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化疗与单纯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临床纳入脑转移瘤患者47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化疗,对照组仅进行单纯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肿瘤局部复发率、中位复发时间、中位生存时间等,同时观察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局部复发率28.57%,对照组为3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复发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2个月、13.7个月,对照组分别为9.6个月、1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转移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放疗,能够有效延缓中位复发时间,延长中位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全脑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全脑放射治疗,对比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复发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全脑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7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随访1 a,统计1 a后2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Ⅲ~Ⅳ度血液学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Ⅰ~Ⅱ度)、恶心呕吐(Ⅰ~Ⅱ度)及粒细胞减少(Ⅰ度),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干预后均可缓解,未对治疗产生明显影响;1 a后,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有一定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转移瘤患者92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替莫唑胺+放射)与对照组(单纯放射)。随访24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复发时间、生存时间、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研究组复发时间、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转移瘤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存质量,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多次伽玛刀治疗及全脑放疗结合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MSE、KPS评分判断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采用WHO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肿瘤局部控制率的评价;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过程,log-rank法比较多次伽玛刀治疗组和全脑放疗结合伽玛刀治疗组的生存曲线是否有差异。结果两组MMES得分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经F检验,P=0.0010.05,多次伽玛刀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基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全脑放疗结合伽玛刀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基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显著下降趋势。全脑放疗结合伽玛刀治疗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MMSE评分与多次伽玛刀治疗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接受伽玛刀治疗患者的KPS评分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1周相比,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率、中位生存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有较好的肿瘤控制率及生存期,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以,伽玛刀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脑转移肿瘤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80例脑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行全脑对穿照射,DT:40Gy,2Gy/次,分为20次,4周完成;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替莫唑胺75mg/(m~2·d),放疗结束后每28d口服5d为1个周期,共6周期;观察2组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1.2)个月和(5.5±0.9)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可耐受。结论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转移肿瘤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提升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13-06—2015-12治疗的105例肿瘤脑转移患者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全脑放疗,观察组53例给予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显著增强治疗效果,通过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时间,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来我院就诊的84例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案,进行1a的跟踪调研,记录所有患者的肿瘤生长情况及KPS评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治疗过程中,通过增强MRI对转移病灶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远高于治疗1个月、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KPS评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治疗1个月、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控制脑转移病变,安全可靠,提高患者的一般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脑转移瘤治疗预后多数较差。立体定向放疗较之外科手术具有更宽的治疗适应证,同时在不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能达到手术和全脑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对于多发、大病灶脑转移瘤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有生存获益。本文就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疗与手术、全脑放疗对比和联合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单独治疗优势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手术联合间质内放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和分析利用手术联合肿瘤间质内放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我科收治56例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并埋放改良型Ommaya放疗囊,术后定期给予肿瘤近距离131I放疗。术后随诊1年以上并定期复查增强MRI。结果根据随访结果,6个月和1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3%和75.0%。治疗6个月后患者Karnofsky评分有明显提高(t=5.257,P〈0.05);治疗1年后有所下降,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0.562,P〉0.05)。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单一治疗效果差。手术联合肿瘤近距离放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共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别评定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HAMD总分的时间主效应、分组主效应以及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在2、4、6、8周末HAM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25±4.27)vs.(20.81±4.63),(15.94±3.47)vs.(18.12±4.51),(12.85±3.12)vs.(16.54±3.70),(10.42±3.66)vs.(13.09±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总分在各个时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以HAMD减分率评价)高于对照组(77.5%vs.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总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主效应、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NIHSS总分在各个时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归因训练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2016-0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奥拉西坦单药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MMSE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各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效果显著,认知功能障碍可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07—2016?10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6)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n=36)应用常规综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90.1±1.4)分,高于对照组的(76.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4-12—2016-12收治的79例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以利尿、吸氧、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ESS)及血清Hcy、Cys-C水平,并统计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1.79%(2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对照组为7.69%(3/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对预防抑郁症复发和自杀的作用。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技能训练组(干预组,40例)和健康教育组(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和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4周,分别于基线、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随访两组抑郁症复发、住院、自杀求助和自杀死亡情况,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估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复发率(10.0%vs.42.5%)和住院率(5.0%vs.2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杀求助率高于对照组(25.5%vs.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杀死亡率(0%vs.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存质量总分在各随访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预防抑郁症患者复发和降低其自杀风险,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含钆造影剂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脑内单发囊实性病变行常规T1WI、T2WI、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AIR)、弥散加权成像和钆增强MRI检查.分析脑脓肿(22例)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27例)DWI信号及强化特征并进行囊变坏死区ADC值测量.所有图像分三组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Ⅰ组为DWI结合常规序列;Ⅱ组为CE-MRI结合常规序列;Ⅲ组为DWI、CE-MRI两种序列联合并结合常规序列.结果 DWI上20例脑脓肿呈高信号,24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为低信号;14例脑脓肿、12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呈壁较薄而均匀环形强化.大部分脑脓肿的ADC值明显低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P<0.05).Ⅰ组、Ⅱ组、Ⅲ组诊断脑脓肿的敏感性分别为90.9%、63.6%、95.5%,Ⅰ、Ⅱ组间及Ⅱ、Ⅲ组间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Ⅰ、Ⅲ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WI较CE-MRI能更敏感地发现脑脓肿,ADC值的测量可以为脑脓肿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将从化市中心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人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术,28例)与对照组(行骨瓣开颅术,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半年GOS评分。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14.3%、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后GOS评估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瓣开颅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9—2016-12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推拿+针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改良关节松动法,2组均治疗15d。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SNCV、M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躯体疼痛、精神状态、情感职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2组均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疏血通注射液6mL静点,1次/d.治疗组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治疗前后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例数46例,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7例,总有效率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关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通过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栓溶解达到有效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