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脑片对脑震荡后头痛、头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脑震荡患者均为神经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随机设计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服用清脑片,3片/次,3次/d,10 d为一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对照组:服用脑络通颗粒,1袋/次,3次/d,10 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 d。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食物。观察治疗效果。并于3个月后对其中的100例进行了随访。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及消化道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及消化道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清脑片治疗脑震荡后头痛,具有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效果显著,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减少并发症,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托吡酯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口服托吡酯片,25 mg/d,维持1周;第2周25 mg/次,2次/d;第3周早上25 mg,晚上50 mg;第4周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冲服川芎清脑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元放电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9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α波频率变慢、δ波增多和θ波增多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WBHSV)、全血低切黏度(WBLSV)、红细胞压积(HC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托吡酯片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元放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谷维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丸,疗程各30d.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头痛发作程度、时间及频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P<0.05).结论 养血清脑丸能够有效地控制偏头痛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和缩短发作时间,是一种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郭学文 《海峡药学》2015,(2):107-108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对中老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90例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第三、五、七天时,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头痛发作次数(1.5±0.2、1.1±0.2、0.7±0.1)及持续时间(13.4±2.3、8.4±1.3、4.8±0.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d时,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有助于控制偏头痛发作、改善脑动脉血流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硫酸软骨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口服硫酸软骨素钠片,0.6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川芎清脑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5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头痛发作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硫酸软骨素治疗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hs-CRP、MMP-9、VEGF、LPA水平,有利于脑血流速度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成药常用方剂养血清脑颗粒和川芎茶调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口服川芎茶调颗粒。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防治偏头痛有明显疗效,又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程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14-115
目的观察天舒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天舒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共1.36g),养血清脑颗粒每天3次,每次1包(3g)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5~10mg,每晚口服1次,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镇痛剂。记录偏头痛发作频率和每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时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和TCD检查。随访半年。结果天舒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缩短每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结论天舒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具有更持久的预防保护作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乙酰天麻素片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乙酰天麻素片100 mg/次,3次/天,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次,3次/天,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次,3次/天.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天麻素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程度,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产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3.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有祛风胜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正天丸每次1袋(6g),3次/d(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Z44020711);对照组正天丸模拟剂组1袋(水、淀粉),3次/d。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天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潘东  甘井山 《中国药房》2014,(20):1848-184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口服,tid;盐酸舍曲林50 mg,口服,qd。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50 mg,口服,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周勇  龙明  冉宏 《中国药房》2014,(12):1105-1107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西酞普兰;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观察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西酞普兰和养血清脑颗粒。4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4、6周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3.3%、93.3%,对照组为56.7%,观察三组最高,对照组最低,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治疗2、4、6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6周后观察三组的HAMD评分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李少燕  李敏  李玮桓  石秋艳 《中国药房》2012,(48):4552-4553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1—9月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83例)和对照组(27例),试验组口服血塞通软胶囊,每次2粒(每粒100mg),每日3次,同时口服银杏叶胶囊模拟剂,每次2粒(每粒0.2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银杏叶胶囊和血塞通软胶囊模拟剂,用法用量同试验组。2组疗程均为28d,比较2组患者治疗0、14、28d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总评分并评价安全性。结果: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总评分2组患者组内14d与0d、28d与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呼吸、体温、血压、心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改善,且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4.
周燕  游古莲  裘松波  杨露霞  张纲 《中国药房》2013,(48):4543-4544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开髓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20例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拟行开髓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进行麻醉,5min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结论:使用阿替卡因对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患者行开髓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5.
胡克勤  ;刘柯彤 《中国药房》2014,(44):4182-4184
目的:观察葆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8例产后恶露不绝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试验组患者给予葆宫止血颗粒,每次15 g,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产复康颗粒,每次5 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止血疗效、子宫复旧情况、中医证侯评分和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中医证侯评分以及中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葆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疗效较好,具有活血行气、促进子宫缩复的功效,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6.
陈洁  兰由玉  赵蕾  刘伟  叶杨 《中国药房》2014,(20):1861-1863
目的:观察依托芬那酯凝胶对比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10%依托芬那酯凝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每次涂3 cm药物在局部并用手轻按摩,tid;对照组患者给予1%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每次涂3 cm药物在局部并用手轻按摩,tid。两组患者患处不覆盖敷料或绷带,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0 m步行痛评分、西方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关节触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0 m步行痛评分、WOMAC评分、关节触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0 m步行痛评分、WOMAC评分、关节触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芬那酯凝胶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7.
沙倩萍  ;裴文萱 《中国药房》2014,(36):3417-341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明片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12滴/次,4次/d+维生素E片30 mg/次,口服,3次/d+维生素C片0.3 g/次,口服,3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明片5片/次,口服,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分布,晶体混浊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晶体混浊明显吸收、部分吸收眼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好转眼数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明片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较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赵晋炜  杨阿罗  张勇  倪海燕 《中国药房》2014,(44):4177-4178
目的:观察两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43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组患者检查前一日晚口服酚酞片0.6 g,检查当日术前4 h服用2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69.56 g/袋);对照组患者检查前一日晚及检查当日术前4 h各服用1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排便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的排便次数显著多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方法效果较好,对检查前一日夜间睡眠影响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剂量喹硫平和唑吡坦治疗老年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每晚口服喹硫平片25 mg,并根据疗效和耐受性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0 mg;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口服唑吡坦片1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并据此评价疗效,采用多导睡眠图(PSG)观察试验组患者的睡眠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的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各项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5%和8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PSG监测的27例试验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与相关指南推荐的唑吡坦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心丸对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45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5例)和观察组(20例)。试验组给予补心丸9 g,口服,tid;观察组患者给氟伏沙明d1-325 mg,d4-650 mg,d775 mg,每晚饭后服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 d。另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血清褪黑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血清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比较除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心丸可显著增加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