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764-3对人血小板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丹参的单体764-3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的表达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抗凝功能的影响。发现764-3能抑制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和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的分子表达,增加内皮细胞膜表面血栓调节蛋白的分子数和活性,这为阐明764-3的抗血栓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效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氚标记脯氨酸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对人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以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40μg/L时DNA的合成达到高峰,DNA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作用48h时合成最为显著。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胶原蛋白合成无明显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而对胶原蛋白合成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丹参单体IH764-3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应用体外肝星状细胞(HSC)培养技术,研究了丹参有效成分提取物-丹参单体IH764-3对H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细胞与主要试剂:肝星状细胞系CFSC,由美国Greenwel教授惠赠,此细胞系特性与原代培养HSC相似[1]。  相似文献   

4.
丹参单体IH764-3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活血化淤中药丹参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 ,IH764 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但丹参是否能够诱导肝星状细胞 (HSC)凋亡及其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黏着斑激酶 (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对细胞的迁移、增殖及凋亡具有重要影响[1 ] 。我们拟在大鼠HSC上 ,观察IH764 3诱导HSC凋亡时FAK的变化。一、材料和方法1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肝星状细胞株CFSC由美国Greenwel教授惠赠。复苏后接种于RMPI 1 640培养液 ,37℃、5 %CO2 条件下培养。细胞同步化于G0 期后进行分组 ,分…  相似文献   

5.
缺氧─再给氧、机械方法分别作为大鼠胸主动脉环内皮损伤和去除的手段,观察聚集的血小板及血小板分泌产物二磷酸腺苷(ADP)、5-羟色胺(5-HT)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内皮细胞舒血管因子(EDRF)的作用。发现聚集的血小板、ADP和5-HT均引起内皮正常的血管环呈浓度依赖性舒张,且这种舒张作用可被EDRF特异抑制剂血红蛋白(Hb)逆转。缺氧─再给氧使血管环的此种舒张作用明显减弱,在去内皮的血管环几乎消失。提示正常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EDRF,介导聚集血小板、ADP和5-HT所致的血管舒张,缺氧一再给氧可致内皮分泌EDRF机制受损,去内皮则使该机制丧失。  相似文献   

6.
冻结性冷损伤是以组织冻结再融化过程的病理改变为基础的损伤。已经证实,血管内皮细胞(VECs)除有屏障和膜转运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主动参与了多种生命活动,对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冻伤过程中VECs的损伤,可促进微循环血栓形成造成微循环障碍;待到复温后,血液恢复流动又可导致不可逆的再灌注损伤。因此,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可以减少微循环血栓形成,从而减轻再灌注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作为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在冻伤时对VECs损伤具有拮抗作用,可通过促进血管再生、抗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过度生长及抗炎的作用等实现的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防治冻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不同时相血管内皮细胞和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PTE患者7例(溶栓组),用低分子肝素(LMWH)为主的抗凝药物治疗PTE患者17例(抗凝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抗凝前后不同时相(溶栓组于溶栓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24h,4、7d5个时相;抗凝组于抗凝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4h,7、14d4个时相)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变化,并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与2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溶栓组溶栓后4h ET-1、D-dimer均有一明显的高峰出现,分别为(103.7±26.6)ng/L、(5.0±1.7)mg/L,与其他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抗凝组抗凝后14d与抗凝前比较,ET-1由(72.0±18.3)ng/L降至(52.8±13.9)ng/L,NO由(48±14)μmol/L升至(66±24)μmol/L,AT-Ⅲ由(90±7)%升至(99±4)%(P均<0.05)。溶栓后4h ET-1的升高与PaO2、D-dimer的升高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1、0.782,P均<0.05)。结论ET-1、D-dimer的水平在溶栓前后,ET-1、NO、AT-Ⅲ的水平在抗凝前后均发生了变化,溶栓后早期ET-1、D-dimer的变化可反映溶栓效果。溶栓和抗凝治疗有助于调节凝血纤溶平衡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丹参对慢性肺心病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管内皮细胞 (VEC)损伤是慢性肺心病的始动环节。我们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VEC损伤的敏感特异性指标循环内皮细胞 (CEC)和内皮素 1(ET 1)的动态变化 ,以观察丹参对VEC的保护作用。对象与方法  1999年 2月~ 8月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 44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参治疗组 (A组 )与对照组 (B组 )。其中A组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 49~ 80岁 ,平均年龄 ( 68± 6)岁 ;B组 2 2例 ,男 11例 ,女 11例 ,年龄59~ 79岁 ,平均年龄 ( 68± 5)岁 ,均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的诊断标准[1]。两组患者入院后常…  相似文献   

9.
霉酚酸酯及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霉酚酸酯,地寒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这两种免疫抑制剂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以脐静脉来源的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体外内皮细胞血管发生(angiogenesis)模型,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免疫抑制剂对内皮细胞血管发生,内皮细胞迁移能力(Scratch wound closure assay)和内皮细胞增生(^3H-TdR掺入)的影响。结果:霉酚酸酯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栓形成治疗的目的包括:①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②防止动脉血栓;③降低MI的早期复发或扩张;④溶栓治疗成功再灌注后,减少早期再堵塞;⑤MI的二级预防和降低血管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哇巴因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哇巴因在原发性高血压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通过 MTT法、台盼蓝染色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确定不同浓度的哇巴因对ECV-304细胞株的效应.并通过PCNA和NF-κB免疫组化染色加以验证.结果生理浓度(0.3~0.9 nmol/L)的哇巴因能刺激细胞增殖,病理浓度(0.9~1.8 nmol/L)的哇巴因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凋亡.结论生理浓度的哇巴因参与维持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信号转导通路与NF-κB有关.病理浓度的哇巴因影响血管内皮的结构及功能,可能参与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2.
哇巴因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阐明哇巴因在原发性高血压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肿法、台盼蓝染色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确定不同浓度的哇巴因对ECV-304细胞株的效应。并通过PCNA和NF-κB免疫组化染色加以验证。结果 生理浓度(0.3~0.9mol/L)的哇巴因能刺激细胞增殖,病理浓度(0.9~1.8nmol/L)的哇巴因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生理浓度的哇巴因参与维持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信号转导通路与NF--κB有关。病理浓度的哇巴因影响血管内皮的结构及功能,可能参与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Glucocorticoids on Cultured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effects of hydrocortisone, dexamethasone and prednisone on the morphology, replication, DNA synthesis, cell protein content and protein synthesis of cultured,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were evaluated. After culturing the cells with these glucocorticoids for 24-48 h, the cells covered a greater portion of the culture surface area. The mean surface area of the individual endothelial cell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s was 1.53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untreated control endothelial cell.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the endothelial cover provided by the cells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s was more extensive and in many instances covered the entire culture surface. The change in morphology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protein synthesis and protein content of the cells without an increase in DNA synthesis or cellular replication. Dexamethasone was approximately 10-fold more effective than hydrocortisone, while prednisone was the least effective. Aldosterone, DOCA, testosterone, progesterone, oestradiol and oestriol were ineffective. The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glucocorticoids can alter the morph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 and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ects of 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c states and vascular disorders in man.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和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支架携带药物的可能性。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氧基胺)-2-(4-苯磺基)-2氢-四唑盐(MTS)法评价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增殖的影响。探索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条件下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半数抑制浓度的差异;以西罗莫斯作为阳性对照组,探索双环铂对HASMC和HAEC抗增殖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结果: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分别为3.47μg/ml和72.44μg/ml。双环铂浓度为10 ng/ml~10μg/ml时,对HASMC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双环铂浓度为10μg/ml时,对HAEC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阳性对照药物西罗莫斯在纳克(ng)水平对HASMC和HAEC的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双环铂对HAEC的最低抑制浓度比对HASMC的最低抑制浓度高1000倍。尽管双环铂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弱于西罗莫斯,但是其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而较少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特性,使其有可能成为药物洗脱支架所携带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以氢过氧化枯烯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到加入氢过氧化枯烯后内皮细胞贴附率由0.9降至0.45,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内皮素(ET)含量显著增高(P<0.001)、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含量显著降低(P<0.001)。提示脂质过氧化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致ET释放增多,PGI_2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Parthenolide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HUVEC,在HUVEC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arthenolide作用不同的时间,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μmol/L Parthenolide组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10、15、20μmol/L Parthenolide组显著抑制HUVEC的增殖活性(均P<0.01),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增加。5μmol/L Parthenolide组在6h、12h、24h时,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01、5μmol/L Parthenolide组在6h、12h、24h各个时间段的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Parthenolide10μmol/L和15μmol/L组在12和24h的凋亡指数均高于6h(P<0.01),但12和24h上述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Parthenolide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时可同时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HUVEC凋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抗氧化剂对内皮细胞钙转运功能的影响 ,揭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和预防措施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单独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同时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抗氧化剂维生素E ,分别测定细胞钙摄取和释放功能 ,并测定细胞及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活性 ,计算细胞死亡率。结果发现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细胞死亡率 ,同时刺激内皮细胞钙摄取增加 ,对钙释放无影响 ,维生素E可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上述作用。结果提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细胞钙摄取可能是其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维生素E通过抑制此作用而达到细胞保护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波动性高糖在体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HUVEC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至第三代,实验分为:A组为正常组(正常培养的细胞),B组给予恒定加入5.5mmol/L 葡萄糖(Glu),C组给予恒定加入7.8mmol/L Glu,D组给予每24h轮换加入5.5mmol/L/7.8mmol/L Glu,E组给予恒定加入14.5mmol/L Glu,F组给予每24h轮换加入5.5mmol/L/14.5mmol/L Glu,G组给予恒定加入20mmol/L Glu,H组给予每24h轮换加入5.5mmol/L/20mmol/L Glu各组分别与HUVEC孵育5d,测定各组细胞液中的细胞活力(MTT)指标.测定正常对照组、恒定性高糖组(E组和G组)及波动性高糖组(F组和H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培养液中SOD、NO的含量在波动性高糖组与恒定性高糖组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液中MDA及ICAM-1的含量在波动性高糖组与恒定性高糖组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动性高糖与恒定性高糖均可导致HUVECs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波动性高糖组的凋亡率与恒定性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波动性高糖和恒定性高糖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损伤,且波动性高糖对其损伤更大.(2)波动性高糖体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氧化应激水平更高,炎症反应加重及细胞凋亡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随机分为:①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基;②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不同浓度(5、25、50和75 mg/L)组;③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不同时间(6、12、24、48和72 h)组;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组;⑤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组.用RT-PCR及EusA法检测Fractalkin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 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一定浓度范围及作用时间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诱导Fractalkine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最佳作用浓度为50 mg/L;②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使用SB203580干预后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预先用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20 μmol/L)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60 min后,再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48 h后,Fractalkine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内皮细胞Fractalkine表达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