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I)水平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4-10—2016-11我院收治的86例癫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研究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奥卡西平,2组均治疗3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与ALP、ICAM-I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CAM-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与对照组(18.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者可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ICAM-I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在特发性癫痫患者治疗中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特发性癫痫患儿为观察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对比观察组用药前、用药3个月、6个月后免疫功能。结果用药前观察组IgG、IgA、IgM、CD8、ICAM-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3个月后观察组IgG、IgA、CD8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CD3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时观察组ICAM-I、CD4、IgM与服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IgG、IgA、CD8、ICAM-I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CD4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CD3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用于特发性癫痫患儿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同时能够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脑电图(EEG)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9例,数字标号,简单随机法分组,行单盲、前瞻性对照实验(RCT),观察组(25例)给予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对照组(24例)单用奥卡西平。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CD3~+、CD4~+),EEG,认知功能变化,观察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6 w后IgA、IgM、IgG、CD4~+均明显降低,CD3~+明显升高,FIQ、PIQ、VIQ等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IgA、IgM、IgG、CD4~+、CD3~+及FIQ、PIQ、VIQ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痫样放电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22/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18/2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癫痫采取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减少癫痫发作频次,控制EEG损害,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免疫双向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post stoke pilepsy,PS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05—2014-05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脑电图、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电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电图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有效率分别为87.50%、64.29%,无效率分别为12.50%、35.7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有头晕、轻微皮疹、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组发生率分别为8.93%和14.2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且安全性较高,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所有患儿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常规剂量托吡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托吡酯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以2012-10-2014-10我院所收治的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奥卡西平、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9%)较对照组(76.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30d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30d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予以奥卡西平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2017-10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癫痫患者114例,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左乙拉西坦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左乙拉西坦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认知功能评分(MoCA)、脑电图情况(尖波时程、尖波数量)以及血清ICAM-1、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MoCA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周后脑电图尖波时程及尖波数量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周后血清ICAM-1、TNF-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给予左乙拉西坦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其脑电图及认知功能状况,降低血清ICAM-1、TNF-α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经奥卡西平、丙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就诊的50例癫痫患儿参与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予以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以及智力水平、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计算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等各项智力测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DMA、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丙戊酸钠,安全性高。长期服药可引起ADMA、Hcy指标上升,在治疗期间要注重患儿血浆ADMA、Hcy指标的监测,控制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口服奥卡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奥卡西平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及4周后VAS疼痛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缓解时间短,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4年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测定患者血浆Hcy和ADMA水平并与健康人群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浆Hcy与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与血浆Hcy与ADM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均能有效治疗癫痫,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Hcy与ADMA水平升高,长期服用应当监测血清Hcy、ADMA指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4-12—2016-12收治的79例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以利尿、吸氧、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ESS)及血清Hcy、Cys-C水平,并统计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1.79%(2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对照组为7.69%(3/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临床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可能机制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IVIG治疗儿童癫痫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癫痫患儿应用IVIG治疗癫痫的疗效、耐受性、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改变.免疫指标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前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后者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设健康体检儿童66例为对照组,测定其免疫指标.结果 IVIG治疗癫痫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8.57%.部分发作有效率为77.27%,全面发作有效率为79.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癫痫有效率68.09%,症状性癫痫有效率为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单药治疗组有效率89.29%,二次单药组有效率69.23%,添加治疗组有效率75.4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头颅MRI异常的患儿治疗后半年复查,31例病灶有改善,总有效率为68.89%;13例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13.27%,但症状轻微,没有因不能耐受而停用的情况.治疗前,癫痫组CD19~+B、CD20~+B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高,CD3~+CD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19~+B和CD20~+B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末、6个月时2组患儿的血清IgG水平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对癫痫患儿增高的CD19~+B和CD20~+B细胞有下调作用,对伴有免疫紊乱的症状性癫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6-11在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2组均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22%,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SE、Hcy、IGF-1水平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2、IL-6、TNF?α水平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有利于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实施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填塞优良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曲安奈德配合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单侧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ALH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5—2016-09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收治的78例单侧ALHL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曲安奈德+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d。疗程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IgM、IgG、CD3~+、CD4~+)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gM、IgG、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G、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与对照组10.26%(4/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注射曲安奈德配合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单侧ALHL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听力水平,且对改善其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以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将76例MG患者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许氏临床绝对评分、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s)、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1 m、3 m、6 m许氏临床绝对评分、QMGs均显著降低(P0.05),CD4~+、CD19~+治疗后3 m、6 m也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 m许氏评分、QMGs具有明显差异(P0.05),CD4~+治疗后3 m、6 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比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早期症状改善明显,且对CD4~+抑制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脑心通胶囊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VEGF和Ang-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EGF和Ang-2均有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EGF和Ang-2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VEGF和Ang-2显著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2016-04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在注射用尤瑞克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明显低于观察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高于观察组,NO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11—2016-12收治的4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观察组,纳入同期46例健康足月胎龄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母亲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发作率及血压情况,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比较3组患儿母亲妊娠期血压水平、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作率。结果观察组母亲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作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组、轻度组比较,重度组母亲妊娠期血压水平、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作率较高,且中度组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作率(29.41%、11.76%)高于轻度组(1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组、轻度组母亲妊娠期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可增加其发病率,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并给予相应治疗与血压控制,对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脑血栓形成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尿激酶和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7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