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以期提高吲哚美辛的溶出速率。方法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普兰尼克三嵌段共聚物P123作为双模板,用软膜板法制备具有介孔孔道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药物载体,采用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脱附手段表征载体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用吸附平衡挥干法载药制得吲哚美辛固体分散体,并对该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制得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由粒径相对均一的球形粒子组成。其粒径主要集中在2~5μm,载体的比表面积为502.87 m2·g2·g(-1),孔容为2.23 cm(-1),孔容为2.23 cm3·g3·g(-1),孔径为23.75 nm。吲哚美辛/介孔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药物溶出速率与累积溶出度与吲哚美辛原料药相比均有了显著提高。结论吲哚美辛已高度分散于微球载体中,药物的溶出速率明显加快,为提高吲哚美辛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15):2056-2061
目的:研究利培酮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为骨架制备利培酮缓释片。采用篮法考察市售利培酮片、利培酮缓释片及其物理混合物在0.1 mol/L盐酸中12 h内的体外释放度(Q_(12h)),并对利培酮缓释片释药模型进行拟合。以氯氮平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灌胃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各2 mg后48 h内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n=6),并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市售利培酮片(Q_(12h)=97%)和物理混合物(Q_(12h)=95%)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明显减慢(Q_(12h)=83.7%),利培酮缓释片在0.1 mol/L盐酸中的释放更接近于一级释放(R2=0.998 9),以扩散为主、溶蚀为辅。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以利培酮计t_(1/2)为(4.64±0.93)、(6.65±0.92)h,c_(max)为(34.46±7.75)、(8.57±6.91)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314.39±10.33)、(192.98±49.14)ng·h/mL;以9-羟基利培酮计t_(1/2)为(7.08±0.93)、(10.45±0.78)h,c_(max)为(98.08±5.43)、(54.55±4.88)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894.71±131.15)、(1 227.99±112.12)ng·h/mL(n=6)。与市售利培酮片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t_(1/2)和MRT明显延长,c_(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经介孔二氧化硅负载后具有缓释作用,可延长药效发挥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葡萄糖敏感型二氧化硅载胰岛素体系,对其葡萄糖响应性释放胰岛素及降血糖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有机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以透射电镜、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动态光散射仪对该载体进行表征;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吸附平衡法载药;以3-羧基苯硼酸接枝壳聚糖制备葡萄糖敏感材料,通过氢键作用将葡萄糖敏感材料包覆于载药二氧化硅表面制得葡萄糖敏感载药体系;以HNMR、IR、TG等对葡萄糖敏感材料的结构及包覆量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载药体系的载药量及药物的累计释放度进行测定;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考察载药体系的体内降血糖效果。结果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孔径为13 nm,对胰岛素载药量为27. 4%;经计算葡萄糖敏感材料的包覆量为10. 7%;释放介质中无葡萄糖时,载药体系基本不释药、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1时,1 h内累计释药量增至42. 7%;制得的葡萄糖敏感型胰岛素二氧化硅载药体系按30 IU·kg-1胰岛素计量给药,6 h血糖降低22. 7%。结论设计制备的葡萄糖敏感型二氧化硅载胰岛素体系具有葡萄糖响应性释药功能及一定的体内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构建高效、低毒、高肿瘤靶向性的乳腺癌给药系统,拟采用化疗与光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乳腺癌进行治疗。方法 本文以盐酸吡柔比星和多西紫杉醇作为模型药物联合使用共同负载于介孔二氧化硅(MSNs)纳米粒内,利用盐酸多巴胺(PDA)碱性条件下自身氧化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形成聚多巴胺薄膜,最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将活化后的叶酸修饰于盐酸多巴胺表面,最终制得双载药叶酸修饰聚多巴胺膜包覆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FA-PDA-THP-DTX-MSNs)。结果 通过单因素考察最终确定介孔二氧化硅载药条件:载药溶剂为25%乙醇水溶液、药物载体比为1∶1、载药时间为12 h;盐酸多巴胺包覆条件:盐酸多巴胺浓度为0.5 mg·mL-1、搅拌时间为3 h。对双载药叶酸修饰聚多巴胺膜包覆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粒径、Zeta电位、傅立叶红外光谱等进行测定并与未进行修饰前介孔二氧化硅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盐酸多巴胺和叶酸(FA)均成功修饰。测定最终成型的纳米粒,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为球形,大小均一,粒度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平均粒径为(201.4±21.7)nm, PDI指数为0.264,Zeta电位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方法:以PLA为成膜材料,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乳酸微球并优化制备工艺;对载药微球进行表征;超声介导下进行载药微球的体外释药试验。结果:微球粒径在1~7μm,大小均一;羟基喜树碱浓度在10mg.mL-1下,载药微球包封率为62.2%,载药量为1.69%;药物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以PLA为成膜材料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的羟基喜树碱微球,有望实现降低羟基喜树碱给药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靶向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利培酮长效注射微球并进行体外释药动力学考察。方法:选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采用新型超微粒制备系统制备利培酮PLGA微球。以转碟上聚合物析出量、丝状物的形成和微粒表面形态为考察指标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及处方;观察微球表面形态,测定其粒径、包封率、考察其体外释药动力学。结果:20%和30%载药量的微球表面均光滑圆整,分散性好;其包封率分别为94.7%和93.94%,中值粒径分别为31.65和28.13μm;持续释药时间均可达16 d,释放数据用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符合一级和Higuchi方程。20%载药量微球1 h释药率仅为4.2%,突释率低,且其释放速率和释放时间与市售利醅酮微球(恒德)快速释放期基本一致而无延滞期。结论:超微粒制备系统(UPPS)可单步骤制备长效微球,工艺稳定,简单可行,有望成为一种适合工业微球制备技术。UPPS制备的20%载药量微球可开发为释放2周的制剂,由于无释放延滞期,将比市售品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7.
赵利枝  陈小伟  郝贵周 《齐鲁药事》2013,32(5):287-288,291
目的制备法罗培南钠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以乙基纤维素N-100为包衣材料,以聚维酮k30为致孔剂,流化床包衣制备法罗培南钠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增重、致孔剂用量等因素对缓释微丸释放度的影响,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征及释药机制。结果所制备的微丸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释药动力学方程。结论制备的法罗培南钠缓释微丸具有较理想的体外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对载药与药物溶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水难溶性药物的分散性及溶出度,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作为水难溶性药物的载体。方法探索得到简单有效地制备球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分析表征载体的外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并选取水难溶性药物西洛他唑作为模型药物,以溶剂浸渍挥干法载药制得药物固体分散体,采用热分析、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以及溶出度实验研究药物固体分散体的基本性质。结果制得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形貌近球状,粒径大小分布在200~250 nm,载体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 101.54 m2.g-1,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0 nm。载药过程对西洛他唑在载体中的存在形式没有影响,固体分散体中西洛他唑的溶出度得到显著提高,当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3时,药物60 min累计溶出达85%。结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有望成为水难溶性药物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控制药物在到达作用部位前于载药系统的提前释放,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研究制备了还原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载药系统。方法采用后修饰法制备不同巯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载体的外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进行表征,并选取具有巯基的抗癌药物6-巯基嘌呤作为模型药物,将药物通过二硫键共价装载到载体上。结果当巯基化试剂加入量为1 m L时,载药体系有最大的载药量为5.02%。研究所构建的还原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载药系统,在没有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存在的条件下,药物"零"释放,而当GSH的浓度为3 mmol·L~(-1)时,2 h累计释放量超过70%。结论研究构建的共价载药系统具有明显的还原响应型释药特征,为控制药物的释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盐酸洛美沙星淀粉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以盐酸洛美沙星为模型药物,采用吸附载药法和包埋载药法制备了载药淀粉微球,通过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在不同的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情况,对上述2种方法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吸附法制备的载药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14.54μg·mg^-1,药物包封率为39.72%;而包埋载药法制备的淀粉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19.32μg·mg^-1,药物包封率为48.95%。体外释药特性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缓释特性,其中包埋载药法制备的淀粉微球比吸附载药法制备的淀粉微球有更好的缓释能力,在不同的释放介质中释药曲线也有所不同,在模拟胃液中累计释药量只能得到70%;而在模拟肠液中累计释药量能达到80%以上。结论吸附载药法和包埋载药法制备的载药淀粉微球都具有缓释作用,但后者体外释药具有更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欧盟批准抗精神病新药帕利培酮缓释片 2007年6月25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Johnson&Johnson公司开发的帕利培酮缓释片(paliperidon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Invega),用于1日1次口服治疗精神分裂症。帕利培酮实是现常用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Risperdal)的主要活性代谢物,它采用渗透泵释药系统释药,后者能使药物在24小时内以稳定速率释放至血流中。帕利培酮缓释片具有较之利培酮更强的疗效,并已被临床证实能够改善患者功能且具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制备载姜黄素(Cur)的介孔二氧化硅(MSN)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选择性刻蚀法分别制备MSN和HMSN,并采用溶剂挥干法制备载药体系Cur-MSN、Cur-HMSN,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表征药物的存在状态。以0.10%SDS溶液、0.25%SDS溶液为释放介质,对原料药以及不同载药体系的体外释放率进行比较。结果:Cur-MSN、Cur-HMSN的载药量分别为22.71%、38.15%。DSC和XRD试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在MSN和HMSN中结晶度下降,以微晶状态存在。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与姜黄素原料药相比,Cur-MSN和Cur-HMSN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HMSN相比MSN具有更高的载药量,MSN和HMSN作为载体均能发挥药物缓释作用,有望成为理想的姜黄素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盐酸洛美沙星淀粉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 以盐酸洛美沙星为模型药物,采用吸附载药法和包埋载药法制备了载药淀粉微球,通过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在不同的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情况,对上述2种方法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吸附法制备的载药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14.54 µg·mg-1,药物包封率为39.72%;而包埋载药法制备的淀粉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19.32 µg·mg-1,药物包封率为48.95%。体外释药特性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缓释特性,其中包埋载药法制备的淀粉微球比吸附载药法制备的淀粉微球有更好的缓释能力,在不同的释放介质中释药曲线也有所不同,在模拟胃液中累计释药量只能得到70%;而在模拟肠液中累计释药量能达到80%以上。结论 吸附载药法和包埋载药法制备的载药淀粉微球都具有缓释作用,但后者体外释药具有更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利培酮微球中结晶型药物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利培酮微球,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外观和截面,并建立了X-射线衍射法定量测定微球中结晶型药物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备的微球其内部药物结晶的形态和数量不同,结晶型药物含量越高体外释药停滞期越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制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缓释片,以期提高难溶性药物西罗莫司的溶出度,并降低其毒副作用。首先,制备西罗莫司自微乳,用介孔硅进行固化。其次,以外观、硬度、体外释放度为指标筛选适宜的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的缓释片,以星点设计优化处方,考察其体外释药情况。最后,以市售西罗莫司片作为参比制剂,进行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实验(动物实验和福利过程均已获得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批准)。结果表明,缓释片的最终处方[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1∶1, w/w)]的用量为162 mg, HPMC K4M为80 mg,羧甲基淀粉钠为80 mg,微晶纤维素为168 mg。体外释药实验结果显示,自制缓释片在12 h内缓慢释药,符合Ritger-Peppas模型。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市售西罗莫司片相比,缓释片的Cmax降低了49.47%; Tmax延长了5.1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81%。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缓释片具有良好的体外、体内缓释效果,为其他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及其缓释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微波法合成PLA-PEG-PLA,并以该嵌段共聚物为基质制备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考察磁性载药微球和非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对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ASA/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载药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微乳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制备了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结果 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是一种三嵌段共聚物.载药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μm.体外模拟释药试验表明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24h释药率分别为69.16%和100%.结论 以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ASA-Fe3O4/PLA-PEG-PLA磁性载药微球比ASA/PLA-PEG-PLA非磁性载药微球具有较快的药物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模型蛋白的空间尺寸设计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初步探索不同孔径载体对蛋白药物载药、释药及稳定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表面活性剂P123为胶束模板,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利用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表征载体;以溶菌酶(lysozyme,LYS)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模型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测定不同孔径载体对LYS和BSA酶降解的保护程度。结果制备出三种孔径(7、17、22 nm)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三种载体对LYS和BSA的载药量均为40%左右,LYS和BSA在三种载体中的总释放度均随孔径的减小而减小,7 nm和17 nm载体分别对LYS和BSA的保护作用最强。结论介孔二氧化硅可用于高效装载蛋白药物并提高其稳定性,载体孔径尺寸越接近蛋白药物的大小,对其保护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介孔复合硅(CaO-SiO2-P2O5)微球,考察其作为水难溶性药物载体提高水难溶性药物的分散性及溶出度的优势。方法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介孔CaO-SiO2-P2O5微球,以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分析表征载体的外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选取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以溶剂浸渍挥干法载药制得药物固体分散体;采用热分析、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分析以及溶出度实验研究药物固体分散体的基本性质。结果制得的复合硅载体的形貌近球状,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3~6μm,载体的比表面积为637.34 m2.g-1,孔容为1.371 8 cm3.g-1,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12 nm。当药物和载体的质量比为1:4时,药物能够被包埋分散于载体内部,且以无定型的形式存在,45 min尼莫地平累计溶出达80%。结论介孔CaO-SiO2-P2O5微球有望成为水难溶性药物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9.
胡振华  袁伟恩  吴飞  王柏  金拓 《医药导报》2008,27(11):1374-1376
目的用氢氧化镁调节利培酮PLGA微球的释放速度。方法采用S/O/W液中干燥法制备包裹氢氧化镁的利培酮PLGA微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球载药量,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等性质。结果制得的微球粒径约50 μm,呈较好的球形。氢氧化镁加快了PLGA微球对利培酮的释放,释放32 d后,载有氢氧化镁的微球累积释药量均超过90%,而对照组不到70%。不同含量氢氧化镁对PLGA微球释药速度的影响也不同。结论可以通过改变加入氢氧化镁的量来改善PLGA微球释放利培酮的行为,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材料,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微球并考察其性质及体外释放行为。方法本文采用海藻酸钠为药物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双氯芬酸钠/海藻酸钠微球。考察于双氯芬酸钠/海藻酸钠投料比对载药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所得到的微球进行形貌观察。同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所得到的载药微球形态呈不规则的扁平状,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通过控制投料比,可以得到不同粒径(5.64~9.58μm),载药量(5.76~18.43%)和包封率(35.45~43.92%)的载药微球。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微球在含有0.5%氯化钙的PBS(pH=7.4)溶液的药物释放时间可以持续96h,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结论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双氯芬酸钠/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具有较高载药量和一定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