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恶性淋巴瘤CT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淋巴瘤CT和临床资料。结果:主要CT表现为:①起自一侧鼻前庭或鼻腔前部,范围广;累及单或双侧鼻腔;②骨质破坏轻微局限,主要发生于鼻中隔中下部、上颌窦内壁上份和中下鼻甲等处。③病变同侧副鼻窦易同时累及,以上颌窦最明显,表现为均匀软组织或沿壁生长而中央残留气腔。④易向邻近结构蔓延,包括对侧鼻腔、鼻翼、面部、咽旁及上颌窦后脂肪间隙等。结论:CT扫描能提示诊断,并显示鼻腔恶性淋巴瘤侵犯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2.
鼻腔恶性淋巴瘤误诊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  例 1 女 ,36岁。首发症状右鼻渐进性鼻塞 0 .5 a,在地方医院诊断为鼻息肉 ,未予治疗 ,后症状加重 ,时有右侧头痛 ,来我院求治 ,检查右鼻背部膨隆 ,左鼻腔中鼻道内见表面光滑粉红色新生物 ,CT示左侧鼻腔、筛窦占位性病变 ,未见骨质破坏 ,诊断为左鼻腔、筛窦息肉 ,于 1998- 0 9在局麻下行左侧鼻腔及筛窦息肉切除术 ,术中发现肿瘤质脆 ,易出血 ,术后病理检查为NHL,T细胞、低分化型 ,进一步予以 CTOP方案化疗 2个疗程出院 ,随访 0 .5 a后复发。例 2 男 ,47岁。双鼻塞、涕血 3个月余 ,在外院诊为鼻前庭炎 ,予以全身及局部抗…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4岁,因"鼻面部变形,右眼突出3年余"入院.专科检查:右侧鼻腔充满淡红色、半透明、荔枝肉样新生物,鼻中隔受压明显向左偏曲,左侧鼻腔狭窄,鼻中隔与下鼻甲接触.CT检查:右侧鼻腔见巨大骨性肿块,其内低密度区,CT值约200 HU,内见分隔,病变境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累及右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及鼻咽腔,邻近结构呈推压改变.CT诊断:右侧副鼻窦及鼻腔内占位,考虑良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或骨化性纤维瘤可能性大.手术所见:巨大瘤体表面为薄层骨壳,质地较脆,呈软骨样,骨壳内为暗红色实质性瘤体,血供丰富,肿瘤侵犯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后达后鼻孔,上达额窦.病理诊断:(鼻腔鼻窦)脑膜瘤(砂砾体型).  相似文献   

4.
鼻腔恶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鼻腔恶性肿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肿瘤原发于鼻腔者45例,鼻腔、鼻窦同时发病或者累及临近结构者7例。CT表现:恶性肿瘤位于鼻腔前部48例,后部4例,肿瘤浸润鼻前庭、鼻翼及邻近面部皮肤23例,侵犯上颌窦、筛窦、鼻咽部等临近结构16例,临近骨破坏7例,病灶密度均匀19例,不均匀27例,增强后轻度强化9例,中度强化11例。结论CT扫描能够明确鼻腔恶性肿瘤部位、大小及骨组织破坏,为临床诊治鼻腔恶性肿瘤提供医学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右鼻塞,流血涕5月而就诊。体直:右鼻腔内结构紊乱,鼻甲腐烂,鼻腔及鼻咽部充满粉红色息肉样新生物,右上颌窦区压痛。x线检查:右侧鼻腔内密度增高,鼻中隔向左偏移。右上颌窦窦腔内密度增高,窦壁显示较模糊。CT检查;右侧鼻腔及上颌窦见软组织样肿块,密度均匀,*T值42HU,右筛窦及鼻咽部亦有肿块侵犯,右上颌窦内可见斑片状钙化。右侧上颌算内室及鼻中隔骨质均有破坏。诊断:右鼻腔占位性病变,累及鼻咽部,右上颌窦及筛窦(附图)。X线意见:以内翻性乳交状瘤可能性大。病理检查报告:内翻住乳突状店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MRI特征征象,评估患者鼻窦累及范围,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其在MRI上的特征影像表现,结合手术记录评估病灶累及范围。结果①24例病例中,21例行CT扫描,24例均行MRI扫描;②病变单侧发生23例、双侧1例;③病变发生于单侧窦腔17例(单侧上颌窦16例、单侧蝶窦1例),同时发生多个窦腔7例(累及上颌窦、筛窦及额窦2例,累及蝶窦及筛窦2例,累及上颌窦及筛窦2例,累及双侧上颌窦及单侧筛窦1例);④21例CT检查病变窦腔内均充填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9例病灶内可见结节状、斑点状、絮状高密度钙化,2例未见钙化。21例中13例伴窦壁骨质硬化;12例伴窦腔扩大,其中9例伴部分骨质吸收、破坏;⑤MRI可见病灶多数位于窦腔中央(15/24),部分位于窦口区(6/24),少数同时累及窦腔和窦口(3/24),T1WI表现为稍低至稍高信号,T2WI均呈现特征性低信号,低信号范围大于CT钙化灶的范围;受累窦腔黏膜增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增厚黏膜明显强化,病灶边界显示更加清晰。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T2WI呈现特征性低信号,范围大于CT所显示钙化灶范围,结合增强扫描MRI能更准确地判断病灶范围、邻近组织受累情况,有助于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及鼻副窦淋巴瘤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鼻及鼻副窦淋巴瘤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41.2岁。全部病例进行了CT扫描。结果:18例中原发鼻腔者13例,鼻副窦5例。18例中侵犯鼻腔16例,鼻背13例,面颊10例。上颌窦13例,筛窦10例,蝶窦1例,颞下窝1例,眶内4例,硬腭1例。结论: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下切割吸引器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科自 1 998年起 ,经鼻内窥镜用切割吸引器行上颌窦囊肿摘除 2 1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1例 ( 2 9侧 )中 ,男 1 4例 ,女 7例 ,年龄 1 9~ 5 8岁 ,平均 3 6岁。全部经CT扫描诊断为上颌窦囊肿。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痛、鼻塞、面部胀满不适等 ,其中 3例伴鼻中隔偏曲并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采用表麻加局部浸润麻醉 ,先用 2 %地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充分麻醉、收缩鼻腔粘膜 ,再用 2 %利多卡因行鼻丘、下鼻道前部及唇龈粘膜处浸润麻醉。先在鼻内窥镜下行钩突切除 ,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至直径 1cm以上。确定上颌窦囊肿位置后 ,…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57岁,以渐进性鼻塞1年,头痛流血性鼻涕3个月入院。既往曾以“鼻息肉”诊断做过3次手术,但均未做病理检查。检查:外鼻膨隆,右鼻腔内可见灰白色荔枝肉样肿物向对侧挤压,触之易出血。鼻窦CT显示:右鼻腔、上颌窦、筛窦巨大软组织肿块,鼻腔外壁、中隔骨质破坏。病理报告:鼻腔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9岁,因持续性鼻堵塞7年,近8个月以来渐重,且伴有鼻出血、鼻肿大。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既往体健。检查:鼻背膨隆扁平畸形,右鼻腔粉红色肿物,表面不光滑,可见血管,血凝块及伪膜,质中等硬,麻黄素收缩不良。左鼻腔正常。鼻窦冠状位CT提示:右鼻腔软组织密度影、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诊断鼻腔肿物。于2002年8月14日全麻下行鼻侧切开术及鼻内窥镜联合应用。扩大梨状孔沿被膜探查、剥离肿物,见其生长于平右下鼻甲上缘近鼻后孔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