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鱼县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在平垸行洪的洲垸中选择3个洲垸,对不同地貌钉螺分布情况,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不同环境野粪污染情况,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社会、卫生、经济状况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均有所下降,血防知识知晓率提高,但移民原居住地洲垸活螺密度、阳性钉螺密度均有上升趋势,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不大.结论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不仅解决垸外居民每年遭受水患之忧,而且减轻了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长江集城垸平垸行洪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目的:探讨平垸行洪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及防制对策。方法:前瞻性纵向观察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以及引洪促淤,种植意扬,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等防制措施的效果。结果:废垸内活螺密度呈下降趋势且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废垸外活螺密度变化不大且每年都出现感染性螺;滞卵在废弃垸内从事生产活动的人群血吸虫感染率较原居民上升;尽管废弃垸耕牛大幅度减少,但菜牛和羊明显增加,且3年平均感染率分别高达18.18%、13.33%;进入试区活动的人群70%以上是外迁返回居民,余为渔民、船民、鸭民及其他人员,粪检阳性率3年平均高达24.69%;洲滩污染以人、牛粪为主。结论:平垸行洪后尽管采取一些防制对策,降低了活螺密度,但外来人群的感染率和牛、羊的感染率都明显上升,废弃垸有可能形成严重的易感地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废弃堤垸的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变化趋势和疫情变化动态。方法 选择研究试点,纵向观察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变化趋势以及各项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在废垸内活动的流动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上升;集成垸内钉螺扩散速度较快,青山湖垸钉螺分布面积则有所减少;在废垸内放牧的家畜数量增加,血吸虫感染率高;感染性钉螺密度较高。废垸流动人群大部分来自当地,少部分来自外地;活动方式主要是捕鱼,其次是放牧、养殖。平退堤垸移民90%迁往流行区,少数迁往非流行区。结论 废垸正在演化成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平退废垸的钉螺扩散与环境改变有密切关系,一些生产开发措施可减缓钉螺扩散;应重视对迁往非流行区移民的查病和化疗,保护移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安徽省27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 (市、 区) 疫情现状。 方法 方法 按照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 确定的抽样调查方法, 在安徽省27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 (市、 区) 各抽取3个疫情相对较重的乡 (镇), 每个乡(镇) 抽取1个疫情相对较重的流行村作为调查现场。调查常住人口和散养家畜病情, 以及近3年查出钉螺且人畜活动频繁环境的钉螺感染情况。同时, 查阅各县 (市、 区) 近年来感染性钉螺调查结果和当地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疫情资料。 结 结果 果 现场共抽查81个乡 (镇) 81个村。累计血清学检查34 293人, 阳性1 086人, 平均阳性率为3.17% (0.65%~9.58%);累计粪检1 068人, 平均阳性率为0.37% (0~4.0%), 推算人群平均感染率为0.01%。累计调查家畜3 057头 (只), 其中牛 438头, 羊2 550只, 其他家畜69只, 均未查到阳性。累计调查钉螺60 944框, 捕获活螺11 261只, 解剖全部活螺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7个县 (市、 区) 均在调查前2年以上未查出感染性钉螺, 平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年限为2.9年 (2~6年); 均已2年以上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平均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年限为4.9年 (2~9年)。 结论 结论 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人畜病情较低, 已查不出感染性钉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平垸行洪、移民建镇试点区螺情及野粪污染动态变化,为同类地区血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石首市、江夏区、团风县、黄州区平垸行洪洲垸为观察点,采用系统抽样与环境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螺情,同时进行野粪调查,用Excel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钉螺面积:黄州叶露州上升12.71%,其余观察点维持原状;钉螺密度:江夏三角州1999~2001年呈下降趋势,但2002年大幅回升,黄州叶露洲2000年下降,2001~2002年呈上升趋势,团风罗霍州呈上下波动,石首复兴洲维持不变.各试点除石首外均有阳性钉螺分布.洲滩野粪密度为1.14~15.6份/hm2,野粪阳性率为1.35%~37.21%.结论试点区洲滩野粪污染较严重,钉螺密度似有上升趋势,近几年钉螺面积无明显变化,但易感地带面积增大.因此,应加大查灭螺力度.  相似文献   

6.
1998年洪涝灾害后,国务院制订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治理方针。长江中下游实施该方针后,因居民暴露强度及移民建镇类型不同,导致血吸虫病疫情呈不同程度的变化。“高靠”型或傍堤移民建镇,居民、耕牛靠近垸外易感地带导致当地血吸虫病疫情上升;“外迁”型或傍山移民建镇因远离有螺洲滩,降低了儿童、老年人和妇女生活、娱乐性接触疫水频率,有利于控制血吸虫病疫情,但青壮年生产性接触疫水频率高低不一。应加强“平、退、移”的定点监测,对废弃堤垸加强管理和适当开发,加强疫区流动人群管理,加强健康教育以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马鞍山市移民建镇试区血吸虫病疫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移民建镇地区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马鞍山市退人又退耕的小黄洲村为观察对象,自2002-2005年,采用常规方法调查钉螺分布、人畜感染和滩地野粪污染情况,并观察环境变化情况,分析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结果2002~2005年试区活螺密度呈下降趋势,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2002年分别下降了74.28%和37.93%;试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IHA法)呈下降趋势;2002年和2003年试区野粪虫卵阳性率分别为2.70%和36.54%,2003年以后未查见阳性野粪;移民建镇后试区滩地开发力度加大。结论移民建镇对控制血吸虫病疫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地区人、畜血吸虫感染的变化,探讨其防治效果。方法:选择4个县、市、区的6个村为试区,采用IHA筛查,粪便孵化法定性,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定量检查确诊评价和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耕牛感染的方法,连续3年观察,分析人、畜血吸虫感染变化,并对洲滩螺情及人、畜粪便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1999-2001年试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20%-4.69%、0.43%-3.82%和0.26%-2.87%,人群EPG为0.12-4.31,病人EPG为5.90-51.00。血吸虫病人,农民占70.97%-87.72%,学生占12.28%-29.03%,15岁-60岁人群占74.19%-92.50%。耕牛感染率,除江夏区沿江村、黄州区王岭村呈上升外,其它村呈逐年下降;洲滩钉螺面积,除江夏区三角洲下降外,其它试区无明显增减。滩地野粪污染密度为1.22-12.00份/hm^2,牛粪占90.83%,血吸虫卵阳性率为12.52%(1.35%-37.21%)。结论: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地区,老年、儿童血吸虫感染人数减少,但务农青壮年人群其感染率下降不明显。耕牛感染率在不同试点村则有升有降,试区洲滩野粪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移民建镇试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为制订该类地区血吸虫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退人不退耕的单退点和退人又退耕的双退点各2个,采用常规方法调查各试点钉螺分布、人畜感染以及滩地野粪污染情况。结果 移民建镇试区钉螺分布广,单退点感染螺密度较双退点高,两个单退点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69%、1.88%,两个双退点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39%、0.29%;滩地野粪污染仍较严重,尤其以单退点为甚;人、畜血吸虫感染在单退点相当严重,居民血吸虫抗体阳性率(IHA)高达20%以上,耕牛粪检阳性率最高达34.48%。结论 移民建镇地区依然存在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单退点血吸虫病流行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 ,为制订该类地区血吸虫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退人不退耕的单退点和退人又退耕的双退点各 2个 ,采用常规方法调查各试点钉螺分布、人畜感染以及滩地野粪污染情况。 结果 移民建镇试区钉螺分布广 ,单退点感染螺密度较双退点高 ,两个单退点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0 .69%、1.88% ,两个双退点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0 .3 9%、0 .2 9% ;滩地野粪污染仍较严重 ,尤其以单退点为甚 ;人、畜血吸虫感染在单退点相当严重 ,居民血吸虫抗体阳性率 (IHA)高达 2 0 %以上 ,耕牛粪检阳性率最高达 3 4.48%。 结论 移民建镇地区依然存在血吸虫病流行因素 ,单退点血吸虫病流行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傍堤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掌握洞庭湖沿防洪大堤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疫情变化。方法 对两个试点村的人、畜血吸虫病情、螺情及环境因素变化进行前瞻性纵向观察。结果 两试点居民点距垸外易感地带距离较移民前缩短,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均有较大幅度上升,牛感染率也有所上升。结论 洞庭湖区沿防洪大堤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长江故道废弃集成垸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废弃垸返流人群血吸虫病疫情现状及若干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常规查螺、查病和访谈调查,比较移民前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结果1998年移民,至2002年10月止返流人数2300人,主要从事捕鱼、养殖和春收作物种植等,感染率68%;家畜(牛、羊)1997头,感染率87.8%。废堤完整,原垸内钉螺面积尚未扩大,但堤外草洲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较高。结论返流人群以废堤为依托居住,生产生活与疫水接触频繁,人畜粪便对有螺环境污染大,构成了向周边地区输送传染源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长江故道废弃集成垸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垸位于长江故道上车湾裁弯处,南面是长江改道的主航道,其余均为长江故道,四面环水。平垸行洪前耕地面积为2.7万亩,总人口0.95万人。1998年溃垸后整体移民,分散安置在华容县各乡、镇近8000人,投亲靠友移民君山区、湖北监利等约1000余人,滞留于本地的居民约300人,归属于华容县洪泛区管委会从事林、芦开发管理和渡运工作者约50余人。因多种原因,移民返流逐年增长,至本次调查(2002年10月)止,废垸人口已达2300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20年洪涝灾害期间安徽省血吸虫病高风险地区疫情,以采取高效措施快速处置和消除血吸虫感染风险.方法 在安徽省境内长江上、中、下游的池州、铜陵和马鞍山市选择四处受洪涝灾害影响严重的血吸虫病高风险环境,采用智能哨鼠血吸虫疫水检测仪和仿生皮膜水面尾蚴快速检测技术(每处环境投放哨鼠约20只,仿生皮膜40张),进行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单退型(退人不退耕)和双退型(退人退耕)移民建镇项目实施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在两个已实施了单退型和双退型移民建镇项目的血吸虫病流行村,于2002~2005年进行螺情、滩地污染、人畜血吸虫感染等连续4年的纵向观察。结果单退点江心村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逐年下降;野粪阳性率和牛感染率分别由2002年的11.86%、14.29%降至2005年的8.17%、7.2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村4年的人群感染率在3.05%~4.83%间波动。双退点江洲村滩地除2005年外,前3年均检获阳性螺;人群粪检阳性率2003年(1.54%)较2002年(3.11%)下降了50.50%(P<0.05),其后2年徘徊在1%左右。两村人群粪检阳性率200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江心村4.83%,江洲村3.11%,P>0.05),其后3年江洲村均低于江心村(P均<0.05)。结论双退点血吸虫病疫情近期有所下降,而单退点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分析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 (传控) 和传播阻断 (传阻) 地区达标前、 后的疫情演变规律, 为控制血吸虫 病及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选择安徽省已达血吸虫病传阻的天长市、 达传阻后疫情回升的太湖县和达传 控疫情回升的广德县,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以达到血吸虫病传控年为基点, 收集各县传控前10年至2008年的血吸虫病 疫情资料, 分析比较血吸虫病流行区达标前、 后病情与螺情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 天长市钉螺分布于局部湖 滩, 传控年有螺面积3.54 hm2 , 2008年消灭钉螺; 除1993年发生58例急性感染外, 其他年份无粪检阳性者, 人群血检阳性 率维持在0~1.55%的低水平。太湖县达传控的1971年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0.06%, 1983年达传阻前连续3 年无螺, 传阻12年后疫情回升, 发生血吸虫集体感染73例; 有螺面积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91%, 之后钉螺面积 持续上升;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5.65%, 耕牛粪检阳性率多>1%。广德县达传控年的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的1.90%, 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 达传控后5年曾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例, 疫情出现回升。天长市人群血检阳性率、 太 湖县人群和耕牛粪检阳性率, 与当地有螺面积均呈正相关 (r=0.582, 0.401, 0.596, P均<0.05)。结论 结论 控制钉螺是实现 血吸虫病传播达标和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因素, 应加快研究建立有效的螺情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41个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堤垸钉螺扩散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查明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双退)堤垸钉螺扩散情况并了解其规律。方法 对4 1个双退废弃堤垸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设线设框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4 1个平退垸中,发现9个垸内有钉螺分布,钉螺分布面积10 79.74 hm2 ,较平退前2 10 .34hm2 增加了86 9.4 hm2 ,为平退前的5 .13倍;受长江水系影响的平退废垸钉螺扩散速度快,省内入湖水系平退废垸尚未发现钉螺扩散。结论 洞庭湖区部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堤垸钉螺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扩散。  相似文献   

18.
湘阴县青潭乡1998年下半年起实施移民建镇工程,为了解该乡移民建镇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制订相应的疫情控制对策,我们自工程实施当年起对疫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青潭乡位于南洞庭湖的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岛上,南北狭长,面积10 km~2。1974年在该岛西南面湖洲围垸,面积11km~2,外洲均为易感地带。1998年特大洪水后,移民建镇,居民部分外迁,部分后移靠山建镇。居住地高程由29~33m上升至39m以上。新镇现有居民1230人,主要从事养殖、捕捞及运输  相似文献   

19.
青潭乡移民建镇3年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湖南省湘阴县青潭乡位于南洞庭湖的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岛上,1998年特大洪水后,部分居民迁移靠山建镇,现有居民1230人,主要从事养殖、捕捞及运输业。建镇后,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家庭建无害化厕所,对中、小学生与居民进行血防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移民建镇引起的环境改变与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变化的关系,探讨疫情控制策略。方法选择洞庭湖区傍山建镇的中山村和傍堤建镇的濠口村为试点,观察两试点移民建镇后的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结果移民建镇后,居民全部饮用安全水。中山村傍山移民建镇后,居民点距易感地带距离由移民建镇前的30m增至100~200m;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建镇前的15.77%下降至11.85%;垸外易感地带感染性钉螺密度变化不大。濠口村傍堤移民建镇后,居民点距易感地带距离由200~500m缩短至3~20m;居民感染率由建镇前的4.89%上升至5.56%;取镇外洲土筑台后钉螺密度下降。结论移民建镇后居民感染率与居住地距易感地带距离、安全用水及防治措施有一定的关系,螺情变化与环境关系密切。傍堤移民建镇后产生了较多的不利于疫情控制的因素,可使疫情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