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伊里扎洛夫(llizarov)生物理论与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开创了“牵引组织再生”一修复肢体残缺、重建肢体功能的新时代。此项技术符合矫形外科微创治疗要求,疗效好、费用低,临床应用很少需要高、顶、尖的设备。为推广以llizarov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不断提高我国肢残矫治与康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2018年是秦泗河教授从医45年,从事矫形外科(肢体残疾矫治)事业40周年,恰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40年来,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创造了许多纪录:一、手术治疗各类肢体畸形残疾病人34 459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23 310例,为世界之最。编著出版了代表国际技术水平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专著。二、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引进Ilizarov技术并主持完成了Ilizarov技术中国本土转化,做出了令国际同行赞誉的系列创新,从而推动中国成为"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正式会员国。  相似文献   

3.
1基本理论与指导思想的"离经叛道"20世纪世界骨科学出现了6个里程碑式的进展: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人工关节、关节镜、显微外科、AO内固定以及Ilizarov技术。前5个进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手术中完成1次复位固定或畸形矫正、1次替代重建或假体置换、1次游离皮瓣修复等,如1次手术不能解决问题,则需要实施2次或3次以上手术,无力解决者选择截肢以及安装假肢。  相似文献   

4.
1966年2月13日上海成功完成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标示着我国创伤外科进入了显微移植修复重建的崭新时期。经过近45年的发展,我国足趾移植再造手指与拇指不仅例数多、成活率高,功能与形态之好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皮瓣移植修复创面重建肢体功能上始终走在国际前列;肌肉移植重建肢体功能临床应用也有许多贡献;在周围神经损伤领域里开展了神经移植的基础性研究,设计了带血管移植的新术式;显微骨及骨膜移植修复肢体伤残术式呈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未来的显微外科将汲取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新兴学科的营养,并与微创技术、信息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结合。  相似文献   

5.
近10余年来,随着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牵拉成组织技术(DH)在世界范围推广,传统的骨外固定技术从理论、器械、手术方法到适应证的扩展,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已经实现在固定骨折的基础上,通过体外时空操纵、力学与生物学信号的转化,刺激局部细胞组织再生,修复骨与关节的创伤、感染与残缺,重建丧失的肢体功能。为此,《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2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行广泛切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总结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功能重建中使用特制假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8月,对2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行广泛切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男12例,女9例;年龄19~42岁,平均31.4岁。肱骨上段4例,肱骨远端1例,髋骨体2例,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3例。按CampanacciX线分类:Ⅱ级9例、Ⅲ级12例。Enneking外科分期均为3期。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1例获随访8~70个月。1例髋骨体肿瘤术后14个月因肺转移死亡,余患者无局部复发和转移,无骨折及假体松动。肢体功能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ISOLS综合评分优14例,良4例,差2例,死亡1例,优良率85.7%。结论特制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能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