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流感监测以及健康人群流感抗体水平。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区近几年的流感病原学以及人群流感抗体水平进行进一步分析,完成相关的监测工作,采取血清标本采集、流感抗体检测、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等方法完成流感监测以及健康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的分析。结果: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人群流感抗体阳性率相比2011年来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的检测以及人群流感水平监测,对于低于5岁以及超过20岁的易感人群需要进一步强化流感疫苗接种,防止预防流感出现大流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2010—2012年主要法定传染病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2010至2012年共上报传染病5521例,2010年1659例,2011年1847例,2012年2015例,上报例数逐年上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上报,乙类传染病1112例(20.14%),丙类传染病4409例(79.86%);血源或性传播疾病634例(11.48%),其中肝炎最多,共307例,占48.42%;呼吸道传染病1218例(22.06%),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最多,共468例,占38.42%;肠道传染病3666例(66.40%),其中手足口病最多,共2978例,占81.23%;其他传染病3例(0.05%)。传染病发病主要以坪西、六联、坪东、中心社区为主,发病人群以散居和在托儿童及工人为主。结论应加强青少年儿童的传染病防护宣传教育,做好托幼机构、学校和工厂等场所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南山区1~40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雅妮 《河北医药》2006,28(6):487-488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2003年采集5个行政辖区健康人群血清437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7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000,保护率75.51% .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麻疹抗体保护率均<85%,GMT水平不高.结论存在麻疹流行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基础免疫,提高初免和再免质量,寻找影响免疫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1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丙肝肝炎病毒以及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吸毒人群进行监测,收集2009~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的健康调查问卷以及血清学检测3种传染病抗体的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员HCV抗体阳性率为47.8%,HIV抗体阳性率为3.8%,TP抗体阳性率为14.0%,其中男性HCV感染率49.8%高于女性34.4%(x2=12.70,P<0.01),男性TP感染率12.5%低于女性24.7%(x2=16.57,P<0.01),男女HI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HCV的感染率静脉注射组比非静脉注射组高(x2=92.96,P<0.01),HIV与TP感染率静脉注射组与非静脉注射组差异无显著性;女性HCV和TP混合感染率较男性高(x2=8.10,P<0.01),男性组的HIV和HCV混合感染率、HIV和TP混合感染率、HIV、HCV和TP混合感染率与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IV、HCV和TP在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吸毒人群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描述深圳市龙岗区20~60岁公职人员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以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20~60岁9268例公职人员的体检资料为基础,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公职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在不词性别、年龄、职业的分布特点及糖尿病患病情况。结果(1)龙岗区20~60岁人群平均FPG水平为(5.18~0.42)mmol/L,男性(5.26~0.11)mmol/L,高于女性的(4.85~0.48)mmol/L,空腹血糖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所有组别每10年空腹血糖增加超过0.12mmol/L。2009年龙岗区20—60岁公职人员糖尿病患病率为4.87%.公安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5.78%。(2)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空腹血糖受损5.6~6.9mmo]/L的标准,男女空腹血糖受损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50~54岁组两性空腹血糖受损阳性率下降,55~60岁组女性空腹血糖受损阳性率继续上升。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公职人员20~60岁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上升起始年龄小,幅度大,上升速度快,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后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 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1988-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88-2008年容桂街道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618例,年均发病率8.95/10万,不同年份间 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75,P〈0.001) . 1988-1998年81.97%集中在人口集中 的城区,83.61%病例为本地人口.1999-2008年55.83%发病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和 工业区,76.12%病例为流动人口.春末夏初为高发季节,2005年出现了反常的秋冬季节高发 状况.发病人群以8月-7岁龄儿童为主,1999-2008年发病人群开始出现两极发展趋势,8月 龄以下婴幼儿和20岁以上成年人病例开始增多,分别占7.91%和13.46%.麻疹疫苗免疫史空 白的人群占52.4%.结论 容桂地区麻疹发病率出现大幅上升趋势,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人群 免疫水平,完善计划免疫网络建设,特别是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减少免疫空白, 是有效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袁帅 《家庭医药》2016,(6):168-169
目的:了解2009-2014年睢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睢县2009-2014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2014年,睢县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61例,年均发病率为3.3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365,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4-5月。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125,P<0.001)。1~3岁儿童发病数占87%。结论:睢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有明显的高发年和高发季节,应在流行季节和流行年份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辽阳县地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状况及流行特征。方法根据2015年辽阳县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资料,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恶性肿瘤的年龄、性别分布,探讨恶性肿瘤流行特征。结果辽阳县地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297.53/10万,病死率174.09/10万,其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肺癌40.53/10万、肝癌9.83/10万和肠癌8.15/10万;男性癌症发病率前3位为肺癌83.94/10万、肝癌39.57/10万和胃癌36.49/10万,女性癌症发病率前3位为乳腺癌36.51/10万、肠癌23.82/10万和胃癌20.13/10万;65岁以上年龄段居民癌症发病率最高,达到了1972.33/10万。结论肺癌和乳腺癌是威胁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肿瘤疾病类型,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开展基层肿瘤疾病宣传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管城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和措施,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xcel软件对管城区2009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管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80例,年报告发病率为419.70/10万.全年均有发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0: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段,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6.0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878例),占病例总数的63.62%;其次为托幼儿童(473例),占病例总数的34.28%.结论 散居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加强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监测和管理的力度,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流腮接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接种流腮疫苗的1~8岁儿童64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法原(ELLSA)定性测定流腮Ig G抗体。结果 648例儿童中,阳性人数326例(50.3%),不同年龄段中,1~岁阳性率最低(27.1%),2~岁阳性率最高(60.5%),在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体内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童和女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0%和86.0%,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在第一次接种流腮疫苗后,机体内流腮抗体水平处在较低的水平,可采取2剂次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高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1781例,其中重症病例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79/10万,发病率最高的为2012年(87.38/10万);全市28个乡镇街道均有病例发生,排在前3位的是石古镇(占11.12%)、潘州街道(占9.71%)、大坡镇(占8.20%);每年发病高峰在4、5月,但在10月份有一个小高峰;发病的高危人群为0~5岁组散居儿童;重病病例病原检测以EV71为主.结论 高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性,防控重点应从重点时间、重点人群出发,并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与发病之间的联系,探讨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结果 2011年聊城市共成功调查检测健康人群387例,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为379例,阳性率为97.93%,IgG抗体GMT为1651.98,SD为3.09。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岁和15~39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偏低;不同县市区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茌平县高于其他县市区;不同性别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2岁和15~39岁年龄组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麻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某街道8.5万人口部分血液检查指标的分布情况,为该辖区卫生工作重点的建立和正常人群医学参考值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与该街道各社区合作,将辖区人口以社区为单位的形式统一组织起来.现场抽取辖区到场人口空腹静脉抗凝全血5ml,统一送至该街道预防保健所检验科检验HBsAg、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用SPSS17.0分析.结果 样本红细胞计数的均数为4.638 0×1012个/L,标准差为0.410 61×1012个/L,且不同性别、年龄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白细胞计数的均数为7.5803×109个/L,标准差为3.643 06×109个/L,且不同年龄段白细胞计数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 0.000 1); HBsAg总携带率为26.36人/万人,且不同年龄段携带专率不同,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结论 该街道全人群红细胞计数均数点估计为4.638 0×1012个/L,95%置信区间为(4.633 6,4.642382)×1012个/L;全人群白细胞计数均数点估计为7.580 3×109个/L,95%置信区间为(7.541 41,7.61919)×109个/L;0~17岁、31~77岁人群可能是该街道防控乙肝传播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方法于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在深圳市选择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麻疹抗体。结果 3年共检测血清1164份,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33%。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在深圳市选择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麻疹抗体。结果 3年共检测血清1164份,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33%。2010年2012年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73.22%和95.29%,原特区内和特区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29%和75.91%,经χ2检验,2012年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检测年份,原特区内抗体阳性率高于特区外(P<0.01)。0岁2012年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73.22%和95.29%,原特区内和特区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29%和75.91%,经χ2检验,2012年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检测年份,原特区内抗体阳性率高于特区外(P<0.01)。0岁20岁和20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32%、73.77%,为各年龄组中最低。结论应结合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东凤镇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病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东凤镇2009-2010年上报的手足口病报告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凤镇2009-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数分别为355例和537例,发病率分别为239.99/10万和350.25/10万,重症率为2.70/10万和1.30/10万,死亡率均为0.地区分布以外来人口集中的小沥村和同安村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5、6、7月份,2009年、2010年这3个月分别占总发病数的86.20%和45.81%;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2009年、2010年这一年龄段分别占总发病数的88.45%和83.99%.结论 东凤镇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在外来人口密集的地区,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对象,并在流行高峰(5月份)前做好防控准备.  相似文献   

16.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2009年2月初我省平坝县出现甲肝散发流行,至4月27日为止共报甲肝病例1 33例,与2008年同期(24例)相比上升454.2%.病例分布于该县10个乡镇56个村,其中3~15岁(86例)占总发病数的64.6%.为了解平坝县3~15岁正常人群的甲肝抗体(抗-HAV)阳性率情况,对该县甲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对该县部分3~15岁健康人群开展了抗-HAV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兴安盟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种类,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2009至2013年兴安盟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采用分析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病原检测结果.结果 2009至2013年全盟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655例,各年发病率依次为113.71/10万、32.09/10万、18.78/10万、27.64/10万和27.49/10万,2009至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居丙类传染病首位,发病高峰为6至7月,≤3岁组病例占发病总数的58.22%;2009至2013年兴安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检测了952标本,检出阳性标本77份,其中EV71阳性标本33份,占实验室诊断病例总数的42.86%;CA16阳性标本15份,占19.4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标本29份,占37.66%.结论 2009至2013年兴安盟地区手足口病疫情比较平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主要病原是EV71和CA16,EV71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管城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和措施,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软件对管城区2009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管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80例,年报告发病率为419.70/10万。全年均有发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0∶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段,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6.0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878例),占病例总数的63.62%;其次为托幼儿童(473例),占病例总数的34.28%。结论散居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加强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监测和管理的力度,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6,(5):1077-1080
目的:分析苏州市姑苏区2013年—2015年间结核病的疫情分布及其防治措施,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和对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软件,分析姑苏区2013年—2015年结核病病例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结果: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现住址为姑苏区的肺结核病例累计4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21/10万(人口数采用2013年—2015年姑苏区平均人口数),男性年均发病率为26.40/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2.23/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6∶1.00,绝大部分发病年龄组均是男性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70岁年龄组,其中以20~25岁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主要为青壮年,≤10岁组发病率为最低;历年发病率较高的是城乡结合部的街道;发病率较低的是古城区内的街道;在职业分布方面,肺结核患者以家务及待业最多。结论:虽然,近年来姑苏区结核病疫情相对平稳,但在地区分布上属于城乡结合部的街道由于房屋租住价相对城区便宜,导致外来人口比较集中;因此发病率相对较高;从年龄分布结果来看,肺结核患者人数以青壮年较多,表明肺结核目前主要危害劳动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在职业分布方面,肺结核患者以家务及待业最多,提示姑苏区肺结核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该是家务及待业人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顶山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为完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流脑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疫情资料汇编》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报告资料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1957-2011年平顶山市流脑发病总体呈下降态势,期间年平均发病率为4.33/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5.03%,发病以10岁以下年龄段为主,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28例,占40%;15岁以上发病16例,占22.86%,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以学生及散居儿童为主,占87.14%;县(市)发病高于城区;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即使在疫苗后时期,疫情仍有周期性波动迹象;2009年发现C群流脑病例,但病例较少,呈高度散发。结论平顶山市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近年有流行优势菌群变化的可能,提高儿童流脑疫苗的有效接种率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