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小球肾炎(肾病)与高凝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肾炎(肾病)与高凝状态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肾内科吴兆龙,上海200032尽管人患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时,体内血液凝固过程被激活,继之纤维蛋白沉着导致肾损伤,血液凝固过程引起肾小球损伤的精确作用还不清楚,但...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血液凝固和血凝块回缩、凝血酶形成、血肿占位效应、缺血和再灌注、血红素毒性、水通道蛋白表达、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和补体等因素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最小的片段,其形成与血液凝固、血栓溶解等有内在联系,是直接反映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的理想指标。临床资料表明其变化不仅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而且对研究血栓形成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癌患者的血液凝固纤溶病理学及临床上的意义已有较多的报道。血液凝固和纤溶现象不仅仅是血管内外纤维蛋白的形成与溶解,而且各种蛋白酶的活化及其抑制的过程在肿瘤细胞的间质内浸润中起重要的作用。与癌细胞浸润转移有关的蛋白酶有:组织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PA)、溶酶体系水解酶、胶原酶等。用血浆复钙时间测定,可见各种培养的人癌细胞含有不定程度的组织促凝活性。这一活性与癌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各种动物的癌细胞也有纤溶活性,用生化学及免疫学方法测定可将癌细胞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抗凝血酶Ⅲ     
正常体内血液凝固过程的促进与抑制,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凝血因子减少可破坏这种平衡,导致出血倾向,相反,天然抑制血液凝固因子的降低可致血栓形成。在抑制血液凝固的因子中最重要的活性是抗凝血酶(?)(以下简称 AT(?)),在许多疾病中其水平可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最常见疾病。病变表现为在动脉内壁形成富含脂质胆固醇的粥样斑块。血管壁斑块使血管通道变窄,部分阻塞血流。在脂质蓄积部位有钙沉着,形成痂样组织,导致动脉壁变硬。当血液流经这种粗糙动脉壁易诱发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可部分或完全阻断动脉血流。虽然这种病变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大、中动脉,但最常见于心脏、大脑、肾脏和下肢的动脉。  相似文献   

7.
正脑梗死(CI)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CI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凝血因子(F)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各种蛋白质组分。正常机体的凝血与抗凝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机制失衡,则可能引起机体形成血栓或出血。F基因多态性可改变凝血因子的血浆浓度,影响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一步对CI的发病风险产生影响。虽然大多数有关F的报道显示其与AS及CI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但报道结果并不一致,甚至相反。本文对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8.
甘油三脂与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脂和血液凝固系统的异常均影响血栓性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血清甘油三脂与血液凝固系统:血小板向损伤组织部位粘附凝集的血小板血栓和由凝固因子活化的纤维蛋白血栓是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后者的形成主要通过外原性凝固系统,该系统由暴露于血管损伤部位细胞膜表面的组织因子激活第Ⅶ因子而启动。活化的第Ⅶ因子与磷脂、Ca~(2+)、组织因子共存下激活第Ⅹ因孑,活化的第Ⅹ因子促使凝血酶原转化成凝血酶,后者促进纤维蛋白原的纤维蛋白化,最终形成纤维蛋白血栓。而作为凝固因子的第Ⅶ、第Ⅹ因子和血清甘油三脂之间是成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因子ⅩⅢ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能将纤维蛋白单体通过酰胺基转移作用(Transamidation)使α及γ链联结起来,从而稳定纤维蛋白。此外,还能直接促进胶原结缔组织的形成并使之牢固。在硬皮病时,胶原合成增加,形成许多幼稚的胶原,具有胎儿胶原的特点。而且可溶性胶原增高,此可能是其转化为非溶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即凝血因子I,是凝血系统的核心蛋白质,它在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被凝血酶转化成纤维蛋白单体,最终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而发挥血液凝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年来,由于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改进,心内直视手术得以迅速发展,但现阶段体外循环本身距生理和临床要求相差甚远,心内直视手术后的血液成份破坏、凝血机制紊乱,特别是血小板的影响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扼要介绍血小板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血液凝固的关系,着重总结体外循环心肺转流手术影响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诸因素,并介绍有关的预防控制措施。血小板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血液凝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梗死时,脑内释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45000的凝血因子Ⅲ,参与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激活凝血因子X后便引起连锁反应,使血液凝固。因此,抗凝治疗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近期,国内外已有报道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湖北省中山医院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Ca)治疗急性脑梗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血管内皮细胞因子、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研究温春光吴培根郑克立刘敏安业浩刘莉莉成功的肾移植是治疗肾功能衰竭较好方法,但排斥是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1]。我们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凝血指标及纤溶功能等检查,来探讨其在排斥反应中的价值。一、对象...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血液凝固和血凝块回缩、凝血酶形成、血肿占位效应、缺血和再灌注、血红素毒性、水通道蛋白表达、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和补体等因素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钙是人体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它在神经肌肉应激、神经肌肉的传递、心动节律的维持、血液凝固和细胞粘附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钙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表明,在健康老年人中,男女血清钙含量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但...  相似文献   

16.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是一种能够连贯性反映凝血及纤溶全过程的凝血监测图像,较之传统检测方法,TEG能自血液凝固开始到血小板交联形成、纤维蛋白产生、血凝块发生与发展、血块形成达到最大值和血凝块自降解开始直至溶解等等一系列变化进行描述。目前心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TEG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在各种不同术式及围术期成分输血等过程中具有很大指导意义。本文回顾文献,介绍TEG在心脏外科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陆伦根  曾民德 《肝脏》1997,2(3):184-187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dlales,CAMs)是一类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相互牯附的糖蛋白,其种类繁多,作用非常广泛.在炎症反应、血液凝固、免疫识别、肿瘤的浸润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它还参与跨膜信号的传递。本文就有关CAMs家族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血栓是指在机体血液中,由于血小板聚集或血液凝固等在心血管内形成的固体。无论是动脉血栓还是静脉血栓,都能引起肺栓塞、心肌梗死或缺血性中风。生理性止血功能过度激活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均易导致形成血栓。1机体凝血过程及血栓形成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是机体重要  相似文献   

19.
148有微蛋白尿NIDDM患者的第Ⅶ因子[英]/KarioK…Lancet.1993,342.155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尿蛋白排出量(UAE)增多及心血管病发生率增加均与内皮功能不全相关。第因子(F)与组织因子诱导的血液凝固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肺血管微血栓栓塞,导致病情加重及恶化,病死率很高,治疗过程中常予抗凝。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物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