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方法 通过护士的言语、表情、行为、态度,给病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结果与结论 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分析与患者愈后之间的关系,分析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期间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对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和干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心理治疗及护理在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住院后的心理变化及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 ,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 ,综合我科对 2 0 0 0年 1月~2 0 0 3年 2月收治的 196例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196例患者中男 182例 ,女 14例 ,年龄均在 6 0岁以上。存在心理问题达 16 0例 ,占本组病例的 81.9%,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角色行为不适应 ;(2 )孤独寂寞、心情郁闷 ;(3)焦虑恐惧心理 ;(4)悲观失望多疑心理 ;(5 )自尊心增强、自信、固执。2 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分析与患者愈后之间的关系,分析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期间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对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和干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心理治疗及护理在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针对老年患者独特的生理、解剖和角色特点,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产生,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整体护理取代了功能制护理,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始终,其效果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心理护理的基础是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通过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影响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异常的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等因素,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老年患者处于最佳的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状态,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李双枝 《中外医疗》2010,29(35):171-17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及医学技术的提高,人的寿命随之延长,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达到1.36亿,已步人老龄化社会,社会老龄化给护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1]。随着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在护理领域中,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护理工作已不仅是对患者躯体进行护理,还要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这样,护理服务更完善,也更具有科学,也更符合患者的需要[2]。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史长,易反复发作,有长期服药史,易有悲观失望情绪和抗药心理,不利于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穆云侠 《当代医学》2010,16(12):131-13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所起的作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人口的期望寿命不断增长,老年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加强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谈谈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郭翠琴 《大家健康》2016,(6):211-211
目的:在临床护理中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且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年之内该院收治入院的160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随机等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排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无法自由、准确、自主表达自身感受的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临床症状等因素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在接受心理护理的80例患者中,症状指标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为37例,占46.25%,临床症状好转患者40例,占50%,无改善或者恶化的患者3例,占3.75%;采取普通护理方法的80例患者中,症状指标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32例,占40%,临床症状好转患者34例,占42.5%,无改善或者恶化的患者为14例,占17.5%。对于患者进行生活质量主观评价,其中,心理护理组患者80例中,自觉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患者75例,占93.75%;采取普通护理方法的80例患者中,觉得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得到提高的患者61例,占76.25%。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亦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状态,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临床护理中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且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年之内我院收治入院的160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随机等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排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无法自由、准确、自主表达自身感受的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临床症状等因素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接受心理护理的80例患者中,症状指标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为37例,占46.25%,临床症状好转患者40例,占50%,无改善或者恶化的患者3例,占3.75%;采取普通护理方法的80例患者中,症状指标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32例,占40%,临床症状好转患者34例,占42.5%,无改善或者恶化的患者为14例,占17.5%.对于患者进行生活质量主观评价,其中,心理护理组患者80例中,自觉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患者75例,占93.75%;采取普通护理方法的80例患者中,觉得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得到提高的患者61例,占76.25%.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亦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状态,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紧张恐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20例的心理问题及实施的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情绪稳定,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心理护理能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耐受力,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护理满意度,使围手术期趋于人性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为第1位,占老年人住院人数的20%以上,而且心血管病患者病程较长,症状又不典型,有的患者多次住院,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只重视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忽视其心理过程,会影响患者身体的康复,还容易使护患关系冷漠,增加本不应有的护患纠纷.在临床护理中,我们认真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因素对其身体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交谈法和观察法收集资料,找出问题进行分类护理。结果:124例老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其中孤独抑郁型(28.2%)、焦虑型(37.9%)、恐惧型(19.4%)、狂躁型(8.1%)、悲观失望型(6.5%),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够促进其早日康复。结论:积极主动的关心患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面对现实,激发他们求生的欲望,使其从悲观、绝望中解脱出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紧张恐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20例的心理问题及实施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情绪稳定,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心理护理能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耐受力,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护理满意度,使围手术期趋于人性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2003年人口普查统计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31%,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的一个新的课题。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和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因此,也会出现性格行为的改变,了解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在临床上可以及时有效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社区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及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健康建档收集资料、家庭访视、电话访谈、健康体检及健康教育,心理行为观察对50例社区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分析。结果:28例患者感到孤独抑郁,33例患者自我价值感丧失,20例患者猜疑心理较重,15例患者有焦虑、恐惧心理。与护理前比较,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宗芳  蔡于勤 《河北医学》2004,10(4):368-369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骨质普遍疏松,各种原因造成的骨折或其他骨性疾病来诊的老年患者日渐增多。骨折病程长,恢复慢,尤其是老年人极易发生并发症,骨折使老年人从一个生活自理、行动自由的人变成一个需要卧床接受治疗甚至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其生理特征已不同于以往,常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我们对208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探索老年患者的心理规律,用最佳护理对策及措施影响其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行为,以达到恢复患者身体健康、延长寿命为目的。现将近几年来老年患者工作中积累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老年患者日益增多。目前对老年患者除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对老年疾病的早日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