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价值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且行手术治疗的7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35例,提供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纳入35例,提供常规护理),评价组间患者心理状态、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1)组间患者心理状态、FMA、NIHSS、SF-36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FMA、NIHSS、SF-36评分在护理后优于对照组(P<0.05);(2)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5.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在干预前SAS和SD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辅助控制小儿高热惊厥,显著减少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5—2014-05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满意率为86.49%,对照组为65.6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及3个月,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2个月、3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为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靳俐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94-95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妇女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癌症,除产生恐癌症的心态外,还牵涉到生理、生育、家庭、婚姻、子女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而及时的心理干预,则易产生抑郁状态,甚至发展成抑郁症,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心理干预能较好的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起到药物无法达到的作用.因此,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早日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67-68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尚无治疗AIDS的特效药,病死率极高,多数患者因长期带病生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们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家属参与式的护理干预方式,并验证其实施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8例,根据收治的不同组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分别在2组患者化疗前、后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的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心身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诊的86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43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评价组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前,组间SF-36、SDS、SAS、APACHE Ⅱ、CD-RISC、PSQI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CD-RISC评分更高,SDS、SAS、APACHE Ⅱ、PSQI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3在我院治疗的78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对比分析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及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NFD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NF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6月~2023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96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运动功能量表和巴塞尔指数均升高,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下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为疾病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17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并根据心理学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心理学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及心理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理念干预模式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ADL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0—2020-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0例脑出血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给予奥马哈理念干预.基于Holden步行能力(FAC)、Berg平衡量表(B... 相似文献
13.
田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21):131-132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栓塞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NFA评分高于实验组,且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栓塞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基本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浅谈ICU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红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70-71
我院ICU 2008-2009年对351例住院患者家属进行了心理、行为护理干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付过程,其结果是可以适应和不适应的[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的195名家属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共计两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的年龄、与患者的亲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患者病情的严重性、患者病程的长短等.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者家属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住院精神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研究组患者家属实行心理行为干预,在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量表评分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个月后,各量表评分2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P<0.01)。结论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提高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彭勇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5):8-1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脑肿瘤患者27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分别采用SAS、SDS量表对2组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经干预,对照组SAS、SDS得分分别为(52.74±5.19)分和(51.73±4.82)分,观察组分别为(44.28±4.35)分和(43.29±4.16)分;对照组家属SAS、SDS得分分别为(53.78±5.30)分和(50.31±5.07)分,观察组家属分别为(44.64±4.13)分和(42.18±5.13)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患者和家属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减轻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2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以充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内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7例急性轻度躯体外伤家属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SCL-90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比较,显示多数患者家属无明显心理异常症状。97个家属中,14人出现睡眠和饮食等心理异常症状,强迫症状9人,抑郁8人,躯体化症状7人,焦虑6人,敌对5人,恐怖4人,偏执性3人,精神病性3人。家属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与SCL-90各因子分之间呈显著的正或负相关.结论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中的部分人出现各种心理异常症状,因此,在对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群体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关注少数需要心理帮助的患者家属。 相似文献
20.
郝春平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7):84-85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干预后效果。方法将93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47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干预前后比较。结果 2组对比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SCL-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压力,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