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3个阶段,实施6h和24 h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由急诊科收治ICU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 ①6h内复苏集束化治疗中:与历史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在入急诊科后初步确诊时间、血清乳酸测定率、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h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hEGDT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24 h内管理集束化治疗中:临床路径组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血糖控制、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上与历史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历史对照组比较,路径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2% (44%:22%,p=-0.030).结论 实施以6h和24h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急诊科和ICU医师对SSC指南的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医护人员对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和执行率。 方法 选择脓毒症休克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指南要求在脓毒症休克诊断1 h、3 h、6 h内分别完成既定的集束化治疗措施;试验组利用重症智能临床决策系统脓毒症休克质量控制模块,建立脓毒症休克诊断后1 h、3 h、6 h内的集束化治疗路径流程,系统在每个特定的时间段及时、反复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醒,直到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措施各指标完成。比较两组集束化治疗效果,包括1 h、3 h、6 h目标完成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6 h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LCR)、尿量、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结局指标。 结果 试验组集束化治疗1 h、3 h、6 h目标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CVP、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cvO2、6 h LCR低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症智能临床决策系统通过对数据汇总分析可及时预警、诊断脓毒症休克,通过特定时间段内及时、反复提醒,可以促进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各项目的有效实施,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脓毒症休克治疗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聂保忠  刘云龙  汪勇  马宁  刘虎 《安徽医学》2012,33(9):1134-113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动脉血乳酸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时及治疗后24 h测定脓毒性休克患者的P(cv-a)CO2、动脉血乳酸、ScvO2及SOFA评分,并按入选时P(cv-a)CO2≥6.0 mmHg(A组)和P(cv-a)CO26.0 mmHg(B组)分成2组,比较2组的上述观察指标及住院28 d病死率。结果入选时2组间动脉血乳酸、ScvO2和SOF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h,B组动脉血乳酸和SOFA评分明显下降(P0.05),住院28 d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早期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常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合并感染性休克时应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治疗的价值甚微。随着超声在重症医学科的广泛应用,床边获取患者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已成为可能,VTI近似于心脏每搏量,用这一参数反映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较中心静脉压具有明显优势。目的 探讨VTI指导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CVP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组和VTI组。CVP组根据CVP进行液体治疗,使CVP达到15 mm Hg为终点;GEDVI组根据GEDVI进行液体治疗,使GEDVI达到800 ml/m2;VTI组根据液体治疗后VTI增加幅度指导液体治疗,直至VTI增加<1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入ICU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CVP、血乳酸水平、氧合指数以及合并肺动脉高压情况〕及液体治疗前后相关数据(患者6 h液体复苏量,6 h、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24 h液体复苏量,24 h血乳酸水平,24 h血乳酸清除率,72 h APACHE Ⅱ评分、72 h SOFA评分,肾脏替代治疗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并比较。结果 3组患者6 h液体复苏量、6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24 h血乳酸水平、24 h血乳酸清除率、72 h APACHE Ⅱ评分、72 h SOFA评分、肾脏替代治疗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DVI组、VTI组24 h液体复苏量多于CVP组(P<0.05)。VTI组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于CVP组及GEDVI组(P<0.05)。结论 以VTI指导的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能准确评估患者所需液体治疗量,明显降低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用量。  相似文献   

5.
赵剑斌  薛峰 《新疆医学》2012,42(3):9-12
目的:比较不同医院对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探讨对感染性休克实施临床路径的管理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比较不同地区二甲医院(对照组)和三甲医院(试验组)对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2hCVP、2hScvO2监测率、lh抗生素使用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0.05);试验组EGDT、Hct、限制性气道压、血糖控制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P<0.01)、ICU住院时间(P<0.01)及28d病死率明显缩短(P<0.05)。结论:不同级别和地区对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较低,有必要对感染性休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容量负荷试验前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变异度和心输出量(CO)变异度的关系,来判断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ScvO2对容量反应性预测价值.方法 对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45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建立中心静脉导管(CVC)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进行容量负荷试验,用250 mL 0.9%盐水快速静脉输注,试验前后分别抽取中心静脉导管血做血气分析,记录ScvO2数值,并记录CO数值;对二者变异度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ROC曲线用来测试指标的反应能力.结果 45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O、ScvO2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前后CO与ScvO2呈线性相关(P<0.01).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cvO2的变化同CO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r=0.781,P<0.01).结论 ScVO2动态变化可以作为判定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对容量反应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烧伤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94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外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重度烧伤成人患者134例,以《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SSC)第1版颁布时间为分界点,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1994年12月至2004年4月收治者纳入前期组(10年)58例,200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者纳入后期组(10年)76例,后期组再根据 EGDT 达标时间分为6 h 达标组、24 h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所有患者根据28 d 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期组在没有 EGDT 指导下进行传统烧伤基础治疗;后期组完善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Lac)等监测,观察 EGDT 达标时间与组织灌注指标恢复的关系。结果1)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2)134例患者中28 d 总病死率为49.25%。3)6 h EGDT 达标率前期组为0.00%,后期组为28.95%。与前期组比较,后期组治疗后6 h 尿量明显增多,平均动脉压(MAP)升高,28 d 病死率明显降低,复苏液体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后期组76例患者中,EGDT 6 h 达标22例,24 h 达标28例,未达标26例。与治疗前比较,6 h 和24 h 达标组治疗后血 Lac 均明显下降,CVP、MAP、ScvO2均明显升高;6 h 达标组治疗后血 Lac 下降较24 h 达标组更明显,MAP、ScvO2上升较24 h 达标组更明显。两个达标组尿量组间无差异。24 h 达标组28 d 病死率为14.29%,6 h达标组为0.00%。结论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EGDT 可能只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与24 h EGDT 达标比较,6 h EGDT 达标能更迅速地逆转组织的缺血、缺氧,改善疾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许艳军  杨喆 《河北医学》2016,(11):1782-1784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CRRT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中以PICCO指导液体管理对患者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在CRRT治疗中选择常规液体管理方式与PICOO指导液体管理.结果:患者复苏后6h乳酸<2mmoL/L以及ScvO2≥70%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8h复苏液体用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水肿发生率与28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可以提供患者血流动力学量化监测指标,有利于患者CRRT治疗的预后,减少药物及液体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入住 ICU并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51例(试验组),包括25例脓毒症患者及2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入住ICU的非脓毒症且病情危重的患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试验组及对照组病人的血浆炎症因子IL-6、IL-8、IL-10、IL-18、IL-1β及TNF-α的浓度水平,同时根据APACHEⅡ、SOFA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组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组IL-1β、IL-6、IL-8、TNF-α、IL-18浓度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比较脓毒症患者组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组内生存者与死亡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发现,死亡者的IL-6、IL-8及IL-18浓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他炎症因子无明显升高(P>0.05)。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8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L-18对于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预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He HW  Liu DW  Long Y  Chai WZ  Wang XT  Zhou X  Cui N  Zh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49-2452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经皮氧负荷试验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的相关性。方法 对4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予经皮氧分压监测及实施氧负荷试验,增加吸入氧浓度( FiO2) 10 min,同时检测基础中心静脉血气和动脉血气以及增氧后动脉血气,并计算经皮氧分压( PtcO2)指数(基础PtcO2/基础PaO2)、组织氧合指数(基础PtcO2/基础FiO2)、10 min氧负荷值(吸入纯氧10 min后PtcO2值-基础PtcO2值)、氧负荷指数[10 min氧负荷值/(吸入纯氧10 min后PaO2-基础PaO2)];根据ScvO2分为止常ScvO2组(≥70%)和低ScvO2组(<70%),在氧负荷试验中比较两组经皮氧分压不同参数的差异。结果 基础PtcO2、组织氧合指数、10 min氧负荷值、氧负荷指数与ScvO2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乳酸水平无相关性;正常ScvO2组和低ScvO2组两组间PtcO2、PtcO2指数、组织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而10 min氧负荷值、氧负荷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PtcO2、PtcO2指数、组织氧合指数、10 min氧负荷值、氧负荷指数评估ScvO2<70% ROC下面积分别为0.621、0.560、0.589、0.721、0.763。结论 经皮氧分压监测在成人的临床应用中,使用氧负荷试验后能提高其反映ScvO2的能力,可以预测ScvO2 <70%。  相似文献   

11.
Chen XK  Li SW  Liu DW  Yang RL  Zhang HM  Zhang H  Wang XT  Chai WZ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9):1323-1327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感染性休克所致AKI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确诊感染性休克并且进行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患者86例,按行PiCCO后24小时CVP分成两组,低CVP组41例,CVP≤10 mm Hg,高CVP组45例,CVP>10 mm Hg,记录PiCCO监测开始时(即刻)及第24小时的血流动力学资料、乳酸(Lac)、ScvO2、APACHE Ⅱ评分、scr、AK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ICU的生存状况和诊断后第28天生存状况等,观察CVP对AKI发生率及其预后的影响.结果 低CVP组中有21例患者发牛AKI(51.2%),高CVP组中有34例患者发生AKI(75.6%),高CVP组的AKI发生率明显高于低CVP组.低CVP绀中有9例患者在ICU死亡(22.O%),高CVP组中有20例患者在ICU死亡(44.4%),高CVP组的ICU病死率明显高于低CVP组.低CVP组中有12例患者在28 d内死亡(29.3%),高CVP组中有21例患者28 d内死亡(46.7%),高CVP组的28 d病死率高于低CV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高的CVP可使感染性休克所致AK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应尽量避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on acute kidney injury (AKI)in septic shock.Methods A total of 86 septic shock patients with PiCCO(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monitoring admitted at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 1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ased on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at 24 hs after PiCCO monitoring.There were 41 eases in low CVP group(CVP≤10 mm Hg and 45 cases in high CVP group(CVP>10 mm Hg).Their hemodynamic data,lactate concentration,ScvO2(centraI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APACHE Ⅱ(acute physiology &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score and serum creatinine were obtained at the beginning and 24 hours after PiCCO monitoring.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AKI,the outcome of these patients in ICU and at Day 28 post-diagnosis were recorded.Results (1)The incidences of AKI were 51.2%(21/41)and 75.6%(34/45)in low and high CVP groups respectively;(2)Nine cases (22.0%)died in ICU in low CVP group and 20 cases(44.4%)in high CVP group.And 12 cases (29.3%)died within 28 days in low CVP group while 21 cases(46.7%)in high CVP group.Conclusion A high CVP may increase the incidence and morbidity of AKI in septic shock.And an excessively high CVP should be prevent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脓毒症休克积极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无效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及早、晚期激素治疗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 h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O2/FIO2)及血乳酸水平;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记录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静脉使用时间(VDUT).结果 早治疗组治疗后3、7 d 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对照组及晚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早治疗组治疗后24、48 h患者MAP、HR均较晚治疗组和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早、晚治疗组治疗后12、24 h血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早治疗组血乳酸水平均较晚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早、晚治疗组治疗后12、24、48 h PO2/FI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早治疗组治疗后12 h PO2/FIO2较晚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早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VDUT均较晚治疗组和对照组明显缩短;晚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VDU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更快地恢复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护脏器功能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选取ICU就诊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30例分析讨论早期低热对ICU患者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价值。研究发现早期低热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为14.55%,病死率更高;早期低热组的舒张压水平低于体温正常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差别也存在统计学差异,早期低热组评分高于体温正常组;借助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早期低热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早期低热的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于正常体温患者,早期低热是增加ICU患者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引起医护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是否能够继续应用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cv-aCO2)作为脓毒症液体复苏的指标。方法: 56例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根据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cv-aCO2)是否≥ 6 mmHg,分为高Pcv-aCO2组和低Pcv-aCO2组。观察2组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后12,24 h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灌注指标,包括ScvO2,Pcv-aCO2,乳酸(Lac),Lac清除率;器官功能指标,包括氧合指数(PaO2/FiO2),血肌酐(SCr),肌酸激酶(CK-MB)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24 h内2组患者总液体入量变化。结果: 24例(42.9%) Pcv-aCO2增高≥6 mmHg的患者入高Pcv-aCO2组,其余32例入低Pcv-aCO2组。治疗后12,24 h低Pcv-aCO2组ScvO2和CO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Lac和SCr明显低于高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治疗后12,24 h Lac清除率均明显高于高 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24 h液体入量[(3449.47±695.41) mL]明显少于高 Pcv-aCO2组[(4070.66±757.43) mL](P=0.002)。低Pcv-aCO2组的24 h SOFA评分明显低于高 Pcv-aCO2组;APACHEⅡ评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与Pcv-aCO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ScvO2达标后仍然可能存在组织灌注不足,尤其是在Pcv-aCO2 ≥6 mmHg时提示复苏不充分。Pcv-aCO2可以作为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进一步液体治疗的复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前列腺素E1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促炎及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ICU的脓毒症患者120例分为A、B、C、D4组,每组30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前列腺素E1和血必净注射液,B组加用前列腺素E1,C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D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4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Marshall评分、抗炎及促炎因子、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28 d病死率等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及Marshal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B、C、D组比较,A组治疗后APACHEⅡ及Marshall评分、IL-1β、IL-6及TNF-α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28 d病死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抑制脓毒症患者体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恢复,降低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从性表格法实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集束化管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 h的患者共240例,前瞻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表格组120例采用依从性表格法的方式实施VAP集束化管理方案,对照组120例采用日常医嘱的方式实施VAP集束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达标率、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及ICU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表格组患者的依从性达标率明显提高(81.6%比52.5%),VAP发生率明显降低(14.5例/1000机械通气日比36.2例/1000机械通气日),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5 d比8 d),住ICU时间明显减少(8 d比13 d),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12.5%比28.3%),ICU住院费用明显降低(36 437元比58 942元),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依从性表格法实施VAP集束化管理方案比采用日常医嘱的方式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节约住ICU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适度液体负平衡在脓毒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 60 例脓毒性休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接受相似的液体复苏方案,在 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观察组采用适度液体负平衡方案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不限制液体输入量,保持液 体基本平衡或正平衡。观察2组撤机效果及近期预后。结果:观察组一次撤机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撤机当日液体平衡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 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撤机48 h,观察组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明显高于对照组;首次撤机和撤机48 h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血管外肺水指数、外周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入院48 h,观察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以适度液体负平衡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管理, 有助于提升机械通气撤机效果,这可能与该方案能够减轻患者心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监测下的液体复苏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7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PICCO监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运用PICC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而对照组根据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 h、12 h、24 h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例数及28 d死亡人数。结果治疗后6 h,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8.24±2.18) mmHg vs (6.41±2.30) mmHg]、平均动脉压[(79.40±6.63) mmHg vs (71.05±4.60) 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57±6.49)%vs (63.03±5.61)%]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心率[(109.07±12.35)次/min vs (121.25±14.31)次/min]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为(103.51±9.0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12.37±11.23)次/min,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72.25±7.63)%,高于对照组的(66.29±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9.16±1.28) mmHg vs (7.59±1.68) mmHg]、平均动脉压[(85.46±10.36) mmHg vs (77.56±12.11) mmHg]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ICU时间[(9.27±1.39) d vs (13.38±2.27) d]、机械通气时间[(4.62±0.98) d vs (6.36±1.20) d]、MODS发生率(16.00%vs 45.45%)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8 d死亡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ICCO监测下的液体复苏疗效更佳,其能及时、有效的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MODS的发生率,减少住ICU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实施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72 h内存活并重要脏器功能稳定;对照组8例,72 h内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比较两组患者动态监测0h、6h、12h、24h、48 h、72 h血LAC、ScvO2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AC水平0~12 h监测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24~72 h监测LAC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LAC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LAC水平动态监测0~72 h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cvO2含量监测至6h后逐渐升高,且6~72 h监测ScvO2含量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ScvO2含量从6~72 h监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发现脓毒症休克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早期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由泸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30例,集束化治疗组,使患者6 h达到早期复苏目标,传统治疗组采取传统经验的治疗方法.分析6、24、48 h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各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预后的关系,分别记录两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心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集束化治疗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病死率、心率、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集束化治疗组MAP、CVP、ScvO2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