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分析26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257例患者病变部位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Hp)监测.结果:胃切除术后所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年龄最大,临床症状明显,胃镜检查示残胃黏膜胆染显著,偏金黄色,炎症反应明显;胆道疾病所致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年龄较年轻,无典型临床症状,胃镜示黏膜胆染面积广泛,偏黄绿色;胃动力障碍所致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年龄最小,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为上腹饱胀,胃镜示胆染面积较集中,偏草黄色;所有病例中合并Hp感染阳性病例较阴性病例临床症状显著,胃镜下表现胃黏膜炎症反应较重.结论:不同病因所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及胃镜表现不尽相同,可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与中医证型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理论及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枝锦 《中医学报》2019,34(6):1296-1299
目的:观察连朴饮加味黎药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并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采用连朴饮加味黎药。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分级改变以及内镜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证候有效率分别为85.0%、72.5%,内镜有效率分别为75%、60%,治疗后治疗组胃脘部胀满、胃脘部疼痛、嗳气、口苦等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内镜下胆汁反流分级、胃镜下征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饮加味黎药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胆汁反流程度、内镜下胃黏膜征象。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报》2019,(6):1296-1299
目的:观察连朴饮加味黎药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并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采用连朴饮加味黎药。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分级改变以及内镜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证候有效率分别为85.0%、72.5%,内镜有效率分别为75%、60%,治疗后治疗组胃脘部胀满、胃脘部疼痛、嗳气、口苦等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内镜下胆汁反流分级、胃镜下征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饮加味黎药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胆汁反流程度、内镜下胃黏膜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对有口苦症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症状、胃镜检查及中医证素诊断,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使用铝碳酸镁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2组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积分及胆汁反流程度作为疗效评定和临床观察的指标。结果 2组患者口苦以及相关症状、内镜下表现、胆汁反流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在口苦症状的改善、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证素辨证的基础上,应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有口苦症状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明显缓解口苦症状及胆汁反流程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积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情况.方法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20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因子分析.结果 ①本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女性居多,年龄在40~49岁和50~59岁者居多,病程分布以1~5年比例最高.②发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情志因素及既往患有肝胆疾病有一定的关系.③有寒热错杂并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肝胃气滞、胆热犯胃、肝胃郁热并胆热犯胃、肝胃郁热并气郁痰阻共7个证候因子.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位在胃胆,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性为虚实夹杂,虚证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实证为肝失疏泄、胆胃不和、胃气上逆,或邪热湿浊、蕴阻中焦、胃腑滞满、胃挟胆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宏观辨证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并中医宏观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铝碳酸镁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60例采用连朴饮基础方的基础上,根据胃镜下微观辨证加味用药,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胆汁反流程度、胃黏膜组织学以及胃镜下微观征象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3%、内镜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内镜总有效率为68.3%,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总积分以及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内镜下胆汁反流分级、胃黏膜组织学病变及微观征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内镜下微观辨证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胆汁反流分级、胃黏膜炎性病变、胃黏膜组织学病变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但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目前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策略,就我院诊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做一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胃镜检查53.7%的患者存在Ⅱ级胆汁反流。铝碳酸镁联合莫沙比利或多潘立酮治疗后117例有不同程度症状改善,有效率达96.7%。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与一般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不具特异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上以结合胆酸及改善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应用可得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胆汁反流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病变,以进食后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感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改善症状,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1]。西药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用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其复发率较高[2]。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应用,发现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袭 《黑龙江医学》2021,45(7):725-726
目的:探讨分析连朴饮加减治疗在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河南省职工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行连朴饮加减方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对比两组疗效、脾胃湿热证各症状(胃脘疼痛、纳呆、口苦)评分情况以及患者食物反流症状消失时间、胃脘疼痛消失时间.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效率分别为90.24%和73.17%,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胃脘疼痛、纳呆、口苦各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食物反流症状以及胃脘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朴饮加减方在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中,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灿晖教授系著名温病学家,临床善用温病学理论指导内科杂病,尤精于脾胃疾病的治疗,介绍王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经验,以窥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近5年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药物间关联度、核心组合、新方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剂239个,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对药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6个。[结论]近5年现代期刊文献中收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为主,药物功效以疏肝和胃、利胆泄热、散结消痞、清热燥湿和补脾理气为主,体现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Dr. Zhu Hongming has engaged in TCM internal medicine for more than 40 years and accumulated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is experience in TCM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相似文献   

14.
从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分析、治疗等论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为外邪犯胃、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痰瘀内阻。把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概括为脾胃气虚是本病之根本,气滞血瘀胃热乃病理关键,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五型,深入浅出的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2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小陷胸汤合四逆散组、小陷胸汤组、四逆散组、对照组多潘立酮组,每组33例。疗程4周,随访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证候积分变化。结果小陷胸合四逆散组、四逆散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且症状积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小陷胸汤组、多潘立酮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但随访第2周与第4周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25)。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小陷胸汤、四逆散均能改善"胃痛"、"腹胀"、"嗳气"、"泛酸"、"恶心"、"嘈杂"、"胸闷"、"胁痛"、"失眠"、"多梦"等症状(P〈0.05),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反酸"、"失眠"症状改善更明显,而"腹胀"症状改善不及多潘立酮组。结论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小陷胸汤、四逆散均能显著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治疗4周时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优于多潘立酮,小陷胸汤、四逆散疗效与多潘立酮疗效相当。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四逆散在4周随访期内症状持续改善,小陷胸汤、多潘立酮在4周随访期内症状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柴夏芩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强、生活水平提高,国人饮食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纤维胃镜的普及,发病率及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目前以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抑酸等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且易反复。中医药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就近5年来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所致的以胃黏膜损害为病理表现的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之胃脘痛、嘈杂、胆瘅、呕苦、胃痞等范畴。导师姜树民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及临床经验辨证论治总结出了中医治疗BGR的方法,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20年来以中医药为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18.0软件对该病的证候分布规律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 131篇文献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脾胃气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胃阴亏虛、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虛寒、瘀阻胃络、肝郁脾虛、气阴两虛;主要病性、病因类证候要素为气虛、血瘀、气滞、内热、阴虚;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胃、脾、肝。结论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本病的证候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