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诸病通用药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本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下简称《集注》)序例残卷中,以列表的形式列举了80余种疾病的所主药,日本学者渡边幸三就此曾作专文讨论,他称此栏目为“诸病通用药”,这一名称亦为国内本草学者所采用。渡边幸三鉴于《大观本草》序例中“通用药”条下,《嘉祐本草》引列了北齐徐之才《雷公药对》的内容,因此认为“诸病通用药”并非只陶弘景一人独创,徐之才亦有类似说法。辽宁梁茂新先生不同意渡边氏的观点,认为陶、徐二人在“诸病通用药”上的“巧合”,反证二人都不是“诸病通用药”的创始者,梁氏依据《证类本草》所载“诸病通用药”中的《集注》内容,以其中有黑底白字的《本经》文字,而断言“诸病通用药”为《本经》首创。“诸病通用药”是本草著作中很有特色的栏目,为历代本草学家所重视,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发展为“百病主治药”,  相似文献   

2.
《神农本草经》之名最早见于西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成书于汉代,从《神农本草经》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这些本草专著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卷数、药物数量、注释及相关内容方面历代都有发展和增加,但在总的体例、分类、编排方式等,仍与《神农本草经》相同。可以说后世的本草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序文"发展为后世本草的"叙例",三品药物发展成为后世本草的各类及分卷,药物条文保留在《证类本草》及各本草书中。今日所见《证类本草》的"白文",即是《神农本草经》的古文献,也即陶弘景的"朱文"。  相似文献   

3.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味。《本草经集注》载药730味。《新修本草》载药844味。《开宝本草》载药983味。《嘉祐本草》载药1082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558味。《本草衍义》载药472味。《珍珠囊》载药100味。  相似文献   

4.
《唐·新修本草》(以下简称《唐本草》)是苏敬等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扩充整编而成的。虽然原帙无存。仅有部分残卷遗留于世,但其内容却被现存的《证类本草》所保留。我国尚志钧教授依据残卷、《证类本草》以及其它一些资料辑复了《唐·新修本草》(安徽科出版社、第1版、1981),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  相似文献   

5.
<正> 《名医别录》是一部古典本草名著。该书在梁·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以前,只是一些分散在多种《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中诸名医增录的药物学资料,待陶氏完成《集注》以后,他才将这些散在的增录资料析出,并整理汇集成《名医别录》一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证类本草》引用《本草拾遗》版本考证。方法;采用宋代官修本草《开宝》《嘉祐》《图经》引用《本草拾遗》的版本内容进行考证。结果:《证类本草》所引用的《本草拾遗》同(开宝》《嘉祐》《图经》等,官修本草所引用的《本草拾遗》并非同一版本。结论:提示今天对《本革拾遗》的研究,引用时应注意其传世版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神农本草经》原书早已失传,但是它的内容,通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马志等《开宝本草》、掌禹锡《嘉祐本草》等被保存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最早辑《神农本草经》的是宋代王炎,惜该辑本没有传下来,仅有一序留存于王氏《双溪文集》中.现存的辑本有九家(共26种版本),兹列举如下:一、卢复《神农本草经》(简称《卢本》),不分卷,成书于1616年,1种抄本,2种刊本.二、孙星衍、孙冯翼合辑《神农本草经》(简称《孙本》)3卷,成书于1799年,1种抄本,7种刊本.三、顾观光《神农本草经》(简称《顾本》)4种刊本.四、王闿运《神农本草经》(简称《王本》)3卷,附本说1卷,成书于1885年,1种刊本.五、姜国伊《神农本草经》(简称《姜本》)1  相似文献   

8.
“诸病通用药”(简称“通用药”)首见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日本学者渡边幸三根据文中有“疗风通用”等文字,称其为“诸病通用药”。“通用药”屡经增补,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已趋于完备。本文查检北宋之前的本草文献及方书等资料,初步梳理出《证类本草》“通用药”内容来源,并分析了“通用药”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 一、顾观光误《本草经集注》为《别录》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序》云:“梁陶隐居《名医别录》始分玉石草木三品为三卷,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三品为三卷,又有序录一卷,合为七卷。故《别录序》后云:‘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原本,论病名之形诊,记题品录,详览施用。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有名未用三品。右三卷,其中下二卷,药合七百三十种,各别有目录,并朱墨杂书并子注,今大书分为七卷’。”从这段序文来看,顾氐误解《证类本草》卷一“梁陶隐居序”〔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  相似文献   

10.
<正> 《证类本草》中白字《本经》药物内的产地,虽作黑字,但并非全属《别录》文,应有《本经》文。《本草经》序文云:“药有生熟土地所出”。这就指明《本经》药物应有产地的名称,但《证类本草》白字《本经》药物产地无白字标记,这又意味着《证类》中《本经》药无产地名称。颜之推《家训》云:“《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皆  相似文献   

11.
《本草经集注序录》云:“以《神农本草》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二十种”。但据考证,《新修本草》实载《神农本草经》(以下省称《本经》)药物367种,《名医别录》(以下省称《别录》)药物370种,总计737种,并不符陶弘景所说《本经》365,《别录》365,合730种之数。显  相似文献   

12.
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为覆盆的苗茎《开宝本草》云:“蓬(?)是覆盆苗茎也。又(?)者,藤也。今据蓬之名,明其藤蔓也。亦如蜀漆与常山异条,芎(艹穷)与蘼芜各用。今此附入果部  相似文献   

13.
经考证,始载于《本草经集注》的蝮蛇应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enther);另认为蕲蛇始载于《本草经集注》而不是《开宝本草》  相似文献   

14.
峻下逐水药商陆系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苏敬<新修本草>、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吴仪洛<本草从新>、2005年版<中国药典>均有收录.  相似文献   

15.
一、《名医别录》的成书时代及作者《名医别录》是汉魏以来名医用药经验的集录,是长期累积的药物知识的传抄本,推测不是一人所作,但可能为一人所汇集而成。《隋书经籍志》卷三载《名医别录》三卷,署名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和《玉海》的记载,与前同。惟《通志艺文略》迳作陶隐居撰,恐非。究竟是什么人的著作?有几种不同看法。 (一)成书时代及作者不明。陶弘景只在《本草经集注》序中说:“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  相似文献   

16.
《本草纲目》是一部世人皆知的医药学巨著。在这部书中,李时珍博采众家之言,仅收录的前代本草著作就达40余种,成为我们今天进行本草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但在此书的编纂过程中,李时珍对前代本草著作进行了不少删节和文字上的更改,特别是宋以前的资料多从《证类本草》转引。另外《纲目》中将《名医别录》与《本草经集注》混在一起;将《海药本草》与《南海药谱》视为一书,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17.
焦振廉 《陕西中医》2005,26(11):1228-1229
1 综合本草源流略述 综合本草是本草学的主要载体。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这些主要著作联系起来,可以看到一条大致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名医别录》(以下简称《别录》)最早见录于《隋书经籍志》,题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亦载之,但未言著者。到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始称由陶隐居集。自此,言《别录》作者,皆从郑樵之说,题陶弘景集。郑樵在《校讎略·书有名亡实不亡论》一文中又说:“《名医别录》虽亡,陶隐居已收入本草。”加之《别录》中药物产地都是用前代的地名,因此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误认为非弘景所著。笔者认为,有关《别录》的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艺文类聚》"药香草部"的文献来源《艺文类聚》"药香草部"征引的文献种类非常丰富,涉及了唐以前的许多文献,其文献来源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1.医学文献《药香草部》征引的医学文献,涉及了唐以前流行的绝大部分本草文献,如《神农本草经》、《神农食经》(即《神农黄帝食禁》)、三国吴普《吴普本草》、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北齐徐之才整理《雷公药对》、南朝梁陶弘景编著《本草经集注》和唐初甄权  相似文献   

20.
<正> 1、《神农本草经》(汉)分上、中、下三品,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是后汉以前的药物总结。2、《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编,刊于公元536年?)七卷,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又增药365种,分为七类。3、《新修本草》(唐·苏敬等编,刊于公元659年)共五十四卷,收载药物850种,分九类;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是我国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4、《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刊于公元682年)收载本草药物800余种,记述200余种药物的采集、炮制方法。5、《外台秘要》(唐·王焘著,刊于公元752年)共四十卷,载方6,000余首。是集唐以前方书大成之作。6、《开宝本草》刊于公元974年)共四十卷,收载药物983种是宋政府修订的本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