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末梢血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跃进 《中国医药》2012,7(2):217-218
目的 探讨末梢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在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儿科门诊首次就诊的35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取末梢血进行hs-CRP和血常规检测并分析hs-CRP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hs-CRP均正常的患儿,在首诊后50 d进行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结果 355例患儿中,hs-CRP≤8 mg/L(正常组)284例,hs-CRP>8 mg/L(增高组)71例.在hs-CRP增高组白细胞计数均值及阳性率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值及阳性率均高于hs-CRP正常组,[2组分别为(15.6±7.2)×109/L、70.4% (50/71),(71.4±14.1)%、64.7% (46/71)和(8.2±4.2)×109/L、22.8% (65/284),(57.0±14.5)%、19.4% (55/28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始未用抗菌药物的37例中,5例(13.5%)5 d内仍有不同程度发热,初始使用抗菌药物的75例中,16例(21.3%)5 d内仍有不同程度发热.对2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5d内退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患者调查发现90例(80.3%)患儿每年患上呼吸道感染2~3次,90例(80.3%)发热时去医院就诊,95例(84.8%)患儿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结论 末梢血hs-CRP的测定有利于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使抗生素得到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和炎性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洛阳市中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80例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4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炎性因子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5±0.9)d、咳嗽消失时间为(3.8±1.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4±0.8)d,住院时间为(5.2±1.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TNF-γ及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IL-6、TNF-α、TNF-γ及hs-CRP水平)分别为(9.5±7.2)pg/mL、(24.8±5.1)ng/L、(75.4±6.2)ng/mL及(4.6±1.1)ng/mL,均低于对照组(t=10.5054,14.3463,10.3285,13.2731,P均<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  相似文献   

3.
吴起武  赵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54-325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300例MPP儿童(MPP组)在入院初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白细胞计数(WBC),并与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MPP组血小板增多(PLT> 300×109/L) 156例,发生率52.0% (156/300);血小板减少1例,发生率0.3% (1/300).入院初及治疗1周后MPP组WBC、MPV、PDW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PLT高于入院初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PP患儿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高,对肺炎患儿进行血小板参数和WBC的动态观察,可用以作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判断的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凯  詹景红  梅玉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840-1841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hs-CRP和血常规联合检测.结果 (1)观察组hs-CRP为(13.4±5.8) mg/L,对照组为(5.1±1.6)mg/L(t=6.815,P<0.01);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847,P<0.01;t=5.316,P<0.01;t=3.741,P<0.01:t=5.373,P<0.01;t=4.231,P<0.01;t=2.254,P<0.05).(2)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x2=21.827,P<0.01).结论 血常规和hs-CRP联合检测小儿肺炎,成本低廉,方便快捷,可以提高诊断率,而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况琦  陈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0):33-33,35
目的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免疫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例MPP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2及TNF-α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12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12和TNF-α含量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 IL-12和TNF-12等细胞因子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14岁,学生.因发热伴咳嗽、咳痰5d于2010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d因感冒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8℃,伴咳嗽、咳痰,咳黄白粘痰,偶有痰中带血丝,无寒战及胸痛.在门诊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和利巴韦林(具体剂量不详)等静脉滴注治疗,症状无好转而入院.查体:体温(T):38.4℃,心率(P)110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压(BP)11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无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5.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0.65;血红蛋白(Hb)164.00g/L;血小板计数(PLT)135×109/L.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探讨血清CRP、IL-8与MPP患儿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3月—2020年9月,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75例确诊为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治疗,并持续治疗1周。于治疗1周后,评估患儿治疗效果并分组(无效组和有效组);于治疗前检测所有患儿CRP、IL-8水平,统计两组患儿基线资料,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分析血清CRP、IL-8水平与MPP患儿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1周,经评估75例MPP患儿中治疗显效32例(42.67%),有效36例(48.00%),无效7例(9.33%);治疗无效组治疗前CRP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2,P<0.001),IL-8水平高于有效组统计学意义(t=10.050,P<0.001);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血清CRP、IL-8与MPP患儿临床疗效呈负相关(r=-0.3...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10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咽痛、鼻塞流涕)消失时间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实测值和预计值比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体内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咽痛、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分别为(8.5±2.3)、(2.6±1.1)、(4.1±1.2)、(4.6±1.7)、(4.9±1.8)d,均短于对照组的(10.2±2.6)、(4.3±1.5)、(5.5±1.4)、(6.8±1.8)、(7.2±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第2、4、6天的PEF实测值和预计值比值分别为(74.35±5.67)%、(81.65±5.27)%、(88.43±6.58)%均高于对照组的(70.31±4.85)%、(75.65±5.23)%、(81.65±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的8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P=0.027<0.05).两组相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780>0.05).观察组体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19.23%(10/52),低于对照组的38.46%(2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有利于促进患儿症状的消失,改善其呼吸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MPP)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92.0%)(χ~2=6.232,P=0.032);观察组的退热时间(2.61±0.4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45±1.22)d、住院时间(6.53±1.34)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MPP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和常规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小儿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止咳、化痰和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9.29±2.23)d、啰音消失时间(2.09±0.23)d、退热时间(1.13±0.35)d、咳嗽消失时间(5.29±0.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33±3.19)、(6.53±2.19)、(3.79±0.93)、(7.53±1.36)d,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在小儿MPP的治疗中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因此,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在小儿MPP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氯雷他定联合豉翘清热颗粒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MPP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采用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比较2组疗效、住院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MEF50)、1 s用力呼气量(FEV1)]、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8+、CD4+/CD8+)。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8.46±0.62)d、(4.47±0.59)d、(3.06±0.49...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发病中的作用及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MPP 急性患儿166 例设为MPP 组急性期;选取同期处于MPP 恢复期患儿90 例设为MPP 组恢复期;选择同期有发热、咳嗽症状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0 例设为病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儿科门诊体检为健康的儿童90 例设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比较4 组儿童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血清CysLTs 水平,MPP 组急性期>MPP 组恢复期>病例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30.780,P<0.05);血清IL-10 水平,健康对照组>MPP 组恢复期>病例对照组>MPP 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9.245,P<0.05);4 组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644,P>0.05)。结论:CysLTs、IL-10 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异常表达,免疫学治疗以细胞因子为靶点,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104例MPP患儿,对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热时间、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改变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患儿药物使用情况,比较重症MPP和普通MPP患儿临床用药(使用阿奇霉素、使用糖皮质激素、联用头孢类抗生素、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痰培养阳性及合并症(合并胸腔积液、合并肺不张/实变)情况。结果104例住院患儿中,103例使用阿奇霉素,使用时间为1~20 d,其中仅2例口服阿奇霉素,24例先门诊口服后住院改静脉注射,77例住院期间静脉使用阿奇霉素,出院后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51例患儿联合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9例患儿联合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36例联合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重症MPP与普通MPP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联用头孢类抗生素、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痰培养阳性、合并胸腔积液的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占比81.82%(9/11)、合并肺不张/实变占比81.82%(9/11)均高于普通MPP患儿的29.03%(27/93)、35.48%(3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治疗以阿奇霉素为主,住院治疗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为主,重症MPP合并肺不张/实变者多,糖皮质激素使用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ENA-78)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ENA-78和VE-cadherin水平,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36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血清ENA-78和V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6.65±15.62) ng/L比(78.72±13.37) ng/L、(63.75 ±12.14) ng/L,(5.36±0.92))mg/L比(2.93±0.64) mg/L、(2.86±0.65) mg/L,P<0.01];恢复期ENA-78和VE-cadheri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儿ENA-78与VE-cadherin、CK-MB呈正相关(r=0.73,0.79,P<0.05),VE-cadherin 与CK-MB亦呈正相关(r=0.82,P<0.05).结论 ENA-78和VE-cadherin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童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菌、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性肺炎(对照组)患儿的血清hs-CRP水平,同时观察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PMN)绝对数、中性粒细胞比值(N)等炎性指标变化,分析其与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者hs-CRP、WBC、PMN、N值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对照组(均P<0.01);hs-CRP受试者特征操作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WBC、PMN、N(0.935、0.783、0.807和0.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hs-CRP是儿童细菌性肺炎诊断的一个较好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其他炎性指标,可有效鉴别细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红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烧时间为(1.87±0.56)d,止咳时间为(3.56±0.37)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为(4.52±1.65)d;对照组患儿退烧时间为(3.87±0.67)d,止咳时间为(6.45±1.3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为(7.73±1.21)d。研究组患儿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86、13.333、9.922,P=0.000、0.000、0.000<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对患儿的相关症状予以改善,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其中60例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5 d,影像学与临床仍表现恶化,将其归入RMPP组,其余90例归入MPP组。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数据、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表现。结果两组患儿单核细胞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指标显著高于MP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患儿支气管镜下有黏液分泌物阻塞,部分患儿出现坏死物阻塞、黏膜糜烂。患儿肺部有大片高密度实变影,伴有胸腔积液。MPP组患儿镜下可见部分水肿、黏膜粗糙、黏膜分泌物,无通气不良或阻塞表现,无坏死物阻塞与黏膜糜烂。胸片表现斑片状、云絮状阴影或大片密度增高影。结论 RMPP疾病发生与过强的黏液高分泌、混合感染、高凝状态、免疫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死亡患儿的发病情况、死亡原因,分析乳酸、白蛋白、中性粒细胞、血糖与死亡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PICU成立2年以来所有死亡病例的资料。结果我科PICU成立2年来,在医院内死亡的患儿共65例,病死率6.49%;其中,1岁以下占47.7%,1~3岁占29.2%,3~5岁占7.7%,5岁以上占15.4%;农村儿童占87.7%,城市儿童占12.3%。入PICU时,危重症病例评分平均为(61.26±16.79)分,入院时评分低于70分者入院24h内死亡的比例最高,评分越低,入院后死亡的时间越短;血糖(11.88±8.52)mmol/L;白蛋白(28.55±7.55)g/L;血白细胞数(16.85±9.3)×109/L,中性粒细胞(11.29±7.56)×109/L;乳酸(7.48±6.33)mmol/L。死因以严重感染性疾病居首位,危重症手足口病居第2位,患儿多合并多个脏器功能损害或衰竭。结论入院时危重病例评分的高低与死亡的时间有关;血糖浓度、白蛋白、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乳酸水平与死亡关系密切,应重视这些指标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儿肺部炎症表现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MPP病儿27例,其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病儿12例、MPP病儿15例。选取非感染病儿12例作为对照(NC)组。检测并比较不同病儿外周血TLR和TNF-α的表达,培养A549细胞并比较其与中性粒细胞肺炎支原体(MP)刺激的TNF-α表达,以及TLR2敲除后MP刺激的TNF-α表达。结果 MPP病儿血清TNF-α水平高于NC组,且RMPP组高于MPP组(P<0.05)。RMPP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LR1和TLR2mRNA高于MPP组(P<0.05)。MPP组TLR2 mRNA高于NC组(P<0.05)。MP刺激组的TNF-α[A549细胞:(19.50±1.30)ng/L,中性粒细胞:(505.60±92.40)ng/L]和TLR2(A549细胞:3 760.17±772.06,中性粒细胞:4 224.00±711.12)表达显著高于NC组(P<0.05)。TL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