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表现患者的ABCD2评分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326例临床表现为TIA的患者,于发病1周内入院,并查头颅DWI了解是否有高信号。按照DWI是否有高信号分为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测定血清hs-CRP水平,观察所有患者ABCD2评分与hs-CRP水平的相关性,且比较2组ABCD2评分及hsCRP。结果 ABCD2评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且脑梗死组ABCD2评分和hs-CRP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水平与ABCD2评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ABCD2评分越高,TIA发生率越高,hs-CRP越高越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二者联合有利于评估TIA患者病情风险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为表现的患者ABCD2评分与脑磁共振DWI高信号的关系.方法 326例临床表现为TIA患者,于发病1周内入院,并查头颅DWI了解是否有高信号.按照DWI是否有高信号分为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比较2组ABCD2评分及不同危险度分层的患者脑梗死比例.结果 ABCD2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与脑磁共振DWI高信号有关,但对于预测发生脑梗死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与ABCD2评分的关系及在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76例TIA患者(TIA组)和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并按ABCD2评分法对TIA患者进行评分,随访TIA患者30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TIA组按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TIA1组(30d内未进展为脑梗死)和TIA2组(30d内进展为脑梗死),分析TIA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IA组患者30d内出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3.2%;TIA组的血清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TIA2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IA1组(P0.01);TIA2组的ABCD2评分明显高于TIA1组(P0.01);且TIA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TIA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与ABCD2评分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价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结合纤维蛋水平白原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用ABCD3-I评分法和ABCD~3-I评分法+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测定200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200例TIA患者中7d内发生脑梗死的有27例。ABCD3-I评分组中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23%、11.63%和29.27%(P0.05),ABCD3-I评分+Fib水平组中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23%、9.92%和30.61%(P0.05)。ABCD3-I评分法和ABCD3-I评分法+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66(0.56~0.77)和0.69 (0.59~0.80)。ABCD3-I评分法和ABCD~3-I评分法+纤维蛋白原水平组的评分与脑梗死发生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26(P0.05)。结论 ABCD3-I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对TIA患者7d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风险进行预测,结合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更能为准确地预测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和ABCD2评分结合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MR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ABCD2评分及ABCD2+ DWI+MRA评分对182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TIA后2d、7d和30 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及ABCD2+ DWI+ MRA评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本组56例(30.8%)患者于30 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42例(23.1%)发生于7d内,19例(10.4%)发生于2d内,均无脑出血发生.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与高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DWI异常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均P<0.05).30 d时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P<0.05).伴DWI异常及颅内动脉狭窄≥50%的低危组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DWI正常和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均P<0.05).ABCD2+ DWI+ MRA评分预测TIA第2d、第7d及第30 d的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评分(均P<0.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ABCD2评分的关系.方法 采用ABCD2评分对133例前循环TIA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分为低危亚组、中危亚组和高危亚组.检测TIA患者及128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Fg水平,并比较.结果 根据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亚组32例,中危亚组72例,高危亚组29例.TIA组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危及高危亚组的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低危亚组;高危亚组显著高于中危亚组(均P<0.05).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高危亚组、中危亚组、低危亚组的血浆F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pearmen秩相关系数检验,血浆Fg平均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548,P<0.001).结论 前循环TIA患者血浆Fg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TECO凝血IV号仪器,试剂为美国太平洋药盒。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只统计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类)脑梗死组及TIA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与正常对照组,其中最高值达9g/L,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与脑梗死及TIA密切相关,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可预测疾病的进展与转归。建议将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患者发生脑梗死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TIA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脑梗死患者与TIA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常规、血糖、血脂、肌酐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20例(15.6%)患者发生脑梗死,脑梗死患者与稳定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常规、血糖、血脂、肌酐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与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OR= 0.625,P<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是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高低可以作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预后的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2])。目前用于预测TIA后脑梗死发生风险的评分方式主要有ABCD评分、ABCD2评分、SPI-Ⅱ评分以及Essen评分等,其中Essen评分较适合我国人群;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与TIA有密切关系,但其对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评分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 chemic attack ,TIA)后早期卒中风险进行评估的效能。方法收集120例TIA患者,通过头DWI明确有无新鲜梗死。入院后对患者进行ABCD2评分,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的含量。在ABCD2评分基础上,结合血清hs-CRP、FIB结果形成联合评分,对比分析 TIA后1周内ABCD2评分与联合评分两种方法的评估效能。结果120例T IA患者中,39例(32.5%)在发病1周内发生脑梗死。ABCD2评分与联合评分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脑梗死发病率由高到低顺序为:高危>中危>低危。联合评分低、中危组人数减少,高危组人数增加。与ABCD2评分比较,联合评分低、中危组脑梗死发病率降低,高危组脑梗死发病率升高。联合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ABCD2评分(P<0.001)。结论结合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联合评分效能高于单纯的ABCD2评分,联合评分能更好预测高危人群T 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可用于临床指导T IA危险分层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BCI2评分对中国人群短暂性脑缺血(TIA)后的中期脑梗死事件及死亡的预测能力,以便利用其识别高危TIA患者。 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开始收治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179例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对就诊的TIA患者行ABCD2评分,追踪记录其TIA发作后18月内是否发生脑梗死事件,并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无脑梗死组和脑梗死组。以病程第18月为终点事件观察时间点,统计各种疾病导致的死亡情况,并根据是否临床死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史等各指标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 结果179例TIA患者中无脑梗死组127例,脑梗死组52例。脑梗死组就诊时血压≥140/90 mm Hg(86.5%)、肢体无力(42.3%)、症状持续时间≥60 min(55.8%)、症状持续时间10~59 min(40.4%)和患糖尿病(80.8%)比例较无脑梗死组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ABCD2评分比无脑梗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以ABCD2评分来预测患者患脑梗死情况,其曲线下面积为0.874,P=0.000,95%可信区间为0.817~0.931,Cutoff值为4.5分。179例TIA患者中生存组144例,死亡组35例。死亡组ABCI2评分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以ABCD2评分来预测患者死亡情况,其曲线下面积为0.492,P=0.889,95%可信区间为0.389~0.596。 结论ABCD2评分系统在判断TIA后中期脑梗死风险方面有一定预测价值,对TIA后中期死亡危险度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评价脑血管狭窄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及ABCD2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Johnston等对TIA的ABCD2评分标准,测定98例TIA患者的评分并危险分组,观察其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各危险组之间卒中率的差异;通过CTA评估脑血管狭窄,并分为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分析脑血管狭窄与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的关系,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0例.2、7d发生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0例(0%)、2例(5%);评分为4~5分的患者46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4例(8.7%)、11例(23%);评分≥6分的患者12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3例(25%)、4例(33.3%).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脑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TIA后7d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 vs 5.6%,P=0.04).(3)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中、高危的比率增高(46.4% vs 19.4%),且其比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 ABCD2评分能够预测TIA患者2、7d内卒中发生率,是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ABCD2评分值不同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2)合并中重度血管狭窄的TIA患者较脑血管无明显狭窄的TIA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3)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ABCD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90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ABCD评分方法,将TIA患者分为低风险组(0~2分)、中等风险组(3~4分)、高风险组(5~6分),分析我院103例TIA患者在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结果根据ABCD评分法,高、中、低风险组之间,90 d内发生脑梗死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D评分能够有效的预测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以及对于TIA的分级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ABCD2评分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及ABCD2评分法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测定79例TIA患者(TIA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血清hs-CRP水平,TIA组按ABCD2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3组间hs-CRP水平,并观察其2 d、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中、低危组间血清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3分的TIA患者22例,2 d、7 d发生脑梗死分别为1例(4.5%)、2例(9.1%);评分为4或5分的患者31例,2 d、7 d进展为脑梗死分别为3例(9.7%)、5例(16.1%);评分≥6分的患者26例,2 d、7 d进展为脑梗死分别为7例(26.9%)、10例(38.5%).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IA患者ABCD2评分与血清hs-CRP水平关系密切,两者呈正相关.ABCD2评分值不同,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联合二者更有助于TIA的指导治疗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ABCD 2评分结合磁共振MRA及DWI评分(ABCD2-DI评分)评价TIA及小卒中患者发病后7~90d脑梗死的发生率/复发率。方法以2010-01—2012-06住院TIA及小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72h内完善头颅MR(包括MRA及DWI),进行ABCD2-DI评分,随访发病后7d、30d及90d脑梗死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TIA患者7d、30d及90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9%、23.5%及29.4%;小卒中患者7d、30d及90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6.2%、28.6%及33.9%;TIA/小卒中发生后7d内新发脑梗死/短期复发概率较高,患者随着时间延长其复发率较TIA发展为脑梗死概率更高。结论 ABCD 2-DI评分可提高对TIA及小卒中患者发病后90d内脑梗死发生率及复发率的预测,尤其是TIA发生后7d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6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和50例同年龄组健康体格检查人群进行对照研究。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同时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Hcy水平、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患者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Hcy水平、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度与Hcy水平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He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TIA后早期卒中风险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对104例TIA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用改良ABCD2评分法对TIA的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值,104例TIA患者被分为4组:极高危组(分值≥11分)、高危(9~10分)、中危(6~8分)和低危组(0~5分),各组1a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分别为100%、68.4%、17.9%、9.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975,P<0.01)。年龄≥60岁(P=0.044)、高血压(P=0.03)、糖尿病HBA.c≥7.0mmol/L(P=0.007)、发作≥60min(P=0.047)、颈内动脉狭窄>70%且有症状(P=0.006),是TIA患者1a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改良ABCD2评分,兼顾了临床特点、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和DWI/TCD影像学表现,更为全面和合理。对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评分越高,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TIA患者,根据发病90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心源性血栓等终点事件分为终点组和无终点组。对比两组血清ICAM-1、LP-PLA2水平及ABCD2评分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三项指标对TI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98例TIA患者中发生终点事件26例(26.53%),其中脑梗死8例,大动脉狭窄≥50%患者14例,心源性血栓4例。终点组症状持续时间≥60min患者比例、血清ICAM-1、LP-PLA2水平及ABCD2评分高于无终点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症状持续时间≥60min、血清ICAM-1及LP-PLA2高表达、ABCD2评分高是TIA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CAM-1、LP-PLA2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结论 血清I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结合颈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所致管腔狭窄程度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内发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北京水利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71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ICAS所致管腔狭窄程度,筛选出TIA发生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并分析ABCD2评分、管腔狭窄程度对脑梗死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者39例(22.8%);ABCD2评分、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不同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高危组患者TIA后7d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低危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BCD2评分、ICAS所致管腔狭窄程度可以影响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两者结合对于TIA后7d内发展为脑梗死更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30d脑梗死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年12月~2009年10月住院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访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评分、MRA与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50例(42.0%)TIA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ABCD2"评分与TIA后7d和30d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呈直线相关,"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TIA后7d和30d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比50%的患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对TIA后脑梗死发生有预测价值,"ABCD2"评分结合MRA检查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