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占了乳腺癌中相当高的比例。是乳癌的基本类型,其结构复杂,形态多样,我们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3-01~1998-09我们施行乳腺癌手术46例,其中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者8例(年龄39~64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患病部位为左侧乳房的患者有12例,患病位置为右侧乳房的患者有8例;20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外上象限,5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内上象限,5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外下象限,2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内下象限,1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乳头的前方。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有特征性表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亮 《淮海医药》2007,25(2):127-128
目的 评价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学特征.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患者的声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4%的乳腺癌回声强度表现为低回声;81.6%的乳腺癌表现为内部回声不均,边界不规整呈蟹足状;乳腺肿块前后径/横径≥1诊断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最高(100%),但敏感性较低(34.2%);肿块内有多发性微小钙化灶和远场衰减者分别为36.8%和57.9%;彩色多普勒显示癌肿内部和周边血流丰富者占81%.纤维腺瘤、乳腺增生在内部回声、边界形态、远场衰减、钙化灶和血流信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叠现象.结论 综合声像判断对浸润性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色超声检查的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7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从病灶的超声图像特征如内部回声,肿块大小、微小钙化、血流情况等方面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57个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中,有微小钙化32个(73.9%);血流丰富33个(57.9%),无血流3个(5.3%);组织学分级:Ⅰ级26个,Ⅱ级13个,Ⅲ级18个。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回声较低。微小钙化具有特异性。较大肿块,血流多较丰富,分化较差,少数肿块无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13%),单纯钙化者2例(5.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P=0.007)。结论 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各型乳腺癌最多见的一种,约占乳腺癌总数的50%-80%。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了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测定血流参数,并启动能量多普勒,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计测肿块的彩色像素密度(CPD)来定量评价肿块的血管生成情况,并与术后免疫组化指标VEGF表达阳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定量指标CPD在术前更准确地评价肿瘤血管的生成情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加强对该病超声诊断的认识,以提高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各项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现肿块69个,发生在外上象限者占60%,内上象限占27%,其余为乳腺内外下象限,96%的肿块回声强度为低回声,82%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蟹足样生长.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证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超声造影的关系,为乳腺癌辨证分型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两型,肝郁痰凝型组30例、冲任失调型组30例,应用彩色与能量多普勒显像结合超声造影剂监测乳腺癌患者肿瘤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峰值时间、峰值强度)。结果肝郁痰凝型组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峰值强度明显高于冲任失调型组患者(P〈0.05);两证型组之间超声造影峰值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可间接判断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峰值强度的差异性可能作为乳腺癌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图像、声音特征,分析超声诊断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诊断方面的优势。方法通过分析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资料,总结了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诊断规律。结果根据患者超声声像图的特征可将35例患者分为团块型、结节型、囊实型三类,其中出现淋巴转移特征的患者有8例,出现肿块内血流信号的患者20例。结论在超声声像图上,全部35例患者,均出现了显著的特征。因此表明,超声可有效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可大大提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诊断的确诊率,对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 形态学分型:团块型29例,结节型20例,囊实型1例;分叶征29例,毛刺征4例.肿块形状:不规则形26例,圆形18例,卵圆形6例;边缘:不规整33例,规整15例,浅分叶2例;内部回声:低回声49例,等回声1例;钙化:有39例,无11例;后方回声:衰减19例,不变11例;淋巴结转移:有20例,无30例;CDFI示肿块内血流信号:有40例,无10例.结论 通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特征性声像图的分析,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及导管内癌钙化灶在钼靶X线中的特点。方法对2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和35例导管内癌患者(乳腺导管内癌组)在钼靶X线的图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有145例(51.8%)患者的钼靶X线中可观察到钙化,其中出现钙化的患者有127例(45.4%)出现肿块,出现钙化但是没有出现肿块的有18例(6.4%);乳腺导管内癌组中有29例(82.9%)患者的钼靶X线中可观察到钙化,其中有6例(17.1%)出现钙化肿块,23例(65.7%)出现钙化但没有出现肿块。乳腺导管内癌组出现钙化及钙化无肿块的发生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钙化伴肿块的发生率高于乳腺导管内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内癌在钼靶X线中的特点分析,能够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内癌的诊断,对提高各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汪宗  谢应海  董林  张润  宗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37-1738,I000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结果55例乳腺肿块中,术前有彩色血流显示49例,元彩色血流显示6例。彩色血流显示诊断率与病理符合率为89.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图像特征:肿块呈不规则形,无包膜,后方回声衰减,有“毛刺征”、“蟹足状”等改变,肿块内多为不均匀性低回声,伴有微小簇状钙化或不规则光斑,后无声影,血流分布多表现为Alder Ⅱ~Ⅲ级,腋窝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淋巴门结构不清晰,收缩期峰值流速在12—80cm/s(平均35.1cm/s),阻力指数在0.62—0.92(平均为0.79±0.1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特征。方法选取2010-03-2012-03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60例,MRI检查进行总结。结果本组诊断的60例浸润性导管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4例,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6例均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呈蟹足样、星芒状、毛刺样改变,病灶信号不均匀。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采取MRI诊断更具有高分辨力、高敏感度、快速明显的强化特点,影像学显示清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超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例86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及彩超检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86例患者中经彩超检查得知恶性肿瘤者70例,良性肿瘤者16例。恶性与良性肿瘤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在采用彩超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在出现乳腺肿块不规则,大小在2cm×1.5cm左右,内部呈现出明显的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合并有钙化,硬度较硬腋窝淋巴结发生明显肿大,淋巴门结构不是十分的清晰,应对恶性肿块予以怀疑。  相似文献   

1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71例的临床及超声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艳  谭荣牡  乙芳  许华宁 《江西医药》2010,45(2):159-160
目的讨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乳腺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肿块触诊质地坚韧,活动度差,有轻度压痛,肿块左乳多于右乳,40%-50%位于外上象限,依次为内上象限,外下象限和内下象限。二维声像图显示恶性肿块特征为低回声团块或结节,边缘呈毛刺征或蟹足征,内见簇状或散在的微小钙化点。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临床上及超声影像表现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高达120万,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高达50万,现乳腺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1],严重危害女性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病理、超声征象、TNM分期及分子分型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马晶晶  殷红  刘小丰  陆澄 《江苏医药》2012,38(21):2529-253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病理证实为IDC患者的CDFI、FFDM影像学资料,分析其IDC检出率.结果 CDFI联合FFDM诊断IDC的检出率为93.8% (105/112),明显高于单独应用CDFI的82.1%(92/112)或单独应用FFDM的80.4%(90/112) (P<0.01).结论 CDFI和FFDM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ID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正>浸润性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不同的表现类型对治疗有不同的反应,预后也可以不同。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病理类型,浸润性小叶癌也比较常见,占到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5%~15%[1]。浸润性小叶癌一般通过侵犯周围组织,常表现为多中心、双侧病灶且肿瘤较大。其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通常表达阳性,而人类表皮生长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检查的表现特征,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钼靶检查的X线表现特征。结果 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直接征象为单发肿块影、结构紊乱、单纯钙化型,其中单发肿块者边缘毛刺征23例,分叶征16例,肿块伴异常钙化18例;结构紊乱伴钙化6例,单纯腺体结构紊乱4例;单纯钙化6例。间接征象中酒窝征4例,橘皮征5例,血管相3例,导管征1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0例,乳头凹陷征2例。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