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缺损整复组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不同组织移植物Ⅰ期重建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下咽食管缺损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喉复发癌36例, 肿瘤切除后采用胸大肌肌皮 瓣修补组织缺损18例,肩胸皮瓣修补4例,胃代食管修补2例,胸部推移皮瓣重建下颈部与上纵隔组织缺损,并消灭手术死腔12例。晚期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8例,以游离空肠整复1例, 健侧喉黏膜瓣修复咽部缺损8例,喉气管代食道8例,胸大肌皮瓣修复咽部缺损2例,胃代食管2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下咽1例。 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修复组织坏死 ,全部组织瓣存活。采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者,仅 1例有术前放疗史的患者发生术后咽漏,胸大肌皮瓣 修复者发生咽漏1例,胃代食道术后发生咽漏1例。全部病例愈合后均恢复正常饮食。随访 9~84个月,14例出现吞咽梗阻,可进流质饮食。结论:下咽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各有侧重。肿瘤的部位和手术后组织缺损的大小是选择修复方法的首要因素;其次,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考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下咽癌手术切除后,利用残余喉组织重建下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90至1996年7例晚期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行广泛手术切除,以残存喉组织重建下咽腔,7例患者一期愈合,无咽瘘等并发症,1年生存6例,3年生存3例,5年生存1例.结论利用残存喉组织重建下咽,方法相对简便,患者损伤小,手术在同一视野中完成,残存喉组织血供良好,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苑铁君 《耳鼻咽喉》2003,10(3):155-157
目的:探讨晚期喉癌、下咽癌喉大部切除后,喉发音功能的重建效果。方法:对我院自1994年4月~2000年4月的48例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实行喉大部分切除发音重建术,观察他们的发音及误吸情况。结果:晚期喉癌、下咽癌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保留自身粘膜,形成发音管,发音及吞咽功能良好,无误吸现象。发音功能丧失率为10.49%,五年生存率为66.7%,1997年至今其中1例T1N3M0患者因颈部淋巴转移而拒绝再治疗而死亡外,其余全部存活。结论:此术式适合于晚期喉癌、下咽癌,避免了其他发音装置的老化、经常更换及因咽缩肌的作用而致发音困难。手术时间短,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喉咽癌切除后修复喉咽腔的一种方法朱利相,张秀慧,骆兆平喉咽癌切除喉咽腔成形的方法众多。我们在1980~1982年间,采用颈部垂直矩形皮瓣重建喉咽腔5例。认为本术式比肩胸皮瓣修复方法简便,便于掌握和推广。比常用颈部水平长方形皮瓣面积大,血运好,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5.
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术后缺损 9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3例 ,颈段食管癌行食管全切除 1例 ) ,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4例 ,直接修复 4例 ,胃咽吻合术 1例。不保留喉功能 2 0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2例 ) ,舌瓣修复 16例 ,喉组织瓣 2例 ,胸大肌肌皮瓣与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联合重建下咽 2例。结果 :术后 8例Ⅰ期恢复吞咽及喉功能 ,1例下咽狭窄 ,Ⅱ期行残喉切除。余 2 0例中 16例Ⅰ期恢复吞咽功能 ,1例下咽狭窄经扩张进食 ,3例咽瘘 ,其中 1例咽瘘行Ⅱ期胃咽吻合术。 1、3及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2 %、6 4 .7%和 4 6 .2 %。结论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可直接修复或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 ,不保留喉功能者 ,可采用舌瓣、胸大肌皮瓣修复或咽胃吻合术。肌皮瓣和肌筋膜瓣联合重建全下咽易引起下咽狭窄或咽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咽癌切除后应用半侧舌根组织瓣修复咽腔侧方缺损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10月~2016年4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下咽癌切除并同期行半侧舌根组织瓣修补咽腔侧方缺损患者36例,其中梨状窝癌29例,下咽后壁癌7例,肿瘤均累及咽腔侧方。临床分期:Ⅱ期3例,Ⅲ期7例,ⅣA期25例,ⅣB期1例。统计并分析患者3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咽喉功能恢复情况及喉功能保留率。 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完整切除,病理示切缘阴性,均保留喉功能,吞咽、吞咽保护功能好(均于术后10~14 d拔除鼻饲管,顺利经口进食)。其中34例患者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气管套管拔除率94.4%。术后咽瘘发生1例,经短期换药后愈合,咽瘘发生率2.8%。36例患者3年生存率69.4%。 结论 半侧舌根组织瓣就近取材,操作简便,咽瘘发生率低,在咽腔侧方缺损修复中符合解剖及功能重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喉癌、下咽癌喉大部切除后,喉发音功能的重建效果。方法:对我院自1994年4月~200O年4月的48例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实行喉大部分切除发音重建术,观察他们的发音及误吸情况。结果:晚期喉癌、下咽癌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保留自身粘膜,形成发音管,发音及吞咽功能良好,无误吸现象。发音功能丧失率为10.49%,五年生存率为66.7%,1997年至今其中1例T_4N_3M_0患者因颈部淋巴转移而拒绝再治疗而死亡外,其余全部存活。结论:此术式适合于晚期喉癌、下咽癌,避免了其他发音装置的老化、经常更换及因咽缩肌的作用而致发音困难。手术时间短,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咽喉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7例行带蒂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的口咽癌(10例)和下咽癌(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3例,女4例,年龄40~70岁。口咽癌中扁桃体癌5例,其中4例行颈-口联合入路扁桃体癌扩大切除术,1例行下颌骨裂开扁桃体癌切除术,舌根癌5例均行经颈外舌骨入路舌根癌切除术;下咽癌中梨状窝癌16例,均行保留喉功能的部分下咽部分喉切除术,咽后壁癌1例行部分下咽切除术。分析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咽癌及下咽癌缺损的预后、吞咽功能和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66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1例下咽癌患者因局部复发死亡,1例下咽癌患者因食管癌死亡,1例下咽癌患者舌根复发带瘤生存,余24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估算2年生存率为92.9%,3年生存率为88.9%。术后并发症方面皮瓣坏死1例次,咽瘘1例次,皮下脂肪液化和积液2例次,淋巴瘘1例次。25例患者术后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2.6%,其中下咽癌拔管率为16/17,口咽癌拔管率为9/10。25例成功拔除鼻饲管,完全经口进食率为92.6%。结论: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制备成功率高,修复口咽和下咽癌术后缺损能够很好的恢复吞咽和喉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咽、颈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喉功能保留与发声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6例下咽、颈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实施保留全喉及部分喉切除喉功能重建;全喉切除后Blom-Singer 1期、2期发声重建术,同时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分别采用胃-咽吻合、前臂游离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胸三角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颈前肌皮瓣、喉气管粘膜瓣等方法进行整复。保留全喉8例,保留部分喉喉重建3例,全喉切除后行Blom-Singer发声重建1期4例,2期1例。结果:16例中除1例术后14d心脏病变发死亡外,均恢复了吞咽功能,13例恢复发声功能,6例恢复了全喉功能,2例恢复了部分喉功能(不能拔管)。5例行Blom-Singer发声重建者,均发声成功。结论:依据患者病变部位、肿瘤分期、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切除肿瘤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行喉功能保留及发声重建,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在晚期下咽癌术后环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41例, 女1例, 年龄33~82岁,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全喉+全下咽切除20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切除8例, 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9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颈段食管切除5例。肿瘤切除术后遗留的下咽环形缺损均行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一期修复, 观察术后皮瓣愈合状况、伤口愈合情况、吞咽功能状态。随访肿瘤复发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下咽缺损的长度为7~18 cm, 切取的皮瓣大小为6 cm×9.5 cm~10 cm×20 cm。41例皮瓣成活, 1例皮瓣出现坏死, 皮瓣成活率为97.6%。40例皮瓣血管蒂吻合一条动脉、一条静脉, 2例吻合一条动脉、两条静脉血管。术后5例出现颈部伤口感染, 2例出现咽瘘。术后3个月复查, 31例患者可进普食, 9例进半流质饮食, 2例进流质饮食。随访6~65个月, 14例(33.3%)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 原发部位复发4例(9.5%), 颈部淋巴结复发6例(14...  相似文献   

11.
下咽癌术后下咽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下咽癌术后下咽缺损Ⅰ期修复的方法。方法与结果 :对 31例下咽癌术后下咽缺损患者行Ⅰ期修复 ,其中下咽、喉和食管颈段切除加胃造瘘术 1例 ,无咽瘘发生 ;直接缝合修复 17例 ,吞咽功能良好 15例 (88.2 % ) ;组织移植修复 13例 ,吞咽功能良好 6例 (46 .2 % )。同时行喉功能保存性手术 14例 ,吞咽功能良好9例 ,均为直接缝合修复病例 ;吞咽功能差 5例 ,2例为直接缝合修复病例 ,3例为组织移植修复病例 ,均发生误吸。结论 :直接缝合大多数吞咽功能良好。对下咽全缺损的修复 ,胃肠上徙比肌皮瓣优越。同时行喉功能保存性手术 ,必须严格选择病例 ,并把误吸的预防放在首位。下咽、喉和食管颈段切除加胃造瘘术有助于扩大下咽癌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韩德宽  郭敏 《耳鼻咽喉》1999,6(2):89-91
目的:探讨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或原发于咽后壁癌术后创面的修复和食管上段重建的方法。方法:报告2例广泛下咽癌同时有食管上段侵犯和1例咽后壁癌,在切除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上段粘膜修复缺损区。结果:2例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均发生短时间咽瘘,其中1例随访3年健康,1例2年后局部复发放弃治疗;另1例咽后壁癌随访1年半健在。结论: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修复创面和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颏下皮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颏下皮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缺损和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颏下皮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缺损及喉功能重建术16例。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病人吞咽及发音功能恢复良好,11例病人拔除气管套管,5例未拔管。随访1~4.5年,2例术后同侧颈部淋巴结复发,1例术后对侧颈部淋巴结复发,1例术后1年肝转移死亡;无下咽局部复发者。结论颏下皮瓣具有位置邻近、厚薄适宜、柔软、成活率高等优点,是适宜的下咽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作者对4例晚期下咽癌(T3,T4)患者行近全喉下咽切除、食管内翻剥脱、咽胃吻合发音重建术。术后给予60钴放射治疗。手术由气管切开、咽喉切除、胃的游离、食管剥脱并提胃到颈部、胃咽吻合,将术中保留的喉组织制成最大径1.0~1.2cm发音分路吻合于咽胃吻合的前部。术后随访2年以上,2年生存率75%(3/4),发音功能好,无明显误吸。术式取材方便、手术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对于晚期下咽癌是一种可行的咽胃吻合发音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转门肌皮瓣修复T3、T4声门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后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过大的喉腔缺损创面修复困难。为保证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恢复喉的发声,呼吸,吞咽防护功能,对62例晚期(T3,T4)声门癌分别行扩大垂直喉切除和次全喉切除术,同期应用双蒂转门肌皮瓣进行喉腔缺损重建。气管套管拔出率为87.1%,85%患者发声恢复满意,吞咽功能全部恢复。晚期声门癌选择性地施行功能保全性喉切除术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下咽癌喉癌术后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修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4种方法Ⅰ期修复下咽癌及晚期喉癌术后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部分咽部缺损12例(伴颈段食管切除术2例).胸大肌皮瓣修复部分咽部缺损6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保留喉的部分下咽切除术2例.游离空肠重建全下咽和食管上段缺损1例。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修复组织坏死.全部组织瓣存活。采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者,仅1例术前放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咽漏;胸大肌皮瓣修复者,1例发生咽漏。全部病例愈合后均可进普通饮食。随访9~84个月,4例出现吞咽梗阻。结论:下咽癌缺损的修复方法各有侧重。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是选择修复方法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也应仔细考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下咽癌手术治疗中如何保留喉功能,保留喉功能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在下咽癌根治性切除的手术中,根据喉受累及的情况,施行喉部分切除或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同时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及术前病理诊断决定行单侧或双侧或双侧颈廓清术,为防止术后并发症及发音重建失败,笔者对手术方法进行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的修复,均采用硅橡胶管重建的方法。结果:晚期下咽癌手术共27例,长期保健喉发音功能者21例,喉发音功能恢复率为77.8%,术后并发症,咽瘘发生率为22.2%(6/27),误吸发生率为11.1%(3/27),局部癌复发4例(14.8%),3年生存率为48.1%,5年生存率为30%,主要死亡原因为颈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晚期下咽癌手术,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根据喉受累及情况,施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以利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对喉部分切除术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方法要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颈淋巴结癌转移与预后关系较大,所以临床诊断N0者,也要行患侧颈洒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用喉瓣重建梨状窝癌切除术后咽缺损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65岁。肿瘤分期:T3N0M03例,T3N1M06例,T4N1M01例,T4N2M01例。病理:鳞癌10例,腺癌1例。11例均作全喉切除及大部下咽切除,同期行颈廓清8例和甲状腺切除2例。术后2例分别并发伤口感染和咽瘘。所有患者吞咽功能良好。出院后10例接受放疗。随访平均4年以上,1例死于颈淋巴结转移和肺转移,1例气管造瘘口癌复发。作者对喉瓣的可靠性、适应证、优点及制作要点作了讨论。喉瓣安全可靠,不损伤或牺牲喉外正常组织和器官,血供良好,制作方便,并发症少,是晚期梨状窝癌切除后重建下咽的一种良好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喉癌下咽癌术后的舌部、咽喉部、颈段食管及颈部皮肤等组织缺损的修复经验。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手术治疗喉癌、下咽癌患者177例,男147例,女30例。年龄42~75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首次治疗的IV期喉癌49例、IV期下咽癌44例、复发喉癌55例和复发下咽癌29例。原发灶切除:全喉+全下咽切除88例,全喉+全下咽+舌根切除29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33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26例,全舌+全下咽+全喉+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1例。缺损类型及修复材料:下咽近环周缺损120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其中颏下皮瓣25例、胸大肌肌皮瓣53例、股前外侧皮瓣42例。下咽环周缺损57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15例,包括股前外侧皮瓣9例和胸大肌肌皮瓣6例;行游离空肠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口咽、颈段食道缺损者21例;联合应用游离空肠瓣、胸大肌肌皮瓣或(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舌、口咽、颈段食道缺损或(和)颈部皮肤组织缺损者10例;采用胃上徙管胃成形修复下咽合并全食道缺损11例。术后放疗95例,组织瓣无放射性坏死。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92.1%(163/177);修复瓣坏死14例患者行再次修复手术成功,包括空肠4例,另一侧胸大肌皮瓣6例,另一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4例。咽瘘经换药后愈合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咽部及造瘘口复发13例(再手术7例,放化疗6例),食管二重癌5例予以放化疗,颈部淋巴结复发17例(再手术9例,放化疗8例)。肺转移6例,肝转移2例,多个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7例。局部复发死亡23例,远处转移死亡12例。全组3年生存率50.4%;5年生存率39.4%。结论①晚期和复发的喉癌及下咽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需根据患者的缺损范围和身体状况选择自体修复材料;②复杂的多重组织和器官的缺损需要用多种自身材料叠加修复以重建上消化道;③密切观察游离组织瓣的血运状况,及早处理坏死的组织瓣并重新修复,以确保伤口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20.
带蒂舌瓣修复下咽术后组织缺损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修复下咽组织部分缺损的较好手术方法。方法:对12例晚期复发性喉癌及下咽癌患者,施行残喉或全喉切除及下咽部分切除后,设计以一侧舌深动脉为蒂的舌瓣,翻转向下,与保留的下咽粘膜及游离上提的颈段食道缝合,修复下咽组织缺损;以舌骨下肌群及斜方肌瓣加固下咽前外侧壁。结果:11例术后15d逐渐恢复吞咽功能;1例发生咽瘘,经换药延期20d进食。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9/11)、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