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絪缊状血气活动,是经间期排卵现象的显著特点之一。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发现这一种“絪缊状活动”,并指出顺而施之则成胎,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今天,我们借助现代医学微观手段,发现排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成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负反馈作用,下丘脑释放大量促性激素释放激素,  相似文献   

2.
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前人缺乏具体记载,但在<证治准绳·女科>[1]中引述袁了凡所云:"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此的候也.……乃生化之真机,顺而施之则成胎."说明一个月经周期中,必有一日成絪缊状变化.  相似文献   

3.
经间期的三大矛盾病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来分析经间排卯期的活动部位、强弱,及其内部联系以及动态形成失常、子宫活动失常等等.众所周知,经间排卵活动呈絪緼状,而絪緼状活动的部位,首重心脑,其次才是冲任厥少经络,以及卵子的动态.  相似文献   

4.
经间期之所以到来.排卵之所以顺利,首先固然与纲组状血气活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重阴必阳有关。月经周期的演变.实际上是阴阳呈圆运动生物钟节律的影响.所谓重阴必阳.是阴长运动已达“重”的水平.也即阴长已经达到高度水平,生理上的极限。阴阳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已到达顶峰,如不转化.排泄有余之阴.让位于阳长,则阴阳之间对抗消长.维持总体性的平衡亦无法进行。生理转变病理,周期性的节律无法形成.是以转化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经间期的三大矛盾病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来分析经间排卵期的活动部位、强弱,及其内部联系以及动态形成失常、子宫活动失常等等。众所周知,经间排卵活动呈纲组状.而纲媪状活动的部位.首重心脑.其次才是冲任厥少经络.以及卵子的动态。但活动必须建立在静的前提下.亦即是说在静中求动。然而动是主要的.绝对的,动的强弱.及其与静的联系等等至关重要。故动静矛盾占首位。以临床观察所得.动静矛盾的病变在于动之不足.不足则难以排出卵子,其次是动之太过,再次是动态失调;  相似文献   

6.
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前人缺乏具体记载,但在《证治准绳·女科》中引述袁了凡所云:“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组之候……此的候也。……乃生化之真机,  相似文献   

7.
经间排卵期的病理特点.前人缺乏记载.近代文献也缺乏系统论述。因此,我们只能根据临床观察、病例统计.以及我们的认识体会等加以叙述。经间排卵期的病理特点颇为复杂.不仅排卵的机理失常.而且涉及心肾子宫轴的调节功能紊乱.我们只能就临床所涉及的几个方面阐明之。排卵失常当中.包括排卵困难和排卵不协调。  相似文献   

8.
经间期之所以到来.排卵之所以顺利,首先固然与纲组状血气活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重阴必阳有关。月经周期的演变.实际上是阴阳呈圆运动生物钟节律的影响.所谓重阴必阳.是阴长运动已达“重”的水平.也即阴长已经达到高度水平,生理上的极限。阴阳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已到达顶峰,如不转化.排泄有余之阴.让位于阳长,则阴阳之间对抗消长.维持总体性的平衡亦无法进行。生理转变病理,周期性的节律无法形成.是以转化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9.
经间排卵期的病理特点.前人缺乏记载.近代文献也缺乏系统论述。因此,我们只能根据临床观察、病例统计.以及我们的认识体会等加以叙述。经间排卵期的病理特点颇为复杂.不仅排卵的机理失常.而且涉及心肾子宫轴的调节功能紊乱.我们只能就临床所涉及的几个方面阐明之。排卵失常当中.包括排卵困难和排卵不协调。  相似文献   

10.
排卵失常之二者.主要概括排卵不协调.是指排卵的或早或晚.没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也反映出月经周期的混乱;其次是违反“7、5、3”数律的要求,形成时数律上的紊乱。反映出癸水之重阴下,卵泡、血海内膜、津液水湿下的不一致:另一方面就是卵泡发育成熟程度上的失常.即未成熟的精卯被迫排出.或者卵泡发育过大而不易排出等.均属本病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夏桂成 《江苏中医药》2009,41(10):23-24
经间排卵期的治疗,主要是围绕排卵、促进顺利排卵,就必须建立在调节心肾子宫轴的前提下.既有整体性.又有局部性。根据笔者多年来所从事“月经周期与调周法”的临床观察.整体性的占多数.局部性的为少数。整体性者.以心肾阴阳.主要是重阴转阳的失调为主,亦涉及肝脾冲任血气的活动:局部性者,以冲任厥少等血气活动为主.亦涉及心肾之重阴.包括诸多的病理物质。所以笔者在“调节心。肾子宫轴以促排卵”中着重介绍局部性治疗.以活血通络促排卵为要法。但局部中有整体,  相似文献   

12.
经间排卵期之所以到来.纲组状气血活动之所以顺序发作,从表面上看.似乎仅是血气活动之所致.但实际上是阴阳运动中重阴必阳的结果。重阴必阳.是圆运动生物钟中的重要一环.既有阶段性.又有整体性。人体内部包括生殖方面的节律运动与自然界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联,互相影响,互相调节.在总体上或者说整体上趋于一致.是共性的。但人是复杂多变的.每一个具体的生殖功能正常的女性.由于地区、种族、气候、环境、禀赋的不同,各有各的变化,形成总体相同而具体又不相同的特点。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7、5、3”奇数律。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们临床上长期的观察.以及反复的总结.对孕育有影响的五大因素.实际上也是对排卵干扰较大的五大因素,即痰、湿、郁、瘀、寒五者。痰者,痰浊、脂肪也,痰浊脂肪本属于内在的病理产物,亦有一定的外在因素.但一旦形成痰浊脂肪后,对经间排卵期有着很大的干扰:湿者,湿热、寒湿也,经间排卵期是重阴时期.除癸水长至重阴外,津液水湿亦偏盛,如湿热、寒湿内阻,  相似文献   

14.
经间排卵期之所以到来.纲组状气血活动之所以顺序发作,从表面上看.似乎仅是血气活动之所致.但实际上是阴阳运动中重阴必阳的结果。重阴必阳.是圆运动生物钟中的重要一环.既有阶段性.又有整体性。人体内部包括生殖方面的节律运动与自然界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联,互相影响,互相调节.在总体上或者说整体上趋于一致.是共性的。但人是复杂多变的.每一个具体的生殖功能正常的女性.由于地区、种族、气候、环境、禀赋的不同,各有各的变化,形成总体相同而具体又不相同的特点。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7、5、3”奇数律。  相似文献   

15.
经间排卵期.除着重局部为主的活血通络以促排卵.以及整体为主调燮阴阳稍佐活血以促排卵的治疗方法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经间排卵期还有5种较为多见.亦比较重要的干扰因素,影响排卵,必须予以处理。所谓五大因素.亦称五大兼证者,即痰、湿、气、血、寒五者。痰指痰脂;湿者指湿浊,有湿热与寒湿之别:气者指气郁,有心郁、肝郁之异;血者指血瘀也,亦有干、湿、瘕积之殊。在这五大兼证中,尤以痰脂更为复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夏桂成在"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中潜心研究了"经间排卵期",理论研究深刻。随着"心(脑)-肾-子宫轴"理论的深化,临床已经不局限于用补肾促排卵汤作为治疗经间排卵期的基础方,单纯的补肾仅仅是静态的作用,强调排卵期必须重视心的动态活动。同时总结临床根据辨证衍生出的方药,及治疗经间期出血的6种方法,对深化妇科理论及临床运用有借鉴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贾翠敏 《河北中医》2012,34(8):1197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不孕症患者的25%~30%[1].排卵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卵细胞的发育成熟障碍及卵细胞的排出障碍.卵泡的发育和卵巢的排卵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下丘脑—垂体一卵巢轴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并受神经中枢及其它内分泌腺功能活动的调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失调或器质性病变,均可造成排卵障碍.  相似文献   

18.
排卵功能失调是妇科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种症状,发病的原因很多。我院使用中西药治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所致的无排卵月经、继发闭经方面的排卵功能失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促排卵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排卵和黄体不健(LPD)。据统计资料,不孕症中约有20%系无排卵或排卵功能不良引起,约有10~15%由LPD引起。西医恢复排卵功能的方法不甚理想。近年来对中医肾主生殖与促排卵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拟促排卵研究现状介绍于下。理论研究 1.补肾促进排卵功能的实验研究研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致病环节在下丘脑的功能失常,应用补肾化痰(附方1)治疗后,恢复了卵巢胜能而获得排卵,这提示补肾促排卵的作用环节主要在下丘脑。首先使下丘脑功能恢复,进而使血清FSH、E_2值升高,恢复卵巢排卵功能,表明补肾治疗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促排卵。进一步实验建立多囊卵巢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排卵是整个生殖过程的关键环节,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代谢异常、免疫因素等都可造成排卵障碍,经后期是血气复生、生殖之精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辨证属虚和/或无明显实证的排卵障碍病例治疗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月经生理基本观点的回顾和分析,结合临床运用体会,提出经后期重肾阳纠正排卵障碍,通过温精之治、养血之治、益气之治三者综合构建,并借助引经归所使药达效至,是中医妇科学治疗排卵障碍病症的切入点和选择点之一,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