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广东省学生月经初潮(简称初潮)和首次遗精(简称首遗)年龄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性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1-2010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初潮和首遗年龄。结果2010年城市女生初潮年龄早于乡村;男生首遗年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早于乡村,经济较好地区乡村早于城市;在2000年前9年间,女生初潮年龄、男生首遗年龄分别推后了0.25、0.60岁,在2000年后10年间分别提前了0.85、0.44岁;在1991-2010年19年间,女生初潮提前了3.8个月/10年,男生首遗仍推后了1.0个月/10年。结论广东省学生初潮和首遗年龄存在城乡差异,近19年男生首遗年龄呈退后现象,女生初潮年龄仍存在提前的长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居民较多的集居省份。为了解壮族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探讨其性发育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笔者于2002年9月~12月,对桂林市大中专院校壮族学生进行了女生月经初潮及男生首次遗精年龄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仙居县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平均年龄,探讨其发育规律,有效地指导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6~18岁2 323名在校高中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分别为12.64和13.51岁,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小于全国乡村组调查月经初潮平均年龄0.02岁;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小于全国乡村组调查首次遗精平均年龄0.72岁。结论该地区学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较早,社会经济和营养状况是影响男女学生性发育的重要因素,有关青春期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进行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江西省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 (首遗 )平均年龄 ,探讨其性发育规律。 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 ,对 9~ 18岁 4178名女学生、11~ 18岁 3 341名男学生进行询问调查 ,并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资料。 结果 1995年初潮与首遗平均年龄城乡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初潮与首遗平均年龄 1991~ 1995年呈推后趋势 (城市男生首遗除外 ) ,且我省 1995年均比 1995年全国学生平均年龄推后 (城市女生初潮除外 )。 结论 初潮和首遗平均年龄提前趋势的年代已过。我省经济发展和营养状况仍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这是影响男女学生性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衡阳市学生性发育状况,以指导学生的性教育及青春期卫生保健工作。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城乡816名11~18岁男生和1011名9~18岁女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对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学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城市为14.45岁,乡村为14.56岁,城乡合并14.20岁;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市为12.94岁,乡村为13.27岁,城乡合并13.11岁,与1985年比较平均每10年城市女生提前1.68个月、乡村女生提前5.76个月;城乡男女“体重-(身高-100)”指标平均值最低值所在年龄组恰与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所在年龄组相对应或十分接近。结论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月经初潮平均年龄长期提前趋势,1991年后明显减慢,城市女生已出现迟滞现象。学生性知识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应提前到小学高年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壮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 ,以便制订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措施 ,百色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队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要求 ,于 2 0 0 0年 10~ 11月对本地区平果及百色两县 (市 )壮族学生 (父母均为壮族 )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现将本次调查的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地区百色及平果 9~ 18岁壮族女生及 11~ 18岁壮族男生共 3 6 73人 (其中城市男生 797人 ,乡男 790人 ,城女984人 ,乡女 110 2人 )。1.2 方法 根据《2 0 0 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城市 ,为了解蒙、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 ,以便更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我们于 1 995年 4~ 6月 ,在对呼和浩特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同时进行了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根据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方案 ,抽取呼和浩特市 1 4所中、小学校的 4 0 89名女生和 4 1 1 1名男生进行调查 ,年龄为 7~1 8岁。由专职医生询问出生日期、月经来潮、遗精与否等情况。按出生日期计算实际年龄 ,采用概率回归法 ,计算半数月经初潮年龄与半数首次遗…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汉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宁夏5986名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及4198名男生的首次遗精年龄调查表明:月经初潮出现半数年龄为13.36岁,首次遗精出现半数年龄为15.82岁。月经初潮年龄与首次遗精年龄在回、汉族学生间无差异,且均为农村大于城市。宁夏回、汉族学生的月经初潮年龄与首次遗精年龄均大于全国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威海市中小学生女子月经初潮、男子首次遗精的年龄变化。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2 398名城乡男女生 ,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 0 0 0年威海市中小学生女子半数月经初潮年龄 ,城市女生为12 .6 1岁 ,乡村女生为 12 .89岁 ;95 %分布范围 ,城市女生为 10 .0 1~ 14 .45岁 ,乡村女生为 10 .0 6~ 16 .5 2岁 ;与 10年前相比 ,城乡女生分别提前了 0 .2 5、0 .5 2岁 ;月经初潮的高峰年龄城、乡分别为 12~ 13岁、13~ 14岁。半数首次遗精年龄 ,城市男生为 13.5 0岁 ,乡村男生为 14 .6 4岁 ;95 %分布范围 ,城市男生为 10 .37~ 17.5 8岁 ,乡村男生为 12 .2 1~ 17.5 5岁。结论 性知识教育应提前到 12岁 ,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影响,为针对性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汉族中小学生5 079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概率单位回归法、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性成熟年龄明显晚于女生;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53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07岁;同年龄组不同性发育状况的城、乡女生来潮组的体格发育状况均显著好于未来潮组,城区男生已遗精组与未遗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区男生部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发育类型学生适时适量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融入心理卫生教育与辅导,并采取更全面、科学的方式测定性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性教育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重庆市5~18岁10 498(男5 372,女5 126)名中小学生的体质及现状,应用概率单位回归法、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市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晚于农村0.218岁(Z=-73.287,P<0.001),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早于农村0.073岁(Z=-71.589,P<0.001);家庭环境因素中男生已遗精组和未遗精组仅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64,P<0.001),而女生月经来潮组和未来潮组在家庭平均月收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喝奶、含糖饮料、高能量零食、BMI、臀围、身高、体重、是否独生子及每天睡眠时间与女生月经初潮有关,而与男生首次遗精相关的因素则为高能量零食、臀围、体重、身高、学校类型及母亲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中小学生首次遗精、月经初潮与家庭环境因素、饮食健康及每天睡眠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与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对身高、体重、胸围和维尔维克指数的影响。结果 男生性成熟年龄晚于女生,2014年云南省7个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最小为汉族(12.28岁)、傣族(12.40岁),最大为哈尼族(13.06岁)、傈僳族(13.04岁),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最小为佤族(13.43岁)、纳西族(14.01)岁,最大为傈僳族(15.29岁)、哈尼族(14.60岁);女生来潮组的形态发育状况好于未来潮组(P值均<0.05),男生已遗精组与未遗精组的差异,只有部分项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不同性别、种族、地域特点,适时适量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膳食营养,改变不合理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强化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分析中国青少年首次遗精年龄的基本状态、变化和特点。方法 应用荟萃分析(meta 分析)方法,计算机和人工文献检索文献,根据纳入标准进行数据筛选、整理加工和质量评价,获得1980—2013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报告74篇共192个数据,涉及近43.5万人。结果 1980—2013年来,我国青少年首次遗精年龄明显提前(y=-0.0424x+99.129,R2=0.3268,P<0.01),首次遗精年龄平均为14.40岁,由1980年的15.18岁提前至2013年的13.78岁,34年间变化1.40岁;南方和北方地区均与年代呈明显负相关(P<0.000 1),34年间分别提前1.16岁和1.33岁;北方地区的首次遗精年龄明显晚于南方地区(P<0.001),但随年代提前的速度比南方快;相同地区的城镇地区明显早于农村地区(P<0.001),但农村地区提前(1.39岁)幅度高于城镇(0.91岁),城乡之间差异在减小;年代(1980—1995、1996—2005和2006—2013的3个年代段)和地区(南方与北方)、城镇与农村的各个因素间均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01)。结论 1980—2013年我国青少年首次遗精年龄明显提前,年代、地区、城乡差异以及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会对首次遗精年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女孩月经初潮早发的相关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城市女孩月经初潮早发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3例月经初潮早发女孩和246例对照进行调查,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有13个因素有显著意义,其中5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分析,依次是:家庭人均食品支出、体块指数、母亲初潮年龄、家庭亲密度实际状况与理想的距离、家庭适应性实际状况。结论:女孩月经初潮早发不仅与遗传、营养、体脂等因素有关,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情况及不同经济状况地区月经初潮年龄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月经初潮年龄与肥胖度的关系。方法:按照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的相关要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南、北、中3个地区的城乡7~18岁中小学女生共6 840人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腹部、上臂、肩胛下皮褶厚度等指标,并对她们是否有月经初潮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安徽省汉族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44岁,与往年相比呈现提前趋势。城乡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2.39及12.49岁。体质指数、腰高比及3个部位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的均值来潮组均大于未来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初潮年龄与体脂因素关系密切,呈现负相关;应该提前加强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及让中小学生加强锻炼、控制饮食,减缓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分析重庆城区中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与其父母生育年龄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青春早期发育研究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重庆主城2个区7 285名中小学生(男生3 649名,女生3 636名)的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及其父母生育年龄.采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庆城区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3.14岁,乡村男生比城镇男生早0.2岁(=-3.016,P=0.003);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2.43岁,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6,P=0.613).母亲生育年龄对其子女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生育年龄每增加1岁,其女儿月经初潮提前0.034岁(乡村提前0.019岁,P=0.024;城镇提前0.048岁,P<0.01),儿子首次遗精年龄提前0.025岁(乡村提前0.013岁,P=0.818;城镇提前0.029岁,P=0.027).结论 父亲生育年龄较大可能是其子女首次遗精、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影响因素之一.减少大龄产父母可降低其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通辽市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建立蒙古族地区汉族和蒙古族女性发育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规范调查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下于2015年9~12月对本地区3所高中1728名在校女生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采集母女月经初潮年龄相关数据,以农村蒙古族、农村汉族、城镇蒙古族、城镇汉族4组进行分析。结果:问卷回收率97.97%,合格率96.16%;女学生月经初潮发生在调查前2~5年者占92.39%,母女记忆明确率均94.01%。女儿和母亲的月经初潮年龄分别为12.6±1.2(9~16)岁和14.8±1.7(11~18)岁,女儿比母亲平均提前了2.14岁(P0.0001),且城镇早于农村(P0.05、P0.001)。蒙古族与汉族间未见差异。女儿月经初潮发生发生在11、12、13、14岁的比例分别为6.45%、46.11%、81.57%、94.60%,母亲分别为0.42%、18.50%、38.98%、61.46%。月经初潮发生率按季节从高到低在母女均表现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的顺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在小学阶段者占50.28%,在初中1、2年级时分别达到了80.44%、96.22%。结论:通辽地区属于蒙古族聚集地,其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有逐渐提前趋势,建议对该地区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应从小学4年级开始。 相似文献
19.
分析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与户外活动时间联合作用对中国学生视力的影响,旨在为制定防控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2年基线调查,在中国7 个省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7 210 名中小学生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青春期发育指标与户外活动时间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4 组.分年龄、性别探讨视力不良检出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与户外活动时间联合作用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结果 所调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0.9%.不论男、女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与户外活动时间的不同联合分组之间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74.17, 262.06,P 值均<0.01),均表现为已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 2 h 组最高(男女生分别为76.0%,77.8%),其次是已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 组(71.9%, 73.8%),未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 组最低(62.9%, 56.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地区、学习习惯等因素后,已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 组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未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 组[OR 值(OR 值95%CI) = 1.46(1.27 ~ 1.69) ]; 分性别分析发现,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OR 值(OR 值95%CI) 分别为1.38(1.13~ 1.67),1.54(1.24 ~ 1.90) ].结论 中国学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和户外活动时间与视力不良有密切关联; 不论男、女生,已出现青春期发育且户外活动时间较短者更易发生视力不良.在学生进入青春期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预防未来视力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