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板蓝根有效部位的抗病毒药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后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的活性。方法?采用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试验,比较板蓝根不同有效部位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结果?板蓝根提取物Ⅰ组、Ⅲ组、Ⅴ组、Ⅵ组、Ⅶ组、Ⅷ组和Ⅸ组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后的存活天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P<0.01)。板蓝根提取物Ⅲ组、Ⅴ组、Ⅵ组和Ⅶ组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小鼠的保护作用较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板蓝根提取物Ⅰ组、Ⅲ组、Ⅴ组、Ⅵ组、Ⅶ组、Ⅷ组和Ⅸ组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板蓝根提取物Ⅲ组、Ⅴ组、Ⅵ组和Ⅶ组作用较佳。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板蓝根氯仿提取物(Ⅰ)及其四个不同极性组份(Ⅱ,Ⅲ,Ⅳ,Ⅴ)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以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增敏,将增敏后小鼠分别用100g/L样品液0.4ml灌胃。1.5h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2.42mg/kg),同时设内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其死亡结果。内毒素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为70%,Ⅰ、Ⅱ、Ⅲ、Ⅳ、Ⅴ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30%、50%、20%、50%、60%,其中,Ⅰ、Ⅲ组结果与内毒素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第Ⅲ组能明显拮抗内毒素毒性,延长小鼠生存时间,提高小鼠存活率,与其他组份相比,效果最佳,第Ⅲ组为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组。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不同极性部位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比较板蓝根氯仿提取物(I)及其四个不同极性组分(II,III,IV,V)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以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增敏,将增敏后小鼠分别用100g/L,样品液0.4ml灌胃,1.5h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2.42mg/kg),同时没内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其死亡结果,内毒素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为705,I,II,III,IV,V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30%,40%,20%,50%,60%,其中,I,II结果与内毒素组比例明显差异(P<0.05),认为第III组能明显拮抗内毒素毒性,延长小鼠生存时间,提高小鼠存活率,与其他组份相比,效果最佳,第III组为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组。  相似文献   

4.
南板益根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h呷血脱m-thus——(Nes)1的干燥根茎及根,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广泛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效,是板蓝根根药材及制剂的主要来源之一。北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混蓝【laaxlsmpcaFort]的根,主产于江苏、河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用川。(中国药典)lop年版除收载预蓝的根为板益很外,还把南板蓝根作为新增品种收载。由于来源和功效等方面的差异,近年来,关于南、北极蓝根化学成分的研究也日趋深入。ig基酸崔熙等[2]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日立835.50型)测定了南、北极蓝根中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口疮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A组(治疗组)局部用板蓝根注射液涂溃疡面,全身治疗口服肿痛安。B组(对照组)用西瓜霜喷涂,全身治疗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分别在第3d、第5d、第7d复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评定。结果: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具有止痛、消炎、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与对对比组57例,对照组病毒唑15mg/(kg.d)肌注Bid,连用3-5d(平均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加用板蓝根冲剂口服,5岁以下半包,5岁以上1包Bid,并注意对症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65%(59/63),对照组为73.68%(42/57),两组比较p〈0.01(x^2=7.517)。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为病毒性感染,用病毒唑与板蓝根治疗及配合相应护理,患儿疗效显著,药价低廉,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秦诚成  蒋火刚  李茜茜  汪晨  罗倩  韩蝶  张莉 《重庆医学》2016,(20):2792-2794
目的:研究中成感冒药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治疗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过程中,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首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或双瓣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并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口服板蓝根颗粒治疗,B组采用口服感冒清热颗粒治疗,疗程为3d,两组分别在服药前、服药后72h、停药后72h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观察有无并发出血或栓塞反应,比较各时间点两组患者INR值及各组3个时间点INR值。结果服用板蓝根颗粒组72h后与该组其余两个时间点及同一时间点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组的I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与服药后72h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华法林与板蓝根颗粒联用导致INR值升高,而华法林联用感冒清热颗粒则对INR值无影响,因此提示临床中板蓝根颗粒与华法林联用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8.
板蓝根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板蓝根提取物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提取液,检测T、B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板蓝根组T、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都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lt;0.01)。结论板蓝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物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用血凝滴度640以上的甲型流感病毒A/PR/8/34的尿囊液30μ1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发病及死亡情况.结果:板蓝根提取物2号1.0 g/kg剂量组和板蓝根提取物3号1.67g/kg剂量组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天数和降低死亡率,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板蓝根提取物1号0.67g/kg剂量组和板蓝根提取物4号1.12g/kg剂量组可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天数,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板蓝根提取物2号组和板蓝根提取物3号组具有较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板蓝根提取物对小鼠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提取液,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板蓝根组脾指数增加(P<0.05);RBC-C3bR花环阳性率都明显增高,RBC-IC花环阳性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板蓝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提高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的根中分离出一个蓝色的流分对体外人多形核细胞(PMN)化学发光(CL)的影响。方法:板蓝根蓝色流分的提取用快速低压干柱柱层析法完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对人多形核细胞(PMN)化学发光(CL)的影响。结果:发现其具有很高的双向活性,因浓度的不同,既具有激活作用,又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板蓝根蓝色流分具有体外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快速大量分离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方法。方法 :通过2步超速离心法分离LDL亚组分 ,并用电泳法及电镜观察鉴定2种亚组分。结果 :仅用10h就将LDL亚组分分开 ,并证实经分离的2种亚组分为纯品。结论 :本方法是1种分离LDL亚组分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种检测血清β脂蛋白谱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一种分离血清β脂蛋白(βLp)亚组分的新方法——二阶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GPAGE)法。方法 在不同浓度梯度凝胶中匹配一定的pH梯度,借助浓度梯度的分子筛作用和pH梯度的聚焦作用,促进βLp亚组分分离,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和光密度扫描仪完成βLp谱的记录和量化分析。血清βLp的分离采用一阶DGPAGE。结果 s-DGPAGE法能将血清βLp分离出4种亚组分,分别命名为βLpl、βLp2、βLp3和βLp4,并可量化出各亚组分在βLp和血清脂蛋白整体中的相对含量。结论 s-DGPAGE法能捡出血清βLp的不均一组成,反映机体血清βLp的动态平衡状态,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份不同特性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密度LDL亚组份;分析冠心病(CHD)患者和健康人群LDL亚组份分布特征。结果: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直接分离出血清中不同密度的LDL亚组份,随着密度逐渐增加,电泳迁移率逐渐增大。CHD组总LDL1、LDL2、LDL3、LDL4显著增高;LDL1~4占总LDL比例(%)分别为14.1±4.1、23.1±7.5、28.6±9.2、34.2±13.7,而对照组为21.5±13.5、21.8±8.7、27.4±10.9、29.3±13.6,冠心病患者LDL分布向小而重LDL亚组份倾移。结论:小而重LDL亚组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法亦为LDL亚组份的特性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不同剂量(2、4、6 mg/kg)的N-亚硝基-N-氨基甲酸乙酯(NMU)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分析了在急性肺损伤情况下大鼠肺成份、即肺泡游离细胞成份、细胞外肺表面活性物质成份,层状体和微粒体成份的磷脂特性及其变化。以6mg/kg给大鼠皮下注射NMU后第2天,肺泡空间成份的磷脂含量明显减少,细胞内成份没有变化,而在4mg/kg的剂量下未见到类似的结果,甚至在2mg/kg时磷脂的含量稍有增加。肺各成份中磷脂酰胆碱没有受到NMU的影响,但磷脂酰肌醇和鞘磷脂增多,磷脂酰甘油减少,即PG/PI的比率明显降低,PC/SM的比率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当归多糖及其分离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目的 :研究当归总多糖 (ASP)及其分离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正常及大剂量泼尼龙(PSL)所致免疫缺陷小鼠 ,观察ASP及其分离组分对补体C3含量、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淋巴细胞转化、抗体形成功能及白细胞介素 2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ASP、ASP 1、ASP 3 2 5 0mg kg口服可提高正常小鼠补体C3含量及单核吞噬细胞功能。ASP 2 .0g kg可对抗PSL对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 ,体内、体外试验中均可使PSL抑制状态下小鼠脾淋巴细胞IL 2分泌功能改善。结论 :ASP具有广泛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ytotoxicity and hepatoprotective potentials of extracts, fractions or isolated compound from the leaves of Feronia limonia (F. limonia).

Methods

Qualitative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extracts, fractions or compound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spectroscopic assays. The % purity of compound was measured by analytical HPLC. Extracts, fractions or compound have been individually evaluated for their cytotoxicity effects (10, 20, 100, 250, 500, 750 and 1 000 µg/mL). Based on the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obtained from the cell viability assay, graded concentrations of extracts, fractions or isolated compound were assessed (10, 20, 50, 100, 200 µg/mL) for its hepatoprotective potential against CCl4-induced hepatotoxicity by monitoring activity levels of serum glutamatic pyruvatic transaminase (SGPT) and serum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SGOT).

Resul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F. limonia was non-toxic and hepatoprotective in nature as compared with the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The acetone fraction of methanolic extract also showed similar properties but the subsequent two fractions were cytotoxic. However, the pure compound isolated from the penultimate fraction of methanolic extract was non-toxic and hepatoprotective in nature. Bi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SGOT, SGPT) further corroborated these cytological observations.

Conclus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is study that F. limonia methanol extract, some fractions and pure isolated compound herein exhibit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However, cytotoxicity recorded in the penultimate frac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al details of pure compound warrant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癌肿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预后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其中Tc介导免疫是肿瘤免疫的主要方面。对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c亚群进行测定,并将肿瘤患者手术前后10天Tc亚群的改变量进行了平行比较,发现肿瘤患者CD3、CD4明显下降,而CD8明显上升,从而导致CD4/CD8比值下降(P<0.01);术后10天肿瘤患者免疫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CD3、CD4上升,CD8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1)。但与正常人相比,除CD8外其他仍显著低于正常人。研究资料表明肿瘤负荷使免疫功能呈负性状态,癌灶去除后使正性免疫功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术后仍需免疫辅助治疗以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发病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91例,使用PEG20000沉淀法测定HDL及其亚组分HDL2和HDL3,分析HDL及其亚组分分布特点。1)排除调脂药物影响后分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无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2)排除糖尿病影响后分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未调脂组、冠心病调脂治疗组,对照分析糖尿病及调脂治疗对冠心病患者HDL及组成的影响。结果:冠脉造影正常者HDL显著高于冠心病患者(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DL3及HDL3/HDL—C均显著降低(P〈0.01);冠心病长期服用调脂药物者HDL和HDL2明显高于冠心病未服用调脂药物者(P〈0.05,P〈0.01)。结论:HDL与冠心病呈负相关,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DL3及HDL3/HDL明显低于无糖尿病者,调脂药物可以升高HDL和HLD2。  相似文献   

20.
大叶钩藤非生物碱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大叶钩藤(Urncaria macrophylla Wall.)非生物碱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并用各种波谱(MS、IR、NMR)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大叶钩藤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乌苏酸、α-香树素乙酸酯、3β,6β,23-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3β-hydroxyurs-12-en-27,28-dioic acid.结论 大叶钩藤非生物碱部分主要含乌苏酸.α-香树素乙酸酯和3β-hydroxyurs-12-en -2728-dioic acid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