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6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常规通气组(CV组)、100% 吸入氧浓度(FiO2)保护性通气组(PV-Ⅰ组)、60% FiO2保护性通气组(PV-Ⅱ组),每组32例。CV组VT 10ml/kg,FiO2 100%;PV-Ⅰ组与PV-Ⅱ组,VT 6ml/kg+PEEP 5cmH2O+肺复张,PV-Ⅰ组FiO2100%,PV-Ⅱ组FiO2 60%。3组吸呼比1:1.5,氧流量1L/min,调节呼吸频率维持PETCO2在35~45mmHg。于双肺通气1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再次改为双肺通气15min(T4)、入ICU 后1h(T5)、术后24h(T6)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同时持续监测SpO2、PET CO2、MAP、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计算T1~4时肺静态顺应性(static lung compliance,Cs)。记录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V组比较,PV-Ⅰ组与PV-Ⅱ组T2、T3、T5、T6时PaO2/FiO2升高,T1~4时Ppeak、Pplat降低,T2、T3时C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Ⅰ组与PV-Ⅱ组在各时间点PaO2/FiO2、Ppeak、Pplat和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V组比较,PV-Ⅱ组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7),CV组与PV-Ⅰ组、PV-Ⅰ 组与PV-Ⅱ组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与常规通气策略比较,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改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合及肺顺应性,60% FiO2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更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单肺通气手术患者POCD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0例42~83岁需单肺通气手术患者,于术前1 d和术后7 d分别接受简易智能状态检测,记录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围术期因素与患者发生POCD的关系。结果 14例患者发生POCD,患病率为23.3%。年龄增长与POCD的发生呈正相关,单肺通气后脑氧饱和度较基础值下降和乳酸升高值与患者POCD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单肺通气POCD的患病率为23.3%,年龄增长、乳酸值升高和脑氧饱和度较基础值下降是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侧肺持续正压通气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的肺保护效应。方法选取2011-05~2014-03间于本院择期行开胸肺癌根治术、ASA分级Ⅰ~Ⅱ级的1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单肺通气期间,对照组术侧肺自然萎陷,观察组术侧肺以2 L/min氧流量持续正压通气。于单肺通气开始时及通气后每半小时,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动脉和桡动脉血清IL-6(白介素-6)和IL-8(白介素-8)的浓度、血清肺泡表面蛋白(SP-D)的浓度,计算IL-6和IL-8的净释放量及呼吸指数( RI)。取1.0 cm ×1.0 cm ×1.0 cm肿瘤细胞阴性的边缘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肺损伤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段IL-6和IL-8净释放量、SP-D浓度和RI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能减轻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双肺的炎症反应,对肺功能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前氯胺酮雾化吸入对肺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肺癌手术患者75例,分成3组,每组25例。术中给予A组8.5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B组静脉注射氯胺酮,C组患者氯胺酮雾化吸入。取给药前(T1)、单肺通气25 min(T2)、单肺通气50 min(T3)、单肺通气100 min(T4)、单肺通气结束6 min( T5)、手术结束( T6)桡动脉血,检测动脉PaCO2、Paw、Pa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出OI。取T1、T2和手术后2.5 h(T7)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液中IL-8、IL-10、sICAM-1水平。结果 T1、T2、T73个时间点,3组患者血清中的sICAM-1、IL-8水平都较前一时间点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较前一时间点降低;T7时,B、C组的sI-CAM-1、IL-8两种分子水平明显低于A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01)。 T4时B、C组患者的OI值明显高于A组( P<0.001)。而B组患者的SBP、DBP明显高于A、C组,在T2、T3时心率明显高于A组( P<0.001)。结论静脉注射氯胺酮和雾化吸入氯胺酮均能起抗炎作用,对患者呼吸系统有保护作用;静脉注射氯胺酮对患者循环系统和气道压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7.
陈桂莲  李挺  张清玲 《右江医学》2007,35(4):366-368
目的探讨术前肺通气功能各个指标对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综合分析预测指标与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6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测,追踪手术患者术后1月内心肺并发症(PPC)的发生情况,综合分析肺功能指标对手术耐受力与PPC的评估能力。结果26例手术患者有8例术后1月内出现PPC(29.2%);有、无PPC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肺功能指标有:FVC、FVC%pred、FEV1及MVV;术前FVC<2.0 L,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VC<60%pred,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EV1<1.5 L,PPC发生率是75%;术前MVV<50 L,PPC发生率是50%;不同年龄与PPC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术前肺通气功能能够评估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常规肺功能极低者发生PPC的机率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对肺通气功能减退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肺功能仪以及自制问卷现场检测和调查病例对照间肺功能与相关影响因素情况.结果 共招募216对2型糖尿病病例及配对对照,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 25-75)及呼气峰值流速(PEF)在病例组分别为(2.62±0.97)L、(2.02±0.78)L、0.77±0.10、(1.99±1.03)L/s和(5.20±2.09)L/s,在对照组分别为(2.63±0.90)L、(2.01±0.77)L、0.76±0.12、(1.90±1.07)L/s和(5.20±2.25)L/s,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影响因素后,2型糖尿病并未增加阻塞性肺通气功能减退(OR=0.94,95%CI:0.54~1.66)和限制性肺通气功能减退(OR=1.09,95%CI:0.57~2.10)的发生风险;另外2型糖尿病也未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OR=1.37,95%CI:0.73~2.57).结论 中国南方人群中2型糖尿病并未导致肺通气功能减退及COPD的发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对肺癌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0月到2022年7月就诊于浙江省肿瘤医院,且新诊断肺癌(分期Ⅱa~Ⅲb)、接受新辅助ICI联合化疗治疗两个疗程、ICI治疗前后均完成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检查的患者。采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病灶大小与位置、治疗药物、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结果以及肿瘤退缩情况。通过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寻找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中存在治疗前后差异的参数,并通过多元线性Lasso回归和岭回归筛选可能影响治疗后肺功能变化的因素。结果:共纳入52例受试者,其中男性50例(96.15%),中位年龄67岁,鳞癌43例(82.69%)。36例(69.23%)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病灶出现了缓解(长短径和减少30%以上)。ICI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中吸气肺活量和流量容积环呼气曲线下面积较基线改善(均P<0.05);弥散功能中肺总量较基线改善(P<0.05),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吸量有升高趋势。多元线性Lasso回归和岭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吸气肺活量会对吸气肺活量改善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Beta值...  相似文献   

10.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患者常见的有效手段,术后并发症常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总结了我院2004-2007年全肺切除术患者共31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金剑英  朱延安  郭群依  金丹  徐金印 《浙江医学》2018,40(8):817-819,823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3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肺部感染26例(观察组),未发生肺部感染177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同时检测观察组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分析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中,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7.57%、29.73%和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T淋巴细胞因子亚群CD4+、CD4+/CD8+均明显降低而CD8+明显升高(均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时间>2周(HR=1.074,95%CI:1.102~8.397)、肺不张(HR=1.291,95%CI:1.124~8.310)、化疗后WBC≤3.0×109/L(HR=2.129,95%CI:1.501~5.306)、化疗后白蛋白≤30g/L(HR=0.908,95%CI:0.351~0.973)、化疗前体力状况评分60~80分(HR=1.210,95%CI:1.079~5.269)均是影响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会引起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应有效控制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手术和麻醉方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呼吸机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112例70岁以上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并重点观察了19例重度呼吸功能障碍及全肺切除的病人术后经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预后。结果 全部病例安全渡过手术麻醉难关,无住院死亡。结论 由于手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术后呼吸机的应用,对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可相对扩大手术适应证,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单纯性慢阻肺与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50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和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FVC方面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9.145,P=0.000),单纯慢阻肺患者FVC值高于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在FEV1/FVC方面,单纯慢阻肺患者低于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4.532,P=0.033)。在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t=-1.536,P=0.163);在胸痛、痰中带血、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的比较中,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人数多于单纯慢阻肺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χ2=7.019,P=0.008;χ2=10.688,P=0.001;χ2=5.814,P=0.016;χ2=4.110,P=0.043)。结论 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较单纯慢阻肺患者有显著降低,当慢阻肺患者出现胸痛、痰中带血、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临床表现时应该高度警惕肺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张华  孙梅花 《吉林医学》2005,26(7):683-685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开胸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5例肺癌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13例肺动脉栓塞(1.78%)提出除一般肺癌术后的护理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溶栓、抗凝治疗的监测,出血性并发症的自我观察、预防及出院指导。结果:13例患者中死亡7例,存活6例康复出院。结论:对肺癌术后肺动脉栓塞患者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20-23
目的 探讨肺功能锻炼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肺功能和癌因性疲乏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科和肿瘤科住院治疗肺癌术后化疗患者7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肺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和癌因性疲乏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PEF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上升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各个维度PFS-R评分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肺功能锻炼用于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仅可改善肺功能,而且可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或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月我院诊断的肺结核合并肺癌及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间的临床表现相似,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痰液或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上易漏诊或误诊,及时进行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检查、痰液或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肺活检病理学检查将有助于减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肺癌合并COPD行肺叶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20)持续静脉泵入大剂量沐舒坦(900 mg/d,连续7 d);对照组(n=20)持续静脉泵入常规剂量沐舒坦(90 mg/d,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和发生肺不张、肺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及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肺癌合并COPD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大剂量沐舒坦能改善氧合,有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肺不张、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118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局部复发预后因素,探讨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9年6月共118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记录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局部复发情况,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用Log-rank法和Cox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分析影响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随访6~55个月,中位数27个月。1年、2年、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3.1%、61.8%、56.3%,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升高、术前贫血、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等为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升高、T分期、N分期等为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CEA水平、T分期以及N分期是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局部复发风险高,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如辅助放疗等。  相似文献   

19.
肺癌术后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接受肺癌手术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肺感染者27例,对其可能导致感染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肺癌术后发生肺感染与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ICU入住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而与年龄、术前肺功能水平、戒烟时限、术中失血量、吸烟量、机械通气时间、手术切除范围等因素无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ICU入住时间和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可能是术后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但如能根据肺癌患者的特点,对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朱佳彤  吕卓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110-111,F000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CT表现。方法本文总结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5例病例,全部行CT平扫,并多次复查对比进展情况。结果肿瘤发生于肺间质纤维化较严重的肺组织,可呈结节状、团块状、边缘不光滑、可有毛刺征。组织学上类型多为腺癌和鳞癌。结论MSCT诊断肺问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