD模型组给予蒸馏水ig,均21 d;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cl-xs,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模型组Bcl-xs蛋白表达升高,Bcl-xl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PSD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Bcl-xs蛋白表达下降(P<0.01),Bcl-xl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对PSD模型大鼠海马Bcl-xs,Bcl-xl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干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肝气郁结证是PSD的主要证型,且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症(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从细胞分子水平探索柴胡疏肝散治疗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即柴胡疏肝散治疗组、PSD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首先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CAO)模型,并按long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手术1周后开始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同时柴胡疏肝散组(7.875 g.kg-1.d-1),ig 21 d,模型组蒸馏水ig。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x蛋白阳性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柴胡疏肝散组与模型组比较,则明显下调Bax蛋白表达(P<0.01),上调Bcl-2蛋白表达(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可通过下调Bax、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PS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紊乱及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慢性应激3周,另一组不进行慢性应激;同时以空白对照组及慢性应激组为对照。造模结束后,Morris水迷宫测定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慢性应激组及糖尿病联合慢性应激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EL)延长,空间探索时间(SET)缩短;血浆CORT、ACTH、CRH水平升高;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形态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改变;但是糖尿病联合慢性应激组大鼠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导致糖尿病大鼠HPA轴紊乱及海马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为200~230g,清洁级,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选择28只动物,在安静、7:00~19:00光照、19:00~7:00黑暗的实验室中驯养1周,使其适应环境后再进行正式实验。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艾灸治疗组、阿米替林组,每组7只动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腹腔注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每天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0.5 mg/kg造模,连续14天。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9 ml/kg氟西汀、5g/kg和10g/kg柴胡疏肝散灌胃。对各组大鼠体重、上睑下垂、体温、运动抑制和open-field得分进行观察,分析柴胡疏肝散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上睑下垂、运动抑制和open-field得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P0.05),有对抗利血平化眼睑下垂趋式,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HSGS中、高剂组运动抑制对抗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在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得分有所增加(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显著增加抑郁大鼠体重,部分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行为学改变,增加其在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得分,柴胡疏肝散"肝主疏泄"理论治疗抑郁症可能与改善行为学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脾法治疗抑郁的机制。方法:比较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对抑郁模型大鼠的疗效差异。结果:两者对抑郁模型大鼠体重、血清及脑组织中SOD、MDA,IL-1、IL-6均有影响,与柴胡疏肝散相比,四君子汤对大鼠体重的增加和血清中IL-1的含量变化影响更显著。结论:四君子汤可增加抑郁模型大鼠体重,提高SOD、MDA,降低IL-1、IL-6水平从而发挥治疗抑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氟西丁组,每组10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醇(COA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较正常组、电针组和氟西丁组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和氟西丁组血清皮质醇(COA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和氟西丁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通过抑制亢进的HPA轴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建模组40只,建模组采用CUMS结合孤养方法构建大鼠抑郁模型,建模周期28 d。建模成功后将40只建模组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文拉法辛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125、2.250、4.500 g/mL柴胡疏肝散药液,文拉法辛组给予3 mg/mL文拉法辛溶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各组均按体质量0.5 mL/100 g灌胃1次,连续14 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继续给予CUMS。测量并观察各组体质量变化,采用糖水偏好指数、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较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PI3K、PI3K、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并计算p-PI3K/PI3K、p-Akt/Akt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糖水偏好指数显著降低(P均<0.01),强迫游泳不动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便秘模型大鼠的疗效,探讨便秘从肝论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20只(雌雄各半);实验组、对照组用复方地芬诺酯片造便秘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汤剂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治疗14天;记录治疗最后7天各组大鼠大便重量。治疗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大鼠活性炭推进速率,血浆中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含量,远段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胃肠活性炭推进速率增加,大便重量增加,AQP3表达上调,血浆中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含量上升。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以柴胡疏肝散汤剂治疗便秘模型大鼠可使其便秘症状得到改善,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学和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肝郁证模型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治疗组)3组。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测评开野、蔗糖水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与对照组比较,前额叶皮质及海马中的5-HT、5-HIAA、DA含量均下降,NE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5-HT、5-HIAA与DA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E含量呈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治疗肝郁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调节肝郁证大鼠脑5-HT、5-HIAA、NE、DA有关,主要是通过增加海马中的5-HT、5-HIAA、DA水平,从而有效发挥抗肝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磊 《新中医》2003,35(12):55-56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肌囊炎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42例均是1998年2月~2001年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0~71岁,平均45岁;病  相似文献   

19.
20.
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血液流变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用枷锁法造模后,观察大鼠体重、免疫器官重量、IL-2、神经递质、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糖水消耗量降低,胸腺、脾脏、及IL-2含量下降,血流变呈血瘀样表现,NA、DA及5-HT含量下降,柴胡疏肝散可明显对抗上述改变。结论:柴胡疏肝散对大鼠实验性肝郁证有明显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